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国庆的头像

杨国庆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2/04
分享

给生命披上庄严的“袈裟 ——读作家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

散文评论

 

给生命披上庄严的“袈裟”

 

                             ——读作家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

 

杨国庆

 

 

   提要:作家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裟》是一部凝重而又厚重,悲呛而又悲愤的庄重的生命之书。全书从不同的维度与层面、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多方位赞叹而又同情,追思而又怀缅,呵护而又关心地礼赞了人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篇都贯穿、体现并托举了这一古老而又时兴,崇高而又伟美的主旨。在书中,作家分别赞美了顽强的坚韧的人的生活与生命,同情单弱、瘦羸的人的生命,追思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仍闪烁思想光泽的逝去的生命,描写、悯怜和赞叹了一些弱小动物的生命。作家在多篇文章中为他们或它们披上庄严的生命“袈裟”。体现出作家热爱生命、关心生命、怜悯生命和尊重生命的仁慈而又宽阔,深邃而又宽厚的人性之心。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阻击战之中和之后,重读《山河袈裟》,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可爱与宝贵,体会到该书尊重生命的理性光泽和艺术光彩仍然在闪烁。

     关键词:李修文,《山河袈裟》,尊重生命,内容价值,艺术特色

 

一,“袈裟”的本义与美学价值

 

    “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正五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袈裟是僧人必穿的专门而又特殊的衣服,同时也是一个寺庙住持坐位、接班和集成庙宇住持权力象征的重要凭证和信物。相传唐朝成享二年,五祖弘忍来到今湖北黄梅的东山向一放牛老汉借一袈裟之地,驻锡传法,十年间受学者众。他命神秀、慧能两位弟子各制一偈置于寺中南廊,结果慧能胜出。于是弘忍选定慧能密传,用袈裟裹住慧能身子,密授金刚经,暗中正式选定慧能为禅宗弘忍的嫡传弟子,并传法衣即袈裟以为征信,增加他的号召力。慧能很快回到了广东,十六年之后他才正式出家受戒,后又回到家乡韶州,在附近曹溪宝林寺传授禅法。一件袈裟引出这么有趣的故事。同时曹溪也由此闻名,多有诗人诗咏此地怀缅得五祖传以袈裟的慧能,如:“袈裟遗片片,珍重出相尔。当时几许宽,罩却曹溪地。”还有人吟道:“闲随飞扬访招提,直蹑云根足不迷。花雨弄晴天欲曙,满船明月出曹溪。”

    往事已成过眼云烟。今天作家李修文怀慈善之心,要给广袤山河中的人们和各种生命披上庄严“袈裟”,这是他对文学就是人学中大写的“人”的重视和礼赞,是他作为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家对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追捧。从而表现出他敬畏生活敬畏文学敬畏生命敬畏人民的一颗滚烫的文学雕龙之心和歌颂生命的赤子之心。全书33篇文章外加一篇序言,其中叹息、同情普通人生活艰苦、怜悯生命艰难方面的文章16篇,纪念和缅怀逝去的生命或人物的文章12篇,还有涉及怜惜、赞叹有关动物的生命的文章5篇。所以说,他要将他的文字“袈裟”披挂在广阔无垠的山河之中和各种生命之上,让他们(它们)获得人世间的温暖和尊严。正如作家所说:“越写,就越爱写,写下它们及时本能,也是近在眼前的自我拯救。……唯有写作,既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1)为山河中的人民写作,是作家的责任,也是他的文学自觉,并表示“我要在余生里继续膜拜的两座神祇:人民与美。”(2)这表达了作家广阔深远的为人民讴歌的雄心壮志和怜民之情。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为官几十年,但他对普通民众始终抱有关切和怜民之心,如他35岁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当县尉时,冬天缝新棉衣,曾写下《新制布裘》诗:“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丈夫贵兼济,岂得盖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襄周四垠。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他60岁居洛阳,任河南尹,又写下《新制绫袄成而咏》:“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锦匀温复轻。……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诗人的怜农悯民之心昭然可见。作家同样心系山河情系人民,怜惜社会底层的民众,也恨不得将温暖而又荣贵的“袈裟”覆盖“山河”,让贫苦贫弱之人得到温暖和慰藉,或得到救济和帮扶,以“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以使“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作家并不是写写说说而已,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阻击战中,李修文就慷慨捐出10万以助抗疫。这就是他为人民而写,为山河而歌,为百姓送健康的感人举动和明证。

