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廷松的头像

杨廷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18
分享

倾 诉 心 语

                      前            言

        文字成为我即兴的歌曲,读者是我私人的老师;编织文字是奇妙的把戏,我就是那施玩魔法的小厮。



                倾 诉 心 语


        在我们成家立业以后,繁忙的工作与社会交往、甚至沽名钓誉,使我们几乎没有思量读书。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也时常探求真理,但却很难超凡脱俗,一直在积极地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积累财富,尽自己所能。

        我的小庭院,很适宜于认真读书,适宜于思考或想象。我有些崇洋媚外,喜欢读外国人的书,像俄国、苏联、希腊、德国、法国、印度、瑞典、等等,这些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的著作我喜欢阅读。我学过英语,阅读文章里的地名人名不是问题。当然,我读的都是用汉语翻译过来的作品,文章的文字是活泼的还是死寂的,这与译者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我与那些外国的作家靠得很近。虽然他们的文化与我们有许多的不同,但世界的爱和善良是相通的,并都在乎人性的光照。我不认为这是浪费宝贵时间,即使研习了几句诗文,也颇为值得,也能给我生命的启迪和激励。

        我把读书当作一种高尚的历练。

        我从来不与他人讨论  “为什么读书”,我只觉得诗人马斯特说的有道理  “读书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坐着便可在精神世界里纵横驰骋。当我畅饮着深奥之学说的甘露玉浆之时,我便体验到了一醉方休的快感”。

        梭罗说 “书是务必要谨慎而又缄默地去阅读的,这与著书立说是同一种态度”。

        读书有了笔记,有了生活积累,也会有肤浅的认识与思考。于是,也写些文章。

        我想,写文章如说话。写,阅读的语言;说,听讲的语言。当然,这两种语言所要求的标准不大一样。梭罗说:“书面语则是口语的成熟和精炼的表达”。平时常听人精彩的语言,有恰到好处地运用街头巷尾听来的琐碎谚语和经典方言的演讲者,这些人记性好且会应用切合时机,这些人面向听众,滔滔不绝,口吐莲花,但他们精彩的气息转瞬即逝。而作家,他的文字来源于宁静的思考,他的作品,来源于对人类的聪慧与心灵在岁月的长河中倾诉心语。





               寒          露



        季节嬗递,北风伴随寒露,来到了窗外,树梢抖落了一地枯叶,我的内心一阵阵莫名的阴郁沉闷,思想空洞,四周延伸着无垠的黑夜的巨大空虚。

        我今年六十二岁。原想着退休后可以过着多彩的、理性的、自由的、称心如意的生活。可是,我始终渴望着返回童年的天地中去,尽管童年的生活既贫困又单调。毕竟童年时光永远是艺术创作者最纯洁的源泉。虽然眼下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自然风光与儿时的景色没有多少的不同,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如从前邻里之间那么温暖,希望的、渴望的和愿望的东西与年少时有很大的区别。如今渴望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 “普通人” 本应该感到心满意足,而我每天偏偏要用文字填塞醒来后的空白。总想着在平凡的日子里创造不平凡,发现神秘和诗意。于是,每天晚上,看书和写字到深夜,带着疲倦去睡觉。我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从《寻觅中华》《摩沙大地》《问学》到《行者无疆》《吾家小史》,他出版发行了的作品,我几乎读了个全。可是,年龄大了,视力减退了,长时间读书有些头晕脑涨。不看书心里常有寂寞的惊慌,我的生命是需要音乐和诗的美感来填空的。平时,我接触的人群是农民和做手艺的人。和他们一起喝酒喝茶,即便他们健谈甚至滔滔不绝,也只是一些家长里短、邻里琐事而找不到音乐相册,几乎见不到单纯和谦卑的境界。

        于是,写作成了我填充寂寞的唯一途径。然而,写作必须得有一个有修养的头脑,要敏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足够的探索毅力,甚至把丑陋的东西,赋予意义。

