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德岛,林木森森。
这里有一个没有展厅、馆室的露天博物馆。这里集中展示了挪威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53座。这里浓缩了挪威1000多年的历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有展示的建筑都不是仿制品,而是原物分解拆迁,照原型复原的。有的是整个村落、整条街道整体搬迁。这种以历史原貌示人的展出方式耗资巨大,困难重重,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
这个露天民俗博物馆从1884年起建, 历时100多年,至今尚未最终完成,仍在不断补充展品。挪威十分重视本国历史的教育,每年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学,都要组织学生到这里参观,待社会课考查通过,方可继续学习其他课程。
我们的讲解员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博士留学生,30多岁,蒙古族。她带我们来到整体搬迁来的100年前的老街。她指着街口的一幅广告对我们说:“这是挪威最早的加油站广告,就画在这堵墙上。为了让参观者能够看到这个广告,政府耗资60万克拉,用了3年的时间才将整幢房屋搬迁至此。”
街道两旁多数是一层楼的房子,偶尔也见二、三层的,有商铺,有住宅。房屋的颜色五花八门,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赭色的。讲解员告诉我们:从房屋的颜色就可以看出其经济状况。亮色的就是有钱人家的房子,暗色的就是一般人家的房子。因为挪威多为雨雪天气,亮色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但是,过去挪威生产不出彩色油漆,一般都从荷兰进口,成本较高,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有钱人家的房子还有一个特点:有玻璃窗,室内采光好。在100多年前,挪威的玻璃都靠进口,而且玻璃为易碎品,运费较高。加之玻璃保温性能差,在挪威要用2-3层玻璃窗才行,这样就使安装玻璃窗的成本居高不下。
我们来到一幢粉红色的木屋前,木屋没有铺面,只有几蹬木梯通向一道小门。解说员告诉我们:“这就是挪威最早的银行。”我走进去看了看,还真个银行!地方不大,柜台上有个窄窄的收银窗,展柜里还有当年的钞票、账本和号码机。解说员说:“挪威人酷爱喝酒,靠喝酒解闷,度过漫长的冬季。开办银行的初衷,就是为了劝告国人少喝点酒,把钱存起来,夏天去海滩晒太阳。”
走到路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加油站,还有最早的公路里程碑。这个加油站建于1928年,每次仅能容纳一辆汽车加油。加油站里还停着一辆红色轿车,是老国王乘坐的第一辆汽车。
我们爬上一个山坡,只见山坳里藏着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已有450年的历史了,是由挪威海边的山区整体拆迁来的。房屋全部用圆木垒成,矮小狭窄,黯淡陈旧,真有穿越数百年,目睹古老山村的感觉。讲解员说,我们面前的木屋是查理玛丽家的住所。一楼是粮食和牛羊肉的储藏室,二楼是堆放各种物品的杂物间,三楼才是人居住的地方。
我发现他们的木屋有一个特点:整幢房屋用木桩撑着,不挨地面,而且撑住房屋的木桩都是光滑的圆桩。门前的石阶离门槛也有一段距离,需跨步而入。讲解员向我们解释:房屋不着地面,一方面是为了通风防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小动物爬到屋里去。挪威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鼠疫,死了不少人。此后挪威人都十分注意,尽量避免与老鼠接触。
他们的房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屋顶都长满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雨保温。他们在屋顶铺上一层桦树皮防水,然后撒上土,在土上撒上牛羊粪,很快屋顶就会长满草,相当于给木屋穿上一件厚厚的棉衣。
村里还有一些房屋,梁柱上刻有花纹和文字,刻工很粗糙。这便是村里富人住的房子,梁柱上刻的是主人的名字。那边还有一间宽大的木屋,与其它低矮的住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原来这是村里唯一的休闲场所,类似今天的桑拿房。进屋一看,里面架着一堆柴,柴上垒着鹅卵石。解说员告诉我们:每当天寒的时候,男女老少就会聚到这里。他们点燃柴火,把鹅卵石烧得滚烫,然后泼上水,让蒸汽充满屋子,人们脱光衣服,享受蒸浴的乐趣。待蒸得汗流浃背,又冲出屋去,在雪地中翻滚。乐够了,又返回屋里,继续蒸桑拿。我表示难以理解:“这样一冷一热,还不感冒?”解说员回答:“恰恰相反,冷热交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据说这个村是历史上的长寿之乡,一般老人都能够活到80多岁。其原因在于居山靠海,滑雪、吃海豹油和洗桑拿。
我们离开山谷,登上山顶,眼前一亮:这里屹立着一座古朴的教堂。我见过古朴的教堂,但没有见过如此古朴而且设计得如此精巧的教堂,甚为惊讶。这是一座1200年前的史塔夫式教堂,为欧洲保存最完好的古木质教堂,用了10年时间才由挪威北部搬迁至此。该教堂用百年挪威松建造,呈乌黑色。教堂的设计简洁独特,具有几何图形之美。正面由大小六个三角体叠加,形成一个宝塔;背面由大小三个圆锥体叠加,形成一个圆宝塔。二者既统一又有变化,十分和谐美观。
教堂正中有一个金色的皇冠,这是挪威皇帝献给教堂的,显示了这个教堂在挪威具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人以到这个教堂举办婚礼为人生的最大幸事。据说接待日程已经排到两年以后。实在想在这里举办婚礼的新婚夫妇,只有先成婚,两年后牵着孩子再来补办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