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崂山,充满着大海饱满而浓郁的咸涩气息,浑如一只硕大的海螺,被一排排巨浪推上岸来,它想蠕动,想翻转,却终将归于淡定,于是用一丝海腥气轻轻撩拨着游人的嗅觉,挑逗着旅客的兴致。
道教气氛浓郁的崂山,面朝大海,繁花盛开。
在崂山看浪,应该说是一个绝佳的所在。崂山在青岛市东,南濒黄海,东临崂山湾。山的耸峙,海的浩淼,在这里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他有着犀利的一撇,又有着骀荡的一捺。这一处突出的海岸犹如平庸思维里的一朵璀璨的灵感之花,倏忽之间便叫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争相一睹黄海的胸臆和太清宫的仪容。
我们向大海深情地嘱望,同时敞开闭塞已久的胸臆;太清宫在我们背后静静地偃卧着,恬然,肃穆,与佳木繁阴一起消受着初夏的清凉和静谧。在我们还没有转过身来时,那儿的九宫八观七十二庵都悄无声息,只有大海的喧嚣与呼吸用立体的海浪形式写在岩石上,写在栈桥外,写在凌空而架的索道下边。索道上飞梭般的过客,才是我们人生的写真:潇洒而刺激,倏忽而难忘:匆匆亦复匆匆。
崂山浪绝非雕虫小技,它是大手笔,是山与海交媾的杰作,是静与动默契的骄子,是禅与道交汇的缩影。每一个浪头扑上岸来,都会溅起一排洁白的浪花,那是大海璨齿的朗笑,那是博大深沉的艺术家抛给我们的诱惑。一位长发飘飘的女孩,穿一身湖蓝色的裙装,坐在岸边一块礁石上,一个特大的浪头铺天盖地而来,将她整个地泼洗得淋漓尽致。因而,这个女孩也就成了一个美丽而令人惊悚的意象,她惊愕不已的神态和玉佩琅琅的笑声让我们发现了大海的幽默、大海的稚趣以及大海的宽容。立在栈桥上,一任大小浪头舐舔着脚底下的藤木和站桩,甚至咬啮着我们的脚趾脚板,无数次莫名的冲动随之而起,灵魂虚无缥缈着,像背后太清宫檐头上袅袅的白云。
太清宫相传为唐代道士刘若拙由蜀云游至此潜修,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建做道场,名为华盖真人道场。宫殿后面的长春洞,据说是邱处机修炼处,洞壁上仍有邱氏所刻“访道山”“游仙仓”等字迹,并有遗诗十首刻于太清宫三清殿巨石之上。因为细雨如帘,迷雾似罩,不便探访,我们只好折道而回。想必这十首诗一定透露着邱道长的许多玄机,我等凡夫俗子是难于解尽的。导游说,海岸塔底还有一洞,名曰“仙窟”,是张三丰隐修处。我们当中便有急于寻访仙窟者,导游说海浪滔天,阴霾密布,一下子怕是寻不了塔底仙窟的,倒有一处鳌鱼望月的奇景,与月中嫦娥有关,各位有此雅兴否?谁知此时已经有大半游客奔向了崂山瀑布,我心想如果今夜有月,那就来一次月下望鳌鱼吧,岂不更有无限妙趣?
我们在崂山嬉浪,其实是大海在挑逗我们这些成年的“孩童”。看吧,那一次次撞击在礁石上散发开来的礼花一般的激动,那一回回铺展到海滩上卷轴般滚开的大气磅礴,那一重重涌来又一重重退去的不竭的探访。崂山浪也许从来不信教的,尽管崂山道士在中国道教名山中尤为出名,尽管电视剧里把邱处机、张三丰、孙紫阳们描绘得活灵活现神异无比,但崂山的地理意义和地域价值除了笼罩上一层十足的禅意,其他诸如崂山矿泉、崂山啤酒、崂山名茶、黄海海产品和中国潜艇基地……无不是青岛人的骄傲和自豪。在人们的趣谈中,晓庆红楼、倪萍故居,也都溅上了一朵朵彩色的浪花……
在崂山嬉浪,往往会遗失自我。千重浪来压海啸,万斛银珠落沙滩。一个人在岸边彳亍,似乎也是一粒水珠,一晃,就消失在荡漾的海水中;抑或是一粒沙子,一转眼,竟然平庸得不知自己已身在滩涂。然而,心胸博大的人,是容得下浪花和礁石的,他心里自有一座崂山,四季葱郁,百年嵯峨。
崂山本不叫做此名。据考,古时候以星象划定区域,此地属于天牢星区,当为牢山;秦始皇登此山望蓬莱,名之曰牢盛山。民间以始皇下驾劳民伤财,自然称其为劳山。又据《崂山纪闻》载,唐代道士王昱、李遐周于天宝七年(748)由京师至崂山炼丹修道,玄宗嘉之,因改称辅唐山。至此可以说,崂山聚道教、神话、传说和人文于一体,纳气候、景观、经济和艺术于一域,开创了我国旅游业综合性、层叠性、褶幅性之先河。
崂山,一支巨笔,写着它的神秘与大气;黄海,一幅宣笺,绘不尽我的联翩浮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