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1岁的新疆姑娘王建荣,嫁给了陕西籍军人刘崇旭,正当她沉浸在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的时候,不幸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公公因病截肢拄上双拐,不久婆婆又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为此,她毅然放弃工作,告别父母,和丈夫一块回到公婆身边,举债累累,为公婆求医看病,十年来,她像亲闺女一样服持在公婆床前……
1 好一朵雪莲花
1962年,甘肃省酒泉市医院副院长王吉昌,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把一岁多的女儿(吴玉兰,现在酒泉市中学任教)交给姓吴的亲戚,带上妻子来到新疆建设兵团133团。金色年华献给党,奋斗终生建边疆,王吉昌全心投入到边疆的建设当中。
不久,王吉昌先后生了两个女儿,他视女儿为掌上明珠,高兴地对妻子说:“咱把金色年华献给党,支援边疆建设多光荣,女儿就取名叫金荣建荣吧,嘿,长大了到老家探戈对象,咱边疆建设又多一份力量。”两个女儿活泼可爱,相继上学读书。尤其是女儿王建荣在校学习成绩优秀,课余爱好集邮,祖国的名山大川,尽显方寸之间,集邮成了她最大的乐趣,中学里她成了133团的义务投寄员,唯一的要求就是把盖有邮戳的邮票给她。团里的叔叔阿姨见到可爱懂事的小姑娘,都亲切地称她天山下的一朵雪莲花。
王建荣学校毕业分到133团生产资料公司工作。女大十八变,漂亮美丽的姑娘迎来许多羡慕的目光,可王建荣对许多热心人的提亲都没有答应。她悄悄地告诉母亲,她要嫁给一位家乡来的青年,像爸爸一样,把一声献给祖国的边疆事业,母亲高兴地笑了。
当王建荣姑娘情窦初开的时候,一位年轻军人闯进了她的生活,他叫刘崇旭。刘崇旭来自渭北旱原礼泉县西张堡镇,1980年学校毕业来到军营,经过三年锻炼,成为一名优秀汽车兵,被部队调往133团任汽车驾驶员,姑娘美丽的身影常令这位陕西小伙愣半天神,魁梧健壮而乐于助人的刘崇旭又常令姑娘念念难忘。 但他们刚认识不久,见面只是微微一笑。一次王建荣姑娘给一位老人送信,而刘崇旭却早早等在那里,都想要老人信封上那张邮票。给谁呢,老人为难了。姑娘爱好集邮,刘崇旭心里豁然一亮,而刘崇旭渊博的集邮知识,又使姑娘听得入神。 从此,他俩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相互欣赏邮册,交换邮票。
当姑娘红着脸把陕西小伙带进家里的时候,王吉昌老人喜笑颜开。1984年春,老人请来亲友,为女儿举行了隆重的婚礼,酒席上,老人拉着刘崇旭的手对亲友自豪地说:“咱兵团又多了一员虎将。”
2 女儿,取名就叫梦迪吧
小家庭建立不久,王建荣有了身孕。这时丈夫刘崇旭又接到命令,调往泽普油田运输公司车队。怎么办?妻子这个时候正需要人照顾。崇旭把调令拿给岳父,王吉昌老人对他说:“你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崇旭对岳父说:“去泽普,我没意见。只是建荣确实需要人照顾。”老人说:“建荣有我和你妈照顾。你就安心工作吧。”崇旭放心地点了点头。
临走,小夫妻俩难以入睡,谈到深夜。
崇旭望着妻子隆起的肚皮,说:“你要保重自己,我走了家里的困难肯定不会少。”
“我爸一共有五个女儿,咱要是男孩,老人该多高兴!”
