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邹凤岭的头像

邹凤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0
分享

枯枝牡丹醉芳华

邹凤岭

赏过油菜花金黄,流转过桃花红艳,赞叹过梨花素雅,赞美过樱花多情,牡丹花开压群芳。

谷雨时节,正是盐城便仓枯枝牡丹盛开时。南来北往的赏花客,如是飞鸿前往,身移影随,只嫌时迟。春潮涌动,人流如织,争相观赏枯枝牡丹花的美姿。

那一年,我进城后刚刚住进老小区,楼后的空地上成为仍下垃圾的场地。父亲从古镇便仓带来几株枯枝牡丹苗,就种在那空地上摆放的花盆里。一株株牡丹花,一天天往上长,枯枯的枝,绿绿的叶。以农为生的父亲,不愧是种花弄草的好手,一盆盆地栽,一盆盆牡丹与花草多起来。四月里,盆盆牡丹相继开出了美丽的花,美了一院子。原以为,父亲培植牡丹盆景是为了卖点家用贴补钱。当我说出这想法时,父亲对着我一笑,是要美化这空地和送给那些爱花种草的人家。令我惊喜的是,自从父亲种下牡丹盆景那天起,老小区的院子里,再没有出现过乱丢垃圾的行为。院子里有了牡丹花,人人爱上了绿色和洁净。好几位爱花爱草的年长者,加入了父亲栽花种草的行列,楼后的空地,便成了公共人家后花园。

世间多有常青树,枯枝牡丹近千年。早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部分奄民在盐城一带定居,他们是农耕文明的最早开拓者,也是花卉栽培的先驱者。家乡人爱花,更爱国花牡丹。北宋年间,苏州枫桥人卞济之为官隐退,携红、白两株枯枝牡丹举家迁至便仓种植繁衍,至今叶茂花盛依然。千百年来,古镇便仓是为盐城枯枝牡丹第一园。还有新崛起的盐城枯枝牡丹园东园——黄尖牡丹园,两园相呼应,花开聚拥花的城。

清代李汝珍小说《镜花缘》:“如今世上所传枯枝牡丹,淮南卞仓(便仓)最多。”慕名而至的远方客,赞叹今日的盐城,已将李汝珍“枯枝牡丹数便仓最多”,演变成了枯枝牡丹遍盐渎(盐渎,古盐城名)。当年,卞氏亲手种下的红白两株牡丹,今已花开花红,红到了极致;花开花白,冰心玉洁。赏花走进便仓枯枝牡丹园,园中景观,匠心独运,牡丹豪放,气象万千。各色牡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地间竟有如此之美。一位园艺师傅说,当年武皇醉笔诏书:“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百花违时令而放,惟有牡丹花不发。一怒之下,火烧牡丹成枯枝,贬出京城花娇艳。于是乎,古人云,即便是人,也要敬畏自然,不鄙万物。自然界,每一个植物都有享受阳光的理由,每一个生物都有自适的风流。尊重自然,留得绿水青山,方可万物共生。

走出便仓牡丹园,马不停蹄前往黄尖牡丹园,去看偶得多株千年枯枝牡丹花王的芳容。在路上,回味步入古镇便仓时,园前卞氏老先生说起先祖元亨的轶事。元末,卞氏元亨随张士诚起义,成为一员得力部将。张士诚失败后,卞氏隐居乡里,拒朝庭征召不出,被发配辽东。离家时,取始祖济之初始繁殖之牡丹,随身携带上路,以借牡丹仙子呵护,度过发配人生时光。趟过了淮河,走进了山区,路遇山中高僧,指前方山崖为牡丹仙地,传当年武皇火烧牡丹时,有大鹏仙鸟衔来枯枝而生。看这山岳连绵,奇峰耸立,水缠云绕,森林覆盖,正是牡丹好居处。免得路遥牡丹干枯死,就在那大鹏鸟衔来生长牡丹植株旁,山崖上栽下了牡丹苗。这牡丹默默地生长,开出美丽的花朵,遥盼故人早归还。

车行在内环高架路上,美丽的花城在眼前。翘首相望间,来到了黄尖牡丹园,见五株千年枯枝牡丹花王同生于一园,好珍奇。导游说,这是偶然寻得的精品,是为当年卞氏发配途中留下的一株。就在移种下这千年枯枝牡丹花王的当天,竟然开出了5朵牡丹花。看这牡丹丛中笑,喜归于桑梓。能听见,曾经多少次,枯枝牡丹花王低吟浅唱的声音,宛如洪荒的巨大潮汐,鼓荡亘古不变思归的心声。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惟恋故人还。历尽劫波今更盛,一身正气敢争先。我有万汇难描摹,牡丹精魂耀人寰。”忽听人咏卞氏牡丹诗,更见牡丹劲节魂。春色的盐城,是因枯枝牡丹盛开的霸气。走在赏花的路上,满是如痴如醉汇聚相拥脚步的潮声。枯枝牡丹的落霞,一片红,一群紫,一簇粉,姹紫嫣红,花香四溢,迷恋了赏花者,耽溺了故乡的人。

临海三千丈,牡丹七百年。是说枯枝牡丹生长的环境,和那牡丹种植的久远。铁骨枯枝在,芳香沁满天。盐城的四月,枯枝牡丹醉芳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