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盐阜警风的头像

盐阜警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19
分享

乡野里,那棵老梨树

文∕迟 人

坐在岁月的河口

我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源头

——题记

那棵老梨树,长在阜宁县三灶镇东湾村四组,一座乡间老屋的西山墙边。

老梨树不高,挺立在一洼豆角丛中。矮壮的树干上树皮龟裂,却顽强地伸出枝条,绿叶茂盛的树冠里,挂着一只只滚圆溜实的秋梨。风儿吹过,沉甸甸的枝头上下晃悠,那果实似乎就要跌落下来。

树的主人就是那座老屋的主人,一位82岁高龄的朴实老农民。他有一个散发着这块土地味道的名字——王其香。

知道王其香,是我的同事王海龙到这里大走访后说的。见到这棵老梨树,是2017年8月22日的下午。

因为王海龙告诉我,乡间有一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警察,至今还珍藏着几件当年警察的物件。

出于对公安老前辈的敬重和几分好奇,我和同事宋孝林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深居乡野的老警察。宋孝林是位警营作家,写过多部有关警察的作品,他也想为新作积累点素材。

阜宁县三灶镇的东湾村,位于204国道东边的獐子河大弯处,西边是通榆河,南边是三分港。王其香老人的家在四组,三分港的南岸。

我们在市委扶贫工作队陈必海副队长和东湾村徐祥林主任的陪同下,绕过三分港,沿着田埂小道七拐八拐地走着。田野深处有一座老屋。

还隔着一垄田,徐主任就扯着嗓子喊:“王老爹,有人来看你了!”

喊声刚落,就有一个身影从屋里出来,顺着田埂迎了过来。他的双腿被一片水稻遮掩着,上半身在地毯般的绿茵间快速移动着,不一会,就来到我的面前。

原以为来人是个年轻的后生,走近了才知道是位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的老者。

看着眼前这位地地道道乡村老农民模样的人,我怎么也没法将他和“警察”两个字关联上。

陈必海见我有些疑惑,就笑着说:“没错,他就是你们要找的王其香!”他长年在这里扶贫,和乡亲们很熟。

王其香老人满面笑容,蒲扇似的手握了下我的手。我感到他的手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透着一股豪气,刚毅、果断。

——那是警察特有的力量!我找到感觉了。

随后,老人家在窄窄的田埂上引路,带我们到他的家里。

我跟在后面打量着王老。他身着灰布短褂和旧沙滩裤,脚蹬一双塑料拖鞋,虽然头发有些灰白,但是裸露的胳膊和小腿上,隐约可见一道道条形的肌肉。他的步履稳健,过一条小沟坎时竟然一个跨跃,十分敏捷,一点也看不出已是80多岁的老人。

老人家居住的是一座砖瓦老宅,房前有一块约80平米的空地,除西边的厨屋一侧有块长着一棵老梨树的小菜园外,房前屋后全是青绿色的稻田,散发着怡人的清香。

我的目光被那棵老梨树吸引住,枝头上一只只深黄色的秋梨伸手可及,它的肉质肯定是白白的,甜甜的。王老刚要摘梨,被我一把拉住了。梨儿虽不会说话,可是摘下它,离开母体,它一定会很痛苦的,还是让它自在地挂在枝头吧。

随后我们进到堂屋里,东西各有一小间。东间有张床,西间摆放着几袋粮食和一辆城里早已见不到的加重自行车,车链条上油渍渍的,显然还在使用。

房屋虽然旧了些,光线也有点暗,但是很清凉,墙壁上的泥灰有些脱落,有几道细细的裂纹。屋内整洁,几件简单的家具摆放有序,地上清扫得也很干净。

一看,就知道房主人是位勤快、严谨的人。

徐主任告诉我,王老一人独居,他的老伴几年前去世了,二女一子的家庭都在县城里,各自打理着一点营生,收入还不错。儿女们叫他到城里一起生活,他不乐意,说我有手有脚,能动能跑的,去城里干什么?坚决不肯,儿女们也没办法,先由着他吧。王老爹身体硬朗着呢,一个人种着三亩多地,挑担骑车样样还行。他是村里的老党员,曾经当过生产队长。

“今天的东南风,把部队上的人刮来了!”

老人家又激动地拉上我的手:“我又找到组织了。”

我感到有点意外,这话是从眼前的这位老农民口里说出的吗?

