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铁城的头像

铁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06
分享

当农民也自豪

铁城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刚初中毕业的雷放因祖祖辈辈都姓“农”,那时既不兴外出打工,又无人教他学艺。没有任何出路的雷放,只好无可奈何、顺理成章地跟着他爸妈和哥姐一道当起了农民,蹦蹦跳跳地参加生产队里铲草皮、铲田坎、锄地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农活。

哪怕起初一天只得四个劳动工分,雷放都打心眼里高兴得不得了。

因为那时的他,从未出过远门,从没进过城,不知道世上还有干部和工人的日子比农民过得好得多得多。

人们都说不知者不为怪。因为雷放不知,就不能说他傻、说他笨。

在雷放的心目中,每天四个劳动工分,已标志着自己开始自食其力了。因此,他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高兴。

在生产队上班半年后,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始了,雷放与生产队的社员们一样拿着锄头、箢篼、扁担,到二十里路以外的祝家洞水库挑淤泥。

领队的大队民兵连长马亮发现他年龄少小、体单力薄、聪明干练,就安排雷放与他一道负责给挑水库和堰塘的人们发牌子、记挑数、量土方。

一年之后,因雷放工作认真负责、从未出错,能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深得大队干部们赏识。就这样,他便从此远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当上了乡邻们、尤其是同龄人羡慕不已的“新型农民”。

雷放所在的两龙公社双河大队,是当年西川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因此,很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农机、具都会在他们那里先行、先试。如杂交水稻培育,螟蛾灯灭虫,汽、柴油抽水机、打谷机,手扶式、东方红拖拉机等当年绝大多数农村前所未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都会在双河大队先行先试。

他为杂交水稻流过汗

七十年代初的农村,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原始落后、肥料欠缺,庄稼长势普遍较差。一遇病虫害,农民们就会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到绿油油的玉米苗和秧苗,以及金灿灿即将收割的稻谷大片大片的倒地烂掉。

那时玉米和小麦亩产量大多在200至250斤左右,水稻亩产量一般仅在400斤左右,绝大多数农民都会守着大片良田而青黄不接、挨冻受饿。

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提高粮食亩产量,各地农村公社和大队便相继成立起农技站或科研组,将“跨长江(亩产600斤)”、“过黄河(亩产800斤)”的高产口号喊得震天价响。

也在此时,雷放又幸运地当上了中国农村最为基层的农业技术员。从此,专职管理生产队50盏螟蛾灯,在大队科研组农技员指导下培育杂交水稻,便成了雷放一年到头、从早到晚的一项主要任务。

螟蛾灯,是一种由灯管、灯座、镇流器和启辉器组成、自上而下逢中吊挂在三脚立柱上的日光灯,灯下置放一口装满水、放有“杀虫螟”和“六六六粉”的废旧铁锅。螟蛾灯发射出紫外线特强的绿光或蓝光,对铺天盖地的螟虫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杀伤力。每天天黑之后,雷放将分布于四面八方的所有螟蛾灯开启,每天清晨再将其全部关掉,并将铁锅里死螟虫倒进一旁的粪坑,再加水加农药,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如发现有灯管、镇流器或启辉器损坏,雷放还得马不停蹄地到乡场或武陵县城购买耗材,予以及时更换修复。

自从安上螟蛾灯后,玉米的蜷叶虫病和水稻的穗颈稻瘟病得到了有效遏制,雷放所在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得以大幅增长,村民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喜不自禁。

培育杂交水稻,是在两龙公社、双河大队农技员的具体指导下,将在县农科所引进的被称之为“父本”和“母本”的水稻秧苗,从刨厢、栽插、施肥、授粉到收割、晾晒,都严格按科学的方法一竿子到底,并确保不出一差二错。

培育杂交水稻,首先是要选好光线通透、水分充足的田块;其次是按“公本”高、“母本”低的原则刨好土厢,以便“公本”扬花时,能最大限度地将花粉顺扬在“母本”身上;其三就是按秧叶伸展一致的方向,南北或东西朝向一株一株、整齐划一地栽插至已刨制好的土厢上,确保秧苗成长过程中能更好地通风透气;再就是人工授粉,也就是技术含量最高、劳动强度最大的一个关键环节。每天中午12时至14时,是水稻授粉的最佳时机,雷放带领同伴们冒酷暑、顶烈日,手拿着事先用硬纸块卷成喇叭形的漏斗下到田间,将“公本”的花粉一株一株地摇进漏斗,再一株一株地抖放到“母本”苗上。每当此时,人们都会为“母本”受粉万无一失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无旁骛。每次授粉结束,人们都会大汗淋漓、衣衫湿透。最后,才是收割和晾晒。

自从有了雷放他们自己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双河大队的水稻产量便得以猛增,如愿以偿地跨过了“长江”和飞越了“黄河”。

他是首批农业机械手

一九七二年前,“铁牛走进我的家”和“实现农业机械化”只不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广大农村群众的一大愿景。

出乎雷放意料的是,这一美好愿景,竟来得这么突然!

