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国庆的头像

杨国庆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12/25
分享

时代,人物,艺术 ——重读作家谭冰长篇小说《走吧,兄弟》

小说评论

 


 

                                                   杨国庆 

(全文16763字)

 

    提要:作家从来都是时代与社会生活的记录者和

             书写者,新时期和新时代欣欣向荣的现实

             生活给作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鲜活题材。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状况和工

             人们的生活,近年来有些作家就此写成了长

             篇小说,但不多。然而作家谭冰的长篇小说

            《走吧,兄弟》则是这类小说中相当出彩的一

             部。当我们今天回望那段不平静不平常的历

             史时,无不为企业的艰难再起步,工人们的

             艰辛再创业深深感动和敬佩。小说从再现不

             同时代风云入笔,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塑

             造成伟业等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开拓的众多人

             物形象,展示并颂扬了他们为实现人生美好

             理想,为企业发展壮大克难奋进,持恒奋斗

            的精神风貌。这对于鼓舞和激励人们在新时代

            征途上不断奋斗,实现中国梦,都有鼓舞作用

            和借鉴意义。因而这部小说值得分析,评论和

            研究。

 

          关键词:谭冰,《走吧,兄弟》,时代特色,人物

                  形象,艺术手法

 

 

 

    作家谭冰的长篇小说《走吧,兄弟》(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我前几年从报刊上断断续续看过小部分章节,颇有没读全篇的遗珠之憾。近日作家赠我全本小说,我反复、深入地研读了三遍,并对每章每节作了详细内容与情节的记录。这时我很自然地想起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谈他八十万字《论法的精神》一书时说的话:“阅读这一部我用二十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的作品时,别只读了几页就随便做出判断,不管是称赞还是批评,都应针对整部作品,而非作品中的几句话。只有读完本部作品,才能明白作者的目的所在。”(1)

    研读几次后,我似乎明白了“作者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全书通过对成伟业等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作所为的书写,深刻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特别是对成伟业性格形成、发展及人生轨迹的书写,展现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中工人、工厂、企业和公司艰难进行改革开放,并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搏风击浪取得成功的苦难辉煌历程。这是一卷壮阔的时代风云画图,是一部表现众多人物性格的亮眼精神图谱,是一幅展示成伟业不断成长,不断打拼,不断升华美好人格的浓墨水彩画,是一首赞美工厂、企业推进和深化改革催人奋进的进行曲。

 

一,展现时代风云,为人物命运映衬斑斓的时代色彩和社会背景

 

    别林斯基说:“诗人应当表现的不是特殊的和偶然的东西,而是给他的整个时代添上色彩和意义的共同的和必要的东西。”(2)小说和现实中的人物总是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各自有所作为的,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必然在“龙从云,虎从风”般的不同时代与社会环境中,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全书先后写了解放前、解放后,文革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历史时空与时代社会背景,极大拓宽了小说的历史跨度与读者的阅读视野。在表现成伟业的爷爷成有财的苦难挣扎时,展示的是解放前汉口人吃人的旧社会惨状。1855年(咸丰八年)6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将汉口等10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正是在这样黑暗的时代背景中,大批农民先后破产,到汉口等地打工活命。成有财就是在这样的惨状之下,来到汉口码头,扛沉重的大麻包,卖苦力,打短工,勉强维持生计。他经常遭到流氓、诈骗团伙的欺负打骂;后来他专做搬运货物的苦工,慢慢积累一些钱财,才使得乡下的家人的日子有了改善。他的处境和经历正是千千万万农民和穷人在旧社会那个不堪回首的旧时代的悲惨写照。在抗日战争动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岁月中,成伟业的伯父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成了烈士;他的外公同样刺刀见红与日本鬼子殊死作战;他父亲成柏树在为建立新中国的炮火声中英勇战斗,成为解放军的一名营长。书中旧中国的黑暗历史使人痛心疾首;抗日战争的漫天烽火,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硝烟在小说中风起云涌,风雷激荡。这也说明成伟业家庭和家人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从小就受到红色家风的影响和家教。这也为小说抹上一笔重重的时代亮彩。20世纪50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父亲成柏树奉命来到地方即麻城浮桥河组建512军工厂并任厂长。为了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他带着警卫员和通讯员常年出差,母亲照料成伟业、弟弟成峰和姐姐小芹的生活。可是在六十年代史中期史无前例的“文革”中,他父亲被打成走资派抓去坐大牢,而母亲受冤病倒继而悲愤离世。这是“文革”这个仅无绝有的特殊历史时期给成伟业一家造成的命运悲剧。现实中许多国人的命运当年也好不到哪儿去啊。成伟业在工人们的暗中接济和帮助下,度过了这一段人生少年最苦难的日子。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柏树复职又任厂长,成伟业处初中毕业下放当知青,再入伍当兵成为战斗英雄,转业回厂当工人又成了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在512厂开始了漫长的新的人生搏击。他与女工小米结婚有了儿子,并勤奋学习、钻研技术成了八级模具钳工。在计划经济时期他和工人们每月不愁吃饭。但改革开放要向前推进,渐渐进入深水区,工厂实行改制,工人们入股,然而效益不好,改制的两个公司先后倒闭破产,又成立两个民营公司:长江汽配公司和山河通讯器材公司。许多工人下岗,为生计焦虑、奔走、打工,这也是改革的阵痛。从小说来看,是一个有2000多人的工厂的低落期;而从现实看,当年全国有1200多万职工先后失去了工作和饭碗,而当时的保障福利和再就业政策远远没有现在这样成熟配套齐全与到位及时。可想而知,这些下岗工人们受了不短时间的煎熬和困顿,他们艰难度日,很是令人同情。小说正面表现了512厂工人们下岗后的种种令人唏嘘的困苦,但大多数工人仍是挺起胸膛和腰杆,他们自力更生,自找门路,再次创业,绝处逢生,靠一股工人阶级的精气神度过了人生中最困蹇、最黯淡、最无奈的岁月。大家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最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小说书写的这些与我们“挥手从兹去”的时代风云是各个时代和社会风貌真实历史写照与艺术表现,是成伟业祖辈、父辈三代人和众多工人们为生存为革命为国家为生活艰辛前行,浴血奋战,不忘初心,建设国家,推进改革,担当使命的家国情怀的生动展现与崇高表达。也正是这些舒卷如画,风起云涌的不同时代风云和社会背景,映衬出并陪伴着成伟业等人物在不同历史、社会和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振奋人心的让读者多有惊叹和赞美的精彩人生话剧来。所以说:“任何一部作品,不管属于哪一种体裁,只要在精神和形式方面镌刻着时代烙印,满足时代的一切要求,那么,它在任何时候都是好作品。”(3)

