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痴心 成就“哥德巴赫”
1983年7月,王养利顺利的从陕西大荔师范毕业,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而他对数学领域的追求却是一如既往。一次偶然地机会,王养利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著名作家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这个名字吸引了他,只知道他是一个数学家,可是,他和哥德巴赫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顿时,王养利的脑海里全是哥德巴赫,一时间想不明白,他就收好那份人民日报,如获至宝。闲暇之余,就拿出来研究揣摩。
哥德巴赫,一个德国的数学老师,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但那只是一个猜想,几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大数学家都没有对哥德巴赫猜想作出证明。中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身处文化大革命,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他做到了,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王养利的心里,他崇拜的人物,除了祖冲之之外,又多了一个人物——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在陕西大荔师范校园里,多了一个陈景润式的数学怪人。在老师的支持下,王养利成立了一个数学兴趣小组,钻研数学知识。对王养利的痴迷,许多同学不理解:毕业之后不就是一个人民教师,用得着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吗?面对同学的议论,他只是淡然一笑,几个调皮的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哥德巴赫”。
昔日议论的同学,怎么也想不到王养利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 执着 促使潜心研究
临近毕业,许多同学到处托人找关系,想分到大城市里,找一个福利好一点的单位。但是,王养利没有找人,他依然拿着他喜爱的数学书本,整日研读。父亲想,凭孩子的学习成绩,再不行也能分到西安市内。
椿树,陕西临潼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王养利却是那样的熟悉和眷恋。他在 这个村子里生活了近20年,村子里有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和他一块读书的朋友同学,他已经和这个小村庄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村庄里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眼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童年里的一次游戏一次远足,在他的记忆里都显得格外亲切和温馨。他觉得不管分配到什么地方,都毫无怨言。他的事业是数学,他一定要在数学王国里作出成绩。
时间如梭,很快分配通知下来了,王养利被分配到陕西省冷冻厂子弟学校。王养利的父亲和家人失望了,但是,事实上正是因为王养利学习成绩优秀,陕西省教委根据省直部门及其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直接分配,将他分到了省直企业陕西省冷冻厂。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爱人王春迎,爱人告诉他,是一块金子,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让他安心在省冷冻厂子弟学校任教。王养利定了下心,决心在学校干出一番事业。学校安排他教数学,他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工作中,一干就是11个年头。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很多人认为很枯燥无味,王养利硬是凭他渊博的知识把数学课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他就潜心学习研究数学这块博大的领域。虽然家住临潼,可他没有看过兵马俑、游过华清池;虽然离西安很近,可他却很少去西安闲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熬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后,王养利终于写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七彩数学》,这是他多年来对数学苦心研究的结晶。在校读书期间,他就经常思考,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有三种:数学能力、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人除了具有聪明的大脑,还有灵巧的双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上。”王养利看着凝聚他心血的《七彩数学》,心情激动不已。学龄前儿童有好动的特点,在教学和工作中,这一双灵巧的双手仍有潜力可挖。
算盘代替了结绳计数,计算机代替了算盘,难道他的研究成果手脑算代替不了计算机吗?王养利激动地彻夜难眠,他决心向校领导申请,开始手脑算实验教学。
然而就像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在科学研究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上世纪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关中大地,在经济大潮中,许多人跃跃欲试,就连有了铁饭碗的人,也纷纷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其中包括一些教师情绪也很不稳定。当王养利提出在学校进行手脑算实验教学时,学校领导误解了,说:“你就安心教学吧,现在的教学大纲,全国都在执行,我们哪能说改就改呢?要是真想挣点大钱,那就停薪留职,学校也不勉强。”校领导说完就走了,留下王养利傻傻地站在那里。
听了这样一番话,王养利再也不说手脑算的事了,忧心忡忡地想:手脑算可能和哥德巴赫一样成为一种猜想了。
三 成功 源于不懈追求
对手脑算的研究和实验,王养利并没有放弃。他想起妻子的话,是一块金子就会发光。
他怎能放弃对手脑算的研究和实验呢?那是他十多年的心血啊。王养利没有走,还是和往常一样,对教学工作仍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早上,他第一个站在校门口,晚上,师生都休息了,他的寝室还亮着灯光。学校不让他进行实验,他就给自己的儿子教。儿子还不到三岁,聪明伶俐。他的手脑算很快就被儿子喜欢上了,更加令他激动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不到三岁的儿子面对100内的加减法已经对答如流。实践证明:手脑算是可行的,他决心要把自己的发明成果奉献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利用暑假时间,王养利背着他所著《七彩数学》手稿,来到一个出版社。
