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翰全的头像

杨翰全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17
分享

家庭多些书香气息

杨翰全


世界伟人毛泽东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说到底,既要重视书本知识更要重视社会实践,既要读好“有字书”更要活“无字书”,以达学以致用、相得益彰的目的,让家庭成员多一些书香气息,极力促使“家庭课堂、家风家教”的形成。

读书点亮青春,实践夯实人生。何为“有字书”?“有字书”就是通过文字、图标等符号表现的书,“无字书”则是以亲身经历、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书。无论是“有字书”还是“无字书”,全为深读精读之“书”。以父辈为例,虽他们读书不多,但总会透过“生活”琐事或用身边的读书实例教育后辈,可以说父辈们是一个地地道道崇尚文化的人、一个地地道道用实践说话的人,家庭自然就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也自然就是我心中最可爱的第一任老师。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讲:“三代不读书,乱作一窝猪”“打骂处多去些,窝慌处少去些”“打是心疼骂是爱,严厉教育不会坏”“不读书只能回家看(放)小猪,以某家xx大学生为榜样,必须争取考上大个好大学 ”……这些“土话”是父母最拿手的言传与身教,现在看来虽刺夺耳根,但道理深刻实在。试想,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学习,往往吃亏的是自己,一定时期内很难人头出地;如果一个家庭没一个人喜欢读书学习,这个家庭肯定缺乏文化根基,一定时期内恐怕难于文明守信、和谐相处。

个人如此,家庭如此。自己儿时无法奢求文艺熏陶,后来半工半读,辗转求学,遂奠为人师表之基;工作时教书育人,不计辛勤一砚寒,后记者为业,勤跑四方、写真纪实……后挤身公务员,常年奔波劳忙,直至32岁才成家。安家后,条件不算很好,但与乡下同龄人相比还算幸运,现在把父母接到身边尽孝,但由于兄妹家还在农村,孩子读书上学我自然要多操心一些,现仔细回想,的确有“几个路径”可以总结提升。

——把自除陋习作为提升素养的金钥匙。家庭阅读是培养家风家教的阵地和窗口,也是建构精神世界和塑造强大自我的一种途径,在学习中增长智慧,在实践中用活书本,在生活中培育好家风好家教。在周末或假期,总会带上家人走村入户、逛书店、看展览、搞采访、做调查,期间也学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尤其是平时家庭成员互相督促推进,把修身提高和破除陋习作为一门必修课,重点谈家训谈家规、谈家风谈家教、谈操守谈诚信,重点修信念、修道德、修能力、修心境,在学习阅读中修、在干事创业中修、在纪律作风中修,提倡从自我做起,跟榜样力量学、跟先进模范学、跟农村百姓学、跟工人师傅学……每学到一些心得体会后,经常在家里摆起“龙门阵”、“大讲堂”,互谈心得体会,互动争论讨论,改变陈规陋习,培养文明素养,促进个人健康成长、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情同意合、心通意通、奋发向上、乐观豁达”。

——把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串联起来。父母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起点和基点。近十年来,春节一般不给娃娃“压岁钱”,而是尽可能用“读书卡”替代,让孩子快乐购书、快乐阅读。其实,读书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只有心甘情愿的阅读,学习效果才会好。平日,节庆假日或在周末早点过后,大手拉着小手、小手拉着大手逛书店,各人挑选、互相推荐,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带来了无穷快乐。因女儿和侄子正念小学,他们很喜欢购读一些简单直观的画画、手工、科幻、故事、兴趣类书籍,她们说“读书画画、做手工很好玩”,特别是女儿上了小学后,每到周末新华书书店、图书馆看书看上3-5小时成了不变的习惯,离开时书店还要挑选2-5本带回家研读,女儿近期每周的购书费在100元左右,如果某日没购成就她就会威胁大人说:“老师说了,饭可以不吃,但书可以不读!”她说到也做得到,每当睡前饭前都要催促一番才肯放下手中的“玩法”。妻子怕动笔,老会叫我帮她理思路、拟提纲,甚至还得寸进尺,让我为之代笔,为促使她自我强大和发挥家长带头作用,经常被我无情“修理与整顿”,但她又偏偏喜欢那些公式复杂的会计学、经济学,有时给我开小灶补课,有时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有时又领着一家老小看热播剧,有时把自己藏在一角看古装剧,时常弄得涕泪交错,时常拿心得体会来教育人;我喜欢经济、政治、考古、民俗、社科方面的书籍,把书房变成了家庭办公室,在电脑前写到天亮一点儿不新鲜,无形中让娃娃感受到了父母的辛酸,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工作是享受,困难是挑战,一生读书如蜜甜,可润心润肺润肠胃。

——把学习阅读无处不树为理念。家庭阅读是家风家教形成的基础,起着关键性作用。阅读策略的选择,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比如,吃饭时,看到娃娃喜欢吃的菜就此为主题编故事一起分享或开展有关的词语接龙、诗文鉴赏等餐桌活动,进一步激发娃娃动脑思考的习惯;在节庆假日外出时,遇到好奇的就以此为突破口,现场背诗文、歌曲演唱、讲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方式;在孩子报告在校表现时,对于做得好的方面给予及时口头表扬,对于不足之处及时给予纠正开导和剖析原因,有时说得她一声不吭,有时她放声大哭,表示后悔不已;在睡觉前,因爱人普通话不错,结合孩子年龄特点,择选一些简单的唐诗宋词、论语、孟子、弟子规、三字经、毛泽东诗词背诵及《米小圈上学记》等少儿系列作品直至入睡,满足了娃娃阅读的强烈欲望;对于读高中的侄子,重点为他推荐一些历史名著、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原著书籍,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特别是在周末时候,早上08:00准时叫床,晚上结合当前形势、热点、难点问题,用一个1小时左右的时间为其辅导作文、鉴赏诗文、现代阅读欣赏等,定时定量定质训练,同时也会把好文章发至群里分享,让其汲取所需养份,高三后期语文成绩飞跃发展,现在昆明医科大学就读。

