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李进
2013年 6月30日对黄山人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持续多日的暴雨导致这一天黄山局部地区遭遇百年难遇的灾害。许多山村被洪涝、泥石流袭击。蓝田镇的贵川村和呈坎镇的四村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
我部官兵接到地方政府请求抗洪抢险的通知后,紧急前往灾区参加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经过五天的奋战,官兵们成功的转移了受灾群众50余户,运输物资近千余套,抢通主干道25条,清理淤泥2000多方,用英勇无畏、敢于牺牲奉献的实际行动,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出色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五天的救灾工作,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部队休整。山村一如既往的平静,人们又回到了美好的生产生活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和满目苍痍的灾区场景、灾区百姓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以及广大官兵的顽强作风,感触特别深刻,灵魂经受了又一次深沉的洗礼。
一条河和一个村庄
蓝田镇贵川村地处黄山南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山村。村中千余村民自幼生长在这里。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收,吃山货,是他们的典型生活方式。村旁一片片茶林,一棵棵翠竹,绘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贵源河自北向南,宽阔的河道汇聚着山间清澈的溪泉水,从贵川村中穿流而过,哺育了一代代纯朴的村民。
村民们领着我们来到贵川村的最高点,俯瞰贵源河和村庄,感慨的告诉我们,昔日的贵源河河道,直直的、宽宽的,现在却变成了窄窄的,曲折如“3”字形。村民指着河中的屋基继续告诉我们,有的群众把自家的房子盖到了河道中,迫使河流改道,淤泥堵塞,终至6月30日下午大水成灾,山洪仿佛化为狰狞的野兽向村庄袭来,汹涌的洪水在村民无助的求救声中,疯狂地涌入村庄。有的房屋进水1.5米深左右,低洼地房屋全被淹没,被冲垮。全村房屋倒塌60多间,损坏130多间,损失十分惨重。村民们暗自庆幸地说,好在洪灾仅20分钟就迅速退去,不然损失更大。但20分钟给村庄带来泥石流,群众用20天也清理不完,造成的灾难有的人家十年也还不完。
贵源河是养育贵川村民的母亲河,也是6.30洪灾的始作俑者。母亲河何罪之有?关键是住在河两边的人,过度开垦林地,导致水土流失,过度挤占河道建房,破坏河道的吸纳能力和泄洪速度。建造美好家园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开发资源,不能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否则不仅美好家园建不成,还要受到大自然的残酷报复。
法治如河。联想到我们社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力加强和推进法制建设是何等重要。法治是支撑我们政权体制的有力武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基础。我们社会中的人只有人人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才能享受法律带来的福利。如果肆意破坏法律,或违反法律原则,就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一堆泥和一条巷道
受灾的贵川村地处山区,通往村中公路多处被冲断,村内的巷道里和村民的房屋中淤泥过膝。有的甚至高达一米多。官兵们抢险救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清理淤泥,抢通道路,恢复人民的生产生活。因为村民房屋相连,巷道深,作业空间狭窄,阴沟和下水道纵横交错,工作环境非常危险,非常艰苦。尽管如此,官兵们不怕疲劳,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任劳任怨,连续奋战。广大村民积极配合,提供小推车、锄头、水桶等清淤工具,为快速清淤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清理村中主干道时。由于是集中兵力进行清淤会战,不能顾及到每一户村民家,导致有两户村民急于想把家中的淤泥清理出来,不顾现场指挥组的统一指挥,把家中的泥石垃圾和被水泡坏的家具、电器等仍在主干道,堆成了一座小山,使主干道始终被泥水浸泡,加大了官兵清淤的难度,减缓了打通主干道的速度。少数官兵对此不可理解,有的甚至发牢骚,讲怪话。
现场指挥组迅速调整方案,统一官兵思想,教育大家深刻认识,在大灾大难面前,村民们想将自家房屋恢复原状的心情无可厚非,各扫门前雪急于自救的行为是可以理解。我们子弟兵必须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帮助老乡清理淤泥。抽组兵员帮助老乡清理家中和堆在主干道上的泥石后,两户村民非常感动,主动加入到我们清淤队伍中,并拿出抽水泵、柴油,用于清淤,加快了清淤进程。
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主旨所在。新形势下,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更需要真抓实干,步调一致,更需要进一步融洽军政军民关系,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用真情实感换民心聚民心,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颗树和一栋房子
在呈坎镇四村的黄德全家救灾时,他家的灾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整栋房子完好无损,但沙石几乎塞满了房间。泥石流是从山顶上冲击下来的,力量可以说是毁天灭地。按常理如此强的冲击力,应把整栋房子夷为平地。但为啥房子却没变样了?是什么保护了他们的房子?
带着疑问我们绕到屋后发现,泥石流仅仅是包围着他们家的楼房,没有形成正面的冲击力量,在离他们家房子近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大树后端的泥石流堆上有许多大块的石头,看得出来是大树阻挡了大石块,分散的泥石流,减缓了泥石流对房子的冲击。是那棵大树保护了黄家的房子,救了他们一家!而今泥石流把大树重重的包裹起来,仅剩庞大而茂密的树冠露在泥石流堆上,翠绿的树冠在灰白的泥石上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分外动人分外显眼。看着那个场景,感悟着大树的力量,内心强烈祈福大树在灾后定会重生。黄德全向我们介绍说,这棵树名叫楮树,楮、举同音,山间的百姓都喜欢种植,都希望家里的学生娃能考上好大学,出个类似于过去古时候的举人。
谁也不曾想老百姓当年无意中在后院山坡种下的那颗楮树,若干年后能在肆虐的山洪中救了他们的家。那棵楮树不会结果,也没有桃李那般硕果挂枝头的光彩,它不明名贵,所以不会像花梨木、红豆杉那样备受呵护。它仅是一颗江南山间随处可见的杂木,最多在夏日炎炎中给人带来一丝清凉,是不会太引人注意,在成长的时间里或者还要常常经受被人拔掉、砍掉的恐吓。但无论处境怎样,那棵楮树都坚毅地成长着,长得冠盖如云,根深叶茂。终在那个暴雨如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的下午,它用挺拔的身躯阻挡了泥石的进攻,为保护楼房发挥了作用贡献了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兴党兴国兴军之本。培养人才和种植林木有着同样的道理和同样的功效。多种林木,自然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和谐。多育人才,科学育才,合理用才,社会生态环境会更加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