 

    二,多侧面书写成伟业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征

 

    小说以成伟业成长、成才、砺练、淬火、奋斗和成功的人生轨迹为脉络,刻划了众多人物,并以他们为多重比照和描写来彰显他的美好性格,道德情操和秉性品行;同时也表现了许多人物的不同个性和沉浮命运。这是因为“自然是艺术的永恒的范本,而自然界最伟大和最高贵的对象则是人。”(4)这是一部反映企业改革重组的再创业史,也是一部放射人物性格精神光泽的绚丽画卷。具体说来,小说回答了工人们在工厂改制时为什么走?往哪里走?怎么走?走的过程如何?走的结局怎样?——这5个问题。也就是工人们走的原因,方向,遇到阻力,结局的全过程全景式展现。这如同圣经中的摩西在犹太人遇到生存困境时带领他们离开埃及,半路遇到追兵时,他用神力分开红海让人们通过而将追兵淹死在海里,他们从而到达新生的彼岸。《走吧,兄弟》同样满怀激情地绘就出工人们下岗时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顽强打拼,再创辉煌的英雄史诗。与此同时,小说从家庭、事业和婚姻三个维度,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成伟业各方面的优秀素质和品格特性,显示出他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更是一个不寻常的人物。展示出他人生、人性和人品中的诸多亮色。

    (一)通过书写成伟业与家庭和家人的关系,表现他的孝心、爱心和敬老的高尚德行。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得知他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军人和企业干部家庭,优良的家风家教使他很好地扣上人生第一个

扣子。小说从他从部队转业到512厂工作起笔展开故事叙述,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退役军人形象。他从小热爱家人,尊敬父母,对姑姑成婷很礼貌,与弟弟、姐姐关系融洽。他对早已离世的母亲多年缅怀念不已。作为老革命的父亲,当过厂长,市经委主任,最后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位上退休,他十分敬重和尊重。他很理解和听从父亲的话语,下岗后,父亲叫他去“南方”,他很快到广州打工六七年,身体、思想、品行和意志等都受到很大的磨砺与锻炼,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丛美娜请她出任公司总经理时他犹豫不决,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军工是什么,就是民族的魂!他毅然出山,担当起公司法人的重任,华丽转身成为一个企业家,在他遇到困难与挑战时,又是父亲鼓励他:“是男人,就要把胜利的铜锣敲起来!”使他几次走出人生的低谷。然而他的性格有着多样的表现,多年后,父亲娶蓝姨时,成伟业却反对这事。他想到了逝去的妈妈。感到自己能很好的照顾父亲,不需要蓝姨。在父亲住院时,他很周到很热心很细心地照料老人,可是父亲还是不满意,他要蓝姨来。原来她很小心翼翼地给他刮胡子。这是成伟业根本没有想到的,顿时觉得自己还是替代不了蓝姨,特别是老人心灵之间的交流自己根本胜任不了。他给父亲交了住院费后,蓝姨很快给他一万多元钱,说他要养房养车不容易,真心为他着想。他感到蓝姨并不是图父亲的钱财而与老人一起生活,从而在心里和行动上接纳了她。这样如实写来,更能真实表现成伟业的性格和心态。他父亲去世后,他回浮桥河老宅接蓝姨回江州过春节,老人特地为他做了一件毛呢衣服;而他一直将老人安排住在家里,为了更好照顾她,还特地给她安装一种医院病房用的特殊门铃,只要她一摁,他房间就有响声。可以说他是将老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悉心照料的。他的孝心如一团火一样温暖着老人。百善孝为先。从成伟业对父亲和蓝姨等亲人、家人的孝顺和关照中,可以看出他的一颗淳朴、敦厚的大爱之心。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说过:“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它来源于爱的能力。”(5)古代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成伟业对父辈和家人的爱心与孝心继承了古往今来的孝文化传统,并在今天发扬,创新,显示了他可贵的仁孝之心。

