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成菊的头像

杨成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7
分享

探访家乡古县和明长城

我去过几次长城,都是爬过人山人海的八达岭,每次去想照一张单人照都难,远景闯入镜头的总有数十人,近的也会照到各地的游客。前两次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与我们身边的烽火台有什么联系,以为长城就是长长的墙体一望无际,后来通过了解国家的长城公园计划,才知道原来长城的文化资源如此丰富,以至于把我家乡零散的烽火台遗址都涵盖了进去。

长城一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她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从古至今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久,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纵横了数万里之遥。通过资料查询长城遗址遍布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其中辽宁的13个城市都有相关设施遗址,现在都在保护范围之内。鞍山的属于明长城辽东长城系列中段,属于辽河平原类的辽河套长城。涉及到鞍山所属的5个区县乡镇的多个行政村。由于受长城设施的长期影响,一些自然村落就取了与之相关的名字,如二台子、四方台、营城子、长甸堡等地名也多与之有关。至今地名中还有一些带有“城”“堡”“台”“铺”“屯”等字样。

正因为辽东长城不但线路长,而且分布地点广,虽然有些墙体随着时间的流逝没了踪迹,但鞍山境内仍保留着一些长城遗迹,现存的长城遗址、古城遗址都已划定在保护范围内。鞍山市的铁东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等都有分布,其中也有保存比较完好的遗址,各自静静地伫立在城乡一角,成为了鞍山地区长城一隅之地的历史见证。

因此,我开始长期关注起我们城市的古城遗址、长城遗址,很想知道它们到底存在在哪里,我去到了城区、县里的村镇等可能去到的地方,真的就都找了一些以前意想不到的遗迹,尽管随着岁月的流淌,那些心目中横亘在大地上的边塞早已不用防御,但大地上的留痕还是给出了答案,宛如岁月的丰碑化作了地标,在当地居民心中仍在留存。我的长辈就曾经告诉过我,哪个角落的那块地,就是长城经过的地方,有明代的痕迹也有秦汉时期的瓦窑。

追根溯源真是个好办法,有时候不知不觉我就会被牵引着,去寻找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事物本身就是紧密相连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一些信息就自然而然地串联了起来,通过时间的积累,也把城市的文明与历史结合了起来,那些远古时期的展览,通过科学的认定被市民们所熟知,我就是在这些发现在新闻中,去翻找史书了解了我所在城市影子的。比如历史的信息,长城遗址的圈定,商周的历史碎片、秦汉时期的古墓挖掘信息等等。

秦汉时期长城的修筑规模宏大,那时的长城虽然不经过现在的鞍山地区,但当时属于辽东郡治“襄平”(今辽阳)以南的鞍山地区也会连年处于战事状态。汉代辽东郡的十八县,就有鞍山境内四县,即“新昌”、“辽队”、“险渎”、“安市”,当时也都依势修筑有着同样防御功能的围墙,因此围绕在人多聚集的地方,在周边留下了比较丰富的文化遗存。

据考古资料显示,围绕鞍山古代四县周边的范围,先后发掘了700余座汉代古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亦呈现出秦汉时期四县的战需、民用日常以及地域文化。

“新昌”与蔡讽的最后一战。据辽金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西鞍山北部今千山区大屯镇向阳寨村,就建有西汉时期新昌县城,属汉代辽东郡十八县之一,也长期处于备战状态,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辽东太守蔡讽就追寇于此,新昌之战也成为了他的最后一战,据《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二》中记载:建光元年“夏,四月,高句丽复与鲜卑入寇辽东,蔡讽追击于新昌,战殁。”此处还与汉代多位历史人物有关,对此史书也有相关记载。因为此处距离我家不远,我特意去了两趟看看一片砖石堆砌,现在都可以寻找到附近的烽火台遗址,还掩映在一片树从中。

公孙渊曾在“辽队”派修二十余里围堑。“辽队”即“辽遂”,亦作"辽隧"。古县

名,汉置。地址在今海城市感王镇上夹河村,现还有石碑留存于此。史书对辽队也有多次记载,如《水经注·大辽水》“又南迳辽队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顺睦也。公孙渊遣将军毕衍拒司马懿於辽队,即是处也。”;《后汉书·东夷列传》“夏,复与辽东鲜卑八千余人攻辽队,杀略吏人”等。《三国志·公孙渊传》“渊遂发兵,逆於辽隧,与俭等战。”“遣将军卑衍、杨祚等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则说明,杨烈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在辽隧屯数万步骑,修筑二十余里的围堑,用于迎击魏军司马懿。可见修筑围堑工事是应对频频发起的战事最常规最有效的抵御办法。

