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西部省会城市的一条老街道上,那时盘龙江环绕的右侧的西南大厦,圆通大桥之上的百货店是记事起去的最多的两家购物点,九十年代没有现在的连锁店和品牌店,想要的东西没有那么分门别类,现在的文具店和玩具店的产品都越来越精美讲究,对于这个年代的孩子来说是种幸运。时代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总是贯穿着物质的记忆,如今每每路过一些老字号的店和老街巷都盼望着记忆里的气息会被不经意的唤醒,还有各种以地域和国家为名目的文化活动上的收藏品、各个地方旅游景点的纪念品:东盟博览会上的生肖邮票、文博会上出自大学生们之手的云南风明信片和胸章作品、泰国节上的檀木首饰盒和银书签、步行街上的小葫芦和海螺。犹记得我曾到过集邮市场,去过海滨城市,吃过泰国香米,在学校兴趣小组画过民族画也在类似文创活动中卖过我们的手工贴画。
身处面食并不那么兴盛的云南我童年时最多的面条记忆仅是外来的刀削面和拉面,两千年以后四川的担担面和抄手品牌开始入驻,初中最后一个月的晚餐也多是靠它们解决,吃过之后再跟同学沿着盘龙江边散步一阵子在晚课开始之前,乃辛苦之余的享受,即使偶有迟到老师也不会说什么。而时隔多年二十一岁的我在圆通大桥下尝了一碗也许品牌不那么正宗但口感甚佳的兰州牛肉面,就好像得到人生中的第一支自动铅笔,第一个好看的削笔刀那样欣喜。老板是维吾尔族,服务员是回族拉面师傅则是汉族,这样的多民族组合可能在其它同类面馆里都不多见。如今那家店早已不知去向,一道搬走的还有官渡古镇上一家由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经营的烤肉铺,孜然和用料应该是近些年我所尝过的最地道的新疆味道了,也算是得益于古镇做为旅游景点的开发。节假日店主一边忙活一边和客人们絮叨着新疆的风情伊犁的景色,乡情乡愁也在异乡显得不那么惆怅了。
关于书店
书店是一个能容忍最多不同类型人的地方如同它自身的海纳百川,即使是有些在人们约定俗成的固有成见里不会出现在这里的人群:留着另类发型穿着前卫的社会青年驻足于文学书柜前,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和皮肤黝黑的十六七岁打工少年聚精会神地翻看着哲学和人文类书籍。二十年前的新知图书城是当时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而前不久第一次来到建在繁华商业段的春晓图书求职,才发现这里的规模和书的种类也不亚于新知,水吧甚至比新华书城的更大,让人相见恨晚,一杯饮品一本书便是一整天的惬意小憩生活。惜自己的眼光关注小吃街和文体活动太多而遗漏了其它,今以亡羊补牢的心态购书多本,倒也是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关于网购
我很少在网上买什么贵重的物品,除了服饰外多倾心于一些精巧的小物件。扭蛋是最物美价廉的收藏,这种源自日本的玩物外包装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塑料蛋壳,里面可能是一个逼真的建筑或物品模型,一件仿制的工艺品如祈福神兽,还可能是一个实用的钥匙扣等等,均小巧玲珑颇具匠心,以实物做为考据的动物模型对细节的雕琢比自己儿时的套装海洋生物和恐龙玩具更为丰富。购物的乐趣不完全在于眼前一亮的惊喜,更多的是一种假以时日后的把玩与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