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邹凤岭的头像

邹凤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7
分享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邹凤岭

母亲生于1913年春,不识字,却有惊人的记忆力。她一辈子给人助产接生,能清楚记得每一个新生儿的生日时辰。母亲生在农村,用她的勤劳、节俭与艰辛,让我们兄弟姐妹9人读书识字明理,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命运。母亲与人为善,德行一生,对子孙寄予无限厚望。她的一生,言传身教,厚积薄发,教育后人首先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个好人。母亲在她近90岁那年,永远离开了我们。多少次,家人相聚在一起,回忆母亲,重温母亲的教诲,叙说母亲的故事,传承优良家风。怀念母亲,她的慈爱形象,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

碗里的眼睛

在收获的季节里,满眼望去,田野里的水稻铺天盖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随风摇曳;黄豆的叶儿谢了,争先的豆荚笑开了嘴,蹦出了一地的饱满籽粒。这时候,也是地瓜收获的季节。记得老屋子前面的一块旱地上,全都种的是地瓜,一垄一垄的,藤蔓长得老长老长,那地垄下的泥土里就藏着一个个紫红色甜美的地瓜。

趁着星期天,母亲一大早就把我从床上叫起来,一同来到地里收地瓜。母亲先用镰刀将山芋藤蔓割去,抄起一把铁锹,沿着地瓜垄的一头向土里一挖,一个个比几个拳头加起来还要大的地瓜就躺在我面前的园地里。不一会儿,我就捡起一大柳筐的大山芋。

那时,地瓜是我家的主粮,米不够瓜菜杂粮凑,母亲最多的就是做地瓜粥了。煮地瓜粥时,母亲将新鲜的山芋洗净,切成小块与米、水一起放到锅里去煮,等熬成糊糊状时,地瓜粥就做好了。

我最怕吃地瓜粥了。自从地瓜收获以后,每天早晚两顿都是地瓜粥,米很少,我见到地瓜粥就有想逃避的心态。好好的白米粥,放进切成块的地瓜熬成地瓜粥,看上去颜色有点儿发黄,粥里面冒出几块黄黄的山芋块,看上去就不顺眼,一点儿也不想吃。

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早上,盛满一碗地瓜粥,放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母亲微笑着指着那碗地瓜粥对我说:“儿,你看这碗里像什么?”我说:“不就是一碗不好吃的地瓜粥嘛!”母亲说:“这像不像是一张圆圆的脸?你看那两只大大的眼睛都美丽、多明亮啊。”经母亲这么一提醒,我再向这盛满地瓜粥的碗里看去,果真像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在看着我。

母亲说,这地瓜块就是“碗里的眼睛”,它能看见桌子边和屋子里每个人的面孔和心思。这“碗里的眼睛”还是一双千里眼,能看到所有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双神奇的有魔力的眼睛。“哇!这碗里的地瓜眼睛还有这么大的神力,真是太棒了”,我心里这么想。母亲继续说,吃了地瓜做成的粥,就是吃下了碗里这神奇的“眼睛”,会使人的眼睛永不生病,眼明目清,会让人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原来,这地瓜做成的粥有如此大的功效!我端起了这碗地瓜粥不一会儿就吃了下肚,回味着这地瓜做的粥还真不错,香甜美味可口,并不像我原先讨厌的那种味道。我自从爱上吃地瓜粥后,总觉得自己的眼睛比以前明亮多了。在学校里老师把我的座位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我也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的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自己命题做一篇作文,我就用“碗里的眼睛”为题,写了母亲讲给我听的故事。谁知,那一天老师把我写的这篇作文拿到课堂上作范文讲解,让我从心底里高兴了好几天。

我对母亲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时间长了,我总觉得自己视力非常好,就是天天都吃地瓜做成的粥的缘故。一次在上课期间,我就看见前面隔着好几排的位子上的一个同学在偷看小人书,令我非常羡慕。那时,我想看小人书,想自己也拥有一本小人书,可是家里没有钱,买不起小人书。一次,我悄悄地偷拿了妈妈藏在篓子里的两个鸡蛋,准备上学时拿到供销社里去卖了换成钱,去买本自己喜爱的小人书。可在上学的途中,走在田间小道上要跳过一个大缺口,不小心摔了一跤,偷拿来的两个鸡蛋全都打碎了,最终小人书也没买成。后来,才知道妈妈好不容易省下来的鸡蛋,原来是准备给已出嫁的姐姐坐月子吃的,想想真后悔,不该去偷拿。再后来,我曾想我不应该吃那么多的地瓜粥,看到人家同学有小人书和我喜欢却又没有的那么多好的书和笔。

