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卫中的头像

陈卫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13
分享

田岛

 

田岛,是田也是岛。田岛,不是田也不是岛。其实它是一片湖,湖中分散着田和岛。它是一汪水,水包围着岛和田。

盐城有座湿地公园。公园一角建有田岛漫步景点。一大片水,一块块田,一座座岛。田四面环水,是岛。田三面环水,是半岛。半岛与半岛相连,形成田。水穿行于田和岛、半岛之中,是水造就了岛、分散了田。水和田与岛交织相融,自然而和谐。

在田、岛和水的上面,是一条贯穿景点的木质栈道。漫步在栈道上,田、岛、水就在你的脚下,离你是那么的近,你完完全全地可以将田、岛和水看了个透。田岛漫步,人行走于水、田、岛之上,又与它们如此之接近,好自然、好浪漫。

田岛漫步,漫出生活之真、之美,步出心灵之静、之纯。

田岛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一处景点,也是盐城西乡地理特色的微缩和映射。

出盐城市区向西,有片地方叫西乡。西乡不是一个乡镇、不是一处地名,而是一片地方的统称,类似黑吉辽统称为东北一样。西乡就是由这样的水、田和岛组成的。不过当地人不这样叫田岛,太诗文,不接地气,西乡人叫它垛田。

盐城是沧海桑田的产物。5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现在盐城的一半,大概以市区范公堤为界,仍是一片大海。公元1194年后,黄河夺淮河出海661年,带来了巨量泥沙,抬高了沿海高程,挡住了海水内侵。但同时也使原范公堤以西地区,今天的盐都、建湖等形成了“锅底洼”的湖荡区。现在西乡高程只有一米左右。

湖荡区的特点就是河多、水多。这里的田,就是被一条条河分割的岛。因为河网密布,以前西乡地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农民到地里作业也是要划船。现在条件好了,建起了很多座桥,人们出行多是汽车,船已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水、田、岛交融,是西乡的地理特征。盐城湿地公园的田岛,就是西乡这一特征的映射。

垛田,一直存在,很有特色,但一直黙黙无闻。但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日益兴旺,生活在水乡的人们在垛田上动起了脑筋,发展起垛田特色旅游产业。

就在西乡的大纵湖,利用湖和岛的自然基础,加上人工的设计,在湖的一角建成了一处芦苇迷宫。芦苇迷宫占地14万平方米,拥有33个岔口及66条水道。水道之间是垛田,田上栽植芦苇。划船行于水道中,周围青色的芦苇就好像一道道密密的围墙,谁都猜不出这些围墙后面的秘密。每穿行过了一道围墙下的水道,又似有无数道芦苇墙错综复杂地出现在眼前,而水道则形成了好多个岔口,这些岔口中只有一条是活道,可以继续前进,而其他的岔口通向的要么是死道,要么是循环道,船走了一圈还回到原来的地方。芦苇迷宫极像一个八卦阵,不熟悉地形的人驾船进入其中,没有两三个小时是绝对转不出来的。大纵湖芦苇迷宫入选吉尼斯,夺得芦荡迷宫“中国之最”称号。

离西乡不远的兴化垛田花海,近年来也狠狠地火了一把,上了新闻联播,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兴化市的千垛景区有上千座垛田,旅游开发公司组织当地农民在垛田上种满了油菜。每当油菜花盛开的时候,远远看去,千座垛田,就像是一座座盛满油菜花的花蓝。经过精心组织的垛田,又形成各种造型,突显巧夺天工的神奇魅力,游客们亲切的称呼“千岛菜花”。千垛景区以它独特的田型,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更是以垛田特色地貌闻名于世。现在每年都有几百万游客前往兴化看垛田菜花。

看垛田菜花,最好的出行方式还是乘坐游船。游船种类繁多,其中的摇橹船最接地气,最能感受到“船在水中走,人在花中游”的乐趣。垛田的环境特别好,有“天然氧吧”之称,所以垛田的空气很新鲜,空气里还有着浓浓的油菜花香。穿梭在油菜花海里,看着蓝天白云,再多的烦恼也会一去不再复返。

垛田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更有人类的智慧。“垛”就是高出水面的土堆。由于地处“锅底洼”,四处皆水,人们只能以渔为生、以船为家。后来,智慧的人们在湖沼中垒土成垛,以垛为田。这样水中捕鱼,垛上种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生活。同时,垛垛相连形成田,便在更大的田上建房造屋,移居岸上,发展了村庄。

垛田,走过了沧桑的过去,迎来了全新的现在。垛田,过去是一种自然地理,现在更是一种城市文化。人们用田岛来称呼垛田,更赋予垛田诗情和画意。

 湿地公园的田岛美,西乡的垛田更美。一个美于精致的城市,一个美于广阔的农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