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写字,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 ,要把字写得“像样”一些,却是一件难事,它需要毅力、付出和无止境的追求。孰不知人们常把写字概括为“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等富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特征的巧妙比喻,用来说明写字与人个性的关系,写字与人思想火花撞击的共鸣。由此看来,在艺术的长河中,腐之败叶东流去,大浪淘沙留胜迹,唯写字能与人沟通,滋润人的心田,陶冶人的性灵,使你在其中无意识地忘却自己的存在,这便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与灵魂之所在,这也正是现代书法艺术大家沈尹默先生所描述的“它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令人心旷神怡”的魅力之所在。
尽管,写字虽苦,却苦中有乐;写字有乐,却乐中津道;写字有道,却道法自然。因此,说穿了写字就是写人、写思想、写个性、写象形意会,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还妙造自然。它黑白相间,点画交融,错落有致,抑扬顿挫,行云流水,妙趣横生。它犹如一方净土,只要精心耕耘,就有盘中佳肴。它宛似一泓清泉,涓涓细流,清澈见底,只要尽情地畅饮,就能品味出天地间的酸甜苦辣。其实,道理很简单,写字就是写心,体现以人为本,只要你用心去悟化,不断追寻它的真谛,那会使你孤独的心能找到春华般的慰藉、空虚的心能得到秋实般的沉淀。
人们常说:“好酒者不进茶馆”,它朴素地道出了人的喜好。作为写字人,一旦写字的念头萌生,激情迸发,一切的一切将无法阻滞,全部涌向心头。舒舒筋,伸伸腰,挤进斗室雅居,低头是案,写字无边。此时,那泼墨抒怀的闸门是永远不会愈合的。笔的灵动挥洒,墨的饱蘸飘逸,纸的洁净抚慰,砚的墨守陈规,四维一体,天地人和,完美结合,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惟我独尊,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大彻大悟,有“悠然见南山”的潇洒快悦之感。尽管,在黑白世界里,虽然无法在这一笔一画中找到生命律动的对应点,可是,那意在笔先的虚设却偏偏地撒落在这洁白的平凡世界中,恰恰如此,这平凡世界正是经技艺与心灵有效碰撞互动而得以升华和契合的座标点,如果这一座标点以入理入情的摄合能力去化解,用水墨交融的构拟去体达这一情致,那么,这种情致所蕴含的真实,或许早已被溶化在字里行间了。因为,在伏案写字时,忘情水在急流汹涌,你的心也似有千层巨浪在奔泻,那昔日储存在脑海里的一本本碑帖或一幅幅精品佳作再一次浮现,既有陡峭高崖轰然直下雄浑狂放的瀑布,又有以无羁之蹄再苍茫极尽处喧啸野性的奔马,似乎蜂拥而至,其心境真是妙不可言,它会促使你去感受高山流水,张扬个性激情,悟及雅谈、秀洁、含蓄和蕴藉等不尽之意,伴随你去流连往返人生旅途,望洋兴叹在水一方,不时荡漾起往日曾经有过的苦涩与失望的咏叹调,而此时所表现出的就是写字人的喜怒哀乐。
当然,在这黑白世界里,平凡的生命,无边是景象,自然的韵律,它并非全是笔墨技巧所为,做人立身,眼光胸襟似乎更为重要。虞世南说得好“字有姿态风度,这是心的辅佐;心悟不仅是心,是合于玄妙。字的玄妙不是笔尖的玄妙,必定在于清心思虑到微妙之中,精神感应思想彻悟,又像弹琴整理琴弦,美妙的音响随着心意而产生”。要学会鉴古酌今,审时度势,通中法外,舍短取长,多方修养。因为艺术的创造本身是难以走到尽头的,江河奔腾,山岳起伏,草木枯荣,四季冷热,昼夜更替,一切事物都在有序中无形地演绎着。其实,写字也是这样,要表现自我,臻入或脱化世界,则需要一个发现和挑战自我的艰苦历程,而这个历程绝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不遗余力地付出和修炼。正如康有为所言:“书法犹佛法,始于戒律,证于心源,精于定慧,妙于了悟”。当写字进入这种神韵般的境界,则必见一片天然,那写字表现出来的就是漫天灿烂的霞光,而留下的是写字人精彩的人生。
(原载《书法报·硬笔书法》2006年12期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