《七彩数学》出版后,一下子发行了几万册。一个小学教师写出了很有实践意义的数学专著,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很快,这一奇迹在十里八乡传遍了。王养利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同时他暗自许下誓言:有朝一日,我的手脑算也会像今天一样,得到大家的青睐。消息传到了临潼县教育局,传到了省教育厅,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荣誉接踵而至。不久,王养利被教育部门授予“教学能手”光荣称号,学校党组织很快吸收他为一名正式党员。在一次大会上,王养利又被任命为陕西省冷冻厂子弟学校校长助理,经教育部门批准,王养利的手脑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验教学。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养利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手脑算成为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一条捷径。
正当王养利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给他迎头一击。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陕西省冷冻厂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要实行企业改制。冷冻厂子弟学校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撤销子弟学校,要么移交地方管理和地方学校合并。怎么办?撤销子弟学校,还有200个职工孩子到哪儿上学,几十名教师去干啥?和地方合并,那刚刚准备好的手脑算实验教学不是就泡汤了吗?王养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王养利的心头,承包陕西省冷冻厂子弟学校。
这一大胆的设想,得到了妻子和大部分教师的支持,王养利很自信,这么多年来,在教学和实践当中,他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他的“维德、维智、维能”办学理念已经成熟,他已经拥有了“三维”实验教学权威方案,尤其是他发明的手脑算已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认可。干,一定要干出成绩来!
2000年春,王养利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踏上创办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的征程。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虽然民办教育蓬勃发展,但投资中小学教育的私立学校还是寥若星辰。创办三维发展实验学校,在陕西省内,王养利是“敢吃螃蟹”的第一人。有人劝他,要办就办大学,大学收费高,不愁没有生源,你看西安的几所民办大学,办得多红火,早都名利双收了。王养利微微一笑:“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的大事,真正的教育应从孩子教起。真要为了名利,不一定就要去办学。”在他的心里,一定要办好三维学校,把手脑算推广开来,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然而办一所成功的私立学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是没有经费,怎么办?那就入股吧,他们成立了一个学校理事会,号召全体教职工入股,10000元起步,上不封顶,同时规定,不懂教育的人钱不要,不爱教育的人钱不要。经过大家齐心协力,钱很快集齐了,他们开始请工人,重新建设学校。昔日的陕西冷冻厂子弟学校焕然一新,今日崭新的三维发展实验学校拔地而起。办三维学校,王养利想了很多,生活在经济大潮的人们,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要抓经济,一方面要培养孩子,一定要把三维学校办成家长放心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建好了,生源在哪?王养利和学校的教职工一起,带着宣传单,跑了临潼的好多乡镇,甚至还跑到西安的许多私营企业。令人非常兴奋的是,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建校开始,第一学期就招收了128名愿意住宿的学生。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王养利是那样的执着。成功永远属于对理想抱有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的人。王养利成功了。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成为一所有名气的全日制寄宿私立学校。学校占地40000平方米,拥有教学班36个,优秀教职员工153名,学生达到1400多名。教学设施一流,七座教学楼里,多媒体网络教室、闭路电视、广播站、图书艺术楼、标准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四 创新 托起明天太阳
有人说教育是个大产业,民办学校就是以赚钱为目的。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大行其道,对民办教育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王养利并不否认民办大学的辉煌成就,但他的理想不在于此,创办三维发展实验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他常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把手脑算技术传授给下一代,那是关系到祖国发展的崇高事业啊。学校要发展,没有钱不行,但目的是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孩子。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王养利做到了,三维人做到了。当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开学的时候,一位老人带着孙子慕名而来,再三对王养利说:“娃调皮的很,只要把娃教育好,咋样打骂我都没意见!”王养利笑了,对老人说:“你放心,我们保证把孩子教育好,但是不会打骂孩子。娃调皮不是坏事,俗话说得好,小时不调皮长大不出奇嘛。”老人半信半疑地走了,王养利耐心的收下了孩子。他语重心长地对教职工说:“教育没有捷径,就是要有爱心。民办学校哪能像旧社会的私塾,八仙桌前拿个戒尺打孩子!”半年后,那位老人又来了,孙子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进步,老人高兴得向王养利直竖大拇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王养利对教职工说:“我们爱教育,首先要爱孩子,希望大家始终能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陕西震感强烈。王养利没有慌,他对三维的校舍很自信,通知全体教职工照顾好学生,不要慌乱。在接到政府部门的通知之后,用电话告诉了学生家长放心。在全国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当中,王养利和三维师生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20000余元。大地震之后的几天,为了安全,三维学校把学生全部安排到操场睡觉,王养利和全体教职工一起守护在孩子的周围,几天几夜眼都没合一下。很多家长感动了,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家长们放下了心,他们说,有王校长在,我们放心,他总是比我们想的更周到。
