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释的头像

杨释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5/01
分享

浅谈读书

曾为该读点什么书好一事犯愁。很小时,便听到乡里邻人,皆在标榜读书之好。实际上,他们所谓地读书,就是将来要考一所像样的大学,再出来找一份好的工作。多么朴素而真切的想法。读了十几年的书,我几乎从没领略读书之好。看来,我并不喜欢教科书式的读法。

也曾有好几个时候,把书的名称罗列出来,一一寻猎,不管阅读的过程是否痛苦,都一本本看完,刚开始,买了一些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个人文集,可还没读到一半,便觉味同嚼蜡。在这痛苦的过程中,时常告诫自己,要坚持。因为读书名家毛姆说过,并不是所有痛苦地阅读,毫无收获。但是,后面因实在坚持不下来,也就真地放弃了。还剩下好多本新买的书,从此庋藏,尘垢日渐积深。这样也不行。

曾饶有兴趣地了解着,文化名家是如何读书的。很多文化名人,都开设了丰富的书单。其中就有鲁迅,鲁迅虽然不明确指导青年人读哪些书,但实际上,里面还是有一些建议。梁启超给青年人开设的书单,那是相当详细着。其实,好多名家开设的书单,仅适合那些有着家学渊源的人去看,或者是有一定阅读基础的人去读。对于半路出家,或者阅读零基础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的事。其实,我就是这样的零基础,我在这阅读的世界中摸索着,看到名家们开设的书单,还是知难而退了,那些路子都不适合我这样的人。名家们开设的书单,都是公认的经典之作,其价值不言而喻,且都是原著。看书就要看原著,这也是大多数读者们公认的法则,但我常常想,一个毫无阅读经验的人,一上来就看中国古典文学,这是很难的事情。有人说,不看红楼作,读尽诗书也枉然。不知别人如何,我至今没敢触碰《红楼梦》,曾拿到几次,又慢慢放下了,我确实被里面那些诗词所震撼,我相信和它的缘分还没到,类似地经历让我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小时候看到鲁迅的《狂人日记》,不知道写了什么,东一下西一下的,可是到了大学即将毕业时,又去翻了一下这本书,发现鲁迅的文字,字斟句酌,非常考究,而且平淡地叙述里面,也有着一种惊人的爆发力,曾经读到,索然无味,彼时读到,我有一种捶胸顿足的折服之感,当时也正在看着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我见过我身边的同学,他们对这本书毫无兴趣,而我就偏偏热爱上歌德的这篇小说。到后来,发现了歌德其实深受法国大思想家卢梭的影响,创作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于是转而发现了卢梭的《漫步遐想录》。按照我的认为,西方文学,大多是学者译介过来的,只要识字,大多数读者还是能看下去的。可要是中国古典文学,一个读者没有古文的根底,是很影响阅读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学时代接触文言文,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将为人们接触中国古典文学,打下一些启蒙。中国古典文学里面的散文也好,小说也罢,阅读的时候,没有工具书,又没有注释,由于古今异义,很多东西容易望文生义。因此,文化名家的读书,仅供参考,一个人自身的阅读体系,完全无法从他处复制。另外,阅读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名家们的书单,对我并不起任何作用,我恰恰是因为看了某本书,又从某本书得知了另一本好书,有时从序言中得知,有时是从内容本身,有的发现,多亏了编者,有的发现却是因为著者。以点为基准,便可拉出一条线,线与线交织,渐渐地便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阅读领地。这样便形成阅读嗅觉,知道自己要什么。

关于读书,有的名家鼓吹,非经典不读,非常反对时下流行的快餐式阅读,泡沫阅读。有的甚至说,自己坚决不读最近几十年的作品。我也曾这样要求自己,一定要读那些公认为的好书。找了这样名著,那样名著。有些确实看得下去,但说不上兴趣。有的勉强坚持,后来放弃。有的找来了,放很久了,也不想去看一下。其实也不是不想看,而是很难一次性卒读。我自己读小说可以一次性一两本,或者三本,但一定要讲个连续性,间隔太久,容易忘记个中情节。虽然读书名家们说过,蹩脚的旅行者只知道到此一游,蹩脚的读者只知道故事结局,可是话说回来,我连结局都不知道,那还有个什么意义。看了一点名著,发现贪求越多,越读得不深,完全无趣。有些所谓的快餐阅读,在我看来也非完全是垃圾,以偏概全容易一叶障目,凡是书,或者文字,皆可以试试看,随便翻一翻。曾偶得一盗版小册子,是从地摊上发现的,虽属言情系,但那破烂小册子上,写男女之爱情的句子,极富文采,仔细品味语言,亦觉它们是文字中的上品。这种非“好书”不读的方法,仍然不适合我。

我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大朋友,一到了图书馆,这里走那里转,这本书也想要,那本书他们也看过,其实还是没有真正走进阅读的世界。一个真正走进阅读世界的人,内心超常的宁静,胸中有了丘壑,自然有一股书卷气,不知是否可以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来形容,读书原来可以美容。而这就特别需要长期地阅读地积累。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每个人的兴趣、经历乃至家庭环境不一样,阅读的能力以及积累的程度也会不一样。

提及读书,我还是信奉这样的方式: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抄书不如偶遇!仔细想来,真正让我愉快的读书还是偶遇。这偶遇是一场旅行,偶遇到谁是缘分,有的可能因此发生一辈子恋情,有的可能三生三世,生生世世。唯有旅行,世界方新奇,于自己也有了一直续航的内驱力。真正好的书,我以为,读了可掩卷长思,让人精神抖擞。有的读之,捶胸顿足,有的一见,恨不得仰天长啸,原来他说的话,就是我要说的呀,怎么他就比我捷足先登了。这时,顿时地有了一种发现自己的快感。真正好的书,某天回头读,仍能读出不一样的体会,一开始,读书并非有那么多发现,读得也比较快,可是时间愈久,慢慢地发现,有的东西需要慢慢品,随着年龄地增长,曾经鄙夷的书,渐渐地也会变得喜欢。这些都与一个人阅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积累,观察的积累,思考的积累,写作的积累等,紧密联系。

要说读书之法,我认为并无一成不变之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阅读积累,阅读过程中,要照顾自己的兴趣,但我还是觉得也要尽量取法乎上,却又不能迷信权威,在我看来,一切读物皆可翻翻看,试试读,没试过你怎么知道它究竟好与不好。同样一种东西,他喜欢的你未必喜欢,你昨天喜欢的未必今天也喜欢,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另外,一切也不要过早下结论,你十年前不理解的东西,未必现在也不理解。不要全盘否定了内心里某种隐秘的东西,读书万不可操之过急。

常常也看到一些成人给自己的子女指导读书的问题,他们中有的人从来不曾有读书的习惯,从小也没对子女进行过读书的胎教,其实很难谈去有效地指导。这本书好那本书也好,其实都是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搞一刀切。一个读者,他首先对阅读一定是有兴趣的,一个读书甚少的人,一上来就拿一本满是文字的书,由于他过去没有长期阅读训练的耐力,他是很难静心看下去的,这时假以图文并茂的读物,且图画较多的书,他才可能引起兴趣。故读书要循序渐进,兴趣重要,先易后难,一直坚持,方可引上阅读之路。中国自古以来不缺神童,写《中国通史》的大学者吕思勉,他虽然有一段时间没有上过学,但其读书的过程一直没中断。

读书有法,又无定法,中国古人便深谙读书之道,叫什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人与书的情感也是微妙的,说啥“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我最后的理解是:尽量去读贤哲的书,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