    二,赞叹、怜悯普通人艰难生活与坚韧的生命

    作家在书写、赞叹生活贫苦生命坚韧的民众时,用带有热度的文字描述了在复杂缤纷社会中的各种压抑人的氛围、环境与现象,并对种种自然与社会的诸种因素作了剖析,显示出人与社会与环境的种种困难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人们的思想、灵魂内核中那些闪现火花的精神亮点。这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因素越是纷纭复杂,生活就越是丰富多彩,生活的各方面是变化无穷、不可捉摸的,一个民族的生活越是表现了更多的方面,这个民族就越是强大、深刻和崇高。”(3)《羞于说话之时》是全书开篇之文,作家以从日本东京坐火车去北海道途中听到一对老年夫妇谈话为文章开头,也是全文的重要议论之点和主旨。老夫妇看到月亮升起来,照在雪地里发出蓝之光,“给这无边无际的白又增添了无边无际的蓝”,坐在作家对面的老妇人看得惊奇而感动,对她丈夫说:“这景色真是让人害羞,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多余得连话也不好意思说出来了。”这是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惊讶、欣赏、热爱和敬畏,作家听了浮想联翩,由此想到热爱自然和其中的一切生命,要关爱动物的生命甚至还有植物的生命。他不由赞叹“世界何其大,我们何其小;我们站在这里,没有死去,没有更加徒劳,即使领受了天大的恩典。”他又举了两个例子,表达对羊的生命遭受宰杀的悲哀和无可奈何:作家一次在祁连山因公路塌方几百辆车堵在一起,他下车闲逛看见一群哭泣的羊,卖羊人不知啥时能赶到县城怕时间来不及就在一块空处宰羊。它们全在流泪,有一只羊发出哀鸣,全群羊都叫起来。“在生死的交限,我,羔羊,乃至宰羊的人,却都是无能的,……”他又想起那位老太太说的那句话,“这景色真是令人害羞”。作家又说到在汶川地震中看到失去一只手的小男孩却在捕捉一只萤火虫,见证一只抓住光亮的手,“此刻所见既是惯常与微小,也是一切事物的总和,它们是这样三种东西:天上掉下了灾难,地下横生了屈辱,但在半空之中,到底存在一丝微弱的光亮。”这是从小事中发现大事情,从最微小的事物与细节中生发联想,发出感叹,说明人的生命的高大、顽强、坚韧。小孩即使在地震中失去一只手,仍是要努力地迎向光明。这何等感人,又何等激励人!生命是这样的脆弱,又是这样的刚强;生命是这样的渺小,又是这样的博大。越是弱小的往往越是有希望的,这是对生命的赞美,是对生命的敬意,是对生命的推崇。《枪挑紫金冠》叙说了普通人生活的艰难和曲折。作家说有一次在甘肃陇阳看秦腔《罗成带箭》,一老武生一少武生在对打,突然老的一枪挑落少武生头上的紫金冠,并怒斥他上台前喝过酒,不合梨园规矩,又换戏。他还看到少武生在后台自罚掌嘴,大力三十个来回。作家由此大发感思:“所谓梨园,所谓世界,它们不过都是一回事:因为恐惧,我们才发明了规矩和尺度,以使经验成为眼见得可以依持的安全感。”这也如一幅描写舞台戏剧的对联所说:“势短世长,演戏一回方知世和势;人多仁少,寻思片刻还素仁中人。”此文叹息学艺的艰辛的同时,也提示人们要在生活中遵守各种规矩,须得谨慎小心度日,这也使生活与生命才可能稍微顺达一点。有一中年人失去儿子可他坚强活着很是怀念儿子,经常在一些地方写“每次醒来,你都不在”的字样。开始作家不知道谁写的,后来一次碰到这人原是熟人老路。他40多岁出来谋生,以前当过兵,当工人,下岗,离婚,前妻卖了房带儿子去了成都。儿子却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人间。生活对他来说太不公平、公正了;他还随身带只笔,走到哪里都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就是《每次醒来,你都不在》的主要内容。作家很是同情老路,请他喝酒,听他诉说悲哀、悲思和悲鸣之事,表现了对老路不幸遭遇的叹息对弱者的关怀,同时又表现出对老路真诚、高尚爱子之情的礼赞。《阿哥们是孽障的人》用我意外遭困一事来诉说对不测之事的痛苦,并感激和赞美善良的乡亲们帮我脱离困境的感人事情。因帮别人改剧本来到黄河边的一栋小楼,但制片人卷款而跑,无钱交房租作家被当人质困在楼里,而且又在大年三十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上。看守回家了。作家便溜出来在街上闲逛,忽听到熟悉的青海民歌循声来到河边一只破铁壳船上。有几十个农民在唱歌,原来他们因一名弟兄得病,大伙凑钱他治病没有路费回家过年,只得呆在这破船里。作家想到以前熟悉的听到的歌声就请他们吃了一餐年饭。谁知第二天大年初一大早,一对父子送来一瓶酒示谢。傍晚农民们又帮助作家逃出小楼并用一条小铁船送他过了黄河脱离了困境和险境。这是作家对本人艰难生活的片断的细节描写,确证了人世间的险恶和度日的辛苦和艰险。农民们不畏看守的追赶,冒险帮他渡河,也表现了西北汉子的豪情、仗义和正义的品性,那歌词就是对生活、生命的悲怜和昂扬高歌,并透出它们性格中的坚强、坚韧与热情助人:“阿哥们世下太寒酸,这么价活人是可怜,绯红花儿你听,你的哥哥们走哩,肝花妹妹坐吆,阿哥们是离乡的人……”这“花儿”在文中反复多遍吟唱,反复回旋于读者耳边,回荡于读者心萦。不得不引起情感共鸣,不得不泛起共腔之声,不得不让人思世界之广阔而人生之苦蹇多乖。文学就是人学,而人学的核心就是生活与生命,只有发现并书写人的生活与生命的艰难历程,表现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才能真正说文学凸显了它的本质要义。而此文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令人震撼和佩服。《郎对花,姐对花》以深沉、细致和几乎带有悲戚、痛苦的笔调,写了一个叫小翠唱黄梅小调的女子,她干的事昼伏夜出的事,在几个露天酒摊或临街小酒馆里陪人喝酒卖唱赚生活费。她是个烈女子,个性倔强,性格鲜明,替别的姐妹喝酒连喝十六杯,醉得吐。一次她被一个男人踹倒几次又坚强站起来接电话,她带哭的声音说:“叫妈妈,叫妈妈!”作家在附近一根电线杆下找到了她幼小女儿。她担心女儿被人抱走或小女走失,用一根加长的铁链连着自行车锁将女儿锁起来。她和丈夫原先都是唱黄梅戏的,他犯法坐牢她带女儿四处卖唱。她的生活是如此艰难困苦还要是时常受人侮辱,可她仍是打落牙齿和血一起吞到肚子里去,仍是抬起头面对每天对她来说都是屈辱的生活,她个性之坚强,性格之坚毅,生命之坚韧,超乎人们的想象,也就必然赢得作家和读者的尊重与敬重。《长安陌上无穷树》赞美对生命的呵护,岳老师真正是给别人的生命披上“袈裟”的人。她骨病很重可热心教一个7岁小病号的文化课,如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等,她甚至要她妹妹带来一大堆书。一次她教他古诗“长安陌上无穷树”,而下句他一连几天都没背下来。他父母要带他去北京治疗,她连夜为他编课本,什么内容都有。第二天他走到楼下忽记起,在院子里大声喊三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岳老师听了号啕大哭,是为他与她“别离”难舍,也是为他背出来下句而欣慰、高兴。这看出她慈母般的师生深情。情景实在太感人了,人世间需要的正是像岳老师这样的千千万万呵护幼小生命的神圣天使。《认命的夜晚》表现作家对生命的思考与探索。他一次在格拉纳达看一对吉普赛父女弹琴、跳舞,看女郎旋转、击掌踢踏,内心忽地闪出几个念头,感到生活失去,再失去,我们每个人都在丧失中辗转一生。而且这一番人世,眼见得的两种结果:艰苦和甜蜜,它们原本都不需要我们,而我们终需靠近。而且还说到在青海湖的寺庙里认识的藏族小伙子多吉顿珠,一次他给马添夜草,他就伏在马厩上大哭着说:“我看见我的命了……“他说一点也不伤心,发现自己生活在牲口边上,就是活在一辈子里。看来他幡然大悟,通达了对生命的彻底领悟、感悟与醒悟,从身边的事物与劳作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升华,在思考与哭泣中得到了对人生新的灵感飞升。这也是我们每个人要遇到要想到并要解决好的问题,只有达到这样通灵透彻的对生命的认识层面,我们才有坚强的坚毅的生命,并能呵护好自己的生命和人生,也才能珍惜和把握好自己生活与生命中的每一天,也就能为自身披上光彩夺目的生活与生命“袈裟”。在《青见甘见》中作家讲述了在西北租车旅行所见所闻的所思所感,从兰州租车专利一大圈一个月后再回到兰州,与旅行中观察生活灼见社会。“见了甘肃,再见青海,见了戈壁,再见羔羊,这青见甘见不是别的,就是可在魂魄里的迷乱‘花见’……”旅行结束之后,作家颇有启悟地说:“这一场历险、磨洗和带发修行,全都结束了,话说是,人间别久不成悲”,以致于对这“青见甘见”

