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是用来住的。
草房子,也是用来记忆的,更是用来念想的。
小时候,我住过草房子。石头垫的根脚,土坯做的墙,茅草盖的屋顶。厚厚茅草,耐受风吹雨露,还使房子冬暖夏凉。草房子承载能力有限,不高,也不宽,可住的空间非常有限。记忆中,我家有两排草屋,大的三间,东草房子,也是用来记忆的,更是用来念想的。西向横着排的,通风和阳光都好一些,是爷爷奶奶住的。小的三间,南北向竖着排的,是父母和我们的屋。
直到初中毕业,家里才砌了又高又大又明亮的砖瓦结构的房子,告别了住了十多年的草房子。
草房子,隐约约记在我的脑海,却活生生记录在曹文轩老师的笔下。
曹文轩老师笔下的草房子,包括油麻地小学,以及那一片家乡的土地,还有那群孩子、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生活。
油麻地小学是清一色的草房子,油麻地周围的农庄也都是草房子。桑桑、陆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就生活在这里。草房子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童年的舞台。
草房子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还有扑朔迷离的情感纠葛……《草房子》把整个油麻地、整个村庄、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中的人,全景式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任时光流逝,任年华老去,那份童心、那么快乐,却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并时不时地浮现出来。
曹文轩老师笔下的草房子,不仅是生动鲜活的文字和故事,而且确确实实就在我和他的家乡盐城市盐都区。油麻地学校所在地,如今已建成草房子主题公园。
来到草房子公园,仿佛时光穿越回去了几十年。
大门外,一群小孩在欢腾着。圆圆的铁环,在钩子中,带着他们奔跑。一颗颗玻璃弹珠,在一个个小小地窝中转移,趴在地上的孩子和泥土是如此的亲近。那鸡毛和铜板做成的毽子,在小女孩的脚下,变着花样地飞舞。他们只是一群塑像,但那么鲜活和真实。
主题公园内,沿着一条不能再熟悉的土路,我们走向油麻地小学。路边的山芋地里,山芋滕四处延伸,地垄上裂出了缝隙,里面一定是一窝山芋。水稻田里,己开过了小小的稻花,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伸出手去抚摸一下,以期抓住父母丰收的喜悦。棉花地里,叶子绿得已经有些勉强,有的棉桃才张开了嘴,有的已经飘出了白胡子的絮。杂货铺的货架上稀稀拉拉地摆放着旧时的物件,场地上买冰棍的箱子架在二八大杠自行车上,依稀可以听见木块敲去木箱的叫卖声。那边的屋墙旁,桑桑、杜鹤和小朋友踩着肩,去掏屋檐里的麻雀。
到了,我们来到了油麻地小学。赶紧,手拉手,一起与校门合个影。导游说,这是所真实的小学,曹老师的父亲就在这做过校长。现在所见的房子,都是保存下来的,只是作了安全性修缮。走廊上悬挂着一口铜钟,轻轻拉动绳子,依然能发出响亮的铃声,告诉同学们上课了。走进一间教室,讲台、桌椅是那么的亲切,黑板上还有粉笔字,上方是“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八个大字。坐在桌旁,又拍了一张照,自己已从一名游客变身为一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
走出油麻地小学,选择了一组照片,发上朋友圈,瞬间就是一片点赞和留言。不是图片拍得多漂亮,我想定是引起了朋友们内心的同频和共鸣。
我有一本《草房子》,扉页上写道:“每个人,都有一段走不出的童年”。是的,童年就这样深深烙在我们的记忆中,离开得越久,回忆得越清晰。
在草房子主题公园,随处可见一句话:“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草房子”。是的,那么温暖,那么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