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荣村小龙沟的传说 不仅有龙 还有绝世宝藏
站在沐爱兴隆村、峨坪村一带,远望骑龙村河对面,今沐爱镇沐荫村十组(原沐义乡东荣三组),有个似天然的悬洞,凡沐爱骑龙、兴隆、沿河、峨坪一带的人们修建房子,都不敢朝那里立向。人们把它叫做“吞口”,谁还敢把房子朝那里向呢!
今天我们不说修建房子习俗,是要说说这个远望似悬洞(实际是个峡谷)的传说。
神奇的传说一:小龙沟出龙。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出龙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今东荣村一组、二组、三组、五组本是连成一片的。那时,人们往来也方便,不走什么“九大拐”、“泰山坡”、下一坡上一坡的,翻山越岭,虽然是斜坡,但没有深山峡谷。古人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有人去洞子坡敲打一个宝石,震动了宝石下面的龙,于是这条小龙选择了出走,或者是修炼到了一定期限了,该出海了。
就在一个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的夜晚,小龙沟山崩地裂——出龙了。据传,当晚朱家滩(今东荣村三组河边电厂上200米处),与小龙沟的洪水汇集,镇舟河的落崖塘,骑龙凹下来,顿时河水满架(河水满过以往河床),有不怕邪,胆大的人,偷偷从门缝里看见今蒋家庄(今沐爱骑龙五组)河里灯笼火把,水潮水落,洪水翻卷,一个大耳朵、长尾巴、胡须很长的神异动物随着洪水,朝沐浴塘、杨家河奔去,直到落箭坝(今维新镇),出南广,到长江,到大海去了。神异动物始终在洪水浪潮上面浮着,左、右、后面还有许多“鱼兵虾将”。人们经过大半夜的闹腾,闪电停了、轰雷停了、暴雨停了、河水消了。可第二天问题就大了,有几家邻居房子没有了,顺河边地势低一点的农户人家已不见了。原来比较平坦的山坡,形成了一条一千多米深的V形峡谷,往日几百米远的人家户,现在隔成了两个山埂的人。这条峡谷从现在挨近东荣村小学的左边,名洞子坡的地方,一直到朱家滩口,有1公里多长的山谷,就是龙出走的沟。在洞子坡“九大拐”下面,两条溪流汇合处,还有个深潭,很深很深。这个深潭是真的,小时候我们同伙伴经常在那里深潭边洗澡,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修东荣村——西林村——镇舟石头沟公路,挖的泥石滚下坡去才将深潭填浅。人们就说,这个深潭就是龙洞(龙修炼处)。“龙”出走后,洞子坡形成了一个天然深坑,在沐爱这边看去,由于山的遮挡,就误认为是个悬洞,其实,走近看,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深峡谷。
出龙的事肯定不是真的,尽管现在”小龙沟、龙潭、深谷”真实的存在,但也不能够证明这个传说是真的。我们知道,山体滑坡,或者垮塌比较符合自然规律。大峡谷的形成,是板块挤压和地慢上涌。一般峡谷的形成都是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易形成峡谷。现在的沐义小学背后,有个叫“龙脱塝”的地名,也是地壳运动,或者垮塌形成的岩石,人们也叫“龙脱塝”。叫习惯顺口了就叫成“龙通塝”了。另外东荣村1组,有个地名叫“四方竹林”,也是地壳垮塌或者滑坡形成的。近年,东荣三组原集体时,生产队公房(开会、分粮的地方),也产生滑坡。那么为什么,这些自然现象,古人把它与“龙”联系起来,会被人们说是“出龙”呢?一是山地垮塌、滑坡,土地里藏的蛇啊、其他动物啊,会跑,来不及跑的,就随着泥石流冲起走,泥石流本来就很凶猛,洪水也势不可挡,这样人们就会觉得有神奇的力量在推动洪水,或者泥石流,就会看见所谓的“鱼兵虾将”跟着跑。还有洪水,泥尘很浓,就好像有怪物浮在上面。其次,中国是龙的国度,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吉祥物,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因而崇拜龙。把江河看成是“龙”的化身,所以涨洪水,就认为有“龙”出动。
这个传说,是以前,生产队集体劳动时听前辈人讲的。另外一次是与朱家嘴一万姓大伯一起看包谷。看包谷是集体生产时,成片的包谷成熟了,就得在适当位置搭一个草棚棚,每天晚上派两人一组轮流去住在草棚棚里,一是吓跑那些晚上出来啃包谷的野兽,二是防那些顺手牵羊扮包谷的人。他就给我讲小龙沟出龙的故事。不过,现在年轻人就很难像以前生产队集体劳动一样,息稍(中途休息)大家坐在一起摆龙门阵了。以前一起劳动,长辈们就会讲“前三皇后五帝”的故事。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就不知道身边的许多故事了。
神奇的传说二:洞子坡观音塝有宝藏。
有首民谣:“观音塝,洞子坡,宝藏多。谁人打开观音洞,金银财宝随你弄。”据传,现在的马屋基(刚解放时期,今东荣村公所驻地)李姓发家,就是因为在观音塝捡到一个金菩萨(金做的菩萨)而发了家,买了许多田地。这些是真是假,也只能是传说了,没有什么根据。
但古时候,此地是彝族人居住地,的确是真的。也有所谓的僰人居住过的痕迹,如沐荫村1组的棺木崖,有挂崖子古墓。后来明朝时期,民族茅盾激化,彝族人被朝庭撵到大凉山去了。从东岳庙李氏族谱上,可以看出,明朝后期凉山彝族进犯沐爱地域,李姓人有被彝族人逮去大凉山的记载,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那么洞子坡藏宝一说,应该是那时期,为了躲避彝族进犯,或者为了躲抢人的,把金银藏在不容易找到的地方,也是有可能的。但究竟有没有,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