    有句话说:打虎要有亲兄弟。小说还多次描写成伟业与弟弟成峰的长期交往。尽管弟弟与他性格不同,人生之路各异,但他还是表示了对弟弟亲如手足的兄长之情与和睦之情。成峰也是厂里的工人,与女工柳红结婚生子。他很风流,与女工蓝蝴蝶有一腿;外出跑销售又寻花问柳。成伟业规劝过他,但他当成耳边风。柳红气得与他离婚。他又造假合同贪污20万,坐牢5年;后来又外出打工搞皮包公司贪污公司的货款,幸被追回。他又当市场部主任,欺压员工,成伟业主持公道将他调离降级使用。这很恰当地显示了成伟业处理亲情与工作的灵活性和原则性。然而成峰不听成伟业有关生活要检点的忠告,仍是风流成性。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离婚后又与一个下岗女工结婚,她开小餐馆,谭威来吃几回,还几次与她“夜战”。可成峰整天在外风流快活,戴了绿帽子却浑然不知,他最终吃了哑巴亏。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悲又可笑。 他的种种德行与哥哥成伟业比较起来,实在是悬殊太大了。   

   (二)通过描写工作与事业,表现成伟业诸多美德

     俄国作家赫尔岑说:“现时的人们是站在山巅上的,一下子就把辽阔的风景饱览无余了,但对于开辟登山之路的人,这片景色却是慢慢地逐渐展现的。”(6)成伟业就是这样一个“开辟登山之路的人”,因而他的各种活动在小说中是“慢慢地逐渐展现的”。从他回到512厂,多年就在工作、事业、人生之路上不断地,持久而又坚韧地向上“登山”,直至最后“站在山巅上”。尽管这个漫长的过程艰难、曲折、回转返复,但他以一个退役军人的意志和毅力,本色和初心,定力和勇气,不折不挠,不胜不休地一直拼搏向前,奋然向上。他的诸多美德和操守都在这一过程中逐一表现和展露。他回厂的第二天早上就登上工厂旁边高高耸立的万鸡山,这是个美好的不一般的象征,全篇几次写到此山,可见寓意之绵长。他分到宣传科工作,这是很多工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可他要去模具车间学一门技术。他勤学苦练提高很快,一次车间主任岑斌让他独立做一套模具,他日夜绘图、造模、加工,很想一鸣惊人,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他做的模具经严格检验合格,他真的成功了。领导和工友们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师傅和姐夫老九还请他的客。以后他持续精心钻研技术和理论,为以后打工和管理企业打下扎实基础。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吃饭无忧,很多工人下班后休闲游玩。可他不停地学习、看书,不断加油、充电,有股隐隐的忧患意识,很多事情都想在别人的前头。工厂改制时,他主动入股买股票;而企业倒闭后,他为了养活妻子和儿子,又决然辞别家人到广州打工,还找到了先来打工的柳红(弟媳),施小凤、白露和石大柱等原厂里的工人。他在一家餐馆送外卖,还一边尽力照顾他们;并热情牵线,成全施小风与石大柱喜结良缘。柳红不幸得了不治之症,他从各方面安慰她,关照她;他还尽力关照她来广州读大学的弟弟。四年之后他毕业了,成伟业才告诉他姐姐的真相,并让他抱着柳红的骨灰盒一同回到浮桥河。他在承受种种劳累和艰苦的同时,处处关心、帮助他人的善举,无不表现了他的美好人格和品行。他在南方打工,发达的市场经济给了他重要的淬炼,还有种种陆光离奇的生活场景,砺练了他保持洁身自好的品德,更是坚定了他对妻子的坚贞与对家庭的坚守,大大提升了他修养道德的恒力与追求。他就如藕出污泥而不染一样,在“黄赌毒”遍地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并为妻子献出一颗洁白如玉的赤子之心。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了崇高的善。”(7)他回来后就在虞敏的公司当管生产的副厂长。他手把手教新工人技能,还以人为本,关心工人,想法为大家办了医疗保险。可虞敏很不高兴,感到多花了钱。这分明看出两人道德水平的优劣与高下。成伟业很反感,就来到岑斌公司。不久岑斌得了急性白血病,经检查他竟符合给岑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他毫不犹豫捐献,用生命挽救别人的生命。可惜岑斌不多时遭车祸离世,公司停摆。几千工人要吃饭,他妻子丛美娜请成伟业出任总经理。他明白这事关工人的生计和公司的振兴,他更明白“您能不能理解时代的要求,你能不能利用现在您置身在其中的情势,——现在对您来说这就是一个关于永远幸福或者永远不幸的关键。”(8)他在职工们的期望和信任中肩负起了这一重任。他深入思考市场走势,大胆管理又善于管理,亲力亲为解决很多影响和阻碍公司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与矛盾,解决许多突发事件和棘手难题,使企业摆脱困境渐渐走向辉煌。而且红色基因总在他的血液中流动,在他的脑海中萦绕和再现;在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同时,他想得更深远更广阔也更前瞻,他超前规划,提出建设浮桥河湿地公园方案:把512厂旧址进行恢复性改造,开展水上游娱项目,办好库村结合的农家乐小餐馆小旅社的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实现老区、库区和大别山区的经济腾飞,造福乡梓百姓”。他积极建议当地政府与省里有关专家一起拿出方案,而且公司投资参加建设,并让谭威当项目指挥长,很快付诸行动。这个方案和项目建设,与当今的乡村振兴战略很是合拍,他在前几年就棋先一着。看来成伟业很有战略家般的襟怀与眼光,很有牢记红色传统,为山区为农民造福的可贵情愫与积极行动。