——把电视机变成了空间装饰摆设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调查公布,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全国450万人,有100万人都有图书证,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犹太人为何爱学习、爱思考、爱总结、爱探索呢?关键的是犹太人把学习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人生品质、一种人生追求与享受,正是“读书乐、乐读书,我阅读、我快乐”的奥秘所在,正是国人们需要学习借鉴的品质所在。通过对自己家庭读书的盘点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女儿正上小学,处于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二是由于老人不喜欢嘈杂,我自己性格也好静,在外人看来可能有些古板,家里电视机只是偶尔看看,稍微难调的电视我也不会播放,想看还得求助妻子和娃娃帮忙。鉴于此,经家庭会议研究决定:先将客厅的电视机关闭当成摆设品,把客厅的一角变成了监督辅导娃娃的书房,用读书讨论代替了看电视看电脑。如果想看,也只能选择一个时段集中收听收看。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来可以打发无聊多余的时间,促进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

——把周末集会作为生动的家庭课堂活动。周末空闲时,全家人吃顿团圆饭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只要在一家人微信群中一“喂”,家庭成员们早上就会齐集到妹家早点店里吃早餐,下午又跑到哪家做上1-2个拿手菜,期间要么让娃娃跟着大人一起做,要么让娃娃集中学习和讨论,最后一家老小围座一桌分享果实。吃完团圆饭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坚持着,形成了共同的默契、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故事和良好的家风。比如,2019年2月16日,正值中国目腦纵歌节和女儿生日,全州干部职工放假休息,而我被安排着写报省的3个全州性综合性汇报材料。于是,我把相关材料事先收集好,那天就组织着全家10余人到华桃林温泉开展野外活动——写稿一下、读书一下、烧烤一下、游泳一下、吃生日蛋糕一下……“几个一下”就把“工作、学习、生活与玩耍”弄得活生生的,既学习了又玩耍了。

——把兴趣爱好培养成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女儿看到电视里面的同龄人和身边同伴报名兴趣班,她吵着也要学画画、学跳舞等。于是,我们就顺从了她,绝不能有“想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想法,跟她已“约法三章”:一要优先完成作业,二要得吃苦耐劳,三是学会坚持、不能松跨。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每遇周末,娃娃异常兴奋,整天想赶紧学。不知不觉,几年过去,女儿也拿到了画画初级证书和舞蹈、画画等几个小奖鼓励。女儿这么用心,全是她发自内心的喜爱。又如,按照老师的要求,娃娃也很自觉,每天坚持写几句话,最初每天写一两句话,后来每天写三五句话,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内容不拘格,弃约束弃限制,高态度降标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平日尽量提醒写学的、读的、玩的、想的……即便写得不合常规,也及时表扬鼓励,希望她继续坚持下去,促成兴趣习惯与好家风好家教的养成。所以,如果一个孩子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作为家长坚决不能扼杀,而是要想方设法为之铺设学习路子,促使他们对学习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把在老家过节作为学习调研的新渠道。学习无处不在,实践无时不有。在农村老家,“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和春节大年初一都自发性组织系列文体联谊活动持续开展了几年,村里重点鼓励娃娃登台演出,我们也主动参与,与父老乡亲一道升国旗、观看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等系列活动和观看村民群众自编自演的精彩演出,总结新成绩、新成就,鼓励大家齐抓共管社会治理、抓好环境卫生、练好全民健康活动,促进各方各面和谐进步,积极改变过去逢年过节集众拱猪喝酒、打架闹事的不良风气;在家里,每逢春节大年初二和清明节日,就忙着落实多年来不成文的家规,比如全家包括姨表弟兄集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召开一次家庭座谈会,主要回顾总结和分享各自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环境中取得的好成绩好做法,侧重宣传介绍新农村、新时代、新政策等等,鼓励家人们勤奋学习、勤耕苦作,诚实守信、遵守纪律,提振精气神、发扬好作风,争当青春、阳光、模范的带头人。

——把读书攻书作为自我革的动力。读书学习目的在于唤醒兴趣、唤醒觉悟,让人有一种精神。如果做不到这点,教育学习可能会是一句空话。按照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的话说:“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我过去教过书,在这方面体会不浅。从学校毕业到现在整整18年,悟出了一个道理:对待学习要像对待吃饭一样,既不能过饱也不能没饭吃。没吃饱饭的人总是肚子饿的,即使他们有活下去的勇气,但是没有填饱肚子也是没有力气的。相反,如果把饭吃多了必然是不安的,因为他会面临着脂肪过多、胃酸过多,会造成肚子胀痛等患病的危险。实现自我革新,阅读是关键,方法是前提。读书看书要讲究方法,好书要不厌其烦地看,一般的书可以略看,坏书坚决不能看,否则带来的危害性、灾难性不可估量。毛泽东主席读书讲究策略,“把书当敌人看”,为何呢?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号召党内领导干部搞好读书学习时强调:“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的,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就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毛泽东主席提倡“进货”,其实就是读书,在古代“读书”被说为“攻书”。如何“攻”?毛泽东主席解释到位:“我看这个‘攻’字是有大道理的,就是把书当敌人看,一字一句地攻读。”所以,只有具备“学”的要求和素养,拿出“攻”的决心和态度,才不会被动挨打、工作才有意义、生活才有价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