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九十年代初,一件消失在人们记忆里的美好故事... ...
青莲庵坐落于阜城西关护城河坝东侧,闹市区,过条马路南面就是阜阳一职高学校。这清莲庵里有一个新来的小尼姑,二十三四岁,法号净文,不但长相俊美,而且特别的聪慧。净文下得一手好围棋——她爸爸就是阜南县文化馆一个有名的围棋手,可惜英年早逝,后来她妈妈又改了嫁。不知什么原因,就把她送到青莲庵来,落下青丝发,变成比丘尼。生活尽管很乏味,一旦精彩起来比电影还出彩。净文年纪轻轻耐不得寂寞,就常常换上便服溜出来,找对面的学生们对弈,从未输棋。青莲庵旁边的碾盘街住有个小青年,是三中学校旁卖图书的个体户叫高冒亮,也是酷爱下棋,战遍了附近的几个居民小区,无人能敌。最近听说青莲庵里来了个能下围棋的小尼姑,战遍了一职高学校里的学生们,却无人能取胜于她。高冒亮心中自然不服,很想与净文一争高下。
出家人本应淡泊名利,远离争斗,但是那小尼姑净文也是年轻气盛,听说有人敢挑战她的棋艺,自然的亢奋起来,那些个清规戒律早就给忘掉了。更有好事的棋迷从中撮合,一场好戏便开场了。那一天星期日,周边的棋迷包括一职高学校的十几个学生齐集青莲庵大墙外的一个河坝上,观看小青年战小尼。净文穿了便服出来,不知是谁还弄了顶太阳帽给她戴到头上。待坐定后,高冒亮见那小尼如此美貌,冰洁玉润,便笑嘻嘻地说:有些人心比天高,棋技一般!须设一赌,方才知趣。净文这才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小青年,见他也是生得眉清目秀有潘安之貌,忙问:赌什么?高冒亮正犹豫时,有位长者调侃地说:如果你输了,便嫁给他作妻。如他输了,便落发为僧,在这庵前给你挑一世水。围观者起哄大叫:好哇!净文本来要斥责这些人无礼,但大家所言却无违赌战之规,加之高冒亮微笑莫言,点头示好,狂热的气氛使她感到紧张,弄得小尼无言以对。高冒亮见小尼半是娇羞半是怨,便说:怎么样,若不敢赌,现在认输也不迟。
哪有不战而认输之理?小尼姑心气很高,心想你是养尊处优,不知好歹呢。她咬咬牙就跟高冒亮战开了棋。他们斗的自然是快棋战,没想到第一局小尼姑就落败了。照常规,下棋须三局定输赢。第二局虽然时间慢了点,小尼姑却是险胜一着。她长嘘了一口气,对说;你高冒亮我各胜一盘,自是和了罢?自然高冒亮不干:战棋哪有不分出胜负便罢手的,三局两胜,你不必像戒毒那样戒我,请师傅尽出绝招吧。到了第三局俩人一个怕被重视,一个怕被忽视,都下得很小心,快棋慢走。高手过招,弄得围观的人也安静下来,眼睛都直了。尽管这样,大概是小尼姑方寸已乱,在明显和棋的形势下收关时走了一步昏招,被高冒亮吃掉了一条大龙——净文败了。输了棋,按赌前的约定,净文须嫁与高冒亮作妻子的,还有这么多人作证,抵赖不了的。净文的师傅知这小妮子经常换了便服溜出去找学生们下棋,这是凡心不息,尘缘未断,成不了佛门弟子的,遂放她出了山门。一场棋局成就了一段姻缘。
新婚之夜,送走了客人们,高冒亮来到新房,见新娘子邓静文神情专注。 净文出山改俗名邓静文了,还未睡觉,在看棋谱,便笑着问:那一场战棋你没后悔吧?
邓静文也笑道:不后悔。
终于高冒亮看清了她那动人的笑脸,就问:既然输棋,为何不后悔?
邓静文答:虽然输一局棋,却得一棋侣,抬起头问道:你敢跟我再下一盘吗?
高冒亮立刻来了精神,说:我有什么不敢的,今天是新婚之夜,晚睡一会不妨。
高冒亮于是打开大灯,摆上棋盘,夫妻俩又战起来。
邓静文说的不后悔,是真心话,若是不与高冒亮斗棋,此时便只有青灯古佛相伴,何来如此良辰美景?
但是棋子落盘之声,如木鱼之声在夜间显得悠长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