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洞照人物精神层面的文字“红烛”
——读熊立功小小说七篇
杨国庆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小说是小说家族别具一格的样式。用短小的篇幅、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构思写人状事,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追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作家熊立功多年来在小小说园地笔耕不辍写出许多脍灸人口的小小说名篇,多次被选入中小学辅助教材。可见作家笔力不凡,实力超群。近来他创作的七篇小小说,如同洞照人物精神层面的文字“红烛”,映照出人物美好的品行与道德情操,同时也照出了有的人蒙上私欲的不光彩的灵魂,并烛照出了一些违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端行为和现象。让人们看到了大千世界与基层群众的各种艰难而又充满欢乐的人间烟火生活,也看到了人心的善恶美丑。这组小说像万花筒一样,将真实又繁纷的人物、情节、细节和生活场景缤纷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欣赏,让人们赞叹,更让人们思索和回味……
《大山嫂》中的叶儿十二岁时体弱多病,父亲背她到很远的镇医院打针治病。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小小年纪的她主动学习打针和医术。她自强不息,聪慧好学,在医生和护士的教导与帮助下,她竟然学会了医疗注射等技术。她给自己打针治疗,没想到真的治好了病。她性格中一股好学的韧劲和犟劲很鲜明地体现出来。这也如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的那样:“尽管我们全部的可悲景象令我们窒息,紧紧地卡住了我们的咽喉,但我们却有一种自己无法压抑的本能,在引我们上升。”叶儿正是靠这种决心要治好自己的病的“本能”,使她刻苦学习医术,业务技能有了明显的“上升”。她治好自己疾患的同时还给山民们义务打针看病,从不收费。她嫁给一个山民后,更是成了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医生。为了使医术有进一步的“上升”,她特地到镇医院苦学三年,刚回来村民们就主动为她建起新房子,并在门口挂上“叶儿卫生所”的牌子。说明了乡亲们对她医术人仁心的信任和敬重。这让读者“相信科学工作的统一性和不朽,因此,使个人无论在哪个环节工作,无论做出了多少贡献都相信他的工作没有白费”(尼采语)。这这个很短的篇幅中,一个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女医生形象款款动人地树立起来了。《吃货》则写得诙谐幽默而富于悬念,孤儿跛腿根只要村里哪家有招待客人的酒宴,他就主动跑去吃,并用心向厨师学习烧菜和摆菜技术,他在常年品吃美食的过程中暗暗学得一手烹调的好手艺。一次有户人家来了贵客,他主动说来烧菜,主人惊讶且让他掌勺一试身手,结果贵客吃得很满意。将他带到城里开的“农家乐”餐馆当大厨。十年后村里招商引资建起许多旅游点,城里人来村里络绎不绝。一天跛腿根带着妻儿回村开了“农家乐”,开张那天他摆几十桌酒席请乡亲们免费品尝,说是感谢当年“大家的帮助”,“算是填个情”,用盛宴回报和答谢乡亲们。小小说刻画了他报答村民们的感恩之举和他善良、憨厚与热情待人的美好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乡风淳朴、乡亲门包容、关怀孤儿的善行与美德。这也如同十八世纪苏格兰哲学家亚当•斯密所言:“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唯这样做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激情协调一致。”在《芳老师》这篇小小说里,作家很崇敬地托举起一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芳老师就如闻一多先生赞颂的那样:“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份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她关爱学生,认真教学,将生命原汁“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了让学生们的课本整洁耐用,她在课余还亲手给大家包书。新学期还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镇上背新教材,然后将包装纸裁成许多小块,分给每个学生做算术作业时打草稿。她深得每个学生的喜爱和尊重。然而不幸的是她在一个新学期带学生背教材时,不慎跌入山涧的激流被漩涡转走,第二天捞起来时她“冰凉的脸上依然是笑眯眯的”。为了学生和教学她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一支让人崇敬无比的“红烛”!她让读者肃然起敬,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碰到这种英雄的高尚行为的榜样,我们总是深为感动。这样,我们很容易为这种具有英雄的高尚行为而自己似乎无所感受的人哭泣和流泪”(亚当•斯密语)。《基石》用白描的手法写了一位60来岁的老党员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的事,学员大都是30来岁的青年,但他学习、考试特别认真。经了解才知道他儿子也是入党积极分子,前不久在抗洪抢险中牺牲。书写他前来培训学习是展示他和人们对他儿子英勇献身的悲切追思和崇高缅怀。他儿子同样是支熠熠闪光的“红烛”!