“新社会,男孩女孩都一样,长大了照样都是国家的人才。”
“那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女儿,取名就叫梦迪吧,要她长大了像海迪阿姨一样坚强。”
“嗯,要是男孩,就叫刘秦疆,陕西的孩子建设边疆嘛。”……
泽普油田在新疆西南,一南一北,与石河子市相距两千多例。崇旭一年只有几天假期,女儿出生,都没有时间回家。夫妻俩之间的联系全靠信件。为丰富两人的集邮册,重续没写好信都贴上建荣喜爱的山水风光邮票,而建荣写好信,却要骑车几十里买崇旭喜爱的体育邮票,她知道,在学校崇旭就是一名体育健将,鸿雁传书四年,小小邮票成为夫妻俩的共同企盼。
刘崇旭在工作之余,他想妻子女儿,也想在老家的父母兄妹。他出生在礼泉县西张堡镇东刘村,渭北旱塬,几十米深的井里打不出几同好水来。父亲刘振中忠厚老实,含辛茹苦养育三儿三女。崇旭是老小,大哥崇旗复员后,父亲又鼓励他走进军营。三位姐姐先后出嫁,大哥二哥在家务农,旱塬地少人多,家里的日子异常艰难。想起父母节衣缩食供兄妹读书送子参军,禁不住眼角有点湿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忠孝难两全,他身在边疆,不知怎样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只好把微薄的工资取出一部分寄回老家。
四年过去了,小梦迪已长成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刘崇旭被调往北疆距沙河子500多里的克拉玛依市电力发电厂,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又多了,小梦迪给家里带来无限欢乐,夫妻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 崇旭,千斤重担我俩一块挑
1992年元月,正当刘崇旭在厂里研究安排剩余军人复员问题的时候,家乡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刘振中因患皮肤癌,致使淋巴中毒,急需做截至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兄嫂的日子也很紧巴,父母至今单独生活。大家眼巴巴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妻子王建荣发现探亲在家的刘崇旭闷闷不乐,心事重重。就对他说:“崇旭,有什么事你就直接对我说吧,千斤重的担子,我俩一块挑,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都能过去。”
当刘崇旭把单位减员增效和老家父亲病重的消息告诉王建荣时,这位坚强的姑娘一下子愣住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妻子急切地问。
“我想回到父母的身边,照顾老人。想起父母供养我们兄妹受的苦,心里就难过,回家想办法给老人看病,让他们幸福度过晚年。再说单位减员增效,几位没有技术的工人家室都在新疆,下岗了生活也难。我这样想,不知你是否支持?”
王建荣听完丈夫的诉说,眼中流出晶莹的泪水:“崇旭,我和你一块走,二位老人更需要我们。人人都回老,谁家没有老人呢?”
他俩带着女儿梦迪来到父母家里,崇旭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建荣一五一十地给父亲讲了婆婆家的情况。王吉昌老人沉思良久,对崇旭说:“我是一名军人,也曾是一名救死扶伤的一生。你的心情我理解,建荣和你一块回去。老家困难,就把梦迪留在这儿吧。”刘崇旭眼里含着泪水,哽咽着对岳父说:“爸,我辜负了您的希望,还往二老谅解。”王吉昌老人笑了笑说:“军人没有眼泪,啥困难还挺不过来。”
王建荣变卖了自己家里全部值钱的东西,悄悄地把几本邮集装进行李包。已在小学读书的小梦迪知道母亲要和爸爸一起回老家,一下子扑进母亲的怀里大哭起来。王吉昌老人和妻子领着小梦迪,依依不舍地把女儿女婿送上列车。
