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保红的头像

杨保红

网站用户

其他
201806/11
分享

船城

 

传说大禹治水时,乘坐的大船停靠在黄沁河交汇处,被淤在了沙里。人们后来在此聚居,就把这地方叫做“船城”。大禹治水后黄河决口千百次,唯船城不淹,是因为水涨船高的缘故。

后来,唐高祖李渊看中了这块地方,让人在此筑城设立武陟县。筑的城整体布局就像一条大船,城外有护城河环绕,还专门在县衙大门前设立了巨大的桅杆。过了不知多少年,新来的县官到县衙坐堂,突然感觉天摇地动,赶紧到东关的法云寺求助。大法师对县官说:“武陟既是船城,行在水中当然要晃动,要想不晃得用铁锚镇住。”县官赶紧找来工匠铸了一个两千斤重的铁锚放在了衙门前面,县衙果然不晃动了。

旧时武陟城有三门,东曰“临沁”,南曰“永赖”,西曰“望行”。为何不开北门?民间有种说法:“沁水绕东城,永不遭刀兵。”是说不开北门,让沁河水从城北绕到城东,武陟城就永远不会遭兵灾。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武陟是船城,如果设置北门,就如同船底上凿洞,有洞就要漏水,漏水就会沉船,所以武陟城不能开北门。

古书上说:“凿凶门而出。”凶门指的就是北门。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由南向北斜射地面。古人的“五行说”认为北方寒冷、色黑、属“阴”,故而有北门“肃杀就阴”的说法。唐代修筑“船城”的人应当是以此为据不开北门的。

武陟是平地建城,出西门沿大道可达古怀城。怀城在汉代为河内郡治地,东汉刘秀曾在怀城筑行宫;南门外的大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是通往温县、孟州的官道;东关是武陟城的经济、文化中心。出东门一条大道通往沁河码头,由此经沁河向北可达山西晋城;到对岸向东经陆路可达卫辉、安阳;沿沁河向南20里多进入黄河,经水路可远达济南、徐州,也可前往洛阳、西安。武陟城的东边、北边均临沁河,自然也无必要多开一门。

再说,修筑武陟城的目的,在于保卫城内的衙门机关、官仓、达官贵人的安全。城内居民很少,商贸往来主要在东关码头,留三门既不影响生活供应和对外交往,还对巩固城池有好处。

明朝以后,沁河渐成地上悬河。到清道光年间,沁河堤防已高过武陟城墙。沁河决流的洪水三次灌城,最后一次是清乾隆二十年。乾隆二十八年,武陟县令带人修护城堤把武陟城圈了起来。但外面水进不来,里面的水也排不出去,城周围开始出现大量湖泊。

清末民初时,城东南部是几百亩大的湖泊沟通城墙内外;城内东北角又是一大片湖泊叫“县马号”,意思是说这湖是县衙饮马的水;城内西北角百十亩大的“卜柳园”水深达五丈;城内西南部又有一湖称“道马号”,因为这里是河北道衙门的地方。西门外、南门外大道两侧也都是苇坑、湖泊。

武陟城内外多水,除坐实其“船城”之说外,还使其有了“水城”之名。不少官僚富商在此修筑私宅、花园。靠近北门处是王家大院,王家为引护城河水,在这里开了个小北门,引护城河水到王家花园。门能开关,仅容一人通过。

武陟城经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一千多年。到了1939年,日本人打老城,三个月没打下。后来出了个汉奸,带着日本人从小北门进去把城打开了。日本人拿下武陟城后觉得不好防守,就把城墙、衙门、公馆全部拆除,砖瓦木料运到沁河东岸的木栾店。随后的武陟县治就移到了木栾店,原来的武陟城改称“老城”。

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前,老城、西关、南关、东关等村4000多村民,舍小家为大家,三个月内完成搬迁。武陟“船城”从此沉入水底。

武陟县布庄村民吴建成说:“老城搬迁时,县衙大门左边高出地面一大块明晃晃的黑色石头,上面圆啧啧一个洞,有斗那么粗,是过去插桅杆的地方。右边两三米高的铁锚还立在那儿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