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文集,是本人笔耕跨度达三十多年的心血。期间,由于家庭和工作变动等诸多原因,辍笔近十年,今忆及此事,略感惋惜。
我清晰记得而立之年前后,发表作品较多。唯处女作《书本里战争的感受》刊登于《湛江日报》的那天深夜,让七尺男儿喜极而泣。我当晚旋即伏案,书信家中亲人,将此事得意报之。其原因还源于,当时我搞新闻报道写作已近三年,又获得了一次三等功,似乎感觉军旅生涯已至佳境,常常又嫌新闻素材有限,顿生素然无味。又想再一次突破自我,把低学历之忧,赋以文字的灿烂,极尽思维之畅、刺骨之悟,欲摇舟于诗歌汪洋,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我在部队当兵,担任了广播员和电影放映员两个职务,但工作并不繁忙,其闲暇时光较多,故看书、学习和写作成为最大的乐趣。彼时,我也曾较多涉猎了随笔、评论和小说等文学题材的创作,仅在部队内部刊物少量刊登过,未能发表于国家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自己终觉文学修养不够成熟、写作水平火候欠佳,尽皆半途夭折。所以对这些文体,我不再费时斟酌和打磨,单就专注于现代诗歌的阅典与探索与创作。
当兵四年转瞬即过。退伍后,更怀揣梦想执着于舅舅诚心安排的建筑管理行业;万事开头难,其中的酸甜苦辣自是一言难尽。而建筑专业的博大精深,却让年富力强的我知难而上。在工作之余,对写作的狂热却再也难以遏止;有时灵感忽现,就能随笔涂鸦一二;继再三深思熟虑后,也不断向地市级等报刊杂志投稿。不管发表与否,总觉信心满满、惬意至极。功夫怎负有心人?偶有“豆腐块”诗文发表之兴奋、汇款单催拿之骄傲,让众邻居和亲友都称赞不已。此种趣味与情致,自是非农村普通人所能及。
此书之所以能够在我半百之年成册,在写作的道路上,给了我精神上巨大鼓舞和鞭策动力的,还要真诚感谢我的五个恩师————他们分别是小学语文和数学老师郭宏韦、任立生,初中语文老师唐明伦(已去世)和刘贤明,最后一位是给较多启发、并教我学写古典诗词的王万胜老师。他们都从各个层面给予了我最无私、最热情、最仁厚、最真挚的帮助;让我从一个门外汉、专写顺口溜的懵懂小子,对古典汉语有了全新的认知和解读,还产生了浓厚的创作兴趣。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潜心求学,欣然有了如今即将付梓的《翩韵朝晖》。
而辍笔的十年,我细细思忖,主要是把人生的黄金时段给荒废了,没有及时记录下太多的美好瞬间和生活的厚重;还把大量的业余光阴交给了游戏和行乐,让学习和阅读变成一种奢侈,一种最无趣的“空悲切”。今又拾笔重耕,算是再续旧梦吧。
本书如能顺利出版发行,对我的半百人生,也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情商缩影。即便在“金钱就是一切”的大众氛围和妇人眼里,写诗、写文章于他们来说是“浅薄无利”;于我来说,也无非就是一个消遣和爱好;既不能养家糊口,也不能有所作为。但这似乎有悖于我的初心,而写写画画业已成为自己今生的嗜好,岂能把这样的优良情操付诸东海?静下心来,我暗暗立誓———淡定人生翩苦海,非赊李杜万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