七十年代的第三个冬天,双河大队的农民们没等到“铁牛”进家门,却意外地盼来了县农机水利局分配给双河大队的三台3马力汽油抽水机。

意料之中,雷放和周龙、蒲俊瑶三人便成了双河大队的首批农业机械管理员,参加了《武陵县首批农机手培训班》。

20天培训结束时,雷放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得到了武陵县农机水利局的表扬和奖励。

没有抽水机之前,川东南绝大多数农村都是靠天吃饭,双河大队更是如此。尤其是雷放所在的生产队,所有农田都是在高低不平的土坡上,只要晴上十天半月,多数田块就会干得发裂,如不及时灌水,田里的秧苗便会干涸至死。遇此境况,欲哭无泪的大爷、二妈们都会寝食难安、焦急万分,望眼欲穿、日复一日地期盼着上天下一场及时雨,救田间的秧苗于水深火热之中。

雷放第一次用汽油抽水机将堰塘的水抽往直径距离15米的坡顶,再自上而下灌溉约30亩秧田那天,全生产队的大人、小孩将他和从未谋面的汽油抽水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得水泄不通,像看西洋镜那样,盯着雷放将10多根3米长的塑胶水管连接成一条“巨龙”,再将汽油机启动绳在启动轮上缠绕五、六圈后,用力向上一拉,汽油机便“啪、啪、啪啪啪、轰隆隆”地转动了起来。不一时,堰塘的水便在10几米高的山坡上“哗啦、哗啦”地流了出来,围观的人们一个个惊喜万分、手舞足蹈起来,不少老农还兴奋得热泪盈眶,赞不绝口地连声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我们再也不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了!

随后,公社农机站的技术人员为尽量发挥汽、柴油机的作用,又发明了将水泵换上打谷机,大大减少了农村社员的劳动强度和节约了劳动力,深受农民们普遍欢迎。

就这样,雷放、周龙、蒲俊瑶三人,一年四季围着汽、柴油机转,很受双河大队干部、社员们羡慕和尊重。

他给农民兄弟讲过课

上世纪80年代前,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至极,除盼星星盼月亮的看上一场露天电影之外,其余便是看碗里照得起人影的稀饭和夜晚飘忽不定的油灯。

在当农技员和农机手的三、四年间,土生土长的雷放终于见识了两龙公社和双河大队以外的五颜六色和缤纷世界。

他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以一己之力、尽可能地丰富父老乡亲们的工余文化生活,普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技术知识。

为让本大队农村群众元旦、春节和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能够看到文艺节目,身为大队团支部书记的雷放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大队宣传队文艺节目的创作和排练。无论严寒酷暑,他所领导的宣传队都坚持每晚8一11时三个小时排练,有时还会推迟至凌晨一、两点钟。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两龙镇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提起雷放主演的独幕话剧《评分后的风波》、快板剧《扫盲路上》和群口诗朗诵《周总理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等当年深得两龙公社干部、群众拍手叫好的文艺节目,无不伸出拇指赞不绝口。

为丰富本大队青年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雷放还在图文并茂办好黑板报的同时,征得共青团武陵县委和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办起了一个藏书2000余册的双河大队图书阅览室,为日后两龙公社文化站的正式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提高双河大队、生产队干部以及后备干部文化素质,雷放率武陵县之先办起了双河大队扫盲学校,后改名为双河大队政治夜校,开设了识字、农技、农机和时事政治课。身兼校长、教师和工作人员数职的雷放,无论白天多忙多累,只要站上讲台,展现给学员们的依然是精神饱满、激情四射。农技课时,他会将蚜虫、蝗虫、叶蝉、玉米螟及蜷叶螟等主要危害农作物害虫的产生和繁殖、危害方式,以及杀灭药物、杀灭方法等讲得十分细致、深透,让学员们瞠目结舌、佩服有加。农机课上,雷放又会将单缸汽、柴油机大卸八块,将汽缸、油箱、活塞、火花塞、曲轴、齿轮、飞轮等零部件的位置和作用介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受到学员们一致夸赞。

一九七七年秋,雷放所创办的双河大队政治夜校被评为西川省先进政治夜校,雷放被评为农村政治夜校先进个人,同时受到省委宣传部和农村工作部的表彰和奖励。

如今,两鬓斑白、年近古稀的雷放,只要提及当农民时的艰苦岁月,他就会面露喜色、两眼放光,神情激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八年农民生涯的那年那月那些事。

无论何时,雷放都会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地告诉人们:“当农民我也自豪!没有那些年当农民时的奋斗经历,我就一定没有事业有成的今天。”雷放还说:是当农民时的艰苦磨炼告诉了我,因为贫穷落后,才会思变思发展;因为孤陋寡闻,才会竭力窥视身外的神奇世界;因为干一行爱一行,才会做一事成一事;因为如饥似渴、饱览群书,才得以终生与笔墨为伴、与文字共舞。

但凡此时,意犹未尽的雷放都会喜笑颜开、发自肺腑地说:现在的农民更应自豪,他们有国家富强的坚实基础,有党中央共同富裕的英明决策,等待他们的,只是前几代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及早实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