格外的追怀。这是砥砺的人生,这是生活的磨砺,这是生命的历练,这也是诗与文的素材最终在作家思想熔炉熊熊烈火的升腾中,炼铸出沁人芬芳而又慷慨激昂的壮美文字。《夜路十五里》记叙了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在额尔古纳河边的一个小村庄短住而互相关心、呵护对方生命、生活的故事。《看苹果的下午》则讲述了一个患绝症的中年男子对活下去的强烈渴望,他说带作家去看苹果树,可他走错路出洋相。后来作家又看到他在躺椅上有气无力,生命即将消失,他不想离开人世,很是留恋这个生活的过得世界。文章以苹果树为切入点,去寻找去追求活着的生长着的生命,以写出对生命的追求与念想,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尊重和呵护生命,赞美生命的高贵与可贵。作家在书中还有两篇文章专门写自己的祖父热爱人生,个性豁达、豪放,从珍爱、崇敬和宽厚对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层面,写出老人对生命的领悟与在人间的践行。老人看透了世间的一切,“他一辈子的确经历过很多不幸,其中最大的一桩,就是直到晚年才迎来真正的五谷丰登”,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好时光好日子,他对生命看得无比的通达、通透,说“要向阿拉法特学习,即使死到临头也要若无其事”。这是何等淡泊地看透了人生,这是何等透彻地认知了生命。老人九十多岁,每顿饭喝半斤酒,还说是:“正常的”,拒绝去做胃镜检查。他一个人坐火车回故乡,拒绝孙子即作家的护送。在夜色中他在人间赶路。在快乐地度过生活的每一天,在尽情地享受生命闪耀光芒的每一刻。这是一个豁朗、乐观、自信的平凡老人,是个真正理解、知晓生命奥秘的生命使者。《火烧海棠树》写得十分低沉、悲切,叙说了一个普通女人生命的悲戚与悲痛。一天一块玻璃砸伤了儿子的腿部,只当划伤包扎一下;谁知骨头却在里面腐烂,最后住院要借截肢。丈夫外出买晚饭,返回躲避货车被撞死在海棠树上。她几乎精神崩溃,后来用汽油烧海棠树,而她被烧成重伤。命运是如此地磨难这一家人,生活是如此地给她带来苦难和绝望。然而她仍是尽力抗争、甚至是拼命,但结局适得其反。读者不得不哀其不幸,叹其不慎,作家十分同情她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命与运。作家还在《别长春》一文里述说在长春打工的经历,说明生活的曲折与命运的艰难。文章切入点很是新奇新巧,从语言即日常所说的言语说起,北方的言语与南方有许多不同,作家暗示自己“我们有可能靠近那些惨淡和自以为是的胜利,但说到底,一切生理,不过都是语言的胜利。”在长春,坐公汽往右转,称“大回”,往左转叫“小回”,这对于绝大多数南方人说来,既很新鲜又更是陌生、难懂。而且去菜场买菜,买卖双方的称呼与南方又有很大的不同,这给作家生活及人与人沟通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和烦恼,最后不得不“别长春”。人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与困惑,语言便是其中的扰心事。这也提示人们需要多多学习和知晓各地的方言,才能与不同地域的人们交流。这种现象几百年前外国人也注意到了,如奥地利十九世纪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哲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中文充满着许多变幻莫测,足以激起我们吃惊。……中文主要方言:约有四百种这样的声音。”他还具体说到“本人已捕获一个中文例子,字面直译读作‘少见多怪’,这不难理解。这可能的意思:一个人见识过少,他发现的惊奇便更多,……我们确信,中国的语言是表达思想的一个特别优秀的介质。”(4)但这“优秀的介质”国人也需要多多学习,这样在生活奔波的旅途上,在生命运行的进程中遇到并能化解语言不便,烦恼就会少许多。《一个母亲》则深情而又悲情地讴歌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治疗儿子的病,无私地地献出宝贵生命。她有心脏病,几次受到意外的打击、挫折,遭镇上的人背后指指点点。她卖了地卖了牛筹钱给儿子治病而不见好。而卖的牛又回到了家中,她很诚实,又牵着牛走几十里山路送还买主。她遇上一个会拉二胡的年轻盲人,便扮他母亲一块去县城卖唱赚几个钱糊口。但有人将盲人拉走说是他的亲人。她没法只好又去看儿子,可在半路心脏病发作倒下再没有起来。她用命救儿子的命却失去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母亲,更是一个可敬的母亲。《穷亲戚》书写两个穷亲戚为生活苦苦打拼,表现出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作家的一个表妹在厂里打工很累,老伴给他们发红色的药丸吃,那是普通发的避孕药,起一种暗示作用,他们吃了精神抖擞。后来有个女同事去了鄂尔多斯,打电话给她说工作好找,挣钱多,她也要去。结果她去后才知道同事是暗娼被抓,她又要作家寄钱她买车票回来。可见生活、工作与命运的艰难与阻滞。还有一个表舅和同事在工厂被撞断腰,他伤得轻些,治疗出院后,那同事却找几个人将他抬在担架上到处上访要各种费用,如演戏一般,这又是一种艰难度日的生活方式。生活与生命紧紧相连,生活又显得这样的随时凶险不测,而生命有时又这样的生死不定,随时都会阴阳两隔。文章写出了对人在艰苦打拼下过日子的同情与怜悯,又写出了对受伤的生命的无奈叹息和忧愤。一个中国人在日本打工惨遭意外事故导致双目几乎失明,打几年官司却要不到一分钱。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作家与他在街头邂逅相识,他主动请作家喝酒。他在生活与生命都很困蹇、苦累的情况下,仍有中国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血统认同与兄弟情谊,莫不叫人敬佩。这是《紫灯记》表现的主要内容。而作家也说以后请他在紫灯下喝酒,他说肺部长了东西怕等不到了。作家十五年后东渡扶桑寻到这“紫灯”下,并带来两瓶好酒,却没有见到那位好朋友。这也说明作家对他的生命还有友情的珍视与尊重,文章对那位身在异国的中国人表示了深深地同情,用白描的文字对日本有关部门不重视华人身体健康的恶劣行径,表示了强烈的抨击和无声的抗议。

