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仰高的头像

仰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05
分享

与三位战斗英雄的近距离接触

(一)

南宋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人们只有经过实践,才能透过书本上的肤浅认知,对事物有深切的体悟。这句诗用在“英雄”一词上,真是贴切不过。

从小到大,听到许多英雄的故事,读过许多英雄的事迹,看过许多英雄的影视作品,但近距离接触英雄人物,尚为首次。一切缘于今年的毕业教育。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学员开学比较晚,毕业工作面临诸多压力。在征求学员大队意见时,大家不约而同提出了建议,再次邀请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英雄来院作一次报告。去年学员毕业分配前,曾邀请过几位战斗英雄来院给学员做了一次报告,据说反响非常好,但当时我没有到场聆听报告,实属遗憾,今年组织报告会的任务有幸落在了我的肩上。

在电话里与老山作战英雄臧雷联系,他一口答应,向我询问了受众对象,商定了具体时间,说要根据任务联系报告团成员后答复我。过了两天,他就将报告团的其他两位成员的信息发到了我手机上,一位是安忠文,另一位是王曙光。

(二)

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战友情是异常浓烈的。三位英雄抵达西安后,我们接待方还没安排接站,就被他们在西安周围的战友“捷足先登”了,他们战友组织了一次聚会。

晚上十一点左右来到学院招待所,我和三位英雄第一次正式见面。藏雷英雄看上去五十多岁,身体板正,很健谈,谈话中思维敏捷,风趣幽默。安忠文英雄带着墨镜,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身穿卸去标识符号只留陆军军种符号和姓名牌的军装,在夫人高礼姝搀扶下行走,微跛,一眼便知双目失明,腿也受过重伤。他言语不多,带有四川口音说话沉稳。 与他形影不离的夫人高礼姝留有齐腰长发,说起话来脸上总是堆满笑容,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王曙光英雄身材高大挺拔,浓眉大眼,说话声音洪亮,溢满阳刚之气,留下了正直威严的第一印象。

由于我是晚辈,而且是接待方的主要负责人,总担心有怠慢英雄们的地方,心里难免有几分忐忑。藏雷英雄是一九七九年就参战的老兵,也是一九八四年攻克老山主峰的战斗营营长,安忠文、王曙光两位英雄非常尊敬他。他一开口便说,余干事,既然学院请我们来作报告,我们就要努力将这次任务完成好,其它没有任何要求。接着,他给我说起近期的行程。原来,他近期一直在云南文山,看望烈士们的亲属,刚刚去央视录过一档节目。报告会后还要去贵阳参加另一场报告会并出席一名战友的葬礼,行程安排非常满。

谈话中,藏雷英雄起身倒了两杯水,将其中一杯放到了我的面前,他拿起烟盒抽出两支烟,递给我一支,划了根火柴递过来,顿时让我诚惶诚恐。但他不断提醒我不要拘谨,并以他幽默风趣的语言,让空气瞬间融洽起来。

聊起了战场上的一些往事,王曙光英雄挽起裤管,我方知晓,原来这个身材高大挺拔的英雄装有一双假肢,顿时一股热流雾了双眼。

在谈话中我从王曙光英雄口中得知,藏雷英雄也受过严重的战伤,至今体内还留有敌人的弹片。我刻意回避战伤的话题,也暗中观察三位英雄的神情,但他们毫不避讳,依旧谈笑风生,似乎这些战伤是一名老军人荣誉的一部分,没有丝毫的炫耀显摆,也没有以之来博取眼球,更不会以之来耀武扬威,但也没有为之黯然神伤、愤愤不平,一切都是那么直率坦荡,却神圣而不容侵犯。

时间比较晚了,安忠文、王曙光两位英雄要回房间清理伤口,我被藏雷英雄留下来继续交谈。我很珍惜与英雄面对面交谈的机会,虽对影响他休息于心不忍,但充满期待。我们聊起了那场战争,聊起了烈士及他们的亲人,聊起了军人的血性与战斗精神,许多细节是酷爱历史文学的我未曾了解的,许多故事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体会了真实的战争。(三)

