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瑶的头像

姚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204/01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帝师”自清平来

 

 “师”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唐代韩愈《师说》给“师”最精辟、最完美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在儒教的教义中地位非常崇高,“师”是“天地君亲师”的代言者,是“四书”、“五经”的传授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者。

帝师在封建社会有三层含义,一是帝王的老师,通常是教导帝王,使之成为被百姓颂扬的帝王;二是作为一个古星名;三是指国家宗教的最高领袖,巩固所在国家的宗教统治。

中国师道尊严由来已久。“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国语▪晋语一》),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为中国人“天地君亲师”的崇拜和信仰。《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汉书·朱云传》:“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可以从古老的书籍里看得出古代士大夫对帝师的尊敬,由此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教育的重视。

 

——题记

 

1

 

“鲈鱼不美莼羹苦,无限穷愁难著书。”我无法想象,孙应鳌在给大明皇帝神宗授课的那个下午,慵懒的阳光斜斜打在窗户上,夕阳没有引起他的半点诗意。他微闭着眼睛,踱着方步,抑扬顿挫间,怎么就想到鲈鱼的美味和穷愁?

“凯里炉山。松树已经醒来,万物醒来/云海涌动,我在炉山的一个小山坡上/有明朝的大风吹来,潮湿、黏糊。一根狗尾草/在我眼前摇曳,还滴着四百多年前的露珠/那个早晨,我邂逅孙应鳌先生。”多年前,我曾在一首诗这样写到孙应鳌先生,我用极其虔诚的心来缅怀这一位王明阳再传弟子,一代名臣大儒,明代皇帝授课的帝师。

谁也不会想到,四百多年后的某一个早晨,一个写诗的中年人会对此长久的思索。就在我们的脚下,距离贵州凯里三十来公里的炉山镇,因为先生而振聋发聩。

我特意查了下炉山的历史沿革:炉山县1914年由清平县改名,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2年改置炉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炉山自治县,迁治凯里镇 (今凯里市)。1956年改为炉山县。1958年与雷山、丹寨、麻江三县合并,改名凯里县。想不到不足200平方千米的小镇,竟然历经了如此丰富的历史风云。

当有一天,我把笔触伸向四百多年的某个早晨,我想这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情。

明朝建国初期,明太祖为了巩固政权,重视教育,兴办学校,试图以儒家教化思想来加强对臣民精神的控制和统治。同时,他多次下诏求贤,征召各地大儒贤才,作为实施“文治”政策的主要传播者,足可以看出对教育的重视。

在明清帝王的日常教育中,经筵与日讲是最基本的两种形式。直接在经筵和日讲上为皇帝授课的官员,被分称为“经筵讲官”和“日讲官”。这两类讲官首先在资格资历上必须是出身科举正途的翰林儒臣,其次要“道德深纯,经学蕴藉,皆负海内重望”,同时在形象气质上还必须具备老成持重、仪表出众、身材伟岸、声音洪亮等特质。只有满足上述“内外兼修”者,才能入围朝廷辅臣们的举荐,再经由皇帝亲自审批,方能获命。

在明清皇帝的众多老师中,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比如万历首辅张居正,他不仅是一代名臣,更是著名的帝师。从大明万历元年即公元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十岁登基起,身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就一边辅佐一边教育皇帝。在张居正的辅佐下,明神宗朱翊钧开创“万历中兴”的局面。

张居正时任当朝首辅,他的很多改革思路得以顺利实施。其主政后,即调孙应鳌入京为大理寺卿,晋户部右侍郎,又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

 

 

2

 

说到孙应鳌,必须先说张居正。

张居正主政后,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冲龄即位的小皇帝朱翊钧。作为大明的首辅,张居正既要替小皇帝处理日常繁杂的政务,又要兼顾到小皇帝的学习,他的精力全部付诸这两件事上。为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治国上,张居正为小皇帝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培养计划,并且对小皇帝严格执行,这段时间是明朝276年国祚中经筵和日讲的最高峰,他编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帝鉴图说》,亲自对万历皇帝讲读。

张居正作为大明帝师,与历史上的姜子牙、管仲、商鞅、李斯、张良、诸葛亮、房玄龄、耶律楚材、刘伯温齐名为十大帝师,其能力、才华及治国理政经略可窥一斑。十年的辅政,换来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开花,几乎创造了一个晚明的小高潮,但最终改革戛然而止,那时后话,不在此表。