他把身子往门外探了探:“小王没一起来吗?”

我知道,他说的是前几天到他家走访的王海龙,就告诉他,小王在监所上班走不开,并转达了小王的问候。

虽然和王老第一次见面,但是不知怎么的,彼此间没有一点生分感,就像是故友重逢。而且,听到他说出“部队”、“组织”这些词头,那种亲切感自然就更进了一层。

老人家紧盯着我和孝林身上的警服,口中啧啧:“乖乖,现在的警服真好看啊”,说完拉着我看墙上的照片。

堂屋的西墙上,挂着两个相框,里面有几张王老当年的照片,有挎枪的军装照,也有老式的警服照。老旧的相框一尘不染,想必王老经常擦拭。

“大家还是坐下来聊吧。”徐主任张罗着。我用手机翻拍了王老几张当年的照片,大家就围坐在堂屋的小桌边。

“我当过两次兵,又干过四年多的职业制警察……”老人家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六十多年前。他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准确,而且很健谈,和他交流没有年龄上的距离。

王其香,1936年9月出生,读了四年书,1956年3月,他刚结婚不到20天,就以“相当初中”的文化水平入伍了。

“我们一批300多名新兵从阜宁出发,下了汽车上火车,四天后到达关外的辽宁省抚顺市。冰天雪地里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省军区独立团的2营2连,番号是3717部队。”谈到当年,老人家的眼睛里泛着兴奋的光亮。

“我们连当时负责保卫一家生产雷管的兵工厂,厂子在抚顺郊外的大山里。离我们五、六里地的是日本战犯管教所,由3连负责监管。我们排负责保卫厂里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成品仓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经常有敌特分子搞破坏,我们都很警惕,除了训练就是站岗,两个小时一班岗,有固定哨也有巡逻哨,都是荷枪实弹,一点马虎不得的。”

他说着说着,就站起来摆了个持枪站岗的姿势。尽管手里没枪,但是腰板挺直,目光炯炯。

说到配枪,老人家更来劲了,那种激动的神情就像回到了当年,“我当时用的枪是雷锋用的那种,国产54式7.62毫米冲锋枪,我们叫它‘铁把冲锋枪’,仿苏联pps冲锋枪,就是圆圆的弹鼓换成扁长的弹夹了,枪托可以折叠,枪管上有洞洞眼,它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国产枪。”我很佩服他的记忆力,那些军械知识随口道来。

雷锋当时也在抚顺当过兵,我问他是否熟悉。

他说:“雷锋是汽车兵,部队在营口,经常到抚顺执行任务。我们不是一个部队,不认识。知道雷锋,是我第一次退伍当职业警察后,好像是1962年,我听说雷锋指挥倒车时,被一根木柱打到太阳穴上,当时就昏了过去,经抚顺市职工医院抢救无效牺牲了。上级组织学习时,我们才知道有个为群众做好事的先进模范雷锋,他牺牲的地方离我们驻地不远,后来全国都学习雷锋,毛主席还亲自题词呢。”

孝林问他两次退伍的情况。

“我们是1959年底集体退伍的,全国共有32万人退出现役,改为职业制警察。”王老起身,到房间里取出户口簿,里面夹着那两枚警察的胸牌和臂章。

我看了,是建国初期人民警察制服上的胸章和臂章。白底黑字的胸章上印着“中国人民警察”几个字,盾形的臂章上有“八一”字样。这两款老式的警察标识,我在警察博物馆里见过。

“我当了近5年的警察,换成了大盖帽,帽徽也换了,衣服上缀上了这两个牌牌。但是工作任务没有变,仍然是负责保卫抚顺市的重点单位和要害部门。我先后在抚顺发电厂、石油一厂,还有474厂工作过,474厂是一家保密工厂,专门生产制造飞机零部件的特种钢材。”

老人家又拿出两本退伍证。一本是1958年12月30日,由当时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签发的。还有一本是1965年1月25日颁发的,注明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荣立三等功一次,五好四次。照片上身着戎装的王其香年轻、冷峻又威严。

“当警察没多久,我就入党了。到了地方上,战士可以结婚,也可以把爱人调到抚顺来。我的老伴叫徐爱珍,是我同村人,她很支持我的工作,在外十年我只探过两回家。我老伴到抚顺来过一次,是想随我在抚顺过日子的,但是她不适应关外的寒冷气候,没多久又回家了。到了1963年底,当时林彪当国防部长,又把我们这批人重新召回部队,称公安部队。部队番号中国人民公安部队202部队,我脱掉警服又穿上军装,是个班长,上等兵军衔。”