报告会共安排了两场,第一场安排在第一天的下午,对象是全院干部教员,第二场安排在第二天的上午,对象是全体毕业学员。

陪同英雄的两天行程里,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英雄的力量,一种是直观的感受,另一种是客观的映现。

直观的感受不必多说,打过仗的军人的作风和气概,在言行谈吐间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报告会上得知藏雷英雄今年已六十六岁,着实让我惊讶,他完全没有六十多岁年龄段的人的世故与暮气,反应迅捷灵敏,行事干脆利索,行走健步如飞,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它与六十多岁的受过重伤至今体内仍有弹片的老人联系起来。不论是就餐还是报告会,英雄们在离开前,总不会忘记向服务员和后台工作人员道谢,这种谦逊与温和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温暖啊!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英雄情结的,也有崇尚英雄的情怀,只不过在世俗的社会里被隐藏在内心无处表达而已。英雄们每到一处,周围的人总会投来崇敬的目光,那种目光,与我平时接触到他们的目光不同,比平时多了许多纯净与静谧。第二场报告会前,学院的两名领导专程找到英雄联系对接下一步对烈士亲属的资助计划。听藏雷英雄说,首场报告会当天晚上,一名教员主动找到他,眼睛里饱含泪水,交给他一千元钱,让他转交给烈士的家属,同时,还给他两包陕西最好的香烟,让他代为敬献于烈士们的坟头。我回想到报告会现场,一阵又一阵自发的热烈掌声,这些都是蕴藏在我们这个民族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情结,是发自肺腑的表达,是英雄引燃了英雄情结。

我自诩有几分豪情,看见过几次血淋淋的场面,嘲笑过几回晕血的人,也向往过硝烟弥漫的疆场,但自从看到了安忠文和王曙光两位英雄残缺的下肢,以及报告会上看到牺牲的烈士连着一点皮肉的血淋淋的断肢照片,我的双脚隐隐发麻。听安忠文、王曙光两位英雄讲,热带雨林里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战场上有限的医疗卫生条件,伤口两三天就会爬满蛆虫,及至运到后方,断肢泡到盐水桶里,水面上就会浮起一层白花花的蛆虫,听得我头皮发麻,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

无论战争多么残酷我们也必须面对。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但近代以来的多少场战争,都是不以中国人民的意志为转移的。习主席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是历史的启迪,我辈必须铭记!

(四)

安忠文英雄是家中的独子,为了当兵,为了上战场,不惜和父亲僵持,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军,迫使父母不得不接受他参军的事实。他讲,在战场上,要想生存,唯有依靠手中的武器和身边的战友。

安忠文英雄的生命,是战友蔡勇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来的,但他为了战斗胜利,为了更多战友的生命,却准备搭上自己的命。1984年4月30日凌晨,担任主攻的九十三团二连向者阴山最高峰的10号高地发起进攻。敌人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且有严密的火力网,布设有三层铁丝网,倒钩式陷阱和混合雷区。三排担负排雷开道任务,排长张家正和九班班长安忠文一马当先,刚入雷场,就触雷倒地。安忠文右脚掌被炸断,双眼被灼瞎,担任机枪手的战友蔡勇不顾个人安危冲上来,扯下自己的急救包为他包扎。要知道,在战场上的急救包,那是生命一样宝贵啊,忆起往事,安忠文英雄感慨万千。

按说当时,他完全可以停止攻击,待在原地战斗结束后撤出战场,到后方去疗伤。如果是这样,绝无性命之虞,也可坦然接受英雄的荣誉,但他却选择了另一种绝命的救赎。他竟强忍疼痛,横身滚入雷场,用自己的身体引爆了一枚枚地雷,为战斗胜利打通了一条通道,却把自己交到了死神手里。又是另一群战友,把他从死神手里抢夺了回来。在战地医院,空军紧急运来几十名战友,现场配血,抢占了最紧急的抢救时间。我的身体里,流淌着战友们的血,安忠文英雄,以他沉稳的语调娓娓道来,但气息中难掩感动。另一名年轻的战友蔡勇,却在后来的战斗中,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我问他,在那种情况下,您为什么奋不顾身以身爆雷?任务紧急,谁想那么多啊。依旧是沉稳的回答。

