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观达的头像

杨观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1
分享

文化古村张家堡

张家堡,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拥有四千多居民,其中杨姓占了绝大多数。这片土地承载着先辈们的深刻印迹,他们的故事被镌刻于书籍文献之中,赋予了张家堡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开基繁衍建家园

南宋末年,平阳凤巢驸马都尉杨正臣之孙杨学禄携叔弟三人从北港凤巢迁至江南垟张家堡南岸,成为杨姓家族的始祖。他们辛勤劳作,开垦荒地,历经岁月洗礼,家族日益繁盛。

明朝嘉靖年间,为了家族兴旺,族长杨万海着手家乡建设。他开挖金斗河,修缮杨家墩,并建造杨家桥。为改善乡民饮水条件,他捐资修建了深三丈、周长十五余丈的正方形水池,取名分银池,至今仍为乡里所用。

康熙迁界十年,张家堡杨姓内迁到平阳南湖,并深受南湖科举文化的影响,南岸杨之科返迁后,承继先业之志,重视子女教育,其子孙在张家堡建起了前仓、中仓和后仓三座宏伟宅院,彰显家族荣耀。

1842年是张家堡的鼎盛之年。这一年,杨配篯联合乡绅精心打造张家堡的十处自然景观,邀请鲍台、黄青霄等文化名人在谦益庐欢聚吟词,他还请倪上翰等人为这十景赋诗,这些诗句广为流传,为张家堡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今日张家堡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英勇御寇保家乡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成为利益争夺的手段,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然而,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先辈们为了保护家园,毫不畏惧,挺身而出。

宋末元初,处州山寇詹老鹞和福鼎山寇尤山野等人肆意劫掠前仓、江南等地。危难时刻,二世祖杨文六毅然与山寇抗争,最终英勇牺牲。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钱仓村民,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宋节烈士,村民们在钱仓城门东筑立了巡海土地庙,至今香火依旧旺盛。

咸丰八年,赵起等人在钱仓北山庙结盟起义,由于官府支持,金钱会势力遍及浙南大地,会众达十余万。据文史记载,金钱会战役中人员死亡千计的9起,焚烧房屋500间以上的有5起,人民群众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

张家堡乡绅杨配篯面对金钱会日益扩大,召集江南垟豪绅,说明利害,给佃农减租,号召佃农加入团练,防守江南,使江南垟未发生一次战事,几十万乡民免遭战火之乱,而杨配篯却因积劳成疾去世。

为表彰杨配篯防御金钱会功绩,邑人陈际中等倡捐建立杨公祠,温处道王景澄撰写《杨公祠堂记》,孙锵鸣亲题杨公祠对联:“君当万世馨香,最难忘伟烈丰功,昭慈多国;我亦一腔热血,却自憾才疏志大,愧此书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杨配篯去世后,杨佩芝接棒民团,秉持“踵成规、明约束”的原则,加强沿江军事部署,令金钱会不敢染指,直到官绅合力平定金钱会,维护了江南垟的社会稳定。

1900年,平阳蔡郎桥金宗财等成立“神拳会”,吸引大量江南垟的农民加入,由于官府暗中支持,拳民趁机捣毁了龙船埩等教会,教徒闻风而逃。杨镜澄等迅速组织民团防止“神拳会”的捣乱,最后协助官府抓获金宗财等首领,合剿“神拳会”,江南一地从此安宁,温州道因此奖励江南民团银牌百面和一块匾额,上书“众志成城”四个大字,以表彰他们的英勇和团结。

三、积德行仁永流芳

1828年,平阳知县查炳华倡立“文成会”,杨配籛带头捐款一千缗,动员全县乡绅筹集资金一万六千馀缗,除修葺文庙、兴建校士馆外,以五千缗入库生息,以给士子应举之用,“文成会”的成立惠泽了无数江南垟的莘莘学子。