    (三)通过书写情感与婚姻,表现成伟业的高尚情操

    一个人怎样对待男女间的情感与婚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他的品行操守是否高尚与磊落。别林斯基说:“对女人的爱——这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只有当它发自心灵、而不是来自头脑的时候才是真的。”(9)他与小米从谈恋爱到结婚多年一直都是从心灵里挚爱她的,他俩同时来厂里报到,在一个车间上班,擦出爱情的火花是很自然的事情,两人相敬如宾,甜甜蜜蜜。但他是一个男人不免有时发脾气,就像牙齿有时会碰到舌头一样,一次两人争吵他打了她一耳光,她气得到女工单身宿舍住不回家。他多次去向她赔礼道歉,她仍不依不饶。年关近了他再次去接她回家,她终于破泣为笑跟他一起“夫妻双双把家还”。他在花花绿绿的广州从不到“洗头店”洗头,下班就将自己关在出租屋里闭门不出,自觉地守住对小米的初心与爱心。他看到柳红等人不得已做“那种事”心里很难受,他发誓要多挣钱给小米,保证她一辈子都幸福。他回来不久小米不幸遭车祸离开人间,他悲痛欲绝,恸哭不已。他打小米到他痛哭亡妻,多侧面表现了他多方面的个性,真实地写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举止行为既矛盾又合一的性格特点。他决心将儿子培养出来,这是小米的最大遗愿。有人劝她再找一个,可他感到为难。这时丛美娜向他抛出了绣球,丘比特之箭再一次将他幸福射中。一些同事也高兴劝他俩成家。这就像十六世纪法国作家蒙田所说:“两心相悦,两情缱绻的好事,我们非要拆开有什么好呢?相反,我们应该双方从中撮合。”(10)他们如愿以偿,“琴瑟谐和愿百年”。有人开玩笑的说他得了江山又得美人。正当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时,女出纳卷巨款潜逃,公司立刻陷入重大经济危机,丛美娜绝望了。成伟业这时拿出小米的赔偿款和房屋拆迁款一百多万投入公司运转,很快化危为机,使公司再次发展起来。他的举动彻底震撼和感动了丛美娜,明白了他对她的真爱,看到了他一颗金子般的纯爱之心。成伟业先后对小米和丛美娜的真心与爱心,表现了他确实有爱的能力,对爱人尊重、理解和关心,真正担当起了爱的责任。是一个合格的男人,是一个模范丈夫。更是一个家庭婚姻道德的模范践行者与守护者。

    (四)通过描写众多人物,比照成伟业折射出人性的多样性和繁杂性。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辨良莠,辨良莠才能识俊才。小说在立体般书写成伟业的同时,还写了众多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达20多人,他们人生轨迹、所作所为和性格特点与成伟业形成多棱体般的鲜明比照。他的优秀品格、道德、操守和性格如玉石对比一样,在比照中闪烁出人格崇高的醒目光亮。这也说明在现实中人性表现出纷繁的多样性和多层的复杂性。这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真正的崇高就在人自己,就在他的内心生活。人有意志,还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在有一些人身上,他们的意志是这样有力地指向一个特定的目的,他们的愿望是这样有力,以至于所有其他的人在这方面一和他们相比就显得衰弱无力了,因此他们在和他们周围的人比较起来,总是无比坚强的。这样的人,这样的愿望就是崇高的。”(11)

    先来看看成伟业的姐夫老九。计划经济时期他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八级模具钳工,又是他的师傅。小芹很漂亮,当年追她的人很多,但老九在舞会中一直拉她跳舞,不放手……就这样娶了小芹,他用强攻硬娶的办法找了个媳妇。婚后他非常小气,不给钱她用,气得哭,还经常吵架。她就到外面住。老九为了求她回家,多次上门、打电话、托人说情,她不吃这一套。他又做她最喜欢吃的“心里软”的点心送去,哄得小芹笑起来,两人才和好。这显得他颇有心计,头脑活络。即使到了下岗各奔前程时,他还给徒弟们打气鼓劲,说灾年饿不死手艺人,你们各人大胆去闯路子。这说明他是一个有正能量的很称职的师傅。不久小芹开了个小店让他打理,半年进账还可以,然而他感到累不干了。他特别沉湎于下象棋。有人来问鸡蛋怎么卖,他回答马五进四,买者莫名其妙;还有人要买5个鸡蛋,他说10个才卖。小芹很焦虑,就关了店买辆三轮车让他沿街卖苹果。可他觉得没有面子,就将车子停在棋摊旁与人赌棋,车子被偷也不知道。他常在小饭馆赊饭吃,向别人讨烟抽,渐渐没有了人格。下岗后他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渐渐发生了转变,整个人变了样,精神萎靡,怕苦怕累,玩物丧志或说是丧志玩物,越来越懒惰了。他“不愿忍受艰辛、恐惧、痛苦,而是屈服于他们,这种投降行为不会给灵魂带来荣耀,所有这样的过程都会给灵魂带来耻辱”。(12)小芹只得与他离婚外出打工。老九继续赌棋、喝酒,他已经“被懒惰所压倒了,避开各种工作,只把自己的能力花费在彻头彻尾都是空虚的事物上,或者花费在各种各样不值得称赞的勾当上:这却是令人可惜而且痛心的。”(13)他后来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次饮酒过量从四楼跳了下去,“令人可惜而且痛心的”结束了一生。相比起来,如果说成伟业是山顶上的一颗青松,那么他充其量是山脚下的一株小草。

