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窗外,雨洗过的天,更高;地上,一切都睡得酣畅。
指间的香烟,燃出一缕弯弯曲曲的雾,树懒一样缓慢地向窗口游去。屋里屋外的空气好像静止了,唯有我的呼吸让房间里弄出一点动静来。
仿佛有一种四大皆空的明觉,胸襟有豁达之辽阔,瞬间一身轻松。
夜阑人静的寂寞,的确是一种享受。
原来,修身养性,不一定要找深山庙宇,只要内心清净,啥地方都可以感觉到那种空灵飘逸的仙境,“心远地自偏” 是也。让思绪自由翱翔,与古人同游。
寂寞中,想起了曾经的梦想,与朋友班荆道故,古今上下无话不谈;一路上六根不净,心猿意马地行走。
流水时光,青春易老。年龄大了,许多事,慢慢淡了。即便青春飞扬的美女从身边走过,再也撩不起好奇、冲动之激情了。人的思想随生命的过程变化。青春和老年,应当活出老虎与神仙模样,体现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年轻时,“欲穷千里
“望尽天涯路”;老年,心系“鱼龙舞……灯火……阑珊处”。
当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懂得珍惜什么与放下什么时,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当回头看奔跑足迹时,如沙滩上的脚印,浪涛一来,没了踪影,除了几许立马消失的泡沫,一切归于平静。
步入老年,有一段弃世与耐心孤独、无人问津的寂寞路程。这段路,有短有长;这途中,身边的世界慢慢变小,很孤单,很无奈。
这世界,有人享受寂寞,有人熬着寂寞。
我先天不足,后天不富。
先天不足可以学习,六十岁不算什么。歌德写完《浮士德》,已经是八十三岁的老人家了,萧伯纳九十二岁还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们一定都是享受寂寞的人。
刚退下来那阵,孤独寂寞让我茫然失措。总想找谁聊聊天,果真敲响了原同事办公室的门,感受到了笑声里藏着虚情,茶水里呷出了凉意。我意识到自己打扰了别人。
慢慢地,我开始了脱胎换骨的修行,耐心的修炼从忍受寂寞到享受寂寞的过程。达到这境界,我,总感觉差那么一灶火。
从六十岁开始“第二轮人生”吧。
把青少年时期想读而没有读的书补回来。
将年轻时的作家梦给我找回来。
从孩童身上找回无忧无虑的自己。
这样,总比饱食终日、游手好闲、沉迷赌博、耗吃等死要强得多嘛。我并不刻意读书养颜、养性、提高什么的,只是不想让此生留下想读的书没读的遗憾。当然,该读的书实在太多,弥补一些,就少一些遗憾。
老境如何打发?与人闲聊无不牵涉到人,拿人家的长短说事难免伤口德,隐恶扬善则被人说唱高调,听者呵欠滚滚。人与人相处,易生是非,是非曲直,有口莫辩。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长舌妇”,飞短流长,都来自于闲谈。
真正静下心来不容易,要求足够的耐心与修炼过程,修炼到处寂寞为享清福,相当于参禅入定。
生活中,有你有他和太多的事情,我们双脚是踩在地上的。汽车喇叭一响,情不自禁回头望去,一阵风尘把我们从寂寞中拽出来。有人上门“请帮我写个申请报告吧”,“朱崽夫妻吵架,请长辈去劝劝吧”,……栽进苦恼烦躁的旋涡里是常有的事。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昂首物外呢?逮到寂寞便喘几口粗气,然后又钻进喧嚣的尘世之中,现实是无法逃避的。
品尝生活的味道,即便是瞬间的妙悟,偶有从泥溷中昂起头来看看天上永恒的太阳,就不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辛苦和彷徨。
城里人会玩,清晨慢跑,打太极拳,舞剑,爬山,跳舞,唱歌,露营,……城市不寂寞,城里人的内心寂不寂寞,我不知道。城里人,太悠闲了,再不锻炼锻炼筋骨,肢体退化,一个个有变成侏儒的危险,有肩不挑担,有手不提篮,有脚不走路,担心自己成废物。
人的手脚闲了,头脑就复杂了起来。
人的内心不静,对外界的感触就多,虽则处在寂寞境地,仍然享受不到寂寞的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