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景】五台山,释怀佛教圣地的精华。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境内,属太行山脉,距离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
“你们孩子不是今年高考吗?文殊菩萨就是管智慧的,你们可以去拜一拜。”来五台山之前,在太原工作的高中同学苏晓丽告诉我们。这位聪慧的女同学,当年堪称我们芮城中学的校花,白皙的皮肤,配上一副金丝眼镜,温尔文雅,眸子里透露着智慧和热情。
“景区面积太大了,你们一天时间是转不过来的。拜拜管钱的五爷,拜拜文殊菩萨,如果想爬山,再去一下黛螺顶,时间就差不多了。”她麻利地帮杨先生和夫人整理宾馆的窗户,微笑着为我们安排行程。
“苏江清说的没错,这里太大了。”在前往五台山的高速公路上,杨先生情不自禁地与我打趣。江清,是我与苏晓丽高中时,同学们互称的外号,想想当年十七八岁的倜傥少年、如花岁月,如今已成为永不复还的记忆。
五台山横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绵延五百余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文殊、观音、地藏、普贤四位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办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5日,驱车前行来到五台山旅游风景区,我们才发现五台山并不是一座山,它是座落在“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景区共有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五台山因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称。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座。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
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寺庙众多,但经历几次变迁,寺庙建筑遭到破坏。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而显通寺(灵鷲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五台山台怀镇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台山佛事活动和经济生活的中心。相传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讲经弘法的场所。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出发前,苏晓丽同学跟我们交代景区寺庙内焚香价格昂贵,于是在我们进入风景区之前,顺手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购买了2盒高香,准备带到五台山敬献五爷和文殊菩萨。
一进入景区,就看到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穿着各色奇异的八方香客云集,汇聚在这块神圣的佛教圣地,膜拜神灵。开着汽车转了一大圈都找不到停车位,就让同行的朋友们先下车等候,约好在五爷庙前见面,就又穿行在车流如湖的路面上漫游。
“可以先交30元押金,如果中午在这儿就餐,可以退还停车费。”匆匆将车停在一家素食饭店的停车场,未及多想,我抱着高香去找五爷庙和文殊菩萨像。
“这里是五爷庙吗?”还没有等到杨先生、文先生及两位夫人,前瞻后顾之际,我轻声询问身边的游客。“我也是第一次来,应该是吧。”
我回头用手机拍下身边“万佛阁”介绍,这里人气很旺,应该就是五爷庙了。从景区前的石碑里看到,万佛阁创建于明代,又称广济龙王庙,五龙王原供于北台顶。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万佛阁建龙王殿,把五龙王从北台请下,供于殿中。
“五台山太神奇了,你怎么跑到我们前面来了?”正在杨先生左右环顾面露诧异之际,我们相随着来到五爷庙前。但见无数的善男信女们围在一座庄严的寺庙前祭拜。
“五爷庙和文殊菩萨在哪呀?该怎么拜呀?”游览观光、烧香拜佛,我们迷迷糊糊地看着香客们手里捧着三根香,虔诚地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朝拜,然后将香敬献到香坛前。
说是香坛,其实就是敬香的回收处。游客甚多,这里早就不允许焚香了。就像一条流水作业线,游客们购买香火,拆开包装,将包装纸丢进广场一侧的垃圾箱里,然后在寺庙前的广场上祭拜,最后将香送到回收处。我们想,寺庙里管理回收香火的管理人员不会将这些香重新包装,再次出售给游客吧。
后来,听远在太原的苏晓丽同学说,你真是笨死了,香不让带进大殿,有香客供奉的香,就放在庙门口,所以游客可以不用请香,是能够直接拿来祭拜的。也许,大多数的香客出于虔诚,大都自请了香火,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供奉在五爷庙前。
“进寺庙不能带香,不能在大殿里上香。如果你觉得诚意小,就往功德箱里捐一点,多少随意,表表心意”。我手里捧着另外一盒香,到处寻找文殊菩萨,却被管理人员拦住了。“这里就是五爷庙,你们先进去,等你们祭拜完,我再进去。”穿行在拥挤的人流中,目送杨先生、文先生带着夫人进入寺院。
