文/杨晨
妃色的岁月在时光的空隙中渐渐沉淀下来,一声铜制编钟浑厚而清亮的敲击,穿越中华民族五千年陈迹斑斑的记忆,响在华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屈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之路上屹立不倒,历经代代坎坷,最终在斑驳的老墙上静静绽放泫然的美丽。渐渐地,我从中感悟到了一个古老的国度点燃的文化之火。
鲁迅曾说:“《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诵读《诗经》,犹如面对一方清澈的古镜,洞悉着我的灵魂,如沐浴纯净的甘霖,滋润着彼此的心灵……
况且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作赋诗词,不胜枚举,借以托物言志者,更是自有一番抒情达意,如若提起传统文学,自然要追溯到古代,谓之“传统”,其之乃有“经典”二意,传之经典,不可忘其《诗经》矣!
翻开书籍,其实,书中的诗并不难懂,却能想到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或许这就是诗的最高境界吧!不加修饰,却能吟出最纯粹的旋律。
论及“诗经” ,不可忘其《关雎》篇,它乃诗经首篇,短小精悍。不假思索,回归篇章,旷达心境,那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看那美丽贤淑的女子,追求却没法得到,思念又加深了许多,整晚难以入睡,时时刻刻思念着她。巧妙的文言诗句,精细的细节描写,寥寥几言,就已如身临其境般那么真实,此乃诗之精华也!然而,诗之绝妙从古代文人的笔端溢出,传颂千古,自成一段佳句。
更何况它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的特色,开创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创作和抒情诗创作的先河。在写意创作上,一直学习《诗经》的写作手法,创作出适应时代需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优秀作品。同时这种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精致诗行,华丽感情,高雅气质,清新意境,和谐韵律,不可不说其诗之绝妙也。来自心灵的感受在这个文人矫揉造作和酸腐之气泛滥的社会中却显得弥足珍贵,秋天的“诗经”,契合世间自然之风情,“诗经”的秋天,荡涤心怀之其波澜,“叶落归根”“死生契阔”“与子偕老”章章节节,仿佛如那遗落的片片秋叶,风吹不动……阵阵秋意,缕缕诗情,洋溢在心尖,它诗中有画,情景并茂,以其政治民生、自然历史、鸟兽草木、民风民俗为背景,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人文景茂,兼容并蓄。“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
由此可想,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尤如一位富有内涵的女子,稍有不留意,就会流失过兮,却揣着一份未知的情愫,行走在人生的路途,她们的语言如流水般,在静夜这条古老的河流里辗转反侧,流淌了千百年……于此静谧的深夜,细细品读诗之典范,仿佛现代世界在我的眼中瞬间铅华褪尽。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随口吟唱的简短诗句,便可化为质朴的诗篇,来自心灵的诗却能流芳百世,成为这古老国度的诗歌之源,赐给历代诗人无尽的灵感“思无邪”,似乎那个时代的爱情也该有属于它的野花的自在芬芳,如深山中的美玉般闪着千年不变的光……
它仿若山间溪泉,潺潺自流,新妍明丽,悠雅清扬,经卷翻覆之际如见清露被初阳照耀,邂逅这一抹盈盈闪映着的翠色鲜亮。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无邪的思念落实到纸上,蕴藏于口中,平常到极处便有了所谓的风情万种。此时,又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仔细回味,这“灼灼”二字如此生动传神,直直闪亮了千年,后世写桃花词笔,再无传神出其右者。不由敬服,叹一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或许,诗的最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的白话,不加任何的修饰,却能吟出心灵的乐章。单纯从字面意思上去领悟,难品其中潜在的内涵,实则有本质的存在,迷离恬静的怅惘和情愁,于寒夜呼唤,诗经里让人吟诵了千年的青青子衿,在幻想和疑问之间顾盼盈盈,而那瞬间的记忆,赋予指尖的一幕幕红尘花事,又为守候着一季又一季的开落,沉醉在千年的诗篇里。
沉淀着诗之精华,追溯历代文学之品,尤如经典亦之为精,不可谓无根无据,必有其所说的一面,如《诗经》中描写春天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短短两句,八字之意,就已道明此景,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古人曾说:“草之晶在花,桃花于春,菊花于秋,莲花于夏,梅花于冬。四时之花,臭色高下不齐,其配于人也亦然。潘岳似桃,陶元亮似菊,周元公似莲,林花靖似梅……”可见,寄予我们心性的花包含千万种,自然桃也是其中之一,更何况诗经里也包含着春天,在经历时间的淘洗之后,还能让我们记得“人面桃花”和“四月芳菲”的不尽滋味吗?细细想来,似幻似真,非虚非实,此等景象耐人寻味矣!“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又有一番景的暗示,山间,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
或许仅凭诗经中的些许诗篇难以以此替代传统文学,但它所涵盖的本质意义却覆盖了传统文学中的精髓,取其精华之部,汇聚天下精品,以其编纂成书,乃是精益求精之作,赋诗歌咏,古典文字,繁荣了未来文学的发展。以其谓“醉”,亦有“沉醉”“陶醉”之意,美哉!美哉!能于夜色品读古典文学的精妙之处,乃如人生一大幸事矣!文字,不光带给人心灵的陶冶,更是一种高尚情操的体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细看古代诗经,便不由得想起当下诗歌潮流,不可不说有其时代特色。对于现代的诗歌创作,更有甚者沿袭古代诗经的写作手法,推陈出新,何况五言诗、七言诗的创作都是在四言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现代诗歌多以抒情诗表现,含蓄婉转,情感蕴含其中……呈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思潮,再现一番诗经潮流。
何其有文字,何其有文学,美景的妙处致使多少古人流连忘返,停留此处,从而留下了那千古流传的名句诗篇,后来者娓娓道来,实是脍炙人口,虽然有些名篇佳句,已渐被岁月所磨损,故而有些残缺不全,但最终遗留下来的,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
此刻,我默默地行走在古典诗词繁华盛开的路旁,撷下野边蔓草,盖一座茅屋,满含深情的翻开诗经。它的清雅,如兰如莲,清丽脱俗,又是那么动人心扉,桃花般明艳动人。一本《诗经》,道不尽植物的千古轮回。千百年前的植物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字符号,它也不存在于古文字中。但是却用它的诗意讲述着关于先时美丽的故事,与我共话一曲诗经风流,凄婉动人,传唱千年……
(注:《古老的传统文化》原文曾在第十二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中荣获高中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