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大师说过,阅读就像走进了一座迷宫,然后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与过去的现在的一个又一个人物会面、交谈,旅途中不断产生新的惊奇,我们就在这字里行间钻来钻去。
——题记
米凯是美国一名自由摄影师,2012年6月的一天,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经过一处垃圾场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映入他的眼帘:一个捡拾垃圾的妇女,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腿套长袜,脚穿线绑鞋,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一个蓝色塑料袋上,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此时,天空悬浮着乌云,一场暴雨即将降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遨游于知识海洋的专注……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出于好奇,米凯费力爬上了垃圾堆,和这个妇女攀谈起来。妇女微笑着告诉米凯,她叫安•杨拉布尼,就住在附近的贫民窟,她因家境贫寒,小学没上完就开始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长大结婚后,养了四个孩子,丈夫收入不高,只好继续捡垃圾补贴家用。
米凯说:“你的生活如此艰辛贫困,在这样的环境中竟还能热爱阅读,确实令人钦佩。”她脸微微涨红了:“我一天的生活除了捡垃圾外,还从书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安慰了我不安的灵魂,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我接受教育的时间很短,也没钱买书,书中的许多内容我也读不懂,但我通过看图片和页面设计,慢慢也积累了不少知识。”
杨拉布尼对米凯说:“能送我一张照片吗?我买也行。我要把它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用来鼓励我的孩子们好好读书。”米凯满口答应,三天后把相片送去了。
在2013年2月15日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垃圾堆上的阅读》从10万余份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作品一等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那个肯尼亚妇女生活虽然艰辛,但她只要捡到书就会花时间去阅读。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她拥有好奇心,这好奇心将引导她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是远比这里的垃圾场宽广得多的世界。”
我的真正的阅读是1979年读师范时开始的,学校有一间教室大小的阅览室。我的课余时间大部分在这里度过的,乡下读初高中,极少看过课外书。一到阅览室,我就贪婪地阅读,有时觉得有些句子、文章特别好,书又不能拿走,只好摘抄,有《中国青年》《人民文学》《语文学习》《收获》等。现在,我翻开发黄的笔记本,内容涉及文学、历史、教学等,其中摘抄了一篇谷茨的散文《春意的遐想》,大作业本写了满满四页,这是否与我以后喜欢写散文有关呢?还摘抄了图书室借的《红岩》《破壁记》《风凛冽》《巴黎圣母院》等书中的片段。从那时开始,就培养了我阅读的习惯,摘抄的习惯。到现在我的摘抄和剪报就有三十多本。
这么多年,我都有一种主动读书的习惯。在阅读中,在一种安静的阅读状态里,冷静地让自己走进作家所构建的文字世界,不由自主地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在文字世界与自己的精神空间里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思考能量。这是更美的一种享受。
春天的夜晚,不寒不燥,既无蚊虫叮咬,又无落叶打扰,淡淡花香在书房里飘散,沏一盏淡茶,茶香袅袅中忍不住想要静静地做点什么。如此美妙的时光,翻开一册经典吧,重读经典名著难免会有新的感知和新的理解,故事里的坏人也许不那么坏了;故事里的情节也许不那么远了,就像在身边刚刚发生过。
我坚持业余创作三十多年,写作同时促进自己多读书。
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我喜欢阅读文学、历史类的书籍,我长期订阅报刊。读了就有感悟,就动笔。写作又促使自己要多读,要想写黄角树、柳树,读读有关榕树柳树的诗歌散文。写《永远的屈原》前,再读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读《屈原列传》全文,读郭沫若的剧本《屈原》。写《宋词水慢慢》,阅读大量宋词……讲课时,阅读的内容也信手拈来,学生喜欢上我的课!
阅读写作也影响学生。
自己爱读书,在《文学月刊》《美文》《青年文摘》《散文选刊》等上看见有好的文章就在课前五分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摘抄本和剪报给学生传阅。有时搞一些阅读活动:课前五分钟轮流上台推荐好书、每半期统计到阅览室和图书室的次数、摘抄本展示、读后感评比等。我常读自己的文章给学生听,如写师生情的作文,读《我和你》:“……我是为你而茂盛的森林下的泥土,为你的成长而来;我是注入你大海里的小溪,为你的强大唱着欢乐的歌;我是为你挺拔的山石,无论立在峰顶或是铺在脚下,都是那么结结实实……相信我,孩子!我和你有缘,今生为你,无怨无悔!”学生听得很专心,同时也是一堂思想教育课,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情感价值观。教写人的作文,我读《怀念我的恩师》;教怎样谋篇布局这个专题,我读“并列式”的《山中听水》,读“镜头式”的《温情一刻》……
当今青少年的阅读,读得少,而且单一,尤其是网络文学的盛行,容易让人痴迷沉溺,入而不能出。我们要多引导,让孩子多读有用的书。
我在学校古榕文学社当了13年的辅导老师,当初文学社的孩子还喜欢阅读吗?去年,我回访了几个学生——绍蓉说:“感谢杨老师为我们播下的文学种子,感谢读高中时养成的阅读习惯,毕业十年的今天,我仍然觉得文学能给予我力量。每当我内心感觉浮躁的时候,我总喜欢看看文字,写点东西,因为这样的瞬间可以让我内心充盈且宁静。”国蕾说:“在高中,很幸运我加入了文学社。我的爱好不多,文学社刚好包含了阅读和写点文字这两点。高中时的零花钱都拿去买了书,每期的校刊《古榕》我还保存着。我记得写下那些文字的心情,有开心的,也有泪光……离开母校12年了,我仍坚持阅读,时常想念母校的古榕和文学社。人生的路很长,走着走着,我停下了笔却未停下脚步。”堂宽说:“感谢当初杨老师叫我加入了文学社并当社长,从高中、大学到现在,我觉得看书是一种享受。现在,如果一周不看书,觉得少了什么。书是我最好的伙伴,让我的视野更开阔,业务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涨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人的感受常因其阅历深浅而不同,少年时,读到一句满含哲理的话,似心有所动,但并不能得其要领,有点迷迷蒙蒙;步入中年后,经历了世事沧桑,再见到书中的这句话,便会如醍醐灌顶,一切竟如洞若观火,心下澄明。老年,有了足够的时间躺在藤椅上,半眯着眼在斜阳里看书,站在圈子外,才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便觉得苦甜参半,余香满口。正如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有时候读一本好书,也是读自己:读自己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读自己冥冥之中的某段经历。或者叫重遇未知的自己。现在,我到了不受约束的年龄,想读多少书就读多少书,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但是每每捧读,都怀着一种认真的态度。在书上勾画,读完一本书还要摘抄,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书是创作,读书也是一种创作享受。
作者介绍
杨光英,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协会员,泸州市评协会员。坚持业余创作30多年,有数千篇作品在各级报刊媒体发表,合著《逝水留香》《走读泸县龙桥》,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像溪水那样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