    ,为逝去的生命披上追缅的“袈裟”

    对活着的生命礼赞,对逝去的生命追缅或纪念,是《山河袈裟》全书内容的两大层面。实际上,活着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而逝去的生命却是永恒的生命。就如《圣经》说的那样:“有形的东西是暂短的,唯有那无形的才能永恒。”这两种不同的生命构成了我们星球上生命系统的完备体系,缺一不可。悼念、追缅那些逝去的生命,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辈或先人,或者他们是为共和国的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或者他们生前是在某些事业、领域颇有建树的翘楚。他们的业绩、功勋和贡献恩泽了当代,惠及了后人。因而很自然也很有必要地被后人长久地纪念,长久地哀思,长久地缅怀。缅怀先人或先辈,是古往今来人们对前人的一种崇敬的习惯行为,许多古代诗词文赋中都有很深切又悲切的表现和书写。如白居易悼李白:“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李忱后来又悼念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叫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以怆然。”还有韩愈《祭十二郎文》中说到,“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此类诗词文章读来使人涕泗如飞,引起许多对先人的悲伤追怀。《田野上的祭文》书写了对逝去的生命的追怀。 作家春分时节回到家乡看到一座坟墓碑上的名字,记起他生前是个熟人,在各自的生涯中,“终究有过不少相逢交集之处”,于是回忆起他在人间的种种悲惨经历和痛苦之事,于是为他写成这篇“眇野上的祭文” ,最后说:“前生后世,伏惟尚飨”。尽诉了对亡友的哀念之情。《扫墓春秋》表现了对逝去的生命的悼缅,这更是珍爱生命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从作家自己替人扫墓说起。他租住在一个小县城,别人将扫墓的祭品放在他租住的门口,他只得代劳,竟也渐渐养成了对坟墓“生出了某种奇异的亲近之感”,每到一地经常去逛各种墓园成了一个“古怪的癖好”,并去探望那些安息生命的居所。如孔子墓、蒲松龄墓,列夫•托尔斯泰墓,果戈理墓等国内外名人墓先后都去探看过。作家心情凝重地拜谒这些逝去的生命,表示对他们的虔诚与崇敬。这就是对逝者的敬畏和悼思。他们在世时用心血与智慧在人类的文学、文化和文明等方面或领域作出过重大贡献,是人类文明史上高耸的纪念碑。这值得人们去拜谒去瞻仰。为他们的安魂之所和逝去的生命披上庄严的“袈裟”实为所值。这也体现了作家对逝去生命的名人的悼念之情。作家在《悼亡诗》中说过,对尊重生命来说,这也是一种崇高的表现形式。在《把信写给艾米丽》中,作家几年和讴歌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热爱生命,而且品行高洁、个性孤僻甚至有些洁癖的美国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这既是称颂生命的高贵与纯洁,也是对逝去的生命的诚意致敬。文章写得激情而又低调,真情而又哀诉,诗意而又直白,柔肠而又刚直的散文悼亡诗——专门为这位女作家而写。文章以倒叙起笔,从火车上看到一位哭泣的中年妇女写起,作家看到她哭就感叹“生而为人,谁能逃脱这些哀恸?”而她是为读艾米丽的诗感动而泣。继而作家说起十七岁时暑假遇到当地一位女教师和他谈起艾米丽的诗,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而受到不少奚落,于是赶几十里山路跑到县书店买回三本她的诗歌、日记和书籍,认真捧读。这才知道了她的身世与诗歌创作经历:她1830年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小镇出生,25岁那年她将自己闭门幽居,只穿白色的裙子,她认为世界上最庄严的事情就是“一身洁白地去见洁白的上帝”。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写诗、写信、写日记,然后全部放进箱子里。她离世后,她妹妹才在箱子里发现她先前秘不示人的文学作品。她不长的一生与文学结缘,闪耀着绚丽的文学之光。因而非常值得为她逝去的生命披上一件富丽堂皇的“袈裟”。这像别林斯基说的:“在任何事业上都有两种活动家:有一些,用自己的工作创造出新的时代,对将来有所影响;另外一些人在现时,并且为现时工作。第一种人往往不被同时代人所承认,所理解,所赏识,……他们要等到将来才得到颂扬,那时他们的尸骨已在坟墓里枯烂了;……第一种人如果从事文学活动,会流传给后代永恒的、不朽的作品。”(5)艾米丽可以说就是这样的“第一种人”。《她爱天安门》读来让人心情沉重,生发一股遗憾之感。不该殒落的生命由于触犯了法律而走到了尽头。文中写小梅这个四川女孩为捍卫生命尊严,不忍欺骗杀死骗自己的男子而判死刑。这是很悲恸很引人思考的事情,为了捍卫人格的尊严采取什么措施都行,就是不能杀人,这是法律的底线和红线,任何人都不能踩!她使男子失去了生命,法律当然要结束她的生命。这一下就在人世间少了两条生命。这也提醒人们,生命确实很可贵,首先人们要守法!不然很可能殃及别人和自己的生命。这也从反面说明逝去的生命的多种原因,警示人们呵护生命必须遵守法律,不然很可能走向反面。《失败之诗》以议论抒发情感,说失败。将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的名言、诗句都用来论证、述说失败,为文章作铺垫;通篇皆用诗化的语言表说失败,人生的阻滞,命运的阻塞,生命的多乖。度日颇难,一生更苦,从说失败中说明生活与生命的重重险阻,从论失败中书写人生需要不停地从失败中奋起、奋斗。申明生命就是与失败牵手而行的,人们于失败的挣扎、斗争与拼搏中开始生命的起点,经历人间的孤难,跋涉生命的征程,抵达人生的终点。这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即使生命这么负重和艰难,仍然要珍爱、关爱生命。这让人感悟:你有了生命,你才能在世界中走一趟,领略和喝下生命的苦汁,观看人间的风景精彩,明白生命的崇高与可贵。《荆州怨曲》同样是思考与透彻生命广度与深度的佳篇之作。同时也是对古往今来无数黎民逝去的生命的崇敬与追怀、哀缅。古荆州城是在无数次血与火、战与斗、生与死的交叠变更、废去、重建、摧毁、再建的回环中浴火重生屹立起来和保存下来的,这如屈原在《国殇》中激烈壮怀哀歌的那样:“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荆州古城就是在这样的多次惨烈而又壮烈的反复多次战斗中,一次地变成废墟又一次次的重建新城再一次次夷为平地又一次次地拔地而起。这本身也说明了中华民族生命不息斗争不止新生不休的顽强斗志,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坚韧重生与山河长存。文章在回顾荆州古城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的历史中,感叹古城和古城百姓生命的无比坚韧与城池的不断重生,赞扬生命的高尚与伟大,并感慨有言:“尚不能说,中国人最初的生死观就是在荆州铸成,但是,血肉荆州犹如一把匕首,在繁星般的春秋战国时代划出一道寒亮之光,以此告诉人们,世间存在着这样一种死法,那是一种冷静却喜悦、凌厉而清晰、唯如此才能算作过完一生的死。”向死而生,为死而活,古荆州城和历代荆州百姓对生死和生命看得如此的豁达、又是如此的明澈,对生命是这样的思接千载而生生不息,对生死是这样的淡泊镇定而前仆后继。这是悲调,这是怨曲,这更是颂歌!这更是咏叹千古的对逝去的生命的安魂之曲,给它们披上天地间不论怎样靓丽的袈裟都是价等其值的。《肉体的遗迹》是对逝去的生命的悲呛礼赞与悲戚怀悼。文章先后引用瞿秋白、唐伯虎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绝命诗来说明人在最后时刻对于生命的认识与珍惜,对诀别人间感悟与不舍,对悲绝命运的哀怨与抗争,对不平世间的悲愤和对万事万物的彻底洞穿与心灵的旷达。如瞿秋白集四句唐诗的绝命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还有叶赛宁咬破手指写下的血诗:“再见吧,朋友,……死并不新鲜,可是活着,当然更不稀罕。”这也是名人此时内心世界的悲痛真情,与世诀别的最后心声。这不由让人想起陈毅同时当年红军长征后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写下的一首诗:“创业艰难百战多,今日断头意如何?辞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牺牲生命,辞逝人间,却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豪情与战斗激情,同样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对生命的豪情与激昂讴歌。《未亡人》是缅怀苏曼殊亡灵的缅悼之文。追思他短暂的一生,叙述他的性格,披袈裟坐在美女中吃花酒,他绝望,笑着笑着就哭了。表白他内心的悲鸣、惆怅与不快,也表现了他个性不同常人。有人说他是个花和尚,柳亚子说他终未破禅。他还有个怪毛病,一不高兴就疯狂吃东西,结果他三十五岁的年华就此画上句号。文章悲叹这株刚刚灿然绽放的生命之花很遗憾地过早凋谢。作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说他“未着袈裟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他自己也叹道:“还卿一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这也许是与哪位女子情愁肠断喷泪相别是的哀情哀叹。全篇写了苏曼殊多种性格,为这个早逝的生命点燃几柱清清哀哀的悼念的檀香。《怀故人》和《小周与小周》分别哀叹了两位早逝的女子,表现出作家对她们的浓浓哀悼之情。《鬼故事》记叙了几个鬼的故事,同样是缅怀逝去的生命的泼墨之文。文中说出悲切的话语:“这世界哪有什么空穴来风的鬼故事?哪一桩鬼故事里没有站满尘世中的伤心之人?”这鬼故事是尘世活人对亡去亲人或朋友的悲痛怀念,是对亡灵们的尊重和缅思,才至于这些鬼故事显得这样的神秘、惊悚又精彩,世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向逝去的生命表示招魂,也释怀人们对亲人们的追思之情。《临终记》是作家纪念祖父和他姑姑的专文,写得情真意切,墨水与泪水相融,悲情与悲痛共鸣,呜呼与滂涕齐下。