五 三维 造就梦想神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
当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来时,都希望孩子能够安心学习,孩子的成绩能达到一般水平就不错了,却怎么也没想到,孩子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爱思考,脑子想问题非常迅速。她们开始不相信,六七岁的孩子,1000内的加减法,算得比计算机还快?当自己的孩子学会手脑算的时候,她们目瞪口呆,呵,自己的孩子也是神童啊。啥是手脑算,许多家长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养利耐心地解释:“手脑算就是出外购物算账就靠这双手。左手为十位,右手为个位。只要动动手,很快答案就出来了。”
“真有这么神奇吗?”一位学生家长有点不相信。
王校长说:“这不奇怪,任何新鲜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手脑算我研究了近20年,教会了很多学生,我有信心”。
王养利耐心地解释到,据有关专家说,人类可以完成一万多个动作,祖国传统医学证实,人的十指和大脑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的十个指头不断伸展曲合,对大脑的开发和身体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我国好多聋哑学校的孩子都成才了,何况身心健全的孩子呢。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意是说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非常漫长。培养一个人才,只要九年就够了,先要打好基础,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奋斗了。王养利笑着说:“人生就像赶路,有的步行,有的坐车,有的都乘飞机了。手脑算就是给孩子把自行车换成飞机票了。”
著名作家龙文化研究专家庞进来到三维学校,通过和王养利的交流,对他发明的手脑算更是赞不绝口;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胡树群在参观三维学校之后,欣然提笔,写下了“百年树木九年树人”振奋人心的八个大字;甘肃省著名作家苏胜才被王养利发明的手脑算吸引,王养利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这位作家,他依然放下了手中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住到学校,深入采访,一部讴歌三维学校发展的长篇报告文学《百年树木九年树人》创作完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到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里读书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有来西安做生意的浙江温州人子女,有在西安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工薪族子女,也有来西安打工的农民工兄弟子女。手脑算改变了孩子的思维方式,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发育,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家长被手脑算发明人王养利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诚信所打动,把孩子送到三维发展实验学校,他们放心。
六 荣誉 属于伟大祖国
自古到今,有很多学者在数学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王养利发明了手脑算。
在科学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总有一些人,天降大任于斯人,历经坎坷,精益求精,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我们相信,创造历史的是普通的人民大众,但推动历史进步的却是那些为科研事业废寝忘食无私奉献的人。手脑算发明人王养利就属于后者,在20多年的研究中,他牺牲的太多。
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王养利发明手脑算成功之后,荣誉接踵而至。在荣誉面前,他很冷静,他没有把手脑算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砝码,甚至连别人建议他申请专利也无动于衷。很多学校邀请他讲课,他都欣然前往,分文不取。2004年6月底,王养利应邀去黑龙江佳木斯市东泽外国语学校做专题讲座。2004年7月底,王养利应邀参加在中央教科所召开的全国第五届脑功能开发学术研讨会,做了专题演讲。2005年4月21日,王养利带领的手脑算访问考察团应邀到香港做了汇报表演。2005年12月中旬,王养利应邀参加在成都举办的全国新世纪小学教学课程实验总结表彰暨教材培训研讨会。
王养利把手脑算推向神州,好评如潮。全国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欣然为手脑算题词;“静能生慧,乐在学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曼说:“闪电式手脑算是发挥人体器官教育功能的典范,眼、耳、手、脑、口和谐发展的有益实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张景中激动地说:“闪电式手脑算给儿童以力量感!震撼感!解放感!”……王养利激动地说;“手脑算的成功,是与祖国多年的培养分不开,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分不开。荣誉属于祖国,如若手脑算能够为祖国的基础教育做一些贡献,那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我们深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王养利校长一定会在数学教学的领域里熠熠生辉,璀璨闪光,普照神州。同时,我们更坚信三维的明天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