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多少英雄,多少才俊,多少名人,都与酒有不解之缘。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这些都是“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生活写照。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更说明了酒是灵感和情感的催化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这些著名画家,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少不了酒的作用。就说齐白石吧,他画一只“蝉”,到底有什么好,能卖出8亿的天价?这只小小的“蝉”,好到了什么境界?人们只需用放大镜观察,就可清楚的看到蝉翼上面通透的纹路,还能看到蝉的瞳孔中闪烁着点点光芒。可见齐白石绘画是多么的细致,需要耗费极大的心血才能做到。据史料记载,齐白石在绘画过程中,就是用酒代茶,一点一点呷酒,使他感觉品味无穷不知疲惫才完成的。
看来,酒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呢!咱不去谈什么酒文化、酒艺术,也不谈什么敬酒之道、祝酒之辞,咱只知道,到了就餐时,就会想到要先喝点酒。否则就会吃不下饭,没有食欲,甚至觉得心里非常空虚,生活毫无意义。咱也知道,这酒像个“双面人”,既好,也坏。怎么说呢?就是量要把握好,少喝有益。它的功能在于活血,加强血液循环,但活血过度又会变成坏事,不但影响健康,还有人因此丢了性命。说起来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
我喝酒,每天喝两餐不喝三餐。开始饮低度啤酒,半瓶就会脸红、头昏。到后来,酒量加大了,一餐饮两三瓶啤酒无所谓。酒的度数也越来越高。由喝啤酒,改为喝老村长酒、堆花酒、北京二锅头酒。自个儿餐餐放开海量喝,经常喝成头重脚轻、神魂颠倒。
但是,凡事要有一个明智的头脑。我对酒慢慢有了觉醒,不可喝过量,尤其是不可酒驾,否则就会出事情有危险。从此,我就开始减量。经过一个月时间,逐渐减为一小杯,再减为半杯。一直减到只喝五分之一杯。最后定量只喝十分之一杯。这十分之一杯是多少,只有二十滴酒而已。就是只喝二十滴酒。多年来都是这个数,从不贪杯多喝。
大家说,我这不叫喝,叫什么呢?叫做呷酒,一滴一滴地呷,每餐呷二十滴,把人生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是非恩怨统统嚼碎。那样生活该是多么有内涵,多么有意义,让人感觉非常轻松,没有任何无奈和压力,没有任何烦恼和痛苦。
以前我一直有严重的失眠,靠吃药维持睡眠。后来由于呷酒心情好了,加上酒的催眠作用,每天晚上都能迷迷糊糊睡着,大大改善了我的睡眠状况。所以,这种呷酒的习惯,让我得到了许多益处。当然有时要开车,也必须忍耐一下,调整一下,等开完车回来,再去慢慢呷。反正,每天这样呷酒,成了我的日常享受。
人生,为了生计,为了事业,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呷点酒,是一种放下,一种放松的生活方式。花开花落,风霜雨雪,都是人生路上的风景。蹦蹦跳跳长大,匆匆忙忙变老,溜溜转转离世。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这个自然规律之中,没有任何人能例外。只是现代社会医学发达,人的健康水平比以前提高了。
去年夏天,比我年长十多岁的一位朋友从广西回来探亲。他75岁的年纪依然精神矍铄,满脸红光,又能游泳,又能打球,又能爬山。他跟我是同道中人,也会餐餐呷点酒。他也谈到,人生本来就像一杯酒,每天记得杯子里还有酒,每餐呷一点点,让杯里的酒,像源源不断的泉水,饮不完,饮不尽,好比生命长在,永远年轻不老。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对生命的寄托,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延续。这杯中的酒,要慢慢地呷。
年轻时,幼稚莽撞,赌气斗勇海喝滥饮,那是不懂得珍惜生命。现在咱们阅历丰富了,更有生活经验,再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再不会眼红别人升官发财。咱们学会善待自己,豁达乐观,尽量活得精彩些。现在的人平均寿命长了,把65岁以下的称为”年轻人”。咱们要自信人生长远得很。
一滴酒,回味人生沉浮;一滴酒,看淡万千世界;一滴酒,呷出人生的真滋味!
望着鹤发童须的朋友,听他讲有关酒的人生哲理,我心中豁然开朗。是呀,青年时代过得草率,中年时代过得匆忙。那逝去的岁月,好多东西来不及思索,来不及咀嚼,没有享受到该有的幸福,亏待了人生,亏待了自己。早应该清醒理智地对待生命,老了,更应该活得美丽、健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