四,为自然界有关动物的生命披上关爱的袈裟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和忠实伙伴,它们的生命同样值得尊重。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斗争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更看出关爱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家在书中有几篇文章都涉及到了狗、孔雀、驯鹿和猴子等动物,文章分别用生动而又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它们特有的灵性和对人的友好与忠诚。所以说,同样应该为他们披上保护关爱它们的友善“袈裟”。《惊恐与哀恸之歌》在讲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人的表现的同时,还叙说了一条老狗追思和呵护它幼小主人亡灵的感人事情。它的主人埋入坟墓后,人们发现一连几天仓库都会丢失一小块彩条布,有人就连续跟踪,才看到一条瘦弱的老狗将这些彩条布用嘴叼着送到它主人的坟上。风吹过来,花花绿绿的彩条布散落得遍地都是。这条老狗明知道它的主人已经离世,但它仍然很忠诚很温驯地守护他的灵魂安息之处。连狗也知道呵护已经逝去的生命,实在是太感人了。《鞑靼沙漠》写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四面环水的孤岛上照看孔雀,并发愤学习,开荒种地解决自己生活的动人事情。先是雇主给他发工资,不久雇主跑了,他就向过往船只渔民讨饲料喂孔雀,还喂了一群鹅,他还向作家学习文化,准备在岛上长期生活更好地照料这些动物。《苦水菩萨》是以一座破庙题材为线索展开的文章,这与袈裟是最近距离最为联系紧密的场所,很有深意和象征意趣。作家当时只有十一、二岁,寄养在亲戚家里,他在破庙外玩耍时,经常受到比他大一些小孩的拳脚扭打,但一天他突然变成一只狂暴的小狮子,将对方打倒在地,还拿着一块砖头追撵,其他小孩迅速作鸟兽散。作家第一次用实力捍卫了自己人格和生命的尊严。歌德在回忆录《诗与真》上册也说过类似的事,他十多岁时读书经常遭班上几个同学欺负,一天他忍痛与几个同学扭打起来,将他们一一制服,从此他们再也不敢惹他了,日后还成了好朋友。看来人在各方面都是要靠自己的实力说话的,即使在少年时也是如此。呵护自己的生命,要将生命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行。即使是动物也是这样:文中还说到一条被恶犬追到破庙中来,明显处于下风的瘦狗,为了活命它拼命与恶犬搏斗撕咬,最后将恶犬的喉管咬得出血不止,不得不夹着尾巴逃命。作家这样细致地写这只狗与恶犬搏斗的场面,实际上也是对动物生命的看重与褒奖。同时作家还有一段议论,表明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与态度:“你们知道,我一直在写。时至今日,我还在写,这几乎已经是我唯一擅长的反抗,但它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荣耀……唯有不断写下去,反抗方能继续,……这一场人间生涯之所以值得一过,不只是因为攻城夺寨,还因为持续的失败,以及失败之后的安静。……这安静视失败为当然的前提,却对世界仍然抱有发自肺腑和正大光明的渴望。”这是以反抗、抗争的方式和不满的方式来对苦难生活、生命的正视与情绪宣泄,从而更好更理智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挫折、失败,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地过好生活与生命中的每一天。将苦涩化为甜蜜的糖浆,将乖滞困境破解为宽敞的前行大道,将失败挫折转化为成功的鲜花掌声,将对生活的探索琢为璀璨的思想珍珠。每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的境况,那何愁生命不会被披上吉祥如意的袈裟呢?!文章从苦难、破旧,近乎朽木的七尊菩萨起笔,继而用我还有一条狗分别遭到同类的欺压奋起反抗而最后取胜,说明只有本人或本身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只有用行动来对抗生活、生命的苦难与失败并最后战而胜之,你才是生活的主人,生命的强者。文章从平常的事例中引出对生命本质和生命美学意义的深度思考,用浅显朴素的话语说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以上这两篇文章都写了狗这种动物,它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人亲近特别是对主人忠诚。前德国审计长扎威尔伯格说过:审计是国家财政的看门狗。可见人们对“狗”的器重与尊重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曾写过一篇《雪虎》的小说,讲述一条森林中的狼跟着人们来到主人的家乡,后驯化成为一条忠实的看家狗的故事。由于人们喜欢狗狗,也因为它们在各个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拍摄了很多有关狗的电影,如中国《赛虎》;日本《导盲犬小Q》,《忠犬八公物语》,《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等;澳大利亚《红犬历险记》;中国《赛虎》;法国《最后的猎人》;英国《弗兰德斯的狗》;美国《丛林赤子心》等等。我国许多古代诗词也有怜悯狗狗的诗句,如明代黎贞感叹“看家狗,怜尔苦,照管主人门与户。护得主人金与银,护得主人命与身,一朝狗病主不恤,却将卖与屠狗人”;并言“狗身被卖与屠宰,叫啖主人全不睬,悠悠主人心长在。”这是非常令人伤心悲情的一幕。宋代还有一首佚名的《和孝狗歌》则赞扬了乳狗反哺母狗的感人之事:“慈乌反哺古所称,不闻乳狗能效颦。鹿坡王氏世吉人,乞得乳狗于良邻。良邻家贫并日食,狗母长饥骨柴立。乳狗食竟掉尾归,呕食喂母使母肥。朝餐归呕暮复续,兽类之中颍考叔。纷纷养志多缺如,惭愧四足之韩卢。”这只乳狗喂狗母的举动多么感人,恐怕有的人还做不到这一点。这也说明人类为什么这样的关爱、呵护像狗狗这样的动物的生命了。

