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邹凤岭的头像

邹凤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23
分享

年味乡情

  邹凤岭

大寒过后,人藏喜庆一年的年味开始扩散,年的脚步声加快走来,回家过年的心情日益缠绕着我。早早动身,我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小村子上。

大上午时辰,侄儿来到我跟前,对我说:“多少年了,难得回趟老家过年,今天我带你到小街上走走,看看家乡的人们今儿啥样子过年。”侄儿人在外面做生意,家一直住在老家村子上,这几年他每年都提前回到老家过年。

我的家在水乡,河网纵横,以往老家村子不通汽车,回一趟家不易。自从新农村建设加速后,从城里通往老家新修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侄儿自己买了进口品牌车。村上的人都说,现在外出、回家真方便,公共汽车、小车一直开到了家门口。我坐在侄儿自己开的小车上,经直驶向前面的小镇。

在我的记忆里,过了农历大寒节气就是立春,年就在立春时节边。在这个时节里,老家的人们忙年的身影随时都在伴着你,年味会越来越浓烈。

童年时,四叔是生产队里的会计,腊月里他是第一个“忙年”的人。进入腊月,全村子的人们都看着四叔,盼着他把队里的分配方案做出来,早早开了全队年终分红大会,也好让大伙儿去忙年。四叔总会赶在腊月二十四夜前,把全队上和每户人家的分配方案做好,满足大家的愿望。那时,社员们一年中到生产队里去上工,记着工分,到了年终会计先将全队的粮食、棉花等收入与化肥、农药等成本算出来,然后才能结算到农户。年终分红大会后,农人们手中拿着的钱虽很少,却还是欢欢喜喜地花着去忙年。

母亲首先想到的是到三旺供销社,剪上几块不同颜色的布料,赶日挑灯为我们兄妹每人缝制一身过年的新衣裳。而母亲自己和父亲,总是把他们那件穿了又穿的旧衣服,再拿出来整理一遍,补了又补,权当也有了一身旧衣服过年新。

过了腊月二十三,学生们都放假了,在外的人们也都回到了家,村子里比往常热闹了许多。家家户户掸尘、刷墙壁、打扫门前屋后的卫生。再后来,紧跟着就是做年糕、蒸馒头、长米饼、糊灯笼、贴对联,一派忙忙碌碌新气象。最让我高兴的事,过了腊月二十四,就有人家杀年猪。那一天,听到猪的叫喊声,我与小伙伴们都往那里赶。只见那杀猪匠,将宰杀的猪放到盛满开水的大木桶里,三下两下子一会儿功夫就给猪子“洗完了澡”,猪毛被褪光,成了干干净净的白胖猪。父亲打回来二斤新鲜的肉,这是过年时我家最大的菜。

母亲是最忙碌的人。早时父亲学会做鞋匠,后来生了一次病,视力明显下降,母亲接过了上鞋子的活。那年头,过新年人人都要穿上一双新布鞋。全村上只有母亲一人会上鞋,从腊月初头起,母亲就给人家上鞋子,一直要忙到大年三十的下午,才能把鞋子全上完。腊月里,天气异常地寒冷,常常深夜里我一觉醒来,还看到母亲坐在油灯下不停地在上鞋子的身影。母亲是最能吃苦的人,她说就是年前十多天里不睡觉,也不能落下一双未赶好的新鞋子。

过年时,贴对联、挂年画是不可缺少的。兄长是全村里的文化人,写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到了腊月的后几天,从早到晚,再到夜里,成天为乡亲们写对联。乡亲们一个个说笑着,坐等着,一会儿手捧着红彤彤的对联,高高兴兴地回家去,贴在了大门上,看着读着吉祥语,喜悦从心里爬到了眉梢。

自村上那户人家宰杀了年猪后,村子里的人家开始炸肉圆,那香香的味道飘满了整个小村落。孩子们玩耍捉迷藏,闻那肉香的味道,“馋虫”早已爬到了嗓子眼。当我回到家里时,看到母亲仍在低头上鞋子,看那父亲打回来的二斤肉,原封未动挂在堂屋里的铁钩上,心里总不解母亲怎就比人家忙。直到大年三十太阳西斜时,母亲终于做完了手上活,这才来到厨房赶做年夜饭。

做年夜饭是忙年的重头戏。那年头,钱少肉更少,母亲却能变戏法般地烧出了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茨菇烧肉、红烧鱼、水煮肉圆、白烧鸡、长蛋糕、豆腐羹、芋头马齿安乐菜,外加青菜汤等“八大碗”一样也不少,这是一年里吃上的最好的一顿饭。忙年的时候,做肉圆是最经济、最能在冬季里保存的荤菜。母亲将父亲打回来的肉,大部分用来做肉圆。母亲做的肉圆里其实肉很少,大都掺的是糯米饭,吃起来却有肉的那股鲜。少量的肉可以做出一大篮子的肉圆,放到年后日子里吃,可以腾出空来串门、看戏、走亲戚。

我还沉浸在儿时看那忙年时的记忆中,侄儿提醒我已来到了小镇上。

小镇子,是镇政府的所在地。规模不大,就东西南北两条街。平日里,行人车辆也不多。可今天,小镇子正遇逢年过节,人挤人,车挤车。侄儿只好将车停靠在镇子外的一处空地上。下了车,步行向前挤着走。

我们先到了一个农贸市场,这里鸡鱼肉蛋、生猛海鲜、水果蔬菜样样全。我看出大都是农民们的自产品,比城里更便宜些。再往前走,只听见年画、对联叫卖声。看我俩像个文化人,人家竭力向我们推销各种各样的大年画。无奈之下,我买下了好多张,也不知道回到老家里往哪儿贴。再走过去是服装、鞋袜、杂货市场区,什么样的服装、鞋袜全都有,铁锹、龙套等农耕用具也不少,可是我们俩不是他们的客。正晌午,我们来到了小吃熟食区,来上一碗新鲜的鱼汤面,那是我家乡的特色面。这年头,农村里,忙年更未忘记做生意,生意之中飘满着老家那浓浓的年味。

吃完鱼汤面,侄儿重新回到了那农贸市场里。在一户“周氏食品”门市里,侄儿写下了满满一张纸的食品采购单交给店老板,让他隔日按照清单上所列的年货送上门,老板高兴地陪着笑脸把我们送出了店。如今,家乡过年时的“八大碗”已成为过时的土菜,年夜饭少则也有二十样,采购年货也不必自己去动手,服务上门更方便。

回到了家乡小村子上,只见孩童们手里拿着掷地炮,不时地甩向村前的路边,提前发出阵阵喜庆年味的声响。年味乡情,忙年中更见人们追求梦想,幸福着,快乐着。(邹凤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