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建雄的头像

杨建雄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20
分享

忆赶集

在城里生活久了,到乡村集市逛一逛,感受一下不同的人生生活方式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题记

1.云阳赶集

日光初染,琳琅满目的商品,热闹喧嚣的声音,质朴的人们来来往往,云阳的集市开始营业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说的就是乡村赶集人的最深切的一种幸福。网名西安记忆的网友在网上2009年发布了一组照片勾起了我对云阳赶集的怀念。这组照片就是在泾阳县云阳镇的集市上,抓拍了一组正在咥饭的乡党们的图片。看着这些照片,每次回想起,我也曾经在这里填饱了饥饿的肚子,洋溢着甜蜜的微笑。因为云阳是我的家乡。

云阳镇位于泾阳县城以北10公里,是嵯峨山前一座农业发达、商贸繁荣的千年古镇,东汉至元代为县治。208省道(咸淳公路)、泾阳县红色旅游路纵贯南北,211国道和关中环线贯通东西。东距西(安)—延(安)高速公路8公里,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里也是唐代高僧悟空(俗家名车奉朝)、中国远洋航海第一人杨良瑶、民主革命家于右任的故里。近年来云阳镇被确定为全国城镇化建设重点镇、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乡村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起源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如今逛集市别有味道,云阳最大的集市在城东南振兴大道,每星期六逢集,有的地方叫赶(chuo)集。那天会有各地商贩赶来,各种小商品小吃各种家禽动物花鸟鱼,当然逛集的人更多,人们把这个集市叫“狗集”。

云阳集市。在这里,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生活用品、花鸟鱼虫、绿植花卉、小吃摊点、手工艺品等等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手捧各色小吃,边吃边逛,那叫一个惬意。赶一趟集,收获满满,顿时世界变得美好。我的父辈们一生的积蓄都挥洒在了集市上,换回他们内心渴望的物品,还有一份生命的荣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电车,没有微信,有的是拉运的木板马车,还有横杠的二八自行车。赶集前,都会把要购置的物品写到一张纸条上,最怕把什么没有买到。但随着社会发展,那时候的赶集岁月却再也回不来。

如今,云阳振兴大道的每周六集市(云阳人称“狗市”)一定不能错过。逛狗市是云阳人几十年不变的习俗,是乡愁、是情怀。之前,云阳的集市在西街,在西街朝向籽棉加工厂的方向。

每次云阳赶集就不会忘记参观云阳门户“新地标”,位于云阳镇南大街三角岛广场,整个三角岛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寓意云阳光辉的红色革命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绿色蔬菜产业。

远远望去,特别醒目的是广场前段为阶梯式半圆形花坛,花坛上方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九个大字,中段为红军在云阳改编暨八路军在此誓师抗日纪念雕塑。沿着三角岛过南大门往北走就到了中街村,朝向蒋路方向,云阳红色记忆展馆就坐落于中街村村委会广场西南角。展馆前“救亡号角”抗日纪念雕塑威严庄重,主体雕塑为3名司号员挺立山巅,吹响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激越号角。这里的3既代表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红军3大主力,又代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的3个主力师。同时,它又代表着红军的集结号、民族的救亡号、八路军的出征号。

拾级而上,步入展厅,一件件藏品,一组组实物,如一页页历史篇章,让我们回想峥嵘岁月,深切感受八路军革命历史和奋斗精神。

好久没有去云阳赶集了。家乡的集市愈发令我神往心驰。

2.狼城岗赶集

在我的人生记忆之中,对于乡村的感受和乡村的趣味就是赶大集。在狼城岗赶集的况味里,不知不觉中体验着作为人的存在之一种幸福。对于一个外乡人,奔赴狼城岗赶集也不例外。

“坐好了,走喽!”在三轮车的敞篷车兜里,我到狼城岗赶大集了。

从韦滩村到狼城岗有大约八里地,在敞篷车上向南边可以远望可以看到黄河大堤,朝北边看又能远眺到近在咫尺的黄河。在这摇摇晃晃的人生路途中,吹着清晨徐徐微风,十分惬意。

狼城岗的集市要比韦滩村的集市规模大,云集着远近的村落的人们,仅能望见的一条大道就好几里的铺陈开来,在大路的两边摆摊的挤得满满当当,老远处就能听到吆喝声,车水马龙,围得的水泄不通,这一切,汇聚在了吵杂声里凸显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尤其是在过年前,人们会到狼城岗的集市置办各种年货和新年礼品。沿着黄河大堤,一路向东到开封,折转回来回到韦滩。年味渐浓的集市异常的繁荣,让人们把忙碌了一年的疲惫都在这里释放。这集市的风味依旧暖热,印记萦绕人心。