作家的《堆雪人》写得生动、有趣、诙谐、活泼。具体说到一只驯鹿缠着作家要他为它死去的同伴堆一只雪鹿的惊奇之事。作家到大兴安岭深处的一个小村子暂住时,写作小憩时,就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玩。这只驯鹿都会走近长时间凝视,眼里“散发出某种热切之光”,作家拿食物喂它,驯鹿就将身体一点点往他身上靠,表示亲昵之感。平时它一天几次来找作家,一天早上它带着作家往树林深处走,来到村里的驯鹿场,有块广告牌,上有它和刚刚不幸掉进冰窟淹死的同伴的画像。第二天它病倒了,送到三十里外的县城治疗。这时有个小孩要作家为他父亲堆个雪人,堆起后他修改几次,小孩说像极了。这时作家明白了驯鹿是要他为它的同伴堆一只雪鹿。他堆好后小孩回家拿来几只鹿角安在雪鹿头上。这时驯鹿被车子送回村子。作家看到它在车上往这里望时就流出泪水,一下车它直奔过来,将脸凑上去蹭雪鹿的脸,好像是呼唤同伴与它一起奔跑,最后它在这只雪鹿旁卧下,“就好像万千生灵躺在了菩萨身边”。这是雪鹿追思同伴的生命,尤其感人。驯鹿都知道珍惜同伴的生命,那么人类更应该关心、尊重每一个同胞的生命。驯鹿自古以来就是吉瑞之物,古人多有诗歌赞美它们,如宋代欧阳修很是悲悯它们,在诗中提醒它们:“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陆游更是“行携驯鹿寄消摇,共饱山蔬与药苗。”有时一路缓走,“呦呦驯鹿随轻策,决决流泉入野渠”;而它们很是活泼,“花发游蜂喧院落,等长驯鹿如藩篱。”明代谢迁也写得颇有诗意:“驯鹿暮归溪上月,惊鱼时破水中天。”书中还有篇《义结金兰记》,可谓人猴传奇之文,古今少有之事,读后无不为之惊心、揪心和欣慰、思索。一只在水中几乎淹死的猴子被一个住在黄河边的傻汉救起后,它感激他的救命之恩,给他和女儿送来一蛇皮袋子吃喝穿的东西,他与它结为兄弟。这就是“义结金兰记”的由来。后来他不幸被车撞身亡,猴子又来照顾他女儿。最后它老了不给她添麻烦,竟独自坐火车离去。动物也知道照料和呵护人的生命,真是警世醒言,真是山河传说,真是人间奇闻。文中多方面叙说了这只猴子十几年长时间对傻汉和他女儿的生活的照料和守护。它被称为“宋公明”,带着一群猴子成为这女子的生活帮手和卫士。特别是女儿拿了亡父的抚恤金盖新房时,“宋公明”带来一帮猴子作监工,实乃奇文奇趣奇事奇物感动人心;好人好事好德好报恩泽猴群。文章从头到尾围绕着人与猴展开多侧面书写,真情侠义充盈篇幅,呵护关照氤氲字句。