王建荣的母亲含着泪叮咛女儿:“有什么事,给你爸来信。”她挥着颤抖的手,含泪点了点头。
4 爸妈,我就是你的亲闺女
1992年春,王建荣和丈夫回到了礼泉县西张堡镇东刘村。
小村子简朴、陈旧,没有一丝生气。王建荣随丈夫走进只有两间土屋的小院子。父亲头发花白,面色苍老,拄着拐棍,拖着一条没有知觉的腿,搜弱的母亲忙出忙进,料理着家务。这还像个家吗?遇到困难眼都不眨一下的军营铁汉子崇旭,此时禁不住泪水长流。有心无力的兄嫂和亲友知道崇旭从新疆回来,都聚到小院子,想听他出个主意。王建荣对兄嫂和亲友说:“你们放心,我们回来再困难都要想法子只好老人的病。”
刚把家里安顿好不久,建荣就和丈夫一起把父亲送往第四军医大学。经专家诊断,老人是因皮肤病引起淋巴中毒,有生命危险。为了保住老人的性命,必须立即作截肢手术。建荣和丈夫商量,无论花多少钱,都要保住老人的性命。经专家们认真反复论证,刘振中老人做了左腿截肢手术,他们变卖家产和借来的亿万余元全部花玩了。几个月的护理,王建荣一直守在老人的床前。为了省钱,她喝开水,吃家里带来的馍,乏了便趴在公公床前睡一会儿。
为了攒更多的钱给老人看病,刘崇旭承包了村里的十亩空地,全部种上果树。又把妻子王建荣的户口转到咸阳,到咸阳制线厂工作。上班的时候,她总忘不了家里,公公截肢拄上双拐,婆婆身体又很虚弱,崇旭又要作务十几亩幼树,没有她,家里怎么行?一年多,王建荣在制线厂坐不住了,她决定离岗回家帮丈夫务农,好好照顾公婆。
为了支撑这个家,为了节约每一分钱,几年来王建荣从没给自己添件新衣服,从不敢给新疆的的亲人打电话,只给父母寄一封平信。然而祸不单行,1995年夏,婆婆又因高血。引起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不起。
要给婆婆治病,可是钱呢?王建荣不得不给父亲写信求助。不久父亲寄来了钱,在石河子扎花场工作的二姐金荣,在133团生产资料公司工作的四妹君桂,在新疆奎屯医院工作的小妹东英,在酒泉教书的大姐都向国际伸出了援助之手。经过住院治疗,精心护理,王建荣婆婆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这一次又花掉了她借来的八千余元。
刘崇旭是一名技术过硬的汽车驾驶员,可务果树又要重新开始学习,照顾二老的起居生活,就全部落在王建荣身上。家里虽然简陋,却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有她的精心照顾,老人也慢慢地精神起来。
老人常含着泪说:“我命苦,让建荣着城里娃受罪,心里不忍啊。”
“爸妈,啥都别说了,嫁给了崇旭,我就是你们的亲闺女。”
生活有了起色,老人常对崇旭说:“我都七十岁的人了,想抱一个孙子。”崇旭和建荣商量,建荣说:“我们有了一个女儿,家里这么困难,算了吧。”可老人常念叨这事,为了了却老人的心愿,建荣和崇旭决定再生一个。1997年,他们的第二个女儿降生了,老人见到孙女,也一下子精神起来。建荣对崇旭说:“雨过天晴,空中的云彩多么美丽,我们往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女儿起名就叫梦云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崇旭承包的果园有了收获,除了承包费,老人用药和生活开支还略有节余。刘崇旭打算给新疆亲人开始还钱。建荣说:“新疆老人也不缺钱,我看还是先盖一点房吧,老人身体不好,我们一家人住在土屋里也不是办法。”
1999年秋,新房终于建成,王建荣又把两位老人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里。
5 想起新疆那片热土
离开新疆10年了,刘崇旭的头上早早有了白发,而王建荣也由一位美丽的城市姑娘变成了一名普通农妇。老人身患重病,在儿女的照顾下仍精神的活着。村里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建荣10年来一直服侍在老人床前,老人不知是哪辈子积来得的,崇旭娶了这么好的媳妇。
说句心里话,王建荣也常想起在新疆的父母姐妹,更想她的女儿梦迪。