也正是有了千百万这样的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垒筑起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坚强“基石”,成为人民群众和各项事业的中流砥柱,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这篇小小说虽说文字简短,但意义重大而深远。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在每一种社会中都有良好不好,灵魂十分卑鄙的人。”这组小小说讴歌了众多光明磊落的人物,同时也将一些不纯净的灵魂和不道德的行为、行径洞照得显出了原形。《失火前后》是篇拷问人们良心的作品。俊明在大热天带人检查安全工作,忽然接到电话家里的老房子发火了。他赶急回家救火。乡亲们也端着各家的脸盆、水桶等器具前来帮忙扑救火灾。但火势太大,三间房子全被烧毁。大伙说是义务帮忙,那些损坏的器具不要他赔偿。到年底镇上因他家火灾补助3000元,这时一些人上门来要赔款了。还有人说他家补助了10万元。他听了哭笑不得,感慨颇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一些村民道德情操的低下与要钱不要脸的恶习。他们为了钱翻脸比翻书还快,甚至不惜造谣。所以说“恶习紧紧同使人难堪的东西纠缠在一起,以至于为了最终摆脱同自己的联系,人们就要摒弃恶习”(尼采语)。希望这些村民尽早“摒弃恶习”为好。《没污染的》更是集中笔墨揭露、针砭了老李的弟弟为了多赚钱不惜将污染的鱼倒进没有污染的水塘里,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丑恶行径。以前老李在城里上班,弟弟时常送养的清水鱼他吃。退休后他特地回乡帮弟弟照看鱼塘。弟弟让人来钓鱼,半年不到鱼“全变成红票子”。第二年他为了赚大钱,用汽车从外地运来污染的与倒进鱼塘。很快鱼就浮头死了不少。弟弟还狡辩说鱼没有受污染。他爱钱忘义,铜臭熏心,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谴责的那样:“在自私中搜寻幸福——这是不自然的,自私的人的命运是一点也不必羡慕的:他是畸形的怪物,做一个畸形的怪物既不舒服,也不愉快。”这也是提醒和警醒人们。要随时保持心灵的清纯和清澈,要想身边的事物和食物不受污染,首先每个人的心田就不要被形形色色的错误观念污染,不然我们就很难有“没污染的”食物食用了。《天亮跑》用沉重而又凝重的笔调书写了一个老人因环境和空气被污染而丧命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晚年的天大爷喜欢天一亮就跑步,因而身子骨很硬朗。但他年幼多病,为了健体经常跑步强身,以至跑出快速度,经常参加国内外比赛,多次拿奖牌。退役后回到小镇仍坚持“天亮跑”。沿着柳树林边的小路跑得淋漓痛快。后来外地开发商来镇上办厂,砍倒柳树林,他用老命保住了一棵老柳树,每天就绕着柳树转圈跑。可新建工厂的烟囱黑烟常常从树顶飘过,老柳树日渐枯萎。他也感到“呼吸”大不如前,到医院检查竟是肺癌晚期。临终前他把一个小包柳树种子交给孙子。这也可以说是篇谴责小说,以牺牲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并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以要金山银山同样要绿水青山。纵有金山银山也要健康作靠山啊!不然财富最后必然是水中月镜中花。“天亮跑”老人的悲惨结局给人以深层次思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第一!这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并要切实践行于经济发展中。老人最后无可无奈和地寄希望与于下一代,但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人们给自身健康造成和留下的错误与过失,尼采早就告诫“人类不得不对过失付出最昂贵的代价”,“过失是人们允许自己拥有的最昂贵的奢侈品,如果这种过失碰巧是生理上的过失,那么这就是拿生命去冒险。”小小说实际上就是揭露并批判了这件“拿生命去冒险”的蠢事。田大爷健康恶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因建厂造成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的。在现实中还有多少这样的生态和环境污染悲剧在发生,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并以实际行动来制止这种悲剧发生。
著名作家冯骥才最近在谈创作体会时说:“细节是生活的金子,也是文章的支撑。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特殊的、独特的、叫人能够记住的细节,才能把每个段落的文字都写结实了,有艺术质量,篇幅虽短,但份量足够。”这七篇小小说就有这样的很明显的艺术特色。如对叶儿自学医疗技能的描写,如表现跛腿根悉心学习烹调技术的过程,如芳老师为学生包课本的细腻手法,如俊明在救火时的心态和动作的描述,等等,这些细节描写表现得非常的传神、准确和到位。同时这组小小说多侧面写出了人世和人心的真善美,也多角度痛斥了社会的假丑恶现象和人事;并多层级地展现了环境与自然人为造成的不协调现象,使人担忧。将不同内容组合在一起,起到了对比强烈,爱憎分明的效果。清晰表明了作家崇善夸好,嫉恶如仇的犀利“文字红烛”的洞照力量,并展现出作家正直向美的傲然风骨。这也让读者在品读这组作品时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让人看到“人的愿望越是切实,越是积极,那么他跟阻碍它们实现的环境的斗争,也越是坚韧有力。只有那些属于现实生活范围的事物,才能尽最大可能激发和唤起爱和憎”(车尔尼雪夫斯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