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恒俊的头像

姚恒俊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2/01
分享

姨爹散记

大概30年前,我有幸与在工地看大门的姨爹(舅舅承包的工程)共事一年半,对他的脾性和过去算是略有了解吧。我和他之间虽没有多少直接的交流,但当时在工地上担任实习施工员的我,大小顶个干部,不免长时间要和很多老师傅以及像他那样的长者处事、沟通、聊聊工作的。毫无条件地尊重他们,是我这个“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年轻退伍兵必须学习的社交要领。毕竟,我俩都曾是报效祖国的军人呢!而军人应该有许多共同语言。因此,我听闻并感受到了他的倔犟和憨厚是缘何远近驰名开来的。

曾经的一件往事,比较准确地印证了他的独特个性。大概三十年前的一天中午,一个领导干部模样的人骑着摩托车来到工地,向他借一卷三相电线,说是和工程承包老板打了招呼的。他和来人说,我舅子没有跟我讲,即便是熟人,仅凭你一句话,我肯定不会借给你的。他的回绝很干脆,毫无商量的余地,搞的借方极为难堪。从此事可以看得出,他忠于职守、无私正直的老兵形象。

他的倔强经我细细琢磨下来,应有多个因素组成。一是源于他的目不识丁吧!没有文化的苦楚是害怕被别人看不起。无论是他的青年时代,还是到了耄耋之年,不管是谁,和他一起说话做事,都要有和气生财的脾性,否则就当嫌弃他这个乡下大老粗了。二是当了13年的兵,是他引以自豪自傲的资本。从17岁那年春季,“蒋该死”反动派的兵将他强行抓了壮丁,到徐蚌会战时又被解放军抓了俘虏,终于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他的参战经历和遭受的弹雨洗礼,确实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乡邻和亲友们唯有折服的份。三是姨妈辛辛苦苦为他生下三个儿子,当年小儿子才三岁不到,她就撒手人寰了,距今已跨过58个春秋。他虽是七尺硬汉,但在当时,祖国刚刚解放、人民生活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要想把三个喂不饱的男孩子扶养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其缺衣少食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他家经常是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而他一直不愿意求助于人,便是倔犟得有点憨有点傻啦。四是他始终相信老战友们给他灌输的“人穷志不短”的理念,轻易不找人借钱借粮,不管有多难,总说大家少吃点,忍忍扛扛就过去啦。这分明又是他的“憨”了,一些农村人索性直接称他为傻子。因而,他的倔强是生活的沧桑和磨难造就的,并非他一直以来不愿改正的缺点。

那么,为何一个去世14年的“老兵油子”(这是他的同辈和乡里乡邻给他取的外号),有寻常百姓乍一提起,让人听来这么“如雷贯耳”呢!以现代人良好的政治觉悟谈谈他,大多数人会尊称他为老同志的。因为他的确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两场战争。有时他和朋友聊天说,虽不敢自诩老英雄,年轻时却是地道的炮火重生的战士,军功章还有两枚的。表兄记的,因拆房、建房和搬家等多个原因,现已遗失了,也未曾拍照留存。

曾几何时,早年丧妻的姨爹,一般人家好像都不拿正眼看他;特别是女人不敢接近他,恐怕惹是非招闲话的。所以,再续妻室是他毕生的遗憾,更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空想罢了。

表兄还告诉我,记得父亲提起过,自己是1942年春季里的一天下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的。解放战争前夕,在一次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中,他作为国民党王牌炮兵团三营的副班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他身为一名国军参战的最后风光,也是最不值得流传的人生败笔。但被俘虏后的他,却做出了令炮兵团大多数兄弟们意想不到的果断决定——再续当兵梦,做为人民而战的解放军战士,为亲人和家乡争争光。

最让表兄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情,是姨爹在“百万雄师过大江”战役中的一幕感人场景。因为他当兵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生就一副高大魁梧的身材,略显肥胖,一米八几的个头,说话声如洪钟,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威,似乎一个“关云长”式的军人形象。但他粗犷率直的性格并不招人待见,常常被狭隘之人嘲笑。所以,他的炮手工作最多的便是搬运炮筒和装填炮弹了。假如大炮就位时遇到地势坡度困难,他即刻又会成为移炮架炮的首选大力士。有一次阵地争夺战中,忽然一发流弹呼啸而来。此刻,战友小刘快速向抱着炮弹的他冲过来,嘴里喊着“放下炮弹,快卧倒”的一瞬间,已将他扑倒在地,自己却被流弹炸飞了出去。当时小刘虽未牺牲,但已身负重伤。自从被送进了战地医院抢救后,迫于战争形势的严酷,姨爹随大部队转战南北,也委托战友一直多方打听,都未得到他是否健在的准确消息。这便成为他永远的心病和憨厚性格的起因之一了。

他虽然在解放军部队也参加过“扫盲班”,然而,日常训练或征战疆场的时光充满了行程,加上他自认为天生就不是学习识字的料。所以他说,吃再多苦也是惘然了。他的一生可谓平淡无奇,因一直没有赖以谋生的正当职业,生活过得特别紧张;而对于家庭和国家,还是做了较大贡献的。

从朝鲜战场上的普通士兵回归家乡,到做一个朴实的农民,确是他缺少文化知识的唯一选择。退伍后,他也直接或间接打听了其他参战的退伍老兵的安置情况,没有文化的基本和他一样。当时不管县办企业或国营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所有不同阶层(包括退伍兵)的招工对象都有一定的基本文化要求。所以,他只能加入到大集体记工分的劳动中去,俗称“修地球”。好在有孝顺的大儿子做了得力干将;二儿子懂事得早,看到家里经济拮据,劳动力不及人家,也提前退了学;于是老大老二兄弟俩将家里家外的活计承担了一大半,让老三有饭吃有学上,让年老体弱的老爹省点心。那几年,他确实知足的很。即便夜深人静时对老婆的思念,常常会萦绕心头令他许久无法入睡,但这只不过是平凡生活中的额外点缀。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初,国家实行了“包产到户”。靠着几亩薄田如何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呢?这是已经六十多岁的他无法承受的现实问题。当时小儿子才十多岁,小学还未曾毕业,家庭的重担时常压得他老人家彻夜难眠。为了不被别人的冷嘲热讽打倒,他撑起生活的艰辛与厚重,用不抽烟不喝酒、省吃俭用的退伍兵补贴费用,买了一辆脚踏小三轮车,日夜(为什么是日夜呢?因为改革开放后,农村人白天大多要出门上班挣钱的,唯华灯初上时才正是乡邻们吃晚饭的点。而亲戚、朋友和熟人于夜间去打扰一下,他舔着老面子还能行得通)走村串户收购生活生产用废旧品。他从来不与卖货方发生争执,或是短斤少两于人家,更不会干那些顺手牵羊之类的缺德事,这是他生意较为红火的关键。如此风吹日晒的光景,以他老实巴交的处事风格,收获虽不多,但日子总算有了起色。还有村民小组善良的老乡们,把集体唯一的一条大河,谦让给他来承包养鱼,改善生活条件,为他家再添了幸福的指数。

在他的这一生中,特别值得书写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他有生之年,八桥政府民政部门为了照顾他这个特殊家庭(他的大儿子自三十岁后一直患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病,且未曾治愈,自患病不能做瓦工后,无工作无经济收入),以市场合理价格大力支援他家,建成了一栋两层小楼;让他的儿子们也摘了贫困的帽子,圆了楼房梦。

以上部分散乱的记叙,便是我倾情怀念姨爹的理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