“任务紧急”,这看似平静的回答,却字字千钧,胜似一切豪言壮语。

报告会结束的下午,藏雷英雄要赶去贵阳,先行返程。晚上适逢周末,当年一起上战场的一位老战友要请安忠文、王曙光两位战友一起聚会。因单位周末派车不便,而自己心底也想和两位英雄多呆些时间,便自告奋勇的开车送他们前往。三位老兵硬是要我留下来一起用餐,我认为他们老战友聚会,自己留下多有不便,便婉言谢绝。在英雄们轮番盛情劝说之下,却之不恭,便留了下来。现在回想,为我最终的决定感到庆幸。聚会中,我看到了真切的战友情谊。

三位老战友见面,先是长久地拥抱,像失散多年的兄弟。接下来,他们赶紧掏出手机合影,生怕时间悄悄溜走似的。

我不善言语,席间,三位老兵频频招呼我多吃点饭菜,并主动与我碰杯,令我十分感动。

酒酣之际,两位战友鼓动安忠文英雄为我们一展歌喉,他欣然应允。“战友情、战友意,日日夜夜风风雨雨我们在一起,一个锅里的米,一样的军衣,一样的好年华奉献在这里。手足情、兄弟意,一个战壕摸爬滚打枪林和弹雨,并肩去站岗,一起去突击,一生之中最难忘,生死好兄弟。病床前一杯水,跌倒后的背起,寒夜一件厚厚的衣,想家时温暖的话语。同唱一首歌,共哼一支曲,一生的友谊留在这光荣的岁月里。妈妈已是共同的妈,家成了共同的家,临别一杯浓浓的酒伴着热泪洒。点头道珍重,来日再相逢,立个军礼敬给你,再见好兄弟……” 高亢清亮的歌声响起,动情之处,老战友贴着面颊同声和唱,一股暖流再次充盈着我的双眼。泪眼婆娑中,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南国雨林里,战斗胜利后的战友相拥的场景。我迅速掏出手机,想记录下这难忘的场面,谁知不争气的手机恰在此时没电关机了。

说来惭愧,入伍十余载,第一次听到这首动听的歌。转念又想,这么好听的战友情歌,一定要在特殊的场合与我相遇。建军节的这个夜晚,从英雄的老兵口中听到,不失为一种好机缘!

(五)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关于意志的故事。

每个时代的热血青年都是相似的——总会主动站在报效祖国最前列,到基层去、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曙光英雄军校毕业时,成绩优异的他本可以留校任教,但他却选择了枪林弹雨的疆场。他随轮战部队驻守在“李海欣高地”,本来他还有另一种选择——驻守期满,随轮战部队换防回后方,但他一封又一封地向组织递交请战申请,铁了心要留在前线。请战书决绝果敢:我军校成绩优异,留下来必能胜任岗位;家里兄弟三人,若自己光荣了,还有兄弟为父母养老送终;没谈女朋友,了无牵挂。

他如愿以偿,参加了突击队,在后来战斗中不幸触雷负伤,失去双脚。其实,他失去的,还有右手的无名指,是我在饭桌上偶然看到的。

在战场上,意志是可以救命的,听了王曙光英雄的经历,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

受伤后,高烧不退,昏昏欲睡,闭上眼,就像婴儿卷躯在洗澡盆里一样轻盈,自己甚至看到了自己躺在担架上的躯体。而醒着,却要忍受锥心的疼痛和干渴的折磨,但为了亲人,为了生存,硬是咬碎牙坚持了两天两夜,终于挺了过来。王曙光英雄这样诉说他的生死经历。

这需要一种何等坚韧不拔的意志!这又是一种何等坚韧不拔的意志!

王曙光英雄度过危险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并销毁战前写给组织的一封信,他认为,在信里给组织提了过分的要求——为了凑钱给父母买一台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留个念想,他向组织提出了多补偿100元伤亡抚恤金的要求。按当时物价标准,一台21英寸彩电需要两千一百元,而见习排长的阵亡抚恤金只有两千元。多么铁骨铮铮的汉子,多么纯粹的军人!