长大后我知道地瓜又叫山芋、红薯等,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可那时,地瓜总归是粗粮,地瓜粥总比不上白米做成的粥好吃。小时候天天都吃地瓜粥,常有倒胃口的感觉。母亲为了我能肯吃山芋做的粥,编就了“碗里的眼睛” 的美妙言语。现在想来,是母亲的智慧。

一碗盛满的地瓜粥把我带到了童年那盛满的美好回忆之中,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个年代,看到了母亲的微笑与让我能自愿去喝地瓜粥的说话的神态。“碗里的眼睛”蕴含着母亲那深情的爱,和在那个年代里养育我们的不易。母亲用她那编织的一个个美好谎言,让我接受了那些原本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在记忆里,我是在母亲那许多真假难辨的童话故事与美丽的言语中长大的。母亲的许多神奇故事,在我的幼小无邪的心灵里发挥着神奇的作用,让我受益一生。

泥壶子

我的老家在偏僻的小村子上。小时候,每当闻到一种特别的焦香味时,就知道十有八九是哪家灶堂里泥壶子里炖的米糠溢出来被烧饭的柴火烤焦了。那时生活困难,我曾有偷吃过泥壶子里溢出来烤焦的米糠的事。

泥壶子,是当时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使用的一种放到灶堂里炖煮猪食或加温水的容器。那时,粮食紧张,烧草也紧张。农村里不通电,煮饭烧的是稻草、麦秸,每年收下来的谷草结结巴巴够烧到新季节。为把稻糠等猪饲料煮熟,泥壶子是最节省柴火的加工器具。

泥壶子,约30公分高,圆形,上口下底处细,直径约10公分,腰间粗,直径约十五公分。制造泥壶子由专门的窑工完成,先用泥巴制成壶坯,风干后放到土窑里烧制而成。平时,我的家里备有好几个泥壶子。每当生火煮饭时,先把稻糠和水倒入泥壶子搅拌均匀,后将泥壶子送入煮饭的灶堂里放稳,一边烧火煮饭,一边用柴草燃烧后的余热给泥壶子加温。待到饭煮好了,泥壶子里的猪食糠也熟了。冬天,还用泥壶子加温冷水。晚上煮好一大锅粥后,将清水盛进泥壶子后放到灶堂的余热草灰里,临睡前取出泥壶子,里面原先的冷水就成温水了,用来洗脸洗脚,不用再拿柴火去烧水。

那些年,我看到有个叫泥壶张的人常常来我们村上卖泥壶子。泥壶张,住在离我家大约二里多地的河东边。他的名字到底叫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姓张,从事卖泥壶子多年,人们都叫他泥壶张。泥壶张,小的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手脚不方便,背还有点驼,一辈子没有娶过老婆,一个人过。他来村上卖泥壶子也就是用个篓子背在身上,里面装上七八个泥壶子,拄着拐棍艰难地一边走一边叫卖着。

每当听到泥壶张来我们村上叫卖泥壶子的声音,母亲就早早地从家里迎了出来。先让泥壶张在村前的老杨树下坐下息着,然后热心地张罗着去跟左邻右舍的大妈、婶婶、阿姨们说:“泥壶张来卖的泥壶子质量不错,价钱也公道,今个儿我们几个都把他背来的泥壶子买下吧。”说着,母亲自己就随手拿了一把,问“多少钱?”“一毛五,”泥壶张微笑着回答说。母亲从身上掏出一张二毛钱的票子,说:“不用找零钱了。”泥壶张推辞了一下,也就没多说什么,收下了。大妈、阿姨们看到我母亲给了两毛钱买一把泥壶子也都不好意思少给。不一会儿功夫,泥壶张就卖完了背来的所有泥壶子,摸着装着钱的上衣口袋,高兴地走了。那年头,母亲多给泥壶张五分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一个劳动力到生产队集体上一天工的工分值也就是八分钱,况且我们家里也非常困难。

后来,凡是泥壶张来到村上卖泥壶子,无论家里是缺还是不缺少泥壶子,母亲都要买回来一两个。对此我不解,原以为别处没有泥壶子卖,后来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专门到学校旁边的供销社门市上去“考察”泥壶子是否能买到。我发现供销社里不仅有得卖,而且卖的泥壶子要比泥壶张卖的价格便宜二分,质量还要好一些。打这以后,在我的心里头一直对母亲的做法耿耿于怀,认为母亲不尖算。“考察”后,我借机对母亲说,下次要买泥壶子由我放学后从供销社门市里去带,质量又好又省钱。母亲听了很不高兴,板着脸对我说:“小孩子家把书念好就行了,不用你操心买泥壶子的事。”