     五,为全书内容披上艺术美学的“袈裟”

     别林斯基曾将作品的内容定为“概念”,而将表现“概念”的手法和方式等定为“形式”,并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艺术的本质是普通事物和特殊事物的平衡,概念和形式的平衡。在艺术中形式占第一位,因此,一切都包含在形式中;它不应该是表达概念的外部手段,却必须是感性显现中的概念的本身。……因此,概念和形式在艺术中的不可分性是这样的根深蒂固,因此没有任何虚假的概念能存在于美好的形式之中,也没有任何美好的形式是虚假概念的表现。”(6)从《山河袈裟》全书的“概念”与“形式”看,其表现的内容即“概念”与“形式”即表现手法都结合得相当完美,确实是“概念和形式在艺术中的不可分性是这样的根深蒂固”。这关键的根本的就是作家为全书内容披上了一件艺术美学的袈裟,如同一颗圣诞树上各个部位上熠熠闪光的彩灯一样分外明亮闪烁,同时从不同维度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的光华。

    第一,表现了语言多样形式的艺术之美。33篇文章内容各异而表现的语言叙述是各有特色,有的文章语句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极富感染力,直达读者的视角感受,直达读者的心扉,具有很强的内容表现力和心思的冲击力。如《羞于说话之时》结尾的场景:“不说话,去看,去听,去见证一只抓住光亮的手,看完了,听完了,”有的一句只有两三个字,却力透纸背,直抵心灵,将这不寻常的画面很感人很哲理地推送出来。再看看《枪挑紫金冠》里的这段:“我来看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摇冠翅,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滴水不漏。”这四字一句,将两个演员武打场面绘声绘色地书写出来逼真、细致、传神。读了这段文字,读者也好像到了现场看戏一般。这就是作家手上功夫,笔中精彩之表现了。还有些文章多用名句或诗词串联其中,这是内容的自然表露,也是形式的即手法的艺术亮点,更是作家胸中或悲情或激情或豪情或哀情的自然流露,为文章增添了一股浓烈的独特的艺术韵味,并将文章的主旨高高托升了起来。如《阿哥们是孽障的人》里的青海花儿民歌从头到尾反复吟唱,有力表现了内容中悲愤和刚劲张扬的情调;全篇或令人心酸,或使人激愤,或让人高昂,或使人同情,或让人回味无穷……《长安陌上无穷树》在两句唐诗的吟诵中,表现了也同是病人的岳老师关心和辅导小病号学文化课的感人一事,这句诗画龙点睛般烘托了文章的深厚传统文化意蕴。还有《失败之诗》、《把信写给艾米丽》、《肉体的遗迹》和《未亡人》等文章,引用许多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诗词 、诗歌表现他(她)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和内心世界的绚丽、悲呛、纤细和壮丽,写出他(她)们不同性格、品行和文学艺术修养还有世界观的价值取向。真实而又艺术地写活了一个个在文学史以及人世间有影响的相关人物。全书文字或夹叙夹议,或直发议论,或一事一议,或多事一议,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素材与思绪携手而行,事物与思索相踵比肩,人物与议论齐行结伴,描写与抒情前后呼拥,形象与思维咫尺紧跟,诗词与引文多处可见,文采与文思双翅飞扬。从这些议与论中思考人生纵横的走向,从这些叙与思中洞见命运的捭阖张力,从这些人与物中考察生活轨迹的弯折曲直,从这些思与虑中烛照生命的平凡与伟大,从这些覌与见中厘清人性的七情六欲,从这些覌与察中体味人间的悲欢离合。这一切都是为了寻找蛰伏在生活表层之下的原汁本色,这一切都是为了探究人们命运多舛不顺的内因与外因,这一切都是为了给生命披上应该披上的庄严“袈裟”。有的文章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或怀古,或说今,或回望,或覌现实,让读者从中享受到了多种语言艺术之美。如《荆州怨曲》多角度展现了一座古城、一个民族的衰盛历史轨迹,从溯源历史与感叹如今的不同视角显示了荆州古城乃至中华民族起初的城建脉络,进而议论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不断失败,城池毁灭,继而崛起,重修重建的坎坷过程,文字有赞美,有评价,有感悟,有抒怀,有深思,多种方式糅合一起叙述了这座古城英雄而又悲壮,几经坍塌平灭又多次浴火重生的漫长历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屈性格,就像别林斯基说到的中华民族早期的历史现象:“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现象……古代的、最初的中国,在哪里,人类第一次从具有家族的观念的状态转入具有社会观念、国家观念的状态……正如显示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出现的时间来说)国家”。(7)有些文章还很巧妙地运用细节、情节、场面与情景来描写人物,描绘事件或事物,这也为全书内容具有了小说表现的艺术特征,为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增加了新的艺术之光。

    第二,全篇内容具有人文社会学的美学价值。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是自然界和社会两大领域,作家将聚焦的镜头和描写的焦点很精准地对准这两块空间,并且还表现了人与社会、人在社会中的艰难生存,沉浮和奋斗过程。展现了不同人物在社会中生活的艰辛、苦难与打拼。他们有的辛勤劳作,有的厄运灾难,有的身患重病,有的流落异国,有的漂泊他乡,有的卖唱度日,有的贫困交加,有的横遭飞祸,有的困守孤岛,有的打工致残,有的甚至轻生,……虽说命运对他们不济,社会对他们不公,但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人,在这布满荆棘与困难的土壤中和空间里,仍是非常坚韧,坚强,在不停地工作,不歇地奋斗。既表现了这些人物的人性亮色,也为现实社会折射出几分感人的暖色。作家书写了社会提供舞台,勤奋改变命运,人生打拼出彩的三者组合交响曲,奏出人物在社会运行的奋斗之歌。尽管这歌声有些低沉,苦闷,甚至有些愤懑和怒吼,但这些都是每个人物生存最美好的强劲音符。这震撼了社会这个空间,更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因而“可以把人类的当前情况作为人类的未来情况的前提,光明总会战胜黑暗,理性总会战胜偏见,自由认识会把人们变成精神上的同胞兄弟,并且将会有新的地和新的天。”(8)

