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 9 点多钟,我和绍衡下了公交车,从斑马线穿过马路,回望马路对面那一树树粉红色的木棉花,我心情十分激动,不觉加快脚步朝目的地走去。没一会儿工夫,一道古朴的大门就出现在眼前。大门是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由红砖砌成,中间是宽大的拱门,拱门正上方镌刻着 “甘坑” 这两个黄色大字,拱门左边有一块斑驳的石碑,碑上有 “甘坑客家小镇” 几个清晰的篆字,其余的字就无法辨认了。拱门顶上是两层阁楼,飞檐翘角,岿然耸立,古色古香。我们穿过拱门,走进甘坑客家小镇,仿佛穿越时空,走在古代的大街小巷,领略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
特色小镇,风光秀丽
一条蜿蜒的石板大路贯穿甘坑客家小镇。大路两边是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还有颜色灰白的炮楼。民居鳞次栉比,有高耸的吊脚楼,有低矮的平房,它们各自相对独立,但又有小巷相连,四通八达。炮楼耸立在大路旁边,高有10多米,墙壁上有很多射击孔,外表色彩灰暗,显得年代相当久远。这里大街小巷树木掩映,青翠欲滴,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走大道,穿小巷,转朱阁,过绮户,进禅房,听佛经,又从禅房出来,带着聆听女师傅佛学高论的余兴,来到一条窄窄的小巷。小巷的墙壁上爬满了藤蔓,细小的叶子泛着绿意,时令已是初冬,让人感觉到春天并没有远去。绿叶间挂着一串串盛开的白里透紫的花朵,把整个墙壁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凑上前去,闻了闻,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不时有黄色的蝴蝶飞来,在花丛中停留一会儿又飞走了。墙上有一块木板,上书 “木蓝花开” 几个蓝色大字,不知道这字和这花有什么联系。跨过小桥,我们来到甘坑博物馆旁的水池边,观赏一池睡莲。圆形的莲叶浮在水面上,霸占了整个水池。莲花点缀在绿叶的缝隙之间,有的含苞待放,像硕大的子弹头一样钻出水面,直射高天;有的似开未放,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似乎有点害羞;有的尽情绽放,热情迎接八方来客。你看,那朵红色的莲花开得那么热烈,招引游客前来观赏,游客把它的艳丽和魅力都收藏在微信相册里。其实小镇里最多的花是三角梅。门前屋后、街头巷尾、大路旁边都有三角梅的身影。三角梅花期特别长,颜色鲜红,把整个小镇开得红红火火的。
小镇既是花的海洋,又是树的世界;花点缀生活,树美化情感。这里有很多南方特有的树种,比如小叶榕、凤凰木、广玉兰、木棉树、榄仁树、香蕉树(名为树实为草)等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树。在绿树的掩映下,小镇更具特色,更加妩媚动人。我们来到 “小淮娘鸭血粉丝锅贴” 店门前的小广场上,发现一棵奇特的大树——大树只有一根树干,可是大树的枝桠中间是小叶榕,四周是凤凰木。我走近大树,仔细观察,大树的主体部分是小叶榕,凤凰木是附着在树干上的。我心里不停地打鼓,凤凰木是怎么长上去的?绍衡说,是嫁接上去的。可是树干上没有一点嫁接的痕迹,我百思不得其解。
聆听家训,如沐春风
循着大树望去,半山坡上有一座依山而建的扇形建筑,它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到半山坡有黑色的木梯,我们拾级而上,木梯拐了两个弯就到了,门上挂着 “家风家训馆” 的牌子。家风家训馆以 “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 为主题,笃行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承发扬家风家训” 的优良传统,展现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可以了解甘坑客家人的发展史和耕读传家的精神品质,受到客家人家风家训的熏染,接受一次伦理道德的深刻教育。
第一个展厅是名人堂。名人堂正上方竖立着木雕孔子全身像。孔子神情庄重而严肃,思想博大而精深,智慧深邃而超凡,在中国历史上傲然屹立了几千年。旁边的墙壁是名人榜,有陶渊明、孟子、韩非子、曾国藩等28位名人的画像。我站在名人中间,与名人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真是如沐春风,精神为之振奋。第二个展厅专门展示孔子,正面墙上是孔子的画像,具体介绍了孔子的功绩和思想。展柜里摆放着线装的《论语》等书籍,还有竹简和木牍等实物。第三个展厅专门展示岳飞。岳飞是抗金名将,他精忠报国,战功卓著,最后被秦桧等奸臣陷害,一代将星就此陨落。可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的有志青年。展柜里还展出了《岳氏五修宗谱》,岳氏祖训流芳百世,至今闪耀着熠熠的光辉。第四个展厅展示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采。 “铁杵磨成针” 的故事真是家喻户晓。据说李白小时候在小匡山读书,吃不了寒窗苦读的苦,于是想下山逃学。他路过河边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婆婆在磨铁棒,问她磨铁棒干什么?老婆婆说,她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说,这么大的铁棒怎么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李白从老婆婆的的话里悟出了学习的道理,于是返回小匡山继续学习,最终成为 “诗仙”。第五个展厅展示铁面无私的包拯。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所以有 “包青天” 的美誉,于是京城有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他黑面形象,又有 “包黑子” 的称呼。
参观家风家训馆,与古代的先贤进行思想交流,聆听先贤的家训,我明白了家与国的关系,懂得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意义。古人说得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古人还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正好阐释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家,哪有国?没有国,何来家?
