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菜场易地重建后,文苑路就变成了一条菜市街。路两旁的两层小楼,一楼多被改成了门市,经营着各种蔬菜、瓜果、肉类,以及生活日用品。
买菜的时候,常见到一对老年夫妇,七十多岁的样子。奶奶坐在轮椅上,爷爷推着轮椅,轮椅的扶手上常挂着一两只布袋。轮椅走得很慢,爷爷和奶奶也慢慢地说着话。
引起我注意到这个轮椅和这对老人的,是爷爷的买菜过程非常的特别。爷爷走进一家菜摊前,总是先问奶奶要买什么。爷爷问好价格后,向奶奶报个价,得到奶奶点头,才开始拣菜。爷爷拣菜时,拿点样品回到轮椅前,征求奶奶意见,奶奶同意后,再返回挑选。等挑选差不多分量,又向轮椅上的奶奶扬手示意。奶奶又点了下头,一笔生意才终于做成了。
爷爷就像以前店里的小二,总是那样不厌其烦,来来回回地跑、一遍遍地问。奶奶俨然就是小二的老板,只有她才能做最终的决定。倘若奶奶有一点犹豫,爷爷就立即中止拣菜,推着轮椅继续前行。
真是想不通,难道这位爷爷真的不会买菜,真的分不清菜是否新鲜,真的不知道炒一份菜要多少的量,真的不知道菜的价格?那位奶奶曾经做过厨师,曾经做过菜的买卖,在家里是一言堂的总管?
一个周末,当老师的妻子在家备课,我一人去买菜,又遇到了那对老人。
爷爷停好轮椅,走进一个卖蔬菜的门面。又重复着来来回回地跑、一遍遍地问。爷爷低头拣菜的时候,我有意接近他,并和他聊了一会,以期解开一直的疑问。
“您真的不会买菜吗?为啥不停地问奶奶?”爷爷看我心诚意真,便跟我谈了起来。
“她一辈子做老师,一生都站三尺讲台,以前工作忙啊,家务事很少问,买菜做饭基本是我全包。我支持她,也没有怨言,一辈子也就这样过来了。”爷爷拣好菜,向奶奶示意下,奶奶点了点头,爷爷把菜给摊主结账。
“前年,她腿出了毛病,到大医院也没能看好,现在行走不便,只好坐轮椅。行动不便的人,心情就会变得急躁。一开始又急又烦,现在已经好多了。我不厌其烦地问她,向她征求意见,只是想让她知道,她还是被丈夫和家庭需要的,是被爱着的人,是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并没有被抛弃在一边。”爷爷继续说。
爷爷的用心,奶奶的幸福,就在这一问一答、一扬手一点头之间。目送爷爷奶奶慢慢走远,消失在人群中,我心中油然而生敬意。
随即掏出手机,打电话问妻子:“老婆,是买芹菜还是生菜,是买五花肉还是小排骨?”
“我的老爷啊,怎么什么都要问,这点主你也做不了,真是甩手掌柜做惯了,要么你回来,等我备好课后去买。”妻子埋怨着挂断了电话。
我知道,我的问现在还真是有点多余,但心中依然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