“文殊菩萨和五爷庙在一起,你快进来吧!”正在观看香客们礼拜时,杨先生的电话打来了。“那我这儿还有一盒香,你们派个代表出来祭拜,我们再一起进去。”再次拆开香火,三家人的代表熟练地拿起一柱香,开始朝四个方向祭拜,而后又将香送到回收处。
“祝杨老师的班级今年考状元!”几个人悄声打趣之际,我们忘记了来到庙堂不准喧哗的忌讳。有个说法是,但凡人们来到寺院、墓地,可以不相信神灵,但不允许大声喧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里,也许人们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洗礼,来到佛教圣地五台山,大家自觉不自觉都遵守着这样一条戒律。
五爷庙其实就是五台山的万佛阁,据说是五台山许愿最灵、香火最旺的地方。五爷是文殊的化身,文殊多与才智勇猛关联,求工作、事业、学习一般多拜五爷。在五爷庙许愿,据说在这里许的愿是最为灵验的。所以每天来这里许愿、还愿的人摩肩接踵。
进入五爷庙,我们才发觉传说中的五爷和文殊菩萨原本就是同一个神灵。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云顶文殊菩萨的化身。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据寺院管理人员介绍,来五台山许愿,许愿时第一步进香,进香就是和神佛进行沟通。第二步,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朝拜,因为五台山四面皆有佛。第三步,到五爷像前叩拜许愿或求愿。
在文殊菩萨殿堂前,游客们排队叩拜这位掌管智慧的神灵,其中不凡大学学子,他们虔诚地叩首,有的心中还念念有词,是为考研和求工作吗?据说,来这里许愿,最多可许三个愿望,但许愿是必须要还愿的。也可以求愿,求愿是不需要再来还愿的。
也许是因为五爷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更亲近群众,更符合急功近利的众生心愿的缘故吧,小小的五爷庙,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在群众心目中,他们不懂什么佛理,甚至不知道文殊菩萨的来源,但只要一说五爷庙,则远近闻名,几乎成了五台山的一张名片。
五台山上五爷有灵,他与人类倡导的精神文明并行不悖,那神秘的传说中,寄托着善良,包含着人们对众生平等的向往。举起一柱香,微闭双目,眼前幻化出的是一派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美好境界。尽管人世间充满了纷争搏斗,但生命的本源是善良的。白塔依旧,殿宇仍存,悠然的钟声和祈祷声多少年来一直重复着一个蕴含“真、善、美”的深沉音调。
来到塔院寺,我们乐于享受佛教圣地的清凉。这里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一座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塔身拨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做为五台山的标志。
每逢风和日丽,鸟雀围翔,风吹铃响,悠然成韵。明朝镇澄法师曾有诗赞曰:“浮图何漂缈,卓出梵王宫。远带青山色,孤标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宝铎振天风。自是藏灵久,神邦万古崇。”大白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是中国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和孤例,也是研究高层建筑如何经历地震和风雨雷电侵袭经久不衰的实物资料。
五台山塔院寺还与中国革命领袖们结下不解之缘。寺内方丈院中,至今还设有毛泽东故居陈列馆。室内按原样陈设,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摆一张木桌,桌上放有一方砚台,桌子前面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间方台上放有大盒,上架一只铜茶壶。后院东跨三间,左右两间分别是周恩来、任弼时当年居住室。
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党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傍晚时分,来至台怀镇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泽东、周恩来分别由地方干部陪同,观看了寺院文物。毛泽东视察了塔院寺、十方堂寺和蒙藏合作社等处,一路上亲切地与僧人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和佛事活动,并勉励地方干部一定要保护好文物,要忠实地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团结爱国僧人,把五台山建设好。
毛泽东在五台山路居,虽仅有一宿,但在五台山的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春到五台”的美好回忆。
大白塔也是朝圣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香客多绕行白塔还愿,一边走一边念经或叩头,一边抚转法轮。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杨先生和夫人、文先生带着自信的微笑踏进了塔院,我与李女士懒于爬坡,在塔院外观赏游人还愿。塔院一侧,一名藏族信徒带着年幼的孩子,匍匐在铺好的藏族毯上虔诚地膜拜。