说到这里,老人家看了我和孝林一眼,我注意到,他这时的目光有些迟滞。他接着说:“本来听说当警察要转干的,后来又回到部队上,30岁了,超龄没转成。我在部队上又干了不到两年,就再次退伍回到了家乡。”言语里,有几分叹息。

老人家平静地边回忆边说,我和孝林边听边记。

“回到家乡后,我当过生产队长,也做过大队里的治保工作,一直务农。”他把目光又停留在我的身上,说,“在抚顺十年,上面发的东西都丢了,只有这两只警察的牌牌我一直收着,留个念想。”

我看到那两只警察的标识干净平整,显然被他浆洗过。

老人家粗糙的双手捧着那两只警察标识,扭过头看着门外的田野,像是自言自语:“如果那年爱珍在关外留下了,我可能就在那里当一辈子警察了!”他似乎沉浸在那段岁月往事中。

屋子里一阵寂静,谁也不忍心惊扰他。

过了一会儿,我请他讲讲立三等功的经过。

王老回忆说:“那是我当警察的时候,在抚顺石油一厂。是个大年夜,天气非常寒冷,我值的是跨年班,也就是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的班。我发现厂区内有一处明火,再细细一看,不好,是输油管起火了!我立即向上级报告,同时高声喊巡逻的战友和厂里的夜班职工。由于发现得早,报警及时,火很快被扑灭了,要不然后果很严重,大火能把整个厂子毁了。事后上级给我记了三等功,说是减少了火灾损失。”

孝林问王老:“您当年在抚顺时,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遗憾的事又是什么?”

老人家略微思考了一下,说:“以前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现在想想,最高兴的事应该是换上警服的时候,冲锋枪也换成手枪了。最遗憾的事是脱掉警服的时候又当兵了,没有转干。没办法,我是有组织的人,得听组织上的安排。”

顿了一下,他又说:“我幸亏在抚顺这十年的锻炼,留了个好身体。北方寒冷,冬天零下四十几度,我们刚到时真不适应,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训练,耳朵冻了不让放下棉帽上的帽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一年四季用冷水洗脸,是山上的溪水,一直到现在我还是用冷水洗脸,习惯了。我的身体没有什么毛病。”

……

听王其香老人讲述从前的故事,就像打开了一瓶陈年的老酒,平淡中飘逸醉人的醇香。

有一段岁月叫警营,有一身衣服叫警服。王其香老人的警察生活虽然不长,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血与火的壮烈,有的只是冰天雪地里日复一日的枯燥值守,但是经过厚重岁月的积淀,同样很精彩。

人民公安来自人民军队这个母体,他当年的从警经历,折射出建国初期公安队伍正式组建的变革过程,是中国公安发展史中的一个印记,一段不可或缺的历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从警时间仅仅5年,但是他对那段经历,从来没有淡忘过。虽然已过8旬,老人家依然是那么地热爱警服,对警察的那份情感,依然是那么的炽热,以至于一直珍藏着当年从警时的标识。他的执着,彰显着一种忠诚。

记录下这段历史,感悟公安先辈们在沧桑岁月里的奉献,学习公安先辈的精神,是我们这代警察应尽的责任。因为,他们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必将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

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起身告别老人。

那双有力的手又握住我,我感到他有点依依不舍。他看着我,欲言又止。

一旁的孝林明白了,立即在采访本上写下我们的手机号码,撕下,递给老人。

我告诉他,我们还会来看望您老的!

经过那棵老梨树时,我不禁又驻足了片刻。看着枝头挂着的累累果实,想必这棵树在坐果前盛开着簇簇芬芳的梨花,轻风吹过,梨花飘飘……

走很远了,我回眸远望,一片青绿色的稻田里,老人家还在向我们招着手。

秋风中,他心底的那份警察情结,就像那棵老梨树上的果实,挂满了他饱经风霜的额头,因为我们的到来,他深埋的那段久远情愫又开始悄悄复苏……

就让老人家尽情地畅游在幸福的岁月里吧!

深深地祝福这位公安老前辈!

(刊于《盐阜警风》2018年第1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