我心里不服气,总想用事实来说服母亲。又过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一天,我用母亲平时给我的一分二分积聚起来的一毛三分零花钱,从供销社门市里买回一把泥壶子,放学后带回了家。我把带回的泥壶与泥壶张卖的泥壶放在一起给母亲看。我买回来的泥壶青亮色匀,壶体正而薄,底与口圆,敲击声音清脆;泥壶张的壶口不正,壶中间有一处向内瘪,颜色不均匀,壁厚,敲击声音不响亮,分明泥壶张的壶不是一等品。我看着自己买回来的泥壶子,心里乐滋滋的。这次母亲微笑着对我说:“买泥壶张的泥壶图个方便,要是让你从老远的地方捎个泥壶子回来,假如在路上摔个筋斗,这泥壶就打碎了,那有多不合算啊。”我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之后再也没有去想母亲买泥壶子的事了。

几年后,长时间里不见泥壶张来村上卖泥壶,母亲一打听,是泥壶张病了。这天,母亲用我小时候穿的旧裤子缝成一个布口袋,把家里仅有的几斤米装在里面。母亲叫来我,说:“你把这米袋子送到河东泥壶张的家里。他一个残疾人,不能下地干活,现在又不能卖泥壶子了,靠什么生活呢?”在去泥壶张家回来的路上,我想想终于这才明白,母亲的心太厚道了。从此,泥壶子的事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生中时时都在提醒我怎样去做人。

月朗山下

中学毕业后,我去了部队当兵,每逢佳节思乡的情绪更加浓热。中秋节快要来到时,为了给家人送去快乐,白天训练紧张,晚上熄灯号吹响后,月光透过军营的窗台静静地洒在床头上,抬头望去月亮就挂着半空。我打着手电伏在床上写好一封家书,计算好信件在途的行程,悟着,看了又看,改了又改,抄了不知多少遍,终于等到有一天赶紧把信件寄出去,为的是在中秋节那天母亲能收到我的来信,以信传情相聚中秋月圆时。在那时,书信是唯一的通讯方式。

又一年,中秋时节我随部队去了深区野营,住在深山里。深夜里,我挎上钢枪来到哨位上。大山里出奇的静,远望天空,一轮明月正与几朵云儿在赛跑。不一会儿,月亮就把那云儿甩到了后面,云儿躲去了天边,月亮尽情地把它那月光洒满在整个大山上,把它的银色镀在了大地上。一阵轻风吹过,只听见轻轻松涛声。蓦然,不远处传来阵阵狼的叫声,这声音是那么的无助,透出丝丝的绝望。就在这天早上,我们在山中训练时,看见猎人发现了狼窝,猎走了一只小狼崽。这深夜的狼叫,正是母狼对狼崽的呼唤。我在想,猎人要是听见了这母狼的叫声,说不定会发善心送回那只小狼崽,好让它们母子团聚,免得月光下再听见不一样的离别狼嚎唤子声。

月朗山下,勾起我童年的思绪,仿佛看到家乡那苦涩而美好的中秋圆月,看到母亲那忙碌的身影。

那一年,我还不满十岁,农业自然灾害已连续发生三个年头,村子里家家生活艰难,就连田间里野菜都难寻觅。这一年,中秋节快要到了,田野里的稻子还未完全成熟,我没有过节的奢望。没想到,母亲给了全家人一个惊喜。在中秋节到来的前两天里,母亲白天里去上工,晚上借着月光,来到自家的十边地里,提前收割了一小捆即将成熟的水稻。第二天晚上,月光下,母亲用搓衣板轻轻地搓下来稻粒,吹扬干净。接着,母亲将搓下扬净的稻谷放在锅里用小火慢炒,等水分完全蒸发后,推着家中的那口石磨,磨出了白白香香的新米粉。母亲又将早就藏着、在最困难时都咬紧牙关舍不得吃的小南瓜拿出来,洗净、切成块,煮熟后加工成南瓜糊糊,放入少量米粉,悟在草编的窝子里发着。次日就是中秋节了,母亲将发好的南瓜面做成圆圆的饼子,贴到锅上烤,那香与甜的味道顿时飘满了小半个村落。母亲做好了米面南瓜饼,敬月后成了我享用的最可口、最香甜的“月饼”。回味那种感觉,正如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小小月饼中,更多地倾注了母亲的情和爱。

