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个周六,我们西部散文学会晋城籍会员一行十人,驱车前往高老庄渔村采风。
“高老庄渔村”,一个多么文学多么诗意的名称组合。大家都知道,高老庄与“天蓬元帅”猪八戒有关,不管是否同宗同源,本身就有着传奇色彩,而渔村则带有江南水乡的味道。若在南方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北方就多了几分神秘和诱惑。我作为北方人自然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那种心情就像即将要见到梦中情人一样。
据说,高老庄渔村位于泽州县柳口镇南寨村,离市区大约一二十公里。车出市区穿过东上庄高速路收费站,便拐上了乡村公路,蜿蜒进入大山深处。连续两日的绵绵春雨,山里弥漫着湿润的空气,山坡上的绿植也显得格外的湿润葱茏。太阳懒散地挂在高空,阳光始终穿不透那层稀薄云雾,吝啬地不肯将温暖洒下来,小风一吹,都让人感觉冷嗖嗖的。不过,沿途的风景并没让我们感到寂寞,时不时闪现出的一片山花或一株花树,都使人眼前一亮,引发一个新的话题。
不知不觉中,南寨村就到了眼前。从村西下陡坡,再转一个之字形急转弯,直抵沟底,就到了“高老庄渔村”。这里是两山夹一河,河是一条季节河,渔村就建在河岸上,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尽管没有想象中的渔村那般美好,但也不失观魚的喜悦心境。我们临池观鱼,亲眼目睹了中华鲟、虹鳟魚、娃娃鱼等冷水魚种的真容,聆听了泉水叮咚的低吟浅唱,领略了“魚翔浅底”“观魚胜过富春江”的诗情画意。
其实,在太行山深处,当然不会有江南水乡的那种小桥流水、渔夫撒网、扁舟浆声的渔村景象,只是一片像泳池一样的渔塘,塘里游荡着黑色的尖嘴中华鲟、扁嘴鸭嘴鲟、灰色的虹鳟鱼、亮黄的金鳟鱼,还有五彩斑斓的鲤鱼等冷水鱼,小的有二三斤,大的有十几斤,让我们这些北方客啧啧称赞,纷纷拍照。我暗地思衬,如此尊贵的人称"老爷鱼""部长鱼"的"虹鳟鱼",竟然屈尊于一个简陋的魚塘,着实不容易。“既来之,则安之”,也许“大师级”的境界都很高,要不然它们怎么那么悠然自得呢?
就在我们兴致勃勃地赏鱼、议魚、拍鱼的时侯,一个憨厚、朴实的男子出现在我们面前,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经介绍他就是漁村的高老板。高老板是河北人,他指着那条干涸的河道,用带有河北方言味道的普通话说,当年选址在此建渔村,主要是看中了这道河的水,当时河水挺大,况且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没想到后来河水断流,他们只好到山里引泉水,现在用的全部是泉水,水质很好,市区不少来此地旅游的客人,都带着水桶打水顺路带回去饮用。这时,高老板停顿了一下,抬头望了望远处,仿佛陷入到回忆中。他表情凝重地说,当初决定在这里投资创业时,曾遭到亲朋好友们的一致反对,都断言不会有好结果。但他还是顶着压力坚持做了,这也许是缘份,也许是执拗吧。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他的企业不仅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生意兴隆,经济收入也在逐年增长。就在说话的当口,又陆续来了几拨客人,可见生意确实不错。
"高老庄渔村"作为该企业的名称并非高老板本意,他自称漁夫,网名叫鱼哥高手,原来企业名称叫"高师傅渔村"。随着生意的红火,名声不径而走,回头客愈来愈多,熟悉的朋友便建议他叫高老庄渔村。高老板开始认为叫高老庄与猪八戒有嫌疑,感到别扭,不愿意改名。终究架不住朋友和熟客对高老庄的喜欢,不管情愿不情愿,大家都高老庄高老庄的叫开来。就这样,他顺其“民意”,也就正儿八经的改成了“高老庄渔村”。
高老板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正如他的名片上印制的广告语“吃冷水鱼、做热心人”,在某种意义上诠释了他的一种处世态度。中午招待我们的是他自创的全鱼宴。这六道鱼菜品全是他潜心研究,反复改进而成的。六道菜品分别是:清蒸鲟鱼、烤金鳟鱼、芥末酱油生鱼片、炸鱼骨、炖鱼汤,魚肉馅饺子,品相悦目,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令人胃口大开。
高老板是水产工程师出身,大学养殖专业毕业,在业界已小有名气。他的导师一辈子钟情虹鳟鱼,还与外国领袖赠送的“国礼鱼”有过一段情缘。他承续师道,盘接衣钵,半辈子潜心这条鱼。当我们问到今后的打算时,他说,希望将来在这里做一个鱼文化基地。有梦想,就有希望,我们坚信他能成功。
鲁迅有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路在哪里?路在脚下。即使一个人,只要坚持走下去,也会走出一条路来。高老板高立臣就是一个坚持走这条路的人,他凭着一颗执着的心,使高老庄渔村从无到有,从有到兴,走出了一个奇迹,走出了一个品牌。
高立臣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执着,还有他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比如当初创业时,生活条件艰苦,他电话请教家人学做蒸馒头,解决了一日三餐的难题。他曾经做过水产销售和技术指导,至今仍有不少客户还与他联系,他都免费提供支持。渔村建好后,他与好多回头客成了熟人或朋友,免费为他代言做宣传。这正是他的不忘初心、自强不息,他的善良、真诚和热情,为他积累了人脉,赢得了信任,赢得了口碑,赢得了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高老庄渔村无疑是奋斗出来的,我从高立臣那憨厚的笑容里读出了他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