        像往常一样,白天在坂垴上转转,看看电视,一日三餐亲力亲为。吃完晚饭,俯卧在床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下,年轻的男女不顾一切跑进城里睁大眼睛注视着金钱;空巢老人的牙齿像秋天的叶子那样掉落,蹒跚在村道上来来回回。因为富人才是重要人物,有钱才有精神。房子一年年的增高宽敞,公路都是高速,汽车经过身旁时显示身份,身价和档次判别  “普通人” 和  有“身份的人”。物质上的贪婪不会使人感到震惊。有句话说的 “笑贫不笑娼”。平凡与不平凡,普通与特殊,富贵与贫困,各种颜色会清晰地活跃在人们的调色板上。






         秋 雨 中 的 思 念



        久违的秋雨,悄悄地出现在鄱阳湖上,我仿佛觉得那是在向我的爱人派遣乐队。

        我太寂寞了,就让歌声飞翔吧,奏起所有的琴弦,让歌声飞越山峰、河流、城楼和乡村躬身俯首送给我的爱人。让歌声追溯到我们第一次相会吧!

        在静静的湖畔,在树林里,雨声沥沥,请秋雨把我的思念、我的心语送到我爱的人的耳朵里。

        两个人之间,横亘着咫尺天涯的距离;中间是一片寂寞,没有话语。只有风声雨声传情填补那巨大的寂寞。如果每天没有书籍相伴,没有劳作,恐怕白天夜里就会充满孤独、思念和忧虑。

        记得近在身边的那个人,已经走丢失了,是永恒的分离。我寂寞,我的嘴巴现在除了吃饭和喝茶,基本上没什么事了。我那位爱的人在哪里呢?我们之间无穷无尽的思念,和无边无际的距离,谁可以改变和补填?

       就让这秋雨带着美好的愿望祝福我们吧。让深藏在我爱人心中的那些无法言语的忧愁像弹响琴弦一样尽情地倾诉吧!就让湖上的悠悠白云轻轻抚慰她的忧伤吧。所有雨点的符号在她那双多愁善感的目光中奏乐吧。愿她永远快乐幸福,永远美丽!

        在这幽暗、细雨绵绵、夜意渐浓的晚上,凉风吹拂着颤巍的路灯,我那颗孤独的心清醒的时刻,沿着这条古老的、弥漫着湿润芳草气息的乡间小路找她重新交谈。





       在虚无的波浪上踽踽独行



        秋天的早晨,空气清爽宜人。

        走出家门,路上总会遇见一些与昨天不一样东西。我喜欢走那些很少有人走的小路,却又是我曾多年行走的熟悉的路。我曾经在这条路上憧憬过,歌唱过,相爱过。

        路旁的草木上的微风像流泉,是欢乐,是笑语,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我的意识转身回到了激情少年:希望,升起,向往心目中的旖旎春光。岁月与我伴随这树叶的悄声碎语,曾是何等的亲密相爱。我多么希望,怀念的声音,像欢畅的微风飘然来到我身旁。

        潺湲的河流在耳边歌唱,流过朦胧、豪情和收获的岁月。在空中回旋后,一头栽入语言的海洋。

        文字,是我即兴的歌曲,读者是我私人的老师;文字,是奇妙的把戏,而我又是施玩魔法的小厮;文字,在人间烟火中烙下不灭的印记,让困惑的人推开一扇天窗,词汇之海承载着人的智慧和善良,甚至可以对抗恐惧的死亡。所以,我乐意在虚无的波浪上踽踽独行。

        于是,我行走在很少有人走的小路上。

        生命,既有令人昏眩的时候也有叫人清醒的喜悦。肉体、面貌,没有名称,逝去的岁月并没有留下什么踪影。

        童年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人们眷恋的是自己出生的故乡。无论后来经历过多少旅社、办公室、车间或者娱乐场所,都无法净化灵魂的孤独感。童年的自由,童年的单纯,就是人们老来寻根的愿望。

        于是,我寂寞地在虚无的波浪上继续踽踽独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