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廷松的头像

杨廷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07
分享

读 书

 年少读书,是为增长才干,拓宽视野;为日后应付具体事务、待人处世、运筹决策、认识世界、了解自己、辨别真伪,打基础。

 老年人,独处闲居,读书为乐。

 读书人的事,是非曲直,难以言喻。

 见过读死书的人,教条迂腐,惺惺作态,一本正经,鲜有弹性。

 见过满口经伦而行为愚拙的读书人,内外判若两人。

 见过油滑狡黠之人鄙视学问。以自己的小聪明而瞧不起读书人。仰慕学问的人往往是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而又单纯的人。

 见过爱挑剔质疑的读书人。也有人前炫耀学识,以增加谈资为目的的读书人。尤其是将名句格言常挂在嘴边炫耀学问的人,生生地打肿脸充胖子,有些不伦不类。

 不读书的人谈论学问,就像不懂外文去国外旅游的人,带着耳塞、蒙着眼睛出游,结果是什么文化气息都没有闻到,只感觉到外国人的皮肤、头发、眼睛与自己有些不同。

 见过言谈潇洒、散发性情之雅的读书人。

 见过处事决断、统领一方、学识过人的读书人。

 读书,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生搬硬套。会读书与会运用是两码事。学用学用,学以致用。有些人,饱读诗书,没有消化能力,霉烂在肚子里,委实冤枉。运用,永远在书本之外,得靠经验体会加以规范。

 同样一本书,各人见到的烟火是不一样的。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是也。

 有些人读书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运用起来像蚯蚓的粪便——排泄出来的东西仍然是泥土。

 培根说,读书令人充实;讨论令人机敏;写作令人谨严。培根又说,不读书的人,除非狡黠过人,能够不懂装懂。

 书的门类繁多,哲学、历史、小说、诗歌、散文,数学、地理,“各门学问皆可修身养性”。读书,还可以弥补心智上各种缺陷。读好书,既见玫瑰花开,又闻清香扑面,岂不神爽?!

 读过书的人与每天都要用书籍丰富自己的人是不一样的。

 知人,知己,首先得读书。智与明,都是因为读过的书得到了消化、融和、贯通为基础。

 退休了,选择退隐。独处闲居,时间充裕,自由自在,读读书,取道快乐。不想学习广场上樟树下临街而坐的老人,被过往行人嗤之为老朽。老了,就应当享受寂寞,常读书,陶冶情操,才可以感受到寂寞是一种幸福。否则,日子过得像喝冷开水一样索然寡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