狼城岗的集市吸引着一个外乡人的眼光,打量着狼城岗经济发展的未来。这些是很多年前,我对狼城岗集市的印象。

今年在盛夏,我又赶了一次狼城岗的集市。

在夏日的细雨中,狼城岗的旧街市让我感受到了搬迁后的狼城岗的落寞和冷清。人,是社会的建造者,也是社会的风景。几年前,黄河大堤北边的居民搬迁到了社区小院,原有的镇子就荒芜了。尽管还有没有搬迁走的旧居民和零星的单位,但是整体镇子的热闹人间烟火的气息已不在了。

集市上依旧是两边街边摆着小摊,叫卖声不断,但是赶集的人比之前锐减,没有了车水马龙,也没有了人流如织。一眼望穿这集市上的凄凉风景,再也没有了过往的嘈杂和喧嚣。几分怀旧,几分忧伤。乡村集市的衰败缩影里是填满了城市的发展,也标志着城镇化进程的里程碑。

3.韦滩赶集

盛夏,我又一次到韦滩赶集。

起初行走时,毛毛细雨柔弱地轻抚着我的脸。待到了集市上时,雨点大了,密密麻麻地倾泻而下,没有要停下来的样子。我撑起了雨伞。

在集市上的主街道行走,或许是因为雨的原因,行人还是很少,这令我有点怅然。在集市上街的两边,摆的小摊位,还是不断地满足着乡里人美好需求,有黄河鲤鱼,有各种家禽,有袋装冷饮,有服装鞋子,还有瓜果蔬菜。我选了一家熟悉的小摊,吃起了当地的风味小吃,凉皮,夹了一个菜夹饼。在凉棚里,小摊的主人给我端上来了一碗调制好的凉皮,特别薄的凉皮,入口清凉酸爽,有滋有味,十分惬意。

不止一次地赶韦滩集市,所以说,每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人赶了一辈子韦滩大集市,可能留给他们的印象就是集市的乱象。而懂得乡村集市真趣味的或许也就是我这个外乡人才能察觉到了,并写下来,回味之。

回想十多年前,我从韦滩村里的哑巴坑,一路抄近路,绕过了几条巷子,一片高耸的杨树林之外,顿时映入眼帘的是韦滩集市的大场子,有着一排排的摊位,各种物品摆放琳琅满目,让我应接不暇。尽管可能不是我想要去买回的东西,但是在那一刻,让我眼前一扫而过,大饱眼福。远道而来的商贩们,把各种各样的商品集中摆放在集市的大场子里,几条巷道来来回回地弯曲着延伸到了主街道,有两个大的门洞通向主街道。而主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我这样说,绝不是夸张。因为人们络绎不绝的奔赴集市上采购着自己喜欢的物品。农用的三轮车,电动车等乡里人的外出行走工具都停靠在集市的店铺门前的空地上,而主街道上来来往往缓慢通过的车辆更是有着城市拥堵的一幕。这里没有红绿灯,这里没有交警,主街道上车让人,人快行的节奏依然能够感受到熙熙攘攘。乡村大集的繁华与喧嚣至今难忘。

记得在韦滩大集市上买过一条裤子,这条裤子,我穿了好像不到一年,裤子裆特别的肥大,让我惊诧裤子的布料不是材料吗?这条深色的裤子,给我的记忆非常深刻。因为当时,我从开封赶回韦滩时,裤子裆扯了一大块,就在集市上临时买了一条裤子。当时,穿上不感觉裤裆肥。

还有就是每次到了韦滩集上,我都会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凉皮。在凉皮上浇灌着的醋汁子,酸味绵长,回味无穷。以后每次到韦滩集市,我都要品尝凉皮,这几乎成为惯例。不管是哪一家,我都品尝一番。然后,回味好几天,好吃,这里的凉皮真好吃。

韦滩兔肉,在集市上最爱吃的一道风味吃食,还有油炸毛蛋。风干的兔肉,有五香味,有麻辣味,还有原味。韦滩兔肉风靡全国,在中牟县城都能看到韦滩兔肉的大广告牌。好像到了这里,不吃点兔肉就没有来过中牟一样。油炸毛蛋,有手推车的摊位在集市上穿梭,如果不留意,可能会错过这道美味小吃。还有臭豆腐,也是油炸好的,和油炸毛蛋配套一品尝。

韦滩集上,有一家书店,也是我逛得最多的地方,书店的地标性出现让乡村有了读书人的身影。在这家书店里,我读到了很多名人的著作,也满足了我渴望读书的心理。尽管书店很小,但是能承载乡村文化的内涵。

人生如酒。

爱酒的我在集市上也能找到好几家高粱酒自酿的作坊,门口的大酒坛子张贴着“酒”。门店招牌上有一面旗子在微风下吹拂,老远处就能闻到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酒香味。在一场人间烟火的微醺之后,坐着电动车,上了黄河大堤,迎着四面的风吹,张开双臂,我看见了从韦滩集市上满载而归的游子、乡人,还有驻扎在黄河滩上烧窑的漂泊者。异乡人留在这里的汗水浸透着泪和血。操着云贵川口音的这些漂泊者后来随着环保之后就散落各地了。