张居正与孙应鳌叔父孙裒在1547年同科进士,又同为庶吉士。从“愿勉旃自爱,归见令叔虑吾(孙裒),证以山中所得,何如?恐当远逊阿戎矣!”等语,亦足见两家的交谊。

张居正对人才的重视可以从对孙应鳌的赏识看得出来。他作为历史中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加上作为明神宗朱翊钧的帝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一言九鼎,是明代宫廷教育的旗帜性人物,他对明朝的宫廷教育乃至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明嘉靖六年(1527年),孙应鳌出生于清平县,传说九岁能作文,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举人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京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四川右参政、佥都御史,官至工部尚书。隆庆六年(1572)建清平山甫书院,回乡讲学,吴国伦提学贵州时,亲晤应鳌于山甫书院。

在他任陕西提学副使时,作《谕陕西官师诸生檄文》16条,详细阐明了他的教育主经和为学之道,曾提出“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事,通过讲授《尚书》诸篇章,婉言劝说神宗皇帝不要贪图享乐,应了解百姓的稼穑艰难,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其良苦用心。

孙应鳌在贵州历史上,第一个给皇帝讲课的人,他较好传承了张居正的思想精髓,比如对皇帝灌输重德爱民的思想、树立重勤轻玩的观念、强调重道轻艺和重俭轻奢。

在明代中晚期,这一时期正是阳明心学历经从发展到壮大的重要阶段。从嘉靖初年开始,阳明心学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性影响的学派登上中国历史舞台,阳明弟子遍布全国,阳明心学不断在全国各地传播。王阳明谪居贵州龙场期间,先后在龙场和贵阳讲学,贵州成为阳明心学的发源地。孙应鳌作为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在王阳明学说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他继承了王阳明学说思想,成为贵州省古代第一位哲学家。

因对现实的隔膜和不满,孙应鳌把眼光投向疮痰满目的社会,写下不少直抒胸臆的诗歌作品,《黔诗纪略》收其诗有457首,他的《学孔精舍诗钞》是流传至今贵州最早的一部诗集。

《黔诗纪略》称誉他是“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在易学上,孙应鳌对《周易》的诠释亦是如此,不在于文字上的训诂,而在于借易以讲明心学,自畅其说,他的著述是借助儒家经典发挥自己的思想,它已超出传统儒家经典而直“明心体”,发挥个人独到见解,以心本论的立场,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孔孟儒学特别是阳明心学的道德传统,主张唯善不朽,求仁为宗,忠则必诲,善继善述,戒谨恐惧,在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有一定突破和创新。

从庞大的历史资料还原孙应鳌在四百多年前的大明时代,那是历史学家的事情。我只是在浩瀚的史料中寻觅先生的点滴,以此对伟大的过往致以敬意。

漫漫历史岁月见证了炉山的兴衰与变迁,留给炉山宝贵的精神财富。2018年国家发布全国重点镇名单中,炉山榜上有名。如今的工贸业正在蓬勃兴起,绘就一个朝阳般的炉山。

发展,离不开教育,我在炉山第二小学走访发现,高标准建设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户外运动场所,保障学生的生活居住水平,同时,开展户外拓展及班级集体活动,不定时开展篮球、足球、诗歌、绘画等团体活动,并设立班级评比奖,让学生把班级当成一个大家庭,激发集体荣誉感,健康快乐成长。

这些,无不受到孙应鳌的影响。在这里,重点谈一下他在教育思想上,孙应鳌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和人才的培育,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和教师模范作用的发挥,主张师道与学道相统一、思与学相结合,并对教学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作了系统论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作为帝师,孙应鳌有力推动了晚明文风的巨变。

 

 

3

 

1582年,张居正去世。张居正死后不久,神宗皇帝开始清算张居正。1583年,朝廷再次启用孙应鳌,授刑部右侍郎。1584年3月,改授南京工部尚书。孙应鳌均不仕,被言官弹劾。

我在《你在清平》写道:“先生辞官还乡归于山野/三起三辞,是心灰意冷/还是朝野鸡犬不相宁?”

我不知道孙应鳌心里太多的愁苦是如何付诸东流的?“建文君事”这四个汉字一经重新组合后的意义,始终是朱家王朝梗心的事,封尘了一百七十多年,其间无人敢提起,孙应鳌抓住解禁时机,第一个吃了螃蟹,触碰“时禁”,先生的胆识和气节让四百多年后的我,颜面扫地。可以说《明史》得以恢复建文年号,孙应鳌功不可没。

翻看明代过庭训著的《孙应鳌传》,云:“建文死事诸臣,人皆讳,未敢言。鳌推衍诏书徳意,慷慨言之。疏奏,留中,举朝以为昌言。”(见《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一百十五)

还有清万斯同著《孙应鳌传》,云:“万历元年,……。疏请推诏书德意,赠恤建文死事诸臣,不报。”(见万斯同《明史》卷三一八)
    朝廷对孙应鳌此《疏》的处理结果是“留中”。“留中”,指将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交办。明代官员向朝廷呈送奏折,如果皇帝对相关奏折觉得不合己意,或者认为不合时宜,于是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扣留相关奏折,即“留中不发”。