1832年,平阳知县黎应南为张家堡杨姓撰写《谕禁不许损坏树木枝节示》谕:“张家堡地方百余年前,曾阖族鸠工砌筑塘埭百余丈,继栽松木约计七百余株,以固堤塘其木”……后来杨佩芝、杨镜澄和杨慕份等继续捐资修筑堤塘,这一善举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1833年,平阳县设立“育婴堂”,杨配仁一口气割让400亩良田成其事。知县黎应南亲诣勘丈,温州知府刘煜作《义田记》一文记载其事,亦书“继善保婴”以旌其门,浙江督学陈用光亲笔题写“好义可风”四字,以表彰杨配仁的义举。

四、传播文化促兴旺

金钱会以后,杨家与瑞安孙家成了通家之好,杨镜澄曾随孙衣言去江宁官署读书,杨家与瑞安黄家交往甚密,1864年岁冬,黄体芳侨寓杨家书塾,为杨佩芝父亲撰写“明经鹤舫杨公传”。1942年5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来平阳视察,他亲自到张家堡大夫第拜访举人杨悌。1940年杨公祠被日机炸毁,次年重修,1944年日寇纵火焚烧杨公祠,次年黄绍竑拨款帮助乡人重建。

由于大夫第有谦益庐藏书楼和数家私塾书院,乡绅们经常聘请博学多才的鲍台、金晦、周季兰等名师前来授课吟诗,因此吸引了平阳的文人雅士前来交流,张家堡地方文风大振,成了江南垟的文化中心。

同治年间,杨镜澄兄弟将“杨公祠”转变为“亲仁社学”,这所学校培养出了黄庆澄、刘绍宽、项廷骐、郑汝璋、姜立夫等名人。1905年,杨慕份在大夫第创办了关西学堂,为张家堡培养了优秀学子。

乡绅们对教育的投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近代历史上,张家堡曾出现“兄弟中举人”和“留日五君子”的佳话。民国后,又培养了美籍华裔数学家杨忠道和温州著名散文家杨奔等名人。解放后,张家堡更是走出了众多教授和工程师,为国家的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

杨子訚是杨配篯长孙,自幼随许黼宸、金晦学习经文诗词,后与孙诒让、黄绍箕、陈虬等人游学京师,16 岁入邑庠,21岁乡试中举,可惜在他准备会试时,双足患病不能行走,去世时年仅35岁,令人惋惜。

杨子訚的早逝让杨家将希望寄托在杨悌身上。杨悌,杨配籛的嫡长孙,自幼受家族文化熏陶,成年后与宋恕、孙诒让游历京沪。1906年,他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后考中法政科举人。民国改元后,历任浙江省高等检察厅首席检察官、临安知县等职。此外,他还与蔡元培、沈钧儒一同担任浙江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等职务。杨悌不仅精通历史和法律,其书法也自成一体,被誉为“平阳第一笔”。他不负众望,将张家堡文化推向了新的辉煌。

张家堡“留日五君子”包括杨悌、杨霁朝、杨伯干、杨士璋和杨宪棠,他们刻苦学习中西方优秀文化,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苏步青一直敬佩杨霁朝老师,称他是自己数学研究的引路人。原来杨霁朝191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担任省立十中数学教员,他给苏步青上的第一节课影响了苏步青的一生,杨说:“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只有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才能救亡图存,”从此苏步青由文科转为数学,成为世界闻名的著名数学家。

杨忠道,1923年出生于乡绅家庭,1948年大学毕业后在浙江大学和台湾大学担任助教。1950年,他赴美国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1961年,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聘为终身教授。1968年荣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并于1972年入选《美国名人录》。

杨忠道与世界数学会会长蒙哥马利教授合作长达二十多年,共同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他的杰出贡献包括发现柘朴学中的“杨忠道定理”,成功证明戴森猜测,并最终解决了布拉施克猜测,这些成就对全球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奔,1923年出生于贫农家庭,高小毕业后自学古典文学,1946年在宁波鄞县师范等任教,1949年春参加浙南游击队,1951年他在《浙南日报》副刊上编发了11岁的小学生叶永烈的一首小诗,并亲自写信鼓励,这份恩情让叶永烈铭记一生。