    柳红是个值得关注、同情甚至是值得尊敬的人物。她性格复杂并个性鲜明,是程峰的妻子即成伟业的弟媳。她温柔又特别敏感,既有对亲人的深爱又有对丈夫出轨的憎恨,既有正直的品行又有不得不卖身的屈辱,既有对今世自身的羞愧又有对后事周密的安排。她看到成峰与蓝蝴蝶调情含泪忍受,再看到他在外跑市场另有新欢,她绝不隐忍与他一刀两断。为了下岗父母的生活和弟弟的学费她决然到南方打工,她违心地接客忘命地挣钱。同时她自尊心很强,怕家人得知她做不光彩的事而迁怒她败坏家风,一直不敢回家过春节,三十夜打电话谎说和同事们会餐看春晚,可她流泪不止想念家人,感到自己处境很是可怜可悲。这正如法国十七世纪著名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因此,认识到可悲,是真正的可悲;然而,认识到我们是可悲的原因,却是伟大的。”(14)应该说,她不甘堕落又不得不堕落,想拥有贞洁又不可能有贞洁,为了家庭的现在与未来,她用宝贵的生命做绝望的赌注。一次一个老外提出不带套子给三倍的价钱,她为了多挣钱咬牙答应了。“统共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真正的一生就取决于这几分钟,要是放过了这几分钟,已经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挽回大错了。”(15)令人扼腕的是不久她查出染上艾滋病。她万念俱灰却只有唯一的愿望,就是将所挣的钱全留给弟弟作读四年大学的学费,还写好48封给他的信,托人每月给弟弟汇款,寄信。为了家人柳红献出了一切,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卑微而又伟大的女性,沉沦而又崇高的女人。

    小说还写了个反面典型——金元宝。为捞钱最后丢了性命。如柏拉图所说:“无论谁若不能在任何条件下远离立法家在他的解释中列举的低劣和邪恶,反而竭尽全力去做那些与善和美好相反的事情,那么他就不知道自己正在以这样的方式愚蠢地积累他对他自己拥有的最神圣的事物——他的灵魂——的羞辱和伤害。”(16)他最初是车间工人,家庭很困难,他提两瓶好酒找时任厂长的成柏树,要求去跑推销,改善经济状况。他又卖力又吃苦,销售量很快大幅上升,几年后被任命为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可他私心情欲膨胀,一个女人成了他的情妇,大肆挥霍,用钱无度。最后携公款七千万潜逃香港,吊死在一家酒店里,为钱和女人搭上一条命。如帕斯卡尔嘲笑和抨击的那样:“天使,不是野兽;但人的不幸,就在于想成为天使的人却变成了野兽。”(17)成伟业下岗后靠辛苦打工挣钱养家,成了企业家和总经理仍是清廉清白;而金元宝也曾贫困过,但他有钱后置国法于脑后,“为了一袋硬币他出卖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但地上或地下所有黄金都不能与善等价交换。”(18)相比来看,成伟业操守纯洁,而金元宝不得善终,罪有应得。两人之间隔着一条不可愈越的道德和法律的鸿沟,真可谓泾渭分明,天壤之别。

    小说中还有很多人物都写得生动形象,性格分明。如成婷正派正直,有经济头脑,创新意识强,为了企业多签合同,她想出许多成功的办法。郭大伟是厂长,想方设法将企业搞好,一心扑在工作上,关心职工利益,可不幸被歹徒杀害。谭威精明能干,和成伟业同日进厂,改制时他回家乡承包砖瓦厂又在公司参股,经济搞得很活跃;又回公司跑市场,认真负责追回公款。还有岑斌原是车间主任,对成伟业很赏识,后来成为公司总经理,联系群众,工作负责,大力开拓,可惜车祸离世。限于篇幅不一一展开分析。

 

 

三、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人物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比喻为果实的内核与外壳,他说“艺术性不只是一种外壳,而是内核与外壳的一致”。(19)

屈原在《橘颂》中同样夸赞橘子的果实与表皮相得益彰;“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走吧,兄弟》在描绘众多人物时,也是运用了“青黄杂糅”般的多种艺术手法,使内容给了它华丽的形式,而形式即表现手法为内容增添了多样的艺术风采,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1、结构宏大慎密。结构对于长篇小说至关重要,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命门”。清代戏曲家李渔说:“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20)也就是要考虑全篇的整体布局使全书谋篇紧密、慎密,既疏可跑马又密不透风,浑然一体,天然生成。小说的结构很有特点,以成伟业事业打拼为主轴,同时以家人、亲友和同事们各自工作、生活及经历为副线逐步分叙,又时而综合书写,主轴从头到尾饱满,凸显;副线各具特色亦放光彩。使读者既能全面了解、把握成伟业的外在秀美和内心的深广,又能知晓众多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性格特点,如同观赏一幅鲜活逼真的人物肖像画图。而且全篇语言简洁、精炼,述叙精悍,很多章节浓缩而写,仅现精华。如果全书酣畅展开写的话,六七十万字也不嫌多,但全书只有26万字,可谓惜墨如金,却同样人物栩栩如生,结构张弛有度。

