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成菊的头像

杨成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17
分享

家乡特产南果梨

南果梨是我们鞍山的特产,也我们这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这个独一无二的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6万亩,主要分布在海城和东部山区。祖树1884年在大孤山镇上对桩石村被发现,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在周围都被保护了起来,为这颗祖树竖起了围栏。虽然每年都有机会去参观一下,但是也只能是远远地看着,至于祖树上的果实,虽然产量都是百余公斤以上,但确如蟠桃一样金贵,一般人很难吃到。

其实在科学繁殖大面积种植之前,我们也是轻易吃不到它的。现在南果梨不算什么稀罕水果了,每年的秋季可以用遍地都是来形容都不为过,这也得益于种植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整个鞍山地区都有种植,甚至多到离我家不远的山上就是一个果园,果园里也是以南果梨为主,可见这种水果的普及程度了。正是由于离果园很近的缘故,所以每年山里的景色我都了如指掌。以至于每个季节我都会向亲友汇报一样,述着果树的生长情况,重点是春天开始的花开花落,以及秋日的果实由绿变红变黄。

今年的情况也是如此,昨日我又去特意看了看,南果梨长势良好,现在翠绿的果实都掩映在茂盛的叶子下面,等到果实挂红或者上色的时候,叶子就会不那么肥硕了,反而果实会显得越来越明显。这时候游人驻足的时间就会多起来,一来是想尝尝梨子的味道,再者就是欣赏梨子渐变的过程,此时可见满地的半个梨子,被扔得到处都是。尽管林中也竖起“禁止摘果”的牌子加以警示,但是随手摘吃是不受限制的,往往尝鲜的人多了,地上早弃的梨子就多得不计其数了。近一些的从梨子开始泛黄或着红一直尝到全熟,我就是这部分人群中的一个,不是为了贪图,实在是抵制不了这南果梨飘香的诱惑。

我们家附近这片梨园,原来是私人业主承包,刚搬来的时候,梨园的四周都是铁丝网,市民连看看都不能如愿,因为离人行道这边被种上一圈垂柳,也就阻挡了路人的视线,为的是保障梨园的南果梨能顺利成熟不被采摘。后来整个山都被政府收回用于居民休闲,梨园自然就得腾出甬路供游人行走,所有的铁丝网、夹障等都被清理,一律对市民自由开放着。市民们就可以茶余饭后溜达与此,顺便看看四季风景以及观察观察南果梨成熟情况。

现在的梨园里,虽然偶尔也有包山巡山者,还有管理人员不定时查看,但从来没见谁被训斥过,市民们也大都自律,自觉遵守着瓜田李下的原则,与梨园的果树其乐融融地相处一山。那些转山转树的也都是为了拍照留念,总而言之是拍不够地拍,即使冰天雪地在梨园里穿裙子拍照,也是习以为常的存在。好像不在各个季节混迹在梨园,就跟错过了什么重要事情一样,我也是常常被那些充满情趣的人们感染,有时候在山下路过听见山里的喊山,也会停下脚步拐上山去,顺便看看南果梨长到了多大,好像是关心着自己的梨园一样。

记得这几年,我大多是跟随第一拨摘梨的人开始的,不用特意记得哪一天,就总会有人提前把我带到那里,因为梨子一旦刚熟,就是刚刚能吃不涩的程度,就会有人急忙忙去摘了。那些自制的工具除了身高还有拐杖,我也会随着捡上几个尝尝,南果梨跟别发酸的水果不一样,即使刚熟的时候确实也都是甜的。等到成熟了更是甜得飘香,就如同香瓜一样,香气外溢,咬上一口,汁液横流,像是集合了所有果实的甜和润,老少皆宜。

有时候我边尝边想,这要是妈妈也在该有多好,她是不是也会高兴得像其他人那样,大着嗓门喊我去摘一些呢?事实上,妈妈没有等到梨园开放的时候。尽管我可以有时间等到了这样的市民梨园,可是妈妈在的时候,梨园是进不去的,所以那树上的梨子她没有尝到。我还记得妈妈带有家乡的语气,说着南果梨好吃的时候,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机会吃南果梨。