2000年春,王建荣把想回新疆看一下的想法告诉了崇旭。崇旭说:“是要去新疆看一下了。”可她怕丈夫照顾不了公婆的起居和女儿的生活,一直忙到年底腊月十五,把啥都安排好了,才装了些卖剩下的苹果,告别公婆,匆匆去了新疆。
西北风呼呼地刮着,王建荣穿得很单薄,走进133团已成为一个雪人,父母简直都认不出她来了。走进家里,母女俩抱头哭成一团,王吉昌老人忙着张罗饭菜,给几个女儿打电话:建荣从陕西回来了。
当正在石河子重点中学上高一的梦迪从学校回来,王建荣一下子惊呆了,自己的女儿已长成大姑娘了,这不就是年轻时的自己吗?女儿就像天山上的一朵雪莲花,漂亮美丽,让人不敢贸然接近,她就那样愣愣地看着。外婆让梦迪叫妈妈,梦迪睁大了惊讶的眼睛,面前这位饱经风霜朴素善良的农妇就是10年前那位漂亮美丽的妈妈吗?王建荣把从陕西渭北旱原带来的苹果塞到梦迪的手里,女儿一下子扑进母亲的怀里,大声地哭起来:“妈妈——”
大姐打来了电话,二姐金荣来了,四妹君桂来了,小妹东英来了,亲戚朋友也来了,看到建荣的情景,都伤感不已,建荣像走失的孩子回到亲人的怀里一样兴奋,问长问短。石河子这片生她养她的热土,10年来她是那样的思念,尽管屋外的风雪很大,在女儿和亲友的陪伴下,她把这片家乡的热土看了个够。
城市里的春节丰富多彩,看到满桌丰盛的饭菜,王建荣却吃不下去,她想年迈的公婆和丈夫女儿,不知道春节过得怎么样,老人需要她,丈夫和小女儿也需要她呀。
初五刚过,她给老人说要回陕西,王吉昌老人知道女儿的脾气,没有阻拦,提前给女儿订了车票。母亲把好吃的东西装了一包又一包,女儿梦迪把她心爱的邮票给母亲取了一张又一张。
列车就要开走了,王建荣和母亲女儿又哭成一团。王吉昌老人眼含热泪,对女儿使劲挥着手:“建荣,坚强些!”
6 渭北旱原,永远的雪莲
2001年的春节,刘崇旭的家里冷冷清清,梦云天天要妈妈,一家人都心事重重,像失落了什么。刘振中老人拄着双拐,初一刚过,就天天走到村口,嘴里不停地念叨:“建荣是不是不回来了?唉,不回来也好,我俩口的病害的人家城里娃受这么大的罪,建荣也该项享享福去了。”
建荣会回来的,刘崇旭相信。16年来,夫妻俩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他是最了解妻子的。人人都说天山上的雪莲花好,妻子不就是一朵美丽的雪莲吗?
建荣会回来的,亲戚邻里相信。崇旭的二姐闰月说:“建荣是啥样人,我还不了解吗?为了老人为了这个家,妹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呀。”邻居卢志芳、南秀婷和吴素霞都说:“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建荣10年来细心照顾老人,她咋放得下老人和崇旭梦云呢?”
建荣会回来的,其实老人心里也这么想。两位老人的病床前,从没离开过她的身影,每次买药,七八里的路建荣都连夜赶回,一把屎一把尿地侍候我俩十来年,建荣和亲闺女一样亲呀。
渭北旱原,春寒未消,风呼呼地刮着,树枝光秃秃的,落叶随风飘起,给人带来丝丝寒意。可冬天已经过去,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正月初八刚过,王建荣就风尘仆仆从新疆赶了回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像迎接贵宾一样把建荣从村口接进家门,崇旭忙着给妻子端饭倒水,小女儿梦云一下子扑进母亲的怀里,刘振中老人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王建荣送走亲戚邻居,把从新疆带来的好吃的东西放在公婆床头,收拾完屋子已是深夜,看到丈夫和女儿进入甜甜的梦乡,便取出女儿梦迪送给她的暂新的邮票,欣赏一番。10年来,为了照顾老人,她放弃了多年的集邮爱好,现在打开那几本发黄的集邮册,她说不清是满足,还是缺憾,但有一点她是明白的,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是充实的,心里还是踏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