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宗兴的头像

杨宗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13
分享

月亮屋装满幸福的笑声

那场苗绣技能大赛像巨大的磁场牢牢牵引着一颗好奇的心。我情不自禁走进了苗寨五团蜡里,走进绣场月亮屋。

说来真巧,那天适值冬至前夕。冬无须顾及谁的颜面,自然而然展示着自己的情性。细碎的冻雨化作阴暗而冷冽的雾纱将远处的群山包缠得似有似无,近前的田野也依稀莫辨。这样的天气显然谁也无心问津窗外的风景了。只顾早点到达目的地。

        坐车约两小时,苹果突然说前面就是蜡里村了。这一声提示让大家从倦意中找回兴奋。窗外雾霭凝结中又有点散漫,忽开忽合,或上或下。苗寨,田野被拆拆拼拼,虚实莫测。蜡里以一种神秘的姿态迎接着它的仰慕者。

         蜡里苗寨摆置在八十里南山的南坡,海拔千余米。明清时期,这里遍植蜡树,村民以割蜡加工蜡烛维持生计。蜡烛作为生活的照明用品,带动了这方的繁荣。添丁增户,这里便建村立寨,取名蜡里。

          沿着蜡里溪向上行,峰回路转间,月亮屋昂然立于眼前。记得大约一年前有媒体称其为世界上首例月亮式苗家吊脚楼。果然独具匠心。实至名归。传统的吊脚楼系横平竖直的木构建筑,由主体和侧包组成,第一层为禽畜栏舍,厕所,第二层为人居所,第三层为仓储,各层功能分明。体现了苗胞依山建房的生态智慧。而月亮屋在保留了吊脚楼的本质特征外,进行了大胆创新。新在何处呢?在于把楼房的平面改成弧圆面,三重屋顶咋一看,活脱脱如一弯新月挂在黛色的南山之上。月亮屋因此成名。

           建楼时,主人可是大费了一番周折,找遍湘桂边界那些修造风雨桥,钟鼓楼的名匠大工,可都听而兴叹,莫不婉言谢绝。一筹莫展之 际,‘本县高桥一八零后木工斗胆接过这个单。老话说得好,后生可畏!

         大凡新奇的建筑,比如中国传统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苏州园林,侗家鼓楼,蒙古敖包,等等。它们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留存着一个民族的时代印记。

          走进月亮屋主人伍前金和丈夫龙智群的生话深处,才真正了解月亮屋所蕴含的特殊意义。

        伍前金的母亲身怀苗绣绝技,是远近闻名的苗家绣娘。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深刻改写着中国农村社会面貌的时候,老人既为自己赶上了新时代过着幸福生活而欣慰,却也为绝技面临失传而焦虑不安。伍前金明白母亲的心思,放弃在深圳优越的工作,和丈夫毅然回乡创业,开办城步苗绣研究所。十年磨剑,她的苗绣产业渐成气候。为了报答母亲和桑梓,便在家乡建造月亮屋。

         月亮屋远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居了。它是苗绣文化的载体,是苗胞脱贫致富的阶梯。

          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城步苗族先人在生产劳动中定下]许多特别而有趣的节日。诸如春节一过便要挖畬土,设有开工节,二月里翻弄水田,有蝌蚪泥鳅可食,立有泥鳅节,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是为去癣节,四月八吃乌饭纪念杨金花是为姑娘节,还有什么薅秧节,收犁节,尝新节,鼓堂节,不一而足。节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友谊的细带,亦是维护宗族和社会和谐的法宝。五团银姓苗胞祖先,根根六十花甲甲子到丙子十二年轮回一个“子”年的序律定下十二年大节,即逢子必大办节庆。节庆的首要任务就是由族人筹资为族中一大龄男子娶妻成家。过节有固定的节坪和程序,新婚夫妇在节坪拜堂完婚。晚上再到新郎家中道喜。过节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有族长讲族款族规,有男人们比抛猪脚,称丢脚,谁将肥壮的猪脚从下房丢到上屋,猪脚归谁。等等。

      苗绣比赛那天,月亮屋主精策划巧安排,把五团苗家风情尽情铺展。有鼓舞表演,狮舞表演,打糍粑体验,对山歌,吃长龙宴。打糍粑对于城里人是新鲜事儿,男女青年争先恐后想玩一把。但他们那些细皮嫩肉的公子小姐那吃得消,有了一捶沒二捶,加之不得要令,闹得旁人捧腹大笑。对山歌,是中老年人的强项了,不管五音全不全,总要试试的。歌场上,杨大哥,肖大姐如鹤立鸡群,渐露头角。歌来歌去,斗得难舍难分。杨歌师唱道:你妹唱得雄又乖,唱得桃花朵朵开。唱得天上白云动,唱得刘三姐下凡来。肖歌姐也谦虚地回敬道:酒壶筛酒路路清,木叶吹歌远扬名。米酒越呷越有味,山歌越唱越开心。山歌对的精彩纷呈,听众听得如痴如醉。

        一席长龙宴依月亮形摆开,宾主依次坐下来,举杯相饮。礼毕,“高山流水”敬酒队上席敬酒。苗家阿妹手持竹枧,捧着九月九的陈年佳酿糯米酒款款而出。他们把竹枧架起,一端连着贵宾的嘴,另一端则接引美酒,激情的酒歌如风过林,让人心里啤哗摇荡。你没法去抗拒这样的盛情,去抗拒这样的酒香,只得张大嘴巴海喝。歌不断酒不断,醉了迷失了都是一生难忘的幸福。

     吃过长龙宴,月亮屋渐次静了下来。四面八方的来客带着尽情的愉悦而归。也把欢声笑语种进了月亮屋的心海中。

       作于2021年1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