不记得是哪一年开始正式开放的,但记得至少是妈妈在的时候是不开放的。而梨园没开放的时候,也是我们的南果梨种植还不广泛的时候,所以南果梨的价格相对就要贵一些,只能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上一些,就那么小小的一箱,五斤左右,20几个梨子的样子。完全不像现在,成堆成堆里堆在市场上,随时可以买来吃,完全没有了那种渴望的感觉。试想,谁会一下子囤那么多等着烂呢,一旦来梨了,就得马上吃完。自己家很不好保存过多的,只能吃现买,也说不上谁会特别喜欢吃,即使喜欢也是吃不了几个的。

现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包括南果梨等水果在内的所有东西都能买到,价格也都不算贵,即使贵上几块钱,也能偶尔少买几个尝尝味道,完全不会被价格难住,只要有卖的,就可以试着去体验。这在以前的时候是想象不到的,那时候的生活还是以温饱为主,所有稍微奢侈一点的东西,我们是办法去买的,有的是看不到,有的是买不起。南果梨就是我们买不起的那种,一般都是绕着道走,勉强买也是只买便宜梨之类的。

那是我们的父母就是在自责和艰难中维持日子的,粗粮吃了大半辈子,补衣也穿了一辈子,等条件刚刚改善一点,还是不舍得自我改善一下。比如家里的好东西永远是留给孩子的,而父母都是捡着孩子的吃穿的。有时候我也挺不理解的,因为父母的节省可以用吝啬来形容了,总觉得不见得能省多少的他们也会去省,省到我都心疼的地步。所以我现在看见什么就不知不觉地想起了他们,想起了他们在的时候一点也不富裕的情景。

谁都知道,吃水果再怎么吃也要吃出个核的,可是父母吃的水果大多是很小的核。记得我们家那时候一直吃着粗粮,细粮很少,每月的花销总是捉襟见肘,即使没有出去拆借,也是离困难不远。有一年过年,去到舅舅家串门,舅舅就给了妈妈个南果梨让妈妈吃,可是妈妈都揣着回来了,妈妈是想着拿给弟弟吃的,通常情况下都是这样。

我们都知道,南果梨在大面积种植以前,果实是比较小的,远没有现在技术的成熟,现在的果实培养的这么大是改良的结果。所以那时候的南果梨还是小的居多,弟弟吃了几口,剩下的梨核就扔在桌上,妈妈觉得太可惜,赶紧捡起来,很认真地啃了啃,最后只剩下个梨把和几个梨籽了。那个印象至今还印在我的脑子里,所以我当时就感觉,南果梨一定很好吃,好吃到梨核都能吃的程度,尤其是阳面的红果更是好吃极了

因此,我现在吃到完全成熟的南国梨时,偶尔把梨核一起吃掉的,就跟妈妈当年一样,连梨核一起吃下,只剩下一个梨把和几个梨籽儿。在我看来我的这种吃法不完全是省问题,实在是南果梨就得这样吃才算吃。给我感觉没有哪样带果核的水果,还可以这样被心甘情愿地吃得精光的了。好像上好的南果梨吃在嘴里,完全吐不出梨核,香甜得忘了吐梨核一样,或者说是感觉不到梨核一

说起现在南果梨大丰收,还得感谢那些大面积种植推广的果农们的,尤其是海城的果农们的种植方式,更是让南果梨的品牌走了出去。很多场合,外地的客商都是通过海城的果农吃到南果梨的,他们不关心南果梨祖树的问题,就如我们吃外地的水果也不关心出处一样,只要好吃哪里的水果都一样香甜。

事实上也真就如此,祖树我们还是要继续科学保护,老干已经被新发的枝干所替代,为的是让其长长久久地茂盛下去,每年一睹其芳容的客商也是络绎不绝。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在我们鞍山地区这片土地上种植的南果梨,土质一样味道都是一样的,由于面积大阳面果也相对很多每当金秋时节,南果梨会与月饼一样,成为我们市民过中秋节的首选也一定有如我一样,吃着熟透的南果梨不吐梨核的吧。我还梨当礼物给外地的亲友邮寄过,也邮寄过南果梨酒,他们都对此赞不绝口。有机会我还买些梨干来吃,毕竟是家乡的味道,简单晒晒,就能闻到果香,鲜果都很甜,梨干就更甜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