    2、情节曲折跌宕。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历史,也是一连串显示人物个性的事情或事件的再现。全篇情节显草蛇灰线之形,彰神龙不见首尾之势,忽而于平地中见突兀,忽而于寻常中见奇葩,忽而于平缓中见急转,忽而于平静中闻惊雷。如成伟业晚饭后散步,忽然在厂门口看到救护车呼啸而来,顿感不妙,很快他得知厂长郭大伟被歹徒杀害,这可是晴天霹雳,气氛一下紧张起来;而郭的妻子一下急得休克昏倒,成伟业等人又抬担架送她到医院;接着是市里厂里领导连夜开会制定破案方案;警察马上追捕凶手;又是郭的家属和亲戚提出赔偿和抚恤方案,表现急事、要事和大事的情节排队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心跳加快,又惊恐又着急;很快在长沙抓到凶手,大家高兴起来,也缓和了心情,情节随之舒缓起来;还将凶手押回江洲游街,更是伸张了正义;公司最后开会商议给予郭的家属优厚抚恤金。这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才告一段落。这几个情节很是陡然见奇,曲中见险,高潮迭起,大家的情绪随着情节的推进或思或急,或恐或惶,或惊或喜,心情如同坐了一次过山车般惊险、刺激。之所以有这般效果是因为小说情节“凑成之功,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应,顾后者,便于埋伏。”(21)还有成伟业的父亲成柏树在处理金元宝一案时,忽然不见人,郭大伟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他百般不解,也让读者感到困惑;接下来几天在郭大伟焦急万分,没有主见之时,忽然接到市经委主任成柏树秘书肖虹的电话,让郭大伟到一家宾馆见他,面授解决和完善此事之策,并要他设宴邀请农行行长和检察院负责人,商量贷款使工厂迅速启动生产和调查此案等事宜。接着叙说这几天成柏树到老上级市委书记那里汇报工作去了,并长时间闭门思考,制定稳妥解决此事的周密方案;同时还回忆了他这些年管理工厂前前后后的大事与经历,写出他全心经营企业和为全市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一个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老革命老干部老企业家的形象很感人地出现在读者面前。这前后的情节前后腾挪转曲,但又照应得环环入扣。可谓“袖手于前,如能疾书如后,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22)还有肖虹是位成熟、正直的职场女性,十分精明能干,但这事之后她便销声匿迹,雪藏般不见人影。直到小说结尾成柏树一次去工厂,碰巧遇上保安与下岗拣垃圾的老工人发生肌体冲突,他处理此事时,警车也来了,忽然一名警察喊他叔叔,说肖虹是我的母亲,她在深圳前几天来电话还说到您。这下肖虹又间接出现了。小说设置巧合,将前前后后的人物与情节铺排照应得有始有终,有头有尾。真是应了“照应埋伏,不止照应一人、埋伏之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这句话。(23)全书中像这样情节的演进、推移、发展并前后、中间和后面的相互映照之周密的例子,还有诸多。因为篇幅关系,不详细评论了。

    3、细节生动逼真。细节宛如穿缀成一根美丽项链上的颗颗闪光的珍珠,长篇小说中描写事物或刻画人物的细节越生动越细腻越逼真,那么书写就越成功。全书一些细节的描绘到了使人如闻其声,如视其形,如睹其物,如见其人的境地。如柳红下岗之初,成峰买了一只乖巧善言的鹦鹉陪她解闷,可它喜欢搞笑、惹事,不是一只好鸟。她无聊时邀几个下岗女工来家打麻将,它可兴奋了,在笼子里先后嚷道:“幺鸡!”,“三筒!”,“清一色!”;然后又高声叫起来:“放炮!”这下真把放炮的女工惹火了,骂它“爪娃子放炮!”它立刻回敬她:“爪娃子放炮!爪娃子放炮!”柳红只好将鸟笼放到阳台上,让它“隔离反省,才算息事宁人”。你看看,连一只鸟儿也写得这样的活泼、调皮、风趣和有趣,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在细节描写上真是下足了功夫。还有成伟业在广州打工送外卖的细节也写得特别感人:一次送外卖他淋雨感冒了,高烧39度;可第二天他照样送,半路上不知不觉晕倒了,幸亏篮子里的外卖无损;他被一个老大爷和一个小伙子抬到路边的石排椅上;他一会儿醒了又爬起来,老大爷说他要钱不要命。他说快发工资了,买包感冒药就能扛过去。他明白这样做,是为了让媳妇小米和老爷子不担心自己,他又骑着车继续送外卖,他感到自己坚强了起来。这个细节有他严重病症的描写、人物对话、动作描述和心理活动的诉说,写得像一个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戏剧场面。还有成伟业的爷爷成有财当年来到汉口讨生活,别人拉他碰瓷诈钱,可他看到那个女医生是好人,不忍拦她、打她,而宁可自己遭毒打。这个细节更是表现了他主持公道、正义的刚正不阿而又怜悯他人的仁慈个性。小说中的细节细到连人物名字也是精心斟酌而起的,如“成伟业”字面含意就是干成一番伟业,他也确实成就了一番伟业。这如别林斯基所说:“有时候,在一位真正的诗人给他笔下的主人公所起的名字里面,就包含着合理的必然性,虽然这种必然性也许是诗人本人所没有看到的”。(24)当然,“成伟业”三个字是经过作家深思熟虑后才出现在小说中的。正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样,虽说全书中的细节写得很精精粹,但还有三个细节有疏漏或说是前后照应不周密:一是杀郭大伟的凶手抓到后没有看到最终的法律制裁结果,如果写他们被处以极刑,那肯定是大快人心的事。二是郭大伟开奔驰车四处找成柏树时,书中写到早上是开白色的奔驰车,可第二天开的却是黑色的奔驰,这是笔误。三是岑斌得急性白血病,只有成伟业唯一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可为什么只有他符合呢?成婷心里有疑问。成柏树“明里没说,心里仍有一些话想说,但看着儿子坚定的样子,也无可奈何。”应该让他说出来,给读者一个明白。这三处疏漏应该不出现的,既然已写在了书里,亦作日后写作之鉴吧。

