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秀明的头像

杨秀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6
分享

“村愁”

   “村愁”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的角落,窗外田地里老农们挖土、犁地……透过窗户,看着这一幕春耕景象,再次点燃了老张“村愁”之行。

老张曾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由于身体原因,离开村已有6年多的他,每时每刻都对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记挂于心。

“村里何时栽秧?红香柚管护如何?”这些问题,不断敦促老张进村看看的步伐,他简单洗涮后,驾驶着车子,迫不及待地朝着村里的方向驶去……。

在村里,老张有一个外号——“药罐子书记”。

说起药罐子,老张苦涩的心里微微泛起甜味。说他苦涩,那是因为一场病让老张在鬼门关走了一朝。

2003年,老张得了一场大病——脑梗塞,这场病让老张瘫痪在床,犹如废人,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会永远躺在床上,不再站起来,即使病情有所好转,也不会像正常人一样。

可凭着坚强的意志,老张站了起来,虽说通过调养、药物治疗,恢复得和常人一样,但也落下了脑梗塞后遗症,每天还得坚持吃药,老张从此便与药罐子相依为伴。

说他有甜味,那是因为老张带着药罐子驻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事迹得到了省、市、县,媒体关注,成为了全县驻村工作的典型。

如今,老张虽然没有驻村已有6年多了,然而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仍然记忆犹新。

2016年4月,老张被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家人担心他身体,竭力反对,同事以为他会告病拒绝。可作为党员干部的老张,却义无反顾地“接招”,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一边吃药、一边驻村。

要不是身体原因,老张这会儿还在村里奋斗。2018年6月,由于病情加重,根据组织安排,老张不得不告别奋战两年的村里生活。

虽说老张离开了村,但与群众结下深厚感情的他,一有时间就往村里跑。

这一次也不例外。上坡下坎,左弯右拐,从县城到村里的路坡陡弯多,崎岖难行。

然而这条路的路况,对于老张来说很是熟悉,2016年驻村以来,老张就靠这条路进村。

路过学校,老张车速减慢,不时探出头,瞟了一眼翻修一新的教学楼,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笑容里透着几分自豪,毕竟那栋漂亮的教学楼倾注了他的心血。

之前这所学校的教学楼年久失修,破破烂烂,严重影响127名的师生安全。2018年8月,老张协调资金20多万元,维修教学楼,新修花园、厕所,如今校园花香扑鼻、环境优美。

走过学校,便是一条蜿蜒盘旋的水泥路,连接着各家各户。路面在阳光照射下,发出阵阵白光,公路旁两排崭新的路灯一致排开,把村庄装饰得格外美丽。

老张走在这亮堂的硬化路上悠闲自得,格外舒心,因为这条路是他跑了几个月,争取来的硬化项目。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群众吃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苦,现在硬化好后,干净平整。

“药罐子书记,你来了,快屋里坐!”见到老张的到来,贫困户张景祥喜出望外。

今年52岁的张景祥因患上甲亢病,是村里精准扶贫户,自驻村以来,老张就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

至今张景祥还记得,那个春节,多亏了老张,让他不仅有了产业,还摘掉了贫困帽子。

2017年春节,张景祥一家回家过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途中遇到老张,谈起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打工的辛酸。

“老张,我病情加重,每天靠吃药维持,在外面打工挣不了几个钱”张景祥向老张诉苦。

“现在路硬化好了,村里产业也发展了起来,不如在家发展…”老张一边安慰一边为他想办法谋思路。

“我没有资金,咋办?”说起发展产业,张景祥第一反应便是资金问题。

“不要紧,我负责帮你争取精扶贷…”老张信心满满地说。

有了老张的这句话,张景祥吃下了定心丸。那个春节,他减少了走亲访友的时间,整天在村里“转悠”。

就这样,2017年,张景祥回家后,就再也没有外出,而是利用老张帮他申请的5万元精扶贷,建起了酒厂,酿起了酒。

得到了老张的帮助,张景祥的日子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栽下希望树,种下致富果。从张景祥家中出来,老张还牵挂着该村红香柚的长势。

来到田埂边,老张撸起裤脚、挽起衣袖,半蹲在一颗红香柚幼苗旁,两个手指拎起一片叶子,捧起在手心,一遍一遍地端详着,一遍又一遍地回忆。

老张至今还记得,在村里发展红香柚产业那会儿,他与老百姓吵了不少嘴,吃了不少苦。

那是2017年3月,老张通过调研,准备在村里发展红香柚产业,但不少村民不愿流转土地,很不支持。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老张一家一家踏门槛,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村民同意流转土地发展红香柚300余亩,这是老张来村后发展的第一个产业,也是村集体经济拥有的第一个产业。

为让群众增收脱贫,老张还积极探索发展路径,采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发展红香柚。他算了一笔帐:挂果后,60%的红利分给农户,20%分给合作社,10%作为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用于村级公益服务和扶贫济困。

日渐黄昏,夜幕降临,忙了一天的老张依旧沿着那条进村之路返回县城。

虽然他不在村里驻村已经有6年多了,然而,驻村的点点滴滴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老张的脑子里反复回放。离开的日子里,老张时常想着村里的贫困群众、产业发展。

落山的夕阳,透过红锦缎般的晚霞,又一次照着老张回家的路,“村愁”又一次被燃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