餐桌上,我“偷听”到了关于他的另一则故事。有人介绍他和一名年轻护士谈恋爱结婚时,竟遭到了他的拒绝。

年轻的军人哪有不渴望爱情?他的理由是,以后的生活能否自理还是未知数,哪能耽搁一个姑娘的一生?就像要求上前线,就像因向组织伸手多要一百块钱阵亡抚恤金而感到羞愧一样,英雄的逻辑竟是如此单纯而笃定,却又无比高尚而无我,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始终放着祖国、组织与他人。

所幸,王曙光英雄站了起来。其实,他理应站起来,必须站起来,也早已经站了起来。那个姑娘,成为他现在的太太。

装着假肢什么感觉?正常行走的我们不防踩个高跷试试。踩着高跷爬楼梯,踩着高跷蹲马桶,踩着高跷骑自行车……,正常行走的我们即便如此,也不用忍受高跷与腿脚之间的皮肉摩擦疼痛和感染。这样一位站立起来的高大的英雄,他的故事还在继续,意志力支撑他行稳致远。

王曙光英雄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攻读了法律硕士和博士,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他说,说来惭愧,我只有这一枚战时军功章,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力争在退休前,多为军队做些事。

其实,听到这句话,我深深感到了惭愧。

(六)

处在我这个年龄段很尴尬,对三位英雄尚能以首长称呼,对英雄夫人高礼姝,不知该称呼她为阿姨还是大姐。还是暂且用英雄夫人这个称谓吧,虽然似乎有几分生疏,但却不失尊敬。看到她搀扶着丈夫缓慢行走,我总会想到一首歌的歌词——你是我的眼。我理解,嫁给一位双目失明的英雄是崇高的,但守护着他过日子,却并不过多地依赖崇高,而是平淡。

英雄夫人告诉我,为了方便照顾丈夫,他们现在住在乡下,养鸡养鸭,种菜栽花。我想,这不是神仙眷侣的日子么?我们都能感受得到他们甜蜜的爱情。每到一处,英雄夫人都会把他看到的美景美食叙述给身边的丈夫,看着丈夫的眼神,满是爱恋,宛然热恋中的少女。

不给组织提要求,添麻烦,不去和别人比什么,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还有什么理由不感到满足和幸福?安忠文英雄反复的说起这句话。这句话我也多次从藏雷英雄和王曙光英雄的口中听到。

三位英雄在一起以及和另一位老战友在一起,聊的最多的,是国家,是战友,是死去的兄弟,他们对自己的职级待遇闭口不提。藏雷英雄现在虽已退休,但他经常奔波在全国各地,看望烈士的亲人,也经常去烈士陵园看望他的兄弟们,给他的兄弟们传递家里的信息,替他的兄弟们照顾年迈的父母。行笔至此,我再次想起了安忠文英雄所唱的那首《战友情歌》,妈妈已是共同的妈,家是共同的家……

我不知道以怎样的笔调去写藏雷英雄,未敢轻易着笔,但与他的接触中,我总有一个直觉,做这样一名带领部队攻上老山主峰的铁血营长手下的兵是幸福的,即便化作山脉,也应含笑九泉吧!

安忠文英雄和王曙光英雄现在也经常给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炒作,不商演,低调行事,实事求是,对牺牲的战友负责,对民族历史负责。

(七)

送别藏雷英雄的那个下午,目送载着他匆匆离去的那辆他战友的白色轿车驶出视野,我心里尚隐隐作痛,担心随着他们那一代人逐渐老去,还有多少人会记起那些长眠于南疆的年轻烈士?在这个静夜,再次梳理这几天思绪的时候,报告会上循环播放的《祖国不会忘记》的壮美旋律,在心底升腾而起。

每一位英雄并不需要我们都能铭记,但我们始终要记住,曾经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为国家、为民族奉献了一切,现在仍有许许多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着,未来,我们的孩子们也必将一直奋斗下去。

若故作风雅一番,用我近两年看过最好的两部影片片名和我喜爱的那首歌的歌名结束这篇文章,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国》永不分割,我为我的祖国《无问西东》,这一切,《祖国不会忘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