沿着山路行走,我们又来到显通寺前。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为大显通寺,世称“中国第二古寺”,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显通寺是五台山建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其发展历史不仅见证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程,而且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活标本。寺内除文物建筑本体外,还保存有丰富的佛教艺术珍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由于时间仓促,也是担心两位女士爬不了山的缘故,看到杨先生和文先生带着夫人进入了显通寺,我在游客的队伍里向菩萨顶奔去。菩萨顶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清朝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这里,还流传着一段皇家风流韵事。
据说,康熙皇帝有一次游五台山,路过营坊街,见一名叫梅枝的民女正在碾米,长得象梅花一样俊俏,康熙夜宿皇城(在五台山专门修建的皇宫),情动于衷,吟咏成诗一首:“骑骏马,过皇庄,遇一女子碾黄梁。玉指杆头托,金莲裙底忙。轻起笤,慢簸扬,回道辄步整容妆。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指娥眉柳带霜。可惜这般风流女,嫁与谁家田舍郎?”康熙将诗稿置于书案之上,被内侍太监发现,猜知帝意,夜访梅枝,召宿皇城。后来梅枝怀孕生子,被康熙接到他处,抚能长大后送到菩萨顶出了家,敕封大喇嘛,赐予提督印等特权,称“当朝一品”。梅枝亦被封为妃子,住在菩萨顶下的妃子寺。
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康熙皇帝敕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盖黄琉璃瓦。菩萨顶覆盖黄琉璃瓦,反映其地位之崇高,此外,为保护这座具有特殊地位的寺庙,康熙又敕命“於菩萨顶前后山门设官永镇,把总(正七品武官)一员,马兵10名,步兵30名,守护香火供器”。
虽然我们来到五台山时,这里的宫殿正在维护修缮,没有向游人开放。但我仍穿行在三三两两的游客中间,爬上了山门前的108级石阶。山门前的108级石阶,暗指山西旧属的108个县。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是把人间的108种烦恼踩在了脚下。
菩萨顶东禅院当中的碑亭,耸立着两面乾隆皇帝的御碑,每面御碑高达六米。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文,简述了菩萨顶的历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经历,书法字体流利,气势不凡。
据传,多朝皇帝曾前来五台山参拜。五台山上,自东汉永平(58年~75年)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游历菩萨顶,可以在这些石阶上俯视台怀镇全景,留影逗留。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尽收眼底,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这里,是很好的登高览胜的观景点。
1948年春,陈毅同志随党中央机关从延安开赴河北省西柏坡,途中路过五台山,写道:“本不游五台,迂道时日紧,至今有余欢,曾踏菩萨顶。”菩萨顶盘踞山头,地势较高,加上这里殿宇云集,布局严整,因此显得雄伟壮观。
五台山,是朝山拜佛的最佳场所,也是盛夏避暑的理想之地。在景区游览,天蓝水碧,掬起山中的自来水洗面,自然清凉透彻,妙不可言。人生要学会欣赏,欣赏成为我们旅行的所有。当看到原野森林,感受风声雨声,感受花落花开,我们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仰望苍穹,欣赏漫天繁星,感受风起云涌之美,我们记住了岁月的永恒。来到五台山,放下仓促的脚步,为心灵寻一处可以停歇的安静去处,再还原一场极速的风流旅途,美哉,优哉!
《北行漫记》如行云流水,又如打油猎奇。我们边走边记,留下一段凝聚旅游大美三晋的友谊真情,感受共同的家国情怀。就在写作这篇文章时,闻听儿子所在的夷陵中学文科1605班在今年高考中创造了两个建国以来宜昌市教育系统的奇迹。一是他们班级的陈扬子、刘义婷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并列662分夺魁,是宜昌市2019年高考的文科“龙凤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二是他们班级600分以上的学生共22名,该校600分以上的学生共304名。这已成为夷陵中学和1605班班主任老师杨安红的骄傲。
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跑得更远。度过闷热的6月,炙烤的7月再次登场。7月24日,大学提前批、本科第一批录取结果公布,孩子们的名字如愿以偿地出现在自己填报的志愿上。据估计,孩子所在的班级至少40名学生被“985+211”、或985、211等国内一流大学录取。儿子姚博严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汉大学哲学系录取,丹桂飘香的时候,他与他的同学们又将开启又一段新的美丽航程。愿孩子在长大成人后,能记住生命中这一段美丽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