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原野的头像

原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16
分享

吕氏一门三校长

原野

千阳县启文小学是由建于1837年的启文书院发展而来,距今185年。吕氏一门与启文小学的渊源很深。

在启文小学发展中,南寨镇龙泉寺村的吕氏一门有三代人就任过启文小学的校长。他们是吕彬雅、吕益恭、吕鸿年。吕益恭为吕彬雅之三儿子,吕鸿年为吕彬雅之孙。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从吕氏家族的发展史来看,这一门是书香世家,门内读书人很多,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据2006年3月政协千阳委员会文史资料第十一辑《千阳人物》记载:吕彬雅,字文轩,南寨龙泉寺人。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贡,膺拔萃之选,文名籍甚。历任邑宰,皆敬礼之,被聘为启文书院山长(今校长),教人先器识而后文艺。他天性严正,学识渊博,学徒很多,常常言传身教,先后成名六十人。乡试贡生白生祥,岐山奉政大夫郭鸿文,浙江学生骆寿昌、骆其昌,为其优著者,均有声于痒序。累世缙绅,为士林中所景仰。

吕益恭,字命三。据民国赵和甫县志记载:生员,陕西师范学校毕业,启文小学教员,第四任校长,是我县民国末期书法名人。生于1879年,殁于1921年,享年42岁,葬于小沟。

吕益恭生于书香门第,聪明过人,从小饱读四书五经,学富五车,作文成章,苦练书法,好学上进,志向远大。清末民初,新学运动兴起,赴省城求学。在启文小学任教时,与人和睦相处,教学严谨;后任启文小学校长时,更是平易近人。他博览古今,乐于施教,深受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他的文章妙笔生花,文笔流畅,自然生动。他的书法古朴自然、笔力雄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墨迹不少,大多留于千阳的匾额、石碑、碑文。现后人家中珍藏“光绪二十六年桃月启文书院置世庆堂”正楷毛笔字真迹。

据1991年3月版《千阳县志》记载:吕鸿年,字钧天,龙泉寺村人。民国十年(1921)毕业于省立二中,逾2年,始执教。17年(1928)任启文小学校长,次年兼县立乡村师范校长。1950年,当选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1956年,任县文教科副科长。

吕鸿年擅长语文、算术,任教20余年,忠于职守,勤恳劝学,殚心培养人才。民国24年(1935),所任班级37名学生参加县统考。34人成绩优异,受到嘉奖。

民国期间,教师薪俸微薄,又不如期支付,不少人改行另谋出路。然吕鸿年矢志不渝,坚守教坛,学生之多,致有“桃李遍千阳”之誉。

吕鸿年一生品洁行端,做事谨慎,生活简朴,不汲汲于富贵。吕鸿年生于1898年,殁于1961年,享年63岁,葬于三合村村西祖坟。

吕氏一门三校长无论是做人,还是教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虽然他们出身于读书人家,但在成长过程中,和长辈们言传身教分不开,和自身的努力及人品分不开,和其本人做事从一而终的志向分不开。他们从事教育的心性不变,把做人置于第一位,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的本事有多大,不是说出来的,是靠行动干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吕氏一门三位校长做到了。这就是我们后辈人需要深思的。习近平说:“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一个家风好的家庭能教人向善,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时间如梭,岁月如潮,历史是永恒的。吕氏一门三校长留给我们后辈人的是:好学上进的学习精神,做人做事的谦和品德,教书育人的严谨态度。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