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季熙河的头像

季熙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10
分享

知否,知否?应是年华未老,海棠正茂

李清照的那首词,现在读来,着实应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如此清婉暧昧之意,作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歌词,也谱了深情曲调。

剧中有句话,似乎抛出一个时代的慨叹:关心则乱,关心则忍。

乱为何?忍亦为何?

易安,易得平安,她生在雅俗共赏的宋代。少时,闺阁腻烦,总要去墙外看看,那时的汴京,盛世繁华,不是残梦。

诗词皆是故事,世人读懂了诗词,也频频寻觅故事中的花间。

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苏轼身在黄州,有数亩田地,已吃了多年江鱼山笋,醉酒往昔,几箸东坡肉。

这一年,东坡临窗见花影,落笔心中缱绻,“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再次言及挚爱“燕支雪”,此乃赞誉如胭脂般妩媚的海棠。

友人说他思乡情切,所谓“燕支雪”,即西府海棠,西府许是崇山峻岭外的西南天府。

同年,齐州李氏深宅,得了一女,取名清照,清风朗月,款款相照。

诗人言,海棠春睡,晚妆潋滟;世人说,万千气象,不如东坡乱中取静。

她出生的年月,有东坡之海棠花开。之后,她习得韵律,手握紫毫,听父亲李格非时常念及恩师苏东坡,便久久叹息。

轩窗外的海棠,乱红飞过秋千去。

还有数点绯红,飘落成山峰,堆积在她的花笺上,重重叠叠,如大宋江山。

岁月是惊蛰时分的雷雨,无心人深感兵荒马乱,而有心人则关怀这雨后的万物生机。

建炎元年三月,先生辞世已是数十年,金人夺取汴京,城中瘟疫难以抑制。

此时的清照,因这瘟疫,失去了相爱半生的丈夫,赵明诚。两人乃是绝配,名字可化为一句:照见你明媚的诚挚情谊。

她知晓齐心协力,可渡瘟疫,但时代的伤痕却刻在有心人的心扉。她只能以笔为药,忍受着情深不寿之苦涩。愿天下安然无恙,年年春日盛宴,与君把酒共赏。

仲春时节,不知谁家孩童正诵读先生之诗词,不知谁家儿郎正醉语先生除疫之丰功伟绩……安乐坊药香弥散。

曾经,心怀天下的东坡,将真知灼见皆着墨留存,以便后人。世人铭记先生恩德,遥望先生故乡,不知何年可至眉州。

也不知,汴京故宅中,海棠是否花满枝桠……

听闻先生在黄州时,其被贬友人王巩还乡,与先生畅饮。先生问友人之随行红颜,岭南的滋味。

友人红颜,名为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女子之语,如沐春风,先生得此良言,顿觉浪涛可定,心绪已安。定惠院那株遗世而立的海棠,如似故乡,饮酒赏花,当年摘下海棠别在鬓边的雅趣犹在。

“此心安处是吾乡”,关心使人心烦意乱,也让人百般忍耐,可这背后柔情悱恻,令人动容。

因关怀而付出的一颗真心,情暖年华,青春不朽。

知否,知否?“最是一年春好处”,雨疏风骤后,海棠正茂,风华依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