1953年开始杨奔先后任永嘉中学、瑞安师范、马屿中学等学校教师。他是温州最早的省作协会员。1978年借调到温州师范学院参加编写《汉语大词典》。他的一生著述丰富,先后出版了《描在青空》《深红的草莓》《霜红居夜话》等几十本书籍。

刘绍宽1867年出生于白沙刘店,次年生母离世,伯母杨氏奉翁姑之命抚为嗣子,携他回张家堡娘家居住,从此开始长达五十年的异乡蜗居生涯。

在张家堡,刘绍宽深受杨家文化的熏陶。在舅舅杨镜澄的教导下,考取了拔贡生;刘绍宽二十岁开始在张家堡的私塾教学,学生中有王理孚、曹澍、殷汝骊等名人;此外他通过杨镜澄的引荐,结识孙怡让、陈虬、黄绍箕、金晦、宋恕等各界名流,这些经历为他日后成为社会名流奠定了基础。1919年,刘绍宽离开张家堡迁往平阳白石街时,写下了:“岂有迁地良,但求蜗居适;矧兹数十载,忘情安可得。”诗句中流露出他深深的离愁别绪和真挚的情怀。

五、乡村古迹彰内涵

张家堡双牌坊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丰三年奉旨拨官银构建,历时三年建成。“节孝”坊为表彰监生杨植妻章氏守寡五十余年,孝闻乡里而建;“孝女”坊,为表彰贡生杨焕长女杨新铨,因订婚聘夫病亡,终身不嫁事亲至孝而建,她们的贞洁孝顺的故事至今在乡间流传。

分银池是龙港市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年间,先人杨启发出资辟一清池专供饮食之需,相传此池是他与鲸头杨府爷杨精义经商获利分银之处,故名曰“分银池”。池边有杨府殿,以纪念杨启发之德,乡人称“圣人、圣殿、圣池为三圣福地”。

“张家堡大夫第”是杨配篯和杨配仁的私宅,占地28亩,庄园四周围墙环绕,门前矗立八对旗杆和南北中三大门台。内部拥有十八个院子,二百三十八间房子,以及后花园、小赢台等假山花园,还设有官道和官船码头等设施,尽显清代乡绅庄园的典雅风格。鲍台等邑内名人在谦益庐藏书楼留下了诗词。

鲍台-《冬日宴杨琴溪先生谦益庐留别之作》

绿荫如雪帘扑旌,酒酽茶香小住情。

下榻敢忘陈中举,摛词独羡庾兰成。

午晴渐觉黄锦暖,夕酌还劳绿蚁倾。

醉后聊为鸜鹆舞,主人应笑太痴生。

金斗河、分银池、杨家墩、镇龙湾、鲤鱼潭、狮子坟、龙口舌、棋盘园、月池和银丼等张家堡十景是杨配籛在1842年打造的,每处风景背后皆有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作衬托。为了发扬张家堡乡村文化,他还邀请了当地文人前来吟诗作对,写下二十多篇诗词。

杨配籛-源远流长

鳌江南面小村庄,金斗河流世泽长。

龙镇一湾桃浪暖,鲤潭两岸稻花香。

波澄银沼欣垂钓,桥锁月池喜泛觞。

五百年来思祖德,杨家墩在水中央。

尽管大多数明清建筑已随岁月消逝,但张家堡十景仍如明珠般点缀在这片土地上,双牌坊庄重矗立在杨家墩的北岸,分银池的水依然清澈如镜。历史不仅是文化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张家堡,这个享有“人杰地灵,乐郊仁里”美誉的文化古村,将持续承载着珍贵的记忆,传承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后人感到那份独特的历史韵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