“险渎”是燕王喜度辽泽必栖之地。险渎县,是汉代辽东郡县名,遗址现位于台安县新开河镇境内。在新开河镇李窑村的孙城子村、康家村等3个自然屯连接处,现存有战国和西汉时期险渎县遗址。史书记载“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险渎是燕王喜度辽泽去辽阳的必栖之地。险渎虽是辽西至辽东之间最近的路程,但有“辽泽”相阻,还有大小辽水相隔。“辽水暴长,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可交织在三岔河处的辽泽乃“天险”却是“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即使当时多选春、秋少雨时再通行也深受其苦。隋唐军队就“辽泽沮洳”多次受辽泽、辽河之困。胡氏曰:黄水在险渎故县界,盖即辽渎之异名。唐王征东时,《资治通鉴》记载:“乙酉,至辽东。丙戌,渡辽水。辽泽泥潦,车马不通”。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这里设险渎县时,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述“险渎”条下注解说:“县依水险,故曰‘险渎’”。孙城子遗址地处辽柳二河之间,正所谓“县依水险”。史学界已确认为是战国和汉的城址,是地处辽泽边界自然险阻之地的交通重镇。而我们家里人把那里叫做河西,以前没有修桥的时候,每年涨水的季节都不能回乡下,等大水落下才能过浮桥,暑假的时候,我就盼着能看看那水面辽阔的样子。

“安市”,唐王曾车驾进兵攻之。安市,辽东郡县名,也称“安市城”,今海城东南十五里八里镇营城子。是古代兵家的争夺之地,现也有安市城遗址留存。《资治通鉴·唐纪十四》中记载的唐王征东:贞观十九年。丁未,车驾发辽东,丙辰,至安市城,进兵攻之。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诸军急攻安市,督众筑土山于城东南隅,浸逼其城,城中亦增高其城以拒之。士卒分番交战,日六、七合,冲车砲石,坏其楼堞,城中随立木栅以塞其缺。遂夺据土山,堑而守之。

书中就详细记载了唐王东征时反复攻打安市城的情景,但最终并没有攻打下来,因城内固守有方以逸待劳。守城官兵采取边战边修,就地取材立木栅以塞夯土加固的方式,挖沟渠加以防守,当时成功地保住了安市城。之所以对此想深刻了解,是因为现在我家住的地方也叫做营城子,不知道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毕竟因为长城沿线的缘故,重复的地名起名方式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关于我家现住址名字的由来没有查到资料,但说不定哪一天在那本书里就有知道答案的,因为历史会留痕、沧桑也会被记录。

辽东长城的基本走向也是我在调查报告中找到的,找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辽东长城的相对精确的位置和台、堡、烽燧的分布情况。调查表明,长城从镇宁堡今辽宁省黑山县西南坨山子经台安县桑林镇蒋坨子村西北入境,向东南经新四台子、富家、高力房、韭菜台过三岔河,进入海城境内;再沿辽河东岸北上,经牛庄、望台、开河城、新台子出境进入辽阳唐马寨。经过查询才知道,我甚至把以前的地名记混了,有的是新的行政区域划分。

鞍山明长城是典型的平原类型的长城,属辽河套段,主要分布在鞍山市的铁东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的是丘陵部分,基本上由大段易修筑的夯土墙体组成,同时又有敌台、烽火台及关隘、堡城等,从而形成严密的战事防御体系。鞍山境内墙体分别在台安二段分布在5个镇、海城一段。岫岩大多数是烽火台遗址,由于遍布在山上,有些砖石堆垒的遗址。现场去看大多墙体地表已无存,仅有六台屯长城、柴家村长城、蒋坨子长城几段尚可见地表残存土垄,也有叫土愣子、大边儿、小边儿等。

但城区里的一些长城遗址都被保留下来,还确定了保护范围,并且对保存较好的鞍山驿、四方台烽火台等遗址进行了修缮,这也是对古城遗址及长城文化遗址的一种最好保护。有时候翻翻史书,了解了一些人和事,知道一些先民曾经与我们生活在一片区域,看看长城的历史溯源延伸到我们的城市,就会觉得长城文化的内涵又丰富了起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