孙应鳌《疏》奏之年,为1573年。时年,“建文事”刚刚解禁。孙应鳌《疏》上后,虽然“举朝目为昌言”,张居正亦有同感,但因为张居正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此《疏》最终“留中不发”。

1574年9月,孙应鳌入京任大理寺卿;1575年4月,晋户部右侍郎;1575年8月,又改礼部,掌国子监祭酒事;1576年正月,补充经筵讲官。

1576年10月,孙应鳌以病乞休。

1579年,朝廷重新启用孙应鳌,授国子监祭酒,孙应鳌不仕。

孙应鳌的这段履历极富戏剧性。神宗皇帝年幼、张居正主政期间,孙应鳌并未因《疏》获罪或被“冷藏”,反而得到重用。换为四百年后的今天,大凡举荐人才,德才兼备者必推荐,必用之。足见《疏》是得到朝廷上下特别是张居正认可的,“举朝目为昌言”之时评并非言过其实。

1584年7月,孙应鳌卒于古清平家中,享年58岁。孙应鳌谢世后,安葬于城南校场堡右凤凰山下。朝廷鉴于孙应鳌的贡献,便赐祭葬。

孙文恭公祠坐落在炉山镇老北门石仙鹤巷口,后人为纪念孙应鳌,特意把此地改为淮海路。据说,孙应鳌少年时在此读书。有一年春节,炉山城关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张贴了大红对联,大家为了试试孙应鳌的记忆力,便让他骑着马奔跑过街,要他把两边街各户人家所贴的春联一一背诵出来,孙应鳌一口应承。只见他骑着马飞驰而过,竟然能一幅不漏、一字不错地把街两旁所有的春联全部背诵出来,人们惊叹不已。那时,孙应鳌已经表现出神童的气质,为之后入仕做了铺垫。

凯里市的老作家杨光全,曾专门搜集、整理过民间流传的孙应鳌故事:“有的说孙应鳌上学之初,脑子很笨,一度准备当放牛娃。后来受到‘野狗精’的点化,成了神童;有的说孙应鳌上京赶考,一个书店老板和他打赌,若孙应鳌能背出黄历和药书,愿将书店相赠。结果自然是孙应鳌赢了,据说直到民国初年,古清平人士到北京还能找到这一家书店……”这些资料,无不说明孙应鳌的天资聪颖。

孙应鳌谢世后,贵州巡抚郭子章等要员为其请谥于朝,获诰谥“文恭”。后在孙文恭原书舍处建祀祠,清代中期毁于兵火,清光绪七年(1881年),孙应鳌的后人出资重新修建。

在凯里认识几位孙应鳌的后人,颇有建树,为人谦和。每每谈及孙应鳌先辈,都感慨有加,摇头哀叹。几年前,曾想斥资筹拍电影《少年孙应鳌》,终究没有拍出来,个中原因让人扼腕叹息。2027年,也就是孙应鳌诞生500年,孙应鳌作为凯里市历史文化名人,贵州历史上第一位给皇帝授课的帝师,也是王阳明再传弟子中成就最高和集大成者之一,对孙应鳌的研究势在必行,这对推动文化繁荣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从一副老对联回到现实吧!

“间气独锺隆正学,祠宇荣先德,演出圣贤真学问/遗风常在仰高山,丞尝荷上恩,掀翻今古大文章。”这是清平时期《孙氏宗谱》里记载的一副对联,相当于今天一县长级别官员所写,可见孙应鳌先生当时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民间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历史的车轮前进了四百多年,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行走在炉山老城区的街头,临街的建筑层楼叠院、高脊飞檐,复古的徽派建筑依然有当年的气势,这些历史的痕迹并没有轻易从我们记忆里抹去。

自1913年起更名为“炉山县”起,“清平县”作为历史上的旧称已被弃用了一个世纪,其后“炉山县”更名为“炉山镇”,成为如今凯里市的老城区。土著的炉山人骨子里还流淌着一份久远的自豪。

我极其虔诚走进孙文恭公祠。大红朱漆依然呈现新鲜的味道。猛一抬头,正厅房梁上缠绕着红丝带,微风轻吹,把四百年前的历史无限拉进,像打开的史书,一页页翻开。

孙文恭公祠外,我写下一首《你在清平》:“此时此刻,抬头仰望孙文恭公祠/
天空飘出你的模样/我只能让大明的风吹得轻些,再轻些/我只能把自己当成一粒沙,一粒渺小的沙/在劲风中,慢慢靠近你/让吹响的芦笙/替我把心中的话说出来。”

 

 

作者简介:姚瑶,男,侗族,七十年代出生,贵州天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贵州电网凯里供电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