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早在春天里就为中秋过节作了精心安排。在中秋节来到时,除了买来糖酥可口的月饼外,母亲都会到自留地里挖出颗粒最饱满的新鲜花生,到房前的小池塘里采来最大的新鲜凤菱,从老屋子的院子里大梨树上摘下最甘甜的茬梨。人们说,这是中秋节晚上敬月的供品,是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在母亲眼里,那是我最爱吃的美食佳品。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最爱听奶奶讲月亮的故事。奶奶说,父亲是太阳,母亲是月亮,我们都是月亮的孩子。月亮叫嫦娥,不得已吞下西王母给后羿的不老丹,飘上天就成了月亮。长大后,我体会奶奶的故事,更知父亲如太阳照我成长,母亲如月亮伴我一生,时刻守在我的身旁。不信,我在走,月亮也在走。无论走到哪里,母亲就跟随到了哪里。不论夜有多么深,有多么寂寞和寒冷,月亮总会陪伴你。当我还沉静在童年的故事与美好回忆中时,连长查岗来到哨位前,把我从美好情思中唤了回来。换岗后,这一夜我在梦里都没能走出月亮的怀抱。从野营山区回到营房驻地时,正是这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母亲千里迢迢来到部队看望我。她从家里背来了一大包传统节日美食,少不了有我最喜爱的家乡月饼、菱角、花生和茬梨。这一年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全班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围坐在母亲的身旁,享受着月色的美,过了一个欢乐的圆月佳节。母亲送给了我,也送给所有的战友们中秋亲人团聚的机会。

随着时光流去,我从部队转到了地方,进了城,平时里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母亲。在那个年代里,乡村交通不便,我从城里回家先得坐上轮船,下船后再步行十多里的小路才能到家。这天是中秋节,船靠码头时天色已晚,圆月更外明亮。我走在回家的田野间,月光静静地泻在稻穗上,给周围的芳草也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色。在家门口通往远方的田埂小路上,我一眼就看到了母亲站在那里的身影。这天下午,母亲一直在盼望我回到家里,左盼右盼,就是不见归来。天还未黑,母亲就来到了田间小道上等着。母亲怕晚间这路不好走,一直为我耽心着。这一天,母亲早早就为我做好了我记忆中最难忘的米面南瓜饼,米面还是用那洗衣板搓下来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稻谷做成的。我用在部队里学会的擀面皮、包水饺的厨艺,第一次在家包饺子,母亲不停地与我唠着心里话,沉浸在满脸的幸福与快乐里。待一家人吃完了这顿团圆饺子饭时,月亮早已升上头顶。我与母亲一同赏月,不经意间回头望见母亲原本一头青丝中爬出了一根根白发,在银色的月光下更外显眼。此间我在问自己,多少年来,可知道母亲为我付出多少心血,望月中我的眼睛有些模糊了。母亲,圆月就是您的胸怀,您把最深情的爱给了我,我何以报答您比那泰山还重的恩情!

夜幕灯红

夜深人静时,我点亮母亲的那盏灯,啼听火焰哔哔啵啵的微音,一如听着亲人的细语。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床头边总是挂着三件宝物:一个接生袋、一盏手提马灯、一件雨蓑衣。有哪家媳妇临产了,母亲得到消息后毫不迟疑地拿起她的宝物,小步带跑地往产妇家里赶。孕妇临产就是命令,多少年中母亲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一次偶然发生的事,让母亲成了乡村接生婆。早在母亲20多岁时,邻居家的姐妹临盆快要生产了,他的男人赶紧到几里外的村子上去请接生婆,紧急之下让我母亲帮忙照看一下临产的孕妇。谁知,没等她的男人回来,婴儿就降生了,母亲忙里忙外当了第一次接生婆。待到男人请来的接生婆给母亲一番指导,我母亲就算是入行了。打那以后,左邻右舍有人家媳妇临产了就会请母亲去帮忙,从此母亲就成了方圆好几里唯一的乡村接生婆。

