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陕西于国良的头像

陕西于国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6
分享

致敬于右任

前几天去三原,顺便拜谒了于右任故居和于右任纪念馆。人迹寥寥,我一个人向于老先生致敬。

三原是八百里秦川的白菜心,从小就知道三原这地方。小时候喜欢猜谜语,有一个地名谜“一个和尚两个西瓜”,记忆尤深。再就是民国政要于右任是三原人。长大读了好多书,历经世事,越发对于右任先生敬重了。于先生少时家贫,考中秀才,立志报国,被誉为西北奇才。他是书法家、教育家、政治家,国民党元老,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四十余年,一生两袖清风。于右任先生在我心中,是和明朝文学家政治家于谦一样值得敬仰的。

好多次去三原,来去匆匆,没有时间拜谒于老先生。三原县曙光应急救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活动,拳拳爱心十分感人。采访完后,时间充足,我便怀着虔诚之心,去拜谒于老先生。于右任故居在三原西关,而于右任纪念馆建在三原池阳大街东头高速路口,活动在政府街,城西城东,路还挺远的,那就先去于右任故居吧。

从政府街一路向西,商业繁华,叫卖声不绝于耳。西大街古色古香,人流稀少。三原的城隍庙倒是游人不少,我没有驻足。三原县西大街起源于明清,历史悠久,竟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明仁膏药铺和崔应斌红拳,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称号。一直往西走是三原民治中学,那是于老先生造福桑梓创办的学校。再往西走遇见斗口巷,一位老者告诉我,斗口巷向南就是于右任故居了。

我真惊叹于右任故居的简朴了,周边民居宽阔现代,越发显得故居狭窄简陋。巷子空无一人,好久等到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士,很是热情,给我在于右任故居标志牌下拍照留念。于右任故居门楼矮小,木门敞开,小院是标准的关中农家庭院,青砖黑瓦,于体书法石刻,庄重深邃,意境深远,一二展室就是小院厢房,还有伯母教子的塑像,十分感人。寒门出才子,我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为文物单位,这里还有两名工作人员。在于老雕像前,我沉默良久,如此伟人,百年一遇,故居却如此冷落空寂,人迹罕至。

连日夏雨,天气凉爽。于右任故居和城隍庙相比,真是落寂繁华两重天。拜谒于右任纪念馆,心情沉重,红色旅游如此火爆的当下,不应该这样冷清啊。我挡了一辆出租车,再去看看于右任纪念馆吧。

池阳大街东头的高速路口,于右任纪念馆高大了许多,建筑辉宏,绿荫亭廊,碑林屹立,庄严典雅。纪念馆前于老先生身穿长袍,庄严伟岸,目光凝重,令人肃然起敬。只是整个纪念馆仍然空无一人,大门敞开,展厅灯光摇曳。我先后参观了于右任先生生平事迹展和书法作品展。于老先生反清、反帝,投身辛亥革命,统领陕西靖国军,建学校、办农场、修水利,还力主保护文化遗产,他支持国共合作,主张团结抗日,期盼和平统一。看于老先生的简历,26岁时因讥讽朝政,逃命上海,还途径商州,感慨不已。

于老先生的书法惊艳海内外,如今价值连城。他的书法自成一体,于体书法真草隶篆,风格纷呈,骨筋肉丰,风韵高雅。于老先生引领传统文化,三原深受影响,成为书法之乡,令人惊叹。我是喜欢书法的,但拜谒了于右任纪念馆,走在三原街头,欣赏各种牌匾门头,再也不敢说自己敢写毛笔字了。

敬佩于老先生,我觉得他革命家的名望要远远大于书法家的名望。富平同三原相邻,习仲勋敬仰先贤,为纪念馆题字“爱国风范、民族气节、诗书大师、神州永志。”于老先生仙逝台湾,他耄耋之年创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读来震撼,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拜谒于右任老先生,我又想到泾阳国学大师吴宓,晚景凄凉。一代杰出人物,可歌可泣,可敬可学,作为爱国教育基地,却门庭冷落。繁华闹市,灯红酒绿;明星演艺,山呼海啸。于老先生的故居和纪念馆何日也能看到瞻仰者摩肩接踵呢?

致敬于右任老先生。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有一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于老先生,您的《望大陆》和放翁先生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宝岛回归指日可待,愿您夙愿以偿含笑九泉!

2024.7.3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