    4、梦象梦境寓意深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书中许多人物相关梦象、梦境的描写,给小说增添了神秘、梦幻、离奇的繁纷色彩,让人新奇又令人着迷,也从不同侧面表露了人物异时异地异境不同的心理、心情、情绪与个性,并恰如其分地预示了情节的推进与故事的发展。弗洛伊德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析梦时,并非将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析,而是针对其每一个部分进行阐释。梦就像一块砾岩,其中的每一个碎块,都需要特别对待。”(25那就让我们“特别对待”小说中的每一个梦“进行阐释”吧。全篇写了一些人物做的13个梦。开篇成伟业回到厂里第一夜就做了一个有些困惑和恐惧的梦,“他在一片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迷路了,四下里全是虬枝曲干、长势奇特或特粗或特具造型的原始森林”,他找不着出路。这梦是一种预示,也是一种象征,表示他今后的路很难走。小说也真切地表现了他在人生之路和事业之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曲折经过,最后才取得成功。“在梦中,痛苦和烦恼比快乐更常出现。”(26)弗洛伊德引用别人的这句话对这梦来说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几天后成伟业在梦中回到了童年,见到了妈妈。她在爸爸被关进大牢后病倒,悲愤交加“在一棵乌柏树下吊死”。同时还看到别人送给他的一只小黄狗,它竟然不吃不喝,最后来到妈妈的坟头上咽了气。他对母亲的深情缅怀,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借此强烈显现出来。因为“在词赋中创作的梦,大多运用这种象征的手法。其创造的文学意境往往与梦中的意境极为相似。”(27)石大柱在广州打工时与施小凤热恋起来,他在梦中带她回到大别山欣赏麻城龟山美丽的红杜鹃,显得非常的愉快、欢喜和浪漫,在小说中他俩很快就结为夫妻。好梦终于成真。这很巧合地印证了弗洛伊德的话:“梦完全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内心渴望的实现。它可能潜伏于白天清晰的心理意识活动中,也可能是高度复杂的思想产物。”(28)还有丛美娜失去岑斌后与成伟业结婚不久,她在车上睡着做了一个幸福的爱情白日梦:她梦见自己与成伟业在绿草地上支起帐篷,两人高兴饮酒;她忽地又骑着一匹白马飞奔,忽然马头变成了成伟业的脸;两人又很快赤身裸体相拥在草地上打滚。她要他说永远爱她,他很真诚地说了……这实际上是她幸福爱情生活的逼真写照。这很适合弗洛伊德引用的一段话:梦“用快乐抚平悲伤,用希望和欢乐的影像让我们忘记烦忧,用爱和友情化解仇恨,用勇气和信心鼓舞怯弱的内心”,“梦治愈了我们心中的痛”。(29)全书分别写了成伟业、成柏树、柳红、岑斌、谭威、石大柱、蓝蝴蝶和丛美娜等人做的梦,并都对梦象、梦境分别作了十分精彩的描述,为小说凭添了几分奇幻而又瑰丽,幻化而又神奇的光彩,让读者欣赏到了不一样不多见不寻常的罕见图景,有效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5,巧用顺叙、插叙。小说以顺叙即“现在进行时”为主,同时又很精当精准地进行插叙,用“过去式”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书写事物、人物,交代事件或背景,使现实与历史在不同时空中一起展现,有效拓宽了小说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展现出小说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述叙语言的多维度张力;而且还避免了行文平铺直叙的单调与枯燥乏味,使读者对每章每节都抱有好奇感与新鲜感。同时也能使内容时有起伏,时有波澜,使文如看山不喜平,紧紧吸引住读者。如在公司改制时,成伟业个人前途到了很关键时刻,他倏地想起离开部队时排长对他的提醒与激励:别丢我们当兵的脸!这个插叙,既回忆了他当兵的历史又预示着他将面临重大人生抉择,这个插叙给他起到了鼓劲和提振精神的作用。书中还从头到尾多次出现军号吹响或想象吹响军号的场面与情景的插叙,表明他时刻牢记初心和保持军人本色不变,在任何困难和险阻面前,都有一股不可屈服而要战胜它们的勇气、斗志和毅力。事实上他也每次都成为战胜各种阻力与障碍的胜利斗士。还有多次插叙他每天上班都穿着军装而不穿厂里发的工作服,这说明他保持着部队的光荣传统,践行军人的坚韧、刚毅和血性等优秀本色。又如小说开始写成伟业母亲离世而没交代原因,留下悬念和“埋伏”;直到小说中间部分才插叙他去找当事人,弄清了当年厂里食堂的大师傅为了养活家人,每次秤粮油都克扣斤两,为保全自己却诬陷成伟业母亲贪污。他执着地查明了情况,为母亲昭雪洗冤,清白了母亲的名誉,重新标杆了她的正直人格。这段插叙既释悬了其中的原因,又让读者看到她耿直刚烈的个性。表现手法两全其美。小说的插叙也起到了前后勾连章节,互相照应全篇的作用。还有在工厂改制时,连章接篇地插叙成柏树当年建厂、经营,逐步使工厂壮大发展的艰难过程和骄人业绩,这深有意味地说明国企几十年经历的风雨历程实属不易。因而在改制大会上,一些工人有情绪,发议论,甚至是颇有微词,表现了对以前计划经济每月生活有保证的依恋与不舍,这也是正常之情和当然之事了。这些插叙为全书的铺章连篇,为人物形象的着意刻画具有组合情节,凸现意境,显示主旨的艺术功效。

