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廷松的头像

杨廷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05
分享

笔墨外的情调

 

每天清早,小鸟都要亮亮嗓子。领唱的鸟儿叽叽声划破沉睡了一夜的天空,继而屋前屋后一片和声。虽然我听不懂它们歌词的具体内容,但它们优美的旋律抚摸我的心灵舒坦愉悦周身轻松而倍感活着美好。

我没有晨炼的习惯并有些赖床,常常是似睡非梦般地享受着这无需门票大自然恩赐的天籁音乐盛典。这和谐优美的交响乐如此悦耳祥和,分明在告诉我──今天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

音乐声中,忽然手机的铃声响起,是咸济从县城打来的,约我去大港柳海林先生家玩。此前,我与柳海林素未谋面,但很早读过他幽默、灵动又很有学术韵味的文章。所以,虽未谋面并无陌生的感觉。况且我喜欢热闹,生性害怕寂寞和孤独。听说结伴游玩,便呼啦起床,草草涮洗,欣然赴约。

同往的还有何明川、刘凤荪、徐永华、曹晓非。

 

大港,三十八年前我在武垦中学见习时住了一年。我家与学校之间,往返一百五十多里路程。那时交通不便,来回步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家住在鄱阳湖边沿,见过的是春夏泛滥成灾的湖水、秋冬干涸的湖洲。从未闻过山村的气息,更别说崇山峻岭,涧水流淌的自然景观。

那时的大港是都昌的工业园区,厂房林林,山青水秀,青年男女的穿着打扮靓丽且精神,非常时髦,可以说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从大沙出发,经过三汊港、杭桥、土塘,从七里桥开始,就是走不完的山涧,过了此山咀转拐仍是山。

大港,我印象深刻。

 

车子停了,柳海林在家门口接待。我还没有缓过神来,脑海里还在播放三十多年前山村景象的纪录片,虽然泛黄但却记忆犹新。

我原以为,他们老朋友会晤,定会热闹地呵呵哈哈地久别重逢式的拥抱……然而没有。李志强他们如同昨天刚来过那样自然。

是的,他们是长住在彼此心中的朋友,而不是世俗层面上的交往。文人与文人之间,只有解除了虚浮的礼仪,才可以愉悦轻松地晤谈;只有摆脱了束缚,交流的情感就不会有沉闷压抑感觉,思维上才可以收纵张弛各显千秋。

 

落座稍作休息后,曹晓非提议观赏大港风景。柳海林领着大伙来到里泗桥上,桥下的溪流清澈见底,水草飘舞着柔美的身段,小鱼儿忽上忽下寻找水流来的方向,水面上一群家养的鸭子欢快地唱着歌。上天没有赋予它们婉转流畅的声带,但发音节奏还是很干脆的。

溪流两岸,千年古树,树身敦实,枝桠如钢铁构架,历经风雨仍强劲有力枝繁叶茂,象一把巨大的伞蓬遮天蔽地,树荫下几座村妇洗衣裳的码头,可谓天时地利。

我们到此正值霜降时节,却不见残荷凝白的迹象。

曹晓非见此山青水秀的乡村,兴奋得如同初嫁的姑娘双额绯红。她遥指蓝天白云下的群山丛林,挽着她先生李志强,请何明川给她俩拍照。并且强调,以蓝天白云作背景,以群山为依托,脚下是小桥流水,拍一张天地人浑然一体的相片。

这时候,大伙相互拍照,以古树为背景;以小桥流水为背景;以青藤古墙为背景;以蓝天群山为背景……咔嚓咔嚓,定格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不敢说此处风景媲美仙境,仙境是什么样谁也没见过。只感觉心肺气爽,心灵纯净舒畅。

由于他们久居城市里那些充满铜臭与权柄飞舞的浮躁中,当走向大自然,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这种释放后的洒脱,自然步入典雅与高贵之境界。

每每我走进身边的自然景园,总有一种纯粹的轻松的感觉,不像许许多多的名胜风景区的热闹。

 

他们是读过许多书且著作丰厚的人,不说他们在本土文化圈子里的名声有多大,但我看重的是他们之间的情谊有多深!

文化圈内常是叫化的嫌讨米的。相互捣蛋还要美其名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互相拆台还要找个百家争鸣做盾牌。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惺惺相惜,惜在情感中生命里。我作为旁观者,同样身受感动。

饭后茶席上,书香气息渐浓。

他们各有自己的特长,有擅长小说创作的,有热衷书法艺术的,有散文大家,有现代诗人。各人身怀绝技,然彼此颇为融洽。面容和善,吐字清晰,语调温厚,词语幽默灵动,……每个人的话语都有一种裹卷力,时不时地冲破文艺学里的教条而构建新的文学和艺术观点。话题从远古文化,童年的歌谣走来。言及稷下学宫和典雅学院诸子百家的热闹过程。有人认为,在诸子百家中文学品质算庄子最高。也有人说起长江出场的诗人屈原是最高贵的诗人。又有人感慨静默许久的诗人陶渊明最会创造精神世界,从南山脚下采菊跨跃到桃花源里耕田。更有人谈到司马迁的目光以及《史记》叙事魅力。谈到佛教移注中华文化是遇盛唐的胸怀,当然与佛教关怀人生关心普通民众的疾苦又教人解脱困苦,补缺儒教和道教此中空白有关。有人说到宋代的文化现象,宋代的顶级文人都曾担任过重要官职,这一空前绝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跳跃式的古典文化检索,不是课题研究,目光掠过古人一座又一座文化高峰,人类奇迹。后来人无不敬仰,也无法超越,甚至有些困惑。

茶席上,话题众多,泛光掠影,又象温习功课,情感融融,他们每个人展示的是一种才气……

这让我用惊奇的目光远远地打量。由于本人学养不足,仿佛只听到一些碎片,一些片段,那些碎片和片段又似乎别具魅力。这使我联想到,真正的文学艺术家都属于自我的、独特的、自信的。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我能朦朦胧胧感觉得到一种磁性的力量牵引我的心灵,触摸到内心深处那个地方。不太懂,并不影响审美。漂亮女人忽闪眼神之美,几多人能够读懂“忽闪”的内容?其眼神忽闪之迷人恐怕谁都难以忘记。

散文与诗是近邻,小说却是构架人生的脚本,书法又是中国特有的线条艺术。

真正的文化人,对于自己的文化见解和成就使他们对社会理念很难动摇,不像政治人物那般地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了。

他们,有的性格豪放,有剑侠之气;有的声调温和,笔墨内敛。而他们的体态、神志、步态、生命状态仿佛笼罩着文化的灵魂。

读书人,人缘不宽,甚至性格有些古钻但真正的读书人还是识天地之大,人生之艰难,有自知之明,能够忍受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寂寞与孤独。不钻营权柄、不迷恋浮华,潇洒达观,即使身处于嚣烦尘世,照样自尊自重,而不俗、不谄。从他们身上,我读到了这些。

和这样的人集会,我庆幸天赐的缘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