客家民俗,客家风貌
如果说参观家风家训馆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课,那么参观甘坑博物馆就是一堂生动形象的历史课。
甘坑博物馆是独具特色的两层楼房,在绿树的掩映下,虽然小巧精致,但是显得优雅气派。门前有两尊石雕怪兽,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问门卫: “同志,这是什么怪兽?” 他热情地回答我: “这是吸水神兽,叫蚣蝮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龙生九子’ 的第八个儿子,又叫避水兽。” 我说: “用这样的怪兽来镇守博物馆大门,这有什么讲究吗?或者说它有什么奇特的本领吗?” 他耐心地跟我讲了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蚣蝮因为触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1000年。后来,它终于获得了自由,脱离了龟壳。人们为了纪念、表彰它护河的功绩,按它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听说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泛滥。” 他一口气讲完了故事,然后补充说: “所以用它镇守博物馆大门,可以永保平安。”
有吸水神兽的保护,我们放心地进入博物馆,开启了一段风俗文化的旅程,去了解甘坑客家人的奋斗历史和精神风貌。一楼展厅主要展示 “甘坑山下 凉帽人家” 的篇章,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记录了甘坑蝶变的历史,记录了甘坑客家小镇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甘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甘坑客家人是第四次大迁徙的产物。从山里来到海滨的客家人,传承了千百年来辗转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培养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品格。发生在深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变革,甘坑客家人从未缺席,并且扮演着重要角色。甘坑客家人秉承耕读传家的传统,用智慧创造了山风海韵的客家第四种民居建筑类型,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文化。站在展览大厅,我对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对客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客家凉帽。客家凉帽是客家地区妇女佩戴的头饰,采用薄薄的篾片和麦秆编制而成,中间形成镂空,外形呈斗笠状,帽檐四周缝制有宽布条,顺着帽檐自然下垂。客家凉帽款式简洁大方,环保轻便,防雨、防尘、防晒,同时兼具飘逸潇洒之感。2013年,深圳和惠州申报的客家凉帽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凉帽,大世界。客家凉帽畅销海内外,给天下女人带去清凉和潇洒。
我们离开一楼,来到二楼。二楼展示的内容多,主要展示了 “民族危难 敢于担当”、“客家民系 五次迁徙”、“复界招垦 移民深圳”、“打捞记忆 留住乡愁” 等篇章。采用文字、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辅之以现代化的光电科技手段,将甘坑客家人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展露无遗。展厅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 有农业生产方面的,比如犁耙、扁担、箩筐、撮瓢、畚箕、风车、打谷机等;有生活方面的,比如食盒、木架子床、木质圆桌等;还有风俗习惯的,比如红漆轿子等。站在陈旧的打谷机前,我心潮起伏,神思飞翔,仿佛看到勤劳的甘坑客家人,在金黄的稻田里,用打谷机正在脱粒稻谷。他们汗水洒满田野,喜悦装满粮仓。
客家美食,舌尖美味
我们走出博物馆已经是中午12点半了,还是去寻找味蕾的刺激吧。甘坑客家小镇作为一个具有客家特色的小镇,这里店铺林立,可以吃到很多客家美食。我们经过一家很气派的茶馆,老板给我们介绍他的擂茶,擂茶选用多种天然植物经过研磨后制作而成,色泽呈绿色,十分天然与健康。味道独特,植物清香味浓郁。擂茶有祛湿消暑,养生保健的功效,常喝还能滋养肌肤。初尝可能有点没法接受,但是越品越是耐人寻味。老板讲得津津有味,一股茶香扑面而来,实在是诱人,可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不在喝茶,在于吃饭,填饱肚子,还是到别的地方看看吧。
盐焗鸡是小镇客家最具特色的美食。据说盐焗鸡采用传统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鸡肉的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近距离观察,盐焗鸡外表呈淡黄色,皮爽肉嫩,咸香可口,吃起来十分具有滋味。盐焗鸡的肉质紧实,口感独特。蘸上酱汁一起食用,口味更为丰富。小说里常说一句话: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们是不见其鸡,先闻其香。我们穿过一条小巷,拐了一个弯,一股咸香扑鼻而来,一个美食小店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美女老板热情地介绍,这是盐焗鸡,味道鲜美,独具特色……我问美女老板有饭吗?她说专卖盐焗鸡,不卖饭。肚子咕咕地叫,在进行严重抗议了,我们只好继续寻找饭馆。
在一棵绿树下面,有一家名为 “客家农家菜” 的饭店,饭店的招牌简洁而醒目,我们决定去看看。进店之前,我跟绍衡商量好了,如果不满意,我们就离开饭店,再到别处去看看,哪怕是到小镇外面也可以。我们走进饭店,女服务员满脸微笑,带我们到座位去,给我们菜单。饭店不大,甚至有些简陋,但是整洁,有一种淳朴的客家风味。于是我们点了一盘农家小炒肉、一盘辣椒炒牛肉、一碗鸡蛋番茄汤。小炒肉鲜脆味美,牛肉嫩滑爽口,番茄蛋汤甜香悦情。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脆嫩的肉,从来没有喝过这样悦情的汤。
这次甘坑客家小镇行,我们大饱了眼福,也大饱了口福,可是还有许多景点没有去看,还有那多么美食没有去品尝。历经120余年风雨的南香楼,始建于雍正年间的状元楼,有徽派风情建筑群的凤凰谷,都没有去涉足呢。客家三酿、梅菜扣肉、窑鸡、奶茶、豆花、烧鹅、烧烤,这么多美食我们都没来得及品尝呢。现在已经快下午 3 点啦,只得跟客家小镇说再见,待到下一次再来欣赏没有游玩的景点,再来品尝没有吃过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