    6、人物运动活跃。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主宰,在认识、改造自然界,演化、推进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要长期的持续的甚至是永恒的进行各种形式的运动,这样才能和谐自然,造福人类。因而人类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构成了社会中丰富而又多彩的生活图卷。古今中外小说中的人物的运动同样是丰富、生动和活跃。《走吧,兄弟》从成伟业的下乡,入伍,转业到企业,事业上的打拼等一系列事情和事件入笔,写出了他在诸多不同时空中的多重与多种运动,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并描写了众多人物的不同时空的运动,与他的运动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小说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挺拔与托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让我们来看看成伟业运动的轨迹和路线图:出生浮桥河→下乡当知青→入伍当兵→转业回512厂→下岗到广州打工→返回浮桥河公司→来江洲公司→去武汉→到浮桥河→回江洲→去北京→返江洲→去浮桥河安葬成柏树→返江州→回浮桥河接蓝姨到江洲过春节→去浮桥河商议建设湿地公园事宜→上山祭扫先人墓地→回江洲……

    从他运动的方式和交通工具看,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最先是步行,坐火车去当兵,坐吉普车回512厂,期间多是以步代车,再坐火车到广州打工几年后返回,以后经常坐汽车往返于浮桥河、武汉与江洲之间;又坐火车到北京再返回。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看到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为小说增加了情趣与亮色,体现出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使小说的内容极富动感,有一种流动的文字之美。

    从而清楚地看出,成伟业在不同时空运动的轨迹就是小说中书写他成长、锻炼、打拼、上位的实际内容,如果不写出他的这些运动,就无法写出以上内容与小说章节,就无法演绎和推进情节的递进,也就无法完成成伟业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重大使命——一句话,就无法写出《走吧,兄弟》这部长篇小说。这就看出描写小说人物运动在创作中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而且小说的标题本身就动感十足,“走”就是一种具体的运动,正因为写出了成伟业的多样运动,他的形象才这样显得朝气蓬勃,昂扬奋发;才这样显得龙腾虎跃,跃然纸上。

   

    结语

 

    通过对小说内容和表现内容的艺术手法的评析,通过从三个维度对成伟业的评论和众多人物与他的比照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小说的美学意义,社会价值和教化功能。看到了成伟业人生的拼搏之路:吃过糠,丧了娘,流过浪,下过乡,进过厂,下过岗,去南方,又回乡,拼事业,创辉煌。他的形象像座山样在读者眼前耸立起来:他是一个有血性的保持光荣传统的退役军人,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创新型技术工人,是一个铁骨侠肠的硬汉子,是一个忠诚爱情的好丈夫,是一个深谙传统孝文化并热心敬老的大孝子,是一个重友情讲正义敢于和善于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搏击的企业家。总之,他是一个在新时期和新时代显露改革开放风采,不断锐意进取的时代风云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个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的典型人物。

    与此同时,通过众多人物的书写表现了计划经济转型和改革开放中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新的更高追求与向往,揭示出一个个带有不同色彩的灵魂升腾或沦落的不凡过程,极大拓展了表现人物的小说空间。读者如徜徉在色彩靓丽的人物画卷长廊中,欣赏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触摸到了他们不同心灵的脉动——透过现象看本质——小说最终达到了“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的艺术效果。(30)

 

    注释 :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译林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封四,孟氏语录。

    (2)、《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697页

    (3)、《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96-97页

    (4)、《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690页

    (5)、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第62页

    (6)、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第70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北京,第70页

    (7)、《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56-57页

    (8)、《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198页

    (9)、《别林斯基选集》第6卷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11页

    (10)、《蒙田随笔全集》第3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318页

    (11)、《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55页

    (12)、《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86页

    (13)、《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第147页

    (14)、帕斯卡尔《思想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第148页

    (15)、《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196页

    (16)、《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86页

    (17)、帕斯卡尔《思想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第137-138页

    (18)、《柏拉图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86页

    (19)、《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252页

    (20)、李渔《闲情偶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第6页

    (21)、李渔《闲情偶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第27页

    (22)、李渔《闲情偶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第6页

    (23)、李渔《闲情偶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第27页

    (24)、《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286页

    (25)、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上册,台海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第104页

    (26)、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上册,台海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第139页

    (27)、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上册,台海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第102页

    (28)、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上册,台海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第127页

    (29)、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上册,台海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第87页

    (30)、《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159页

 

     通联: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黄州大道90号

     邮编:438000

     手机 :13971702497

     微信:ygq2668432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