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博士在回答一个学生提出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细小的镜片,他对学生说:这是我在路上发现的一面破碎镜子中的一块较大的镜片,我把它捡了起来,并被他吸引了。它能把光线反射到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深坑、缝隙和黑屋子里。我一直珍藏着这枚小小的镜片。当我长大成人的时候,我懂得了,这不仅仅是一种孩子的游戏,而且是指导我一生的一个比喻:我就是镜子的一个碎片,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我将尽我所能,用真理、理解和智慧之光去照亮人们心灵上的阴暗角落,改变人们的生活。马斯洛博士深有感触地说:“或许其他人也会像我这样做,这就是我的人生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做完美的镜子,但是我们可以有碎片的光芒。哪怕你一无是处,你会说,我是这世界的物质之一,我是一个分子,我有自己的思想之光。这就够了。
碎片的光芒,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并且启悟我们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在我们身边,不乏这些镜子的碎片,只是能否反射出光芒,就是碎片的内质问题了。大海浩瀚,露珠微小,也许从露珠那更能看见太阳的光芒。
由此想到做人。一个县委书记,他能为这个县做一件让人们记住的有益的事情,比他在工作报告或任职计划上写出的成百上千件“大事”和“杰作”要来得实在,也来得漂亮。事情本身并没有大小之分,饥饿已极的人更看重路边卖茶叶蛋的小贩,而对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不屑一顾;瘟疫来临,一枚小小注射针可能比一管大炮更管用。
我们平常教育孩子要胸怀大志,要出人头地,这当然没错,可是当人人都成了元帅,而那唯一的士兵可能更被看重。在香港的一段时间,常常听到有关李嘉诚教子的佳话,不能不佩服这位巨富远大眼光里的绵密细致之处。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才是他自己的钱,孩子从自己身上流下来的汗水才是带着他体温的珍珠,孩子的眼睛始终巴望着父母的钱袋,他必将走偏自己的人生之路。李嘉诚的成功无疑是一面闪闪发光的圆镜,而他给予孩子的却是碎片的光芒,是一些勤俭、诚实、耐力、宽容、虚心和不辞劳苦的玻璃棱角,同样闪闪发光,甚至更具有逼人眼球的震慑力和吸引力。
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碎片的光芒,忽视了露珠里的太阳,忽视了针尖的穿透力。我们过于追求完美,追求伟大,过于从整体上去规范孩子或要求别人。孰知这世上完人是没有的,而残缺的棱角依然闪着灿亮的光芒。海伦·凯勒说过:“只要朝向阳光,便不会看到阴影。”当碎片的光芒同样把我们的眼睛擦亮时,你会明白,为什么云缝里的阳光愈加灼烁,为什么石缝里的劲松格外顽强。
玻璃碎片的光芒,是另一种心灵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