母亲缠着一双小脚,是地道的农村妇女。母亲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却有超常的记忆力和过人的悟性。在她年老的时候,还能够清楚地说出几十年来经她接生的每个人的生日时辰。那时候,农村没有卫生院,也没有医生。母亲为救生救难,打那次被动当上接生婆起主动承担接生大任一生。哪一家媳妇怀上了孩子,母亲得知后会主动登门好几次,给孕妇传授怀孕知识,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到了临产前的几周,母亲还要再为孕妇切切脉,听听胎音,摸摸胎位,关照孕妇做些婴儿胎位纠正的练习方法。一旦有人生产时不够顺,母亲日夜不合眼,时刻守护在产妇旁。婴儿产下后,见哪个一时没有啼哭声,母亲就会立即提起婴儿的双脚,敲打小屁股,直到听到了“哇哇”啼哭声。有时婴儿产下后口中呛入羊水多,母亲就用嘴对口去吸,一点也不嫌脏。母亲接生几十年,经她接生的产妇和婴儿不知多少人,全部母子平安,这对于具有现代化医疗条件的大医院来说也是一个奇迹。

我们这里的人们常说,人生有“三喜”: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和初为人父(母)时。母亲是见证喜得贵子(女)的第一人。那时,谁家里生了小孩,都会举行“三朝洗澡礼”。若是主人生的头胎或多胎女孩后得一男丁,喜庆之日就会放在“大三朝”这天进行,“大三朝”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五日。这天,主人会请来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摆上多桌宴席,在门前挂起红灯笼和爆竹等。待客人们到齐时,母亲早早准备好就为婴儿洗澡。洗澡很有讲究,有人长大后身上有异味,据说就是人生第一次澡没有洗干净的缘故。给婴儿洗澡时,母亲在澡桶里放进了新鲜花瓣,为婴儿细心地洗了多遍清水澡后,才给婴儿穿好新衣服。这时,主人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十多枚硬币散在澡桶里,寓意宝宝前程似锦,大富大贵。这时,老早就站在澡桶旁的阿姨、婶婶和小孩们就会一拥而上,个个连袖子都来不及卷,把手伸进澡桶的水里摸“宝”,寓意占上富贵之光。在为宝宝做完洗澡礼后,母亲还要指导进行新生儿裔胞地仪式。通常是婴儿的父亲在门前选择好风水地,在深埋了婴儿的胎衣后栽上一棵树,送上祝福语。祝愿孩子像树一样茁壮成长,日后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让孩子长大后不忘裔胞之地,留念这片热土,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母亲做接生婆全当积德行善,所担当的责任和辛苦非一般人所知。在平时里,母亲就像待命的兵,救生的神,每时每刻都绷紧着弦。无论是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还是天寒地冻、风雨暴雪天,母亲都及时出现在临产妇女的床前。在她做乡村接生婆的50多年时间里,用她那缠足小脚,走过多少泥泞的乡间小路,爬行过多少次乡间河流上的独木小桥,谁都说不清楚。那一年夏的一天,外面乌云密布,狂风四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忽见冒雨跑来一男青年,急切地对我母亲说,他的妻子突然临产,情况十分危急。原来,这位青年家在五里外的村庄上。这天早上,本来是用小船将妻子从十多里外的娘家接回家的。谁知,走到半路上,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妻子遭遇电闪雷鸣惊吓,在这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地方突然临产。母亲二话没说,提起她的接生袋,穿上蓑衣,拄着拐棍,一路小跑一里多地来到产妇所在小河边的木船上,帮她顺利产下一男婴。当母亲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一缕阳光从厚厚的云层夹缝中挤出来。不久,天空放晴,一条半圆形的彩虹挂在天边。母亲走在彩虹间,柔柔的阳光照在她身后嫩绿的禾苗上放出道道光芒。从远处看去,母亲、彩虹和禾苗上放出的光芒,这景象如同一幅观音下凡圣像的画卷。难怪乡亲们都说,母亲是福星,她来到哪家就给这户人家送来男丁或女娃,带来了无比的幸福、欢乐与希望。

在母亲70岁过后的岁月里,农村计划生育全面推开,乡镇卫生院妇产科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母亲年老了,不用再去做乡村接生婆了。这一天,镇卫生院派人把母亲接去,让母亲给医护人员上堂课。母亲的接生袋也作为历史的见证物,高高地悬挂在会场讲台的正中央。母亲没有讲技术,她讲了做接生婆为乡亲们解难并为之奋斗一生的赤诚之心。那天,院长亲自为母亲挂上大红花,表彰她一辈子作出的奉献。

母亲走了。我时常在想,在漫长而寂寞的长夜,有一盏明灯,就不会迷路。

夜幕灯红,照亮了新生儿和我生命的前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