走遍了韦滩集市的各条巷子,走遍了韦滩集市的各个店铺。在这里,我买到了家里需要的各种东西,有下地种植的麦子的种子,还有集市上收购的大蒜,农具和农资都能采集到,还有乡村里日常杂用的各类物品。不得不说,韦滩集市的吸引力一直在我心内爆棚和热辣,像一个初恋的少女走入我的心房,活蹦乱跳,搅动我躁动的心。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

再一次又云集在了韦滩集市。人稀少,车更少。乡村从未有过的落寞弥漫我心。我爱人开玩笑地说我是没有了故乡的人,到了别人家故乡就肆意的绽放。我说,错、错、错。

韦滩集市昔日的景象不在。

韦滩昔日集市的繁华可以媲美东漳集市和狼城岗集市,在远近村落里是很有名气,源自于周围村落的发展,商品交易的繁荣。而商贩们在追逐各个村落和乡镇集市的疲劳中赢得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体验着人生的某种意义与价值。

究其原因,在韦滩继续靠种地养活的人越来越少,在外打工的韦滩人很少再回到韦滩,这样的一种人口的迁徙默默地为城市发展做最好的注脚。而冷清了的韦滩再也繁华不起来了。另一个原因是一大部分韦滩人搬迁进了安置房,远离了韦滩村。原有的集市并没有因为有这些人的搬迁而把集市撤销。基于此,韦滩的集市还保留着,哪怕再落寞,哪怕交易量再少,这样的乡村集市依然按照乡里俗约在行进着,农历的一三七,韦滩的大集市开启!其三,现代的年轻人不逛集市了,都涌向了网络购物和小区超市,韦滩集市的消费者流失也让乡村集市发展在未来的岁月里举步维艰。

但是,我还是喜欢逛逛韦滩集市,找回曾经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乡土的味道延续了我走到了今天。写下这些并不为众人知晓的韦滩集市。

4.太乙宫赶集

在我的记忆中,太乙宫集市最是牵挂我心。每每在太乙宫集市上买一些农民自己家地里种的东西,新鲜而便宜。在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集市是农历一四七。农村大集热闹翻天,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久的人们,逢集就坐上公交车到了太乙宫赶集。

太乙宫集市顺着太乙正街过了高速桥洞,就可以看到狗市,再往山上去的坡道走,朝南,就看到了农贸市场,这里云集了当地老百姓种植的各种蔬菜和农产品,几条巷道,摆得满当,人头攒动。有服装鞋帽区,有蔬菜瓜果区,有旧货杂耍区,名目繁多,皆具特色。在年货市里,还有专门售卖祭神祭祖用的香纸、蜡锞、蜡台、香瓜、糖瓜、红枣、栗子等。鞭炮、窗花、对联、年画也在集市上占有一席之地。辛勤劳作一年的乡亲们在这里绽放着对幸福日子的美好追求,他们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他们所有的快乐和满足,来年的向往与期盼,都会尽情地展现在这赶年集的日子里。

乡村市集是一幅涌动着热烈而憧憬的乡村图腾。近年来,乡村集市火了。每到节假日,尤其是进入过年前的腊月,城里就空旷了,人们都跑到外面了。早上出城的车,下午进城的车,排成了长队,集市堵成一疙瘩。正如有人说,乡村的集市上车挨车,人挤人,不一让路,喇叭响着,有人就是不让,有些人头从车窗伸出去喊,声音也淹没在嘈杂的热闹声中。确实如此,在周末的集市,车在人窝里挪不动。有人就发牢骚说这人比蚂蚁还慢。常常有蚂蚁莫名其妙地聚了堆,那一定是蚂蚁集。还有人满嘴跑火车的说:跑到城外头的人,有三分之一进深山,还有三分之一周边游,最后有三分之一在逛大集。当然了,太乙宫的集市还远远赶不上蓝田焦岱的集市。

不过太乙宫集市悄然发生了变化。太乙宫集市的主力军也在发生着变化,就是驻地的大学学子的加入让农村的集市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学子周末恰逢集市时会品尝到了三秦美食,也有好多学子在集市开展助农直播带货活动。终南山上,下山的人们也采购生活用品。当地的快递业、外卖业也为集市再添活力。如今每次开集近千人到访太乙宫集市,大大拉动了地摊的销量。

新时代,浏览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是乡村集市。西安竞然有这么多的乡,镇,村赶集和庙会。据《焦点访谈》报道:市集是一种传统贸易活动,赶集,是我国老百姓古已有之的习俗。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贸易形式不断演变,市集一度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每当逢年过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赶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仪式性活动。

闲暇之余,我也会时常赶集太乙宫,感受着乡村大集给予我的童年回忆和甜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