    第三,全书内容具有文学地理学的艺术价值。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社会科学,主要研究文学与地理的关系,而且特别注重研究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研究“文学作品包含思想、情感、景观、实物、人物、时间、语言、风格等诸因素”;“这些形态各异的地理空间既有客观世界的投影,又包含了文学家们的主观观象、联想和虚构,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也是地理思维与文学思维的统一。”(9)全书在多篇文章中构建了一个风俗多样,地域辽阔,跨度宽广,涉古及今的广远深邃气象万千的文学地理空间,相关的特点与特质光泽频频闪现。首先反映了文学地理空间的客观美好。每篇文章几乎都有一个不同的独有的地理空间,人物在其中呈现各自的个性与风貌,进而在山河中这个广袤的地理空间里汇集了一个焕色焕彩的各色人物画廊,让读者看到这个地理文学空间的瑰丽与粗犷,深远与逼仄,宏伟与狭长等等不同的长度宽度与高度,又使人们领略了其中的炎凉暑热,冷寒温和等多种人间的湿度、温度与热度,并感受到了这个文学地理空间的种种炫彩之美。作家在书中向大家展示的文学地理空间从国内到国外,从江南到东北,从西南到青海,从桑梓到异域,多种多样,风情各异:如有日本北海道蓝雪的奇特景象,也有东京街头紫灯几分暖人的灯光;有莫斯科公募庄严肃穆气氛,也有西北大漠的绮丽风光;有武汉街头喧闹的人来人往,也有偏僻山区羊肠小径上的匆忙赶路人;有大兴安岭深处的驯鹿场,也有方言难懂的长春人头攒动的菜市场;有美国马萨诸塞的阿默斯特小镇,也有大山深处“鬼故事”村庄的驱鬼仪式;有繁华城市夜景的流光溢彩,也有穷乡僻壤农人的整天劳作;有黄河边一只猴子与傻汉“义结金兰记”的感人故事,也有汶川地震受伤小孩夜里抓萤火追求光明的难忘情景……这诸多的文学地理空间发生的事情,或让人感动,或让人悲愤,或让人震惊,或让人激昂,或让人怀缅,或让人泪目,或让人向往,深深打动了读者心灵,有力拨动了人们心中的感情之弦,发出与书中内容和谐统一的情感和音。其文学地理空间之所以有这种艺术之美,就在于“诗人是创造万物的大自然的敌手;象大自然一样,他力图通过美丽的、充满有机而且常有理想的生活形象,来捕捉飘荡在广阔空间的无形体的生活之精灵,把神圣事物体现在尘世事物中,用神圣事物来照亮尘世事物”。(10)   

    第四,全书内容具有人民性、民族性之美。作家在该书的自序中很庄严地说过:“是的,人民,我一边写作,一遍在寻找和赞美这个久违的词”。全书宽视角广视野地书写了美的人民与人民的美。山河之中,唯有人民创造了历史和社会,袈裟之下,只有人民仍在创造今天和未来。可以说,《山河袈裟》行文描写山河,情系山河,心系百姓,歌颂人民,赞美人民,讴歌生命,悼念亡灵,描绘人间,致敬生活,呵护动物,托举民众,为天地间的人民,为山河中的民众,为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的生命,都在力争披上一件庄严的“袈裟”,以呵护他们,以保护他们,以关爱他们,以祈福他们……称颂人民,怜悯百姓,可以说是全书最突出的本质、特性与特色,是作家孜孜以求的文学创作美学目标。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在整个感性世界中,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因为人格是我们的感觉所能领略的世界中的最高的美,在这个世界中所有其他各类等级的动物只有当他们能够暗示到人、令人想起的境界,才具有美的意义。许多个别的人连接为一个整体——连接为社会:因此美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社会。”(12)全书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多姿多彩,在写文章中描写了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多种美好的性格,如他们的善良、耿直、正义、豪爽、坚强、顽强、友好、坚韧等个性,在文字中不停地闪现;同时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与特性也描绘的淋漓尽致。如一些仁人志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民族事业从容赴死而写下绝命诗;一些后辈纪念他们又写悼亡诗;这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正直气节;人民性主要表现在很多文章中底层百姓为今天和明天的生活、事业艰难打拼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中。同时民族性也在这种书写中迸发出耀眼的精神火花。这一切是因为作家眼中有山河,心中有人民,这就证明“如果艺术家的普遍概念是正确的,而且是和他性格完全像谐和的,那末这种谐和与统一,也必然会反映到作品里去。”(13)在一些文章中,作家很具体地写了一些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杂事和小事,别以为这是没有什么阅读兴趣的杂笔,实际上这其中正包含着丰富的人民性和民族性,别林斯基说:“每个民族都有过着它自己的生活,既然生活不仅仅意味着出生、吃、喝、死亡,并且也意味着思索,所以,每一个民族都依靠其认识来生活,意识不是别的东西,而是善于认识自己的那全人类精神的许多方面之一。”(13)作家就这样寓意识于人民性之中,寓人民性与民族性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平朴而又巧妙地将其推陈出新在读者面前。

    第五,书中表现了对动物生命关心的内容之美。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作家在书中顺理成章地描写了各种各样的人的生命以及对他们生命的尊重、关怀和关爱。同时也描写了对一些动物的生命的同情、关切与呵护。这也就很完整地表现了对自然界各种生命的慈爱与怜悯。在《堆雪人》、《义结金兰记》、《鞑靼沙漠》等文章中,对动物的关爱写得非常细腻、亲切、深入:作家或亲手给一只失去同伴的驯鹿堆了一只雪驯鹿,很是逼真相似,以致它老远看到这只雪驯鹿就流眼泪,奔过来呼唤它;作家还写了一只猴子与人的密切、亲昵的关系;还对一个少年在孤岛上喂养孔雀、鹅等动物给予支持,并对一只给已亡小主人的坟上叼花条布的老狗的举动很是赞赏;这些书写赋予了动物的生命的美学价值与意义。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是很友善地对待动物的,有的作家甚至是一辈子观察和研究昆虫这弱小动物的生命或成长轨迹,如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法布尔还著有《昆虫记》,并深悠有触地说出研究昆虫这种小动物的目的:“我们这种昆虫并不期待这么多的荣耀。它只是通过自己那些千变万化的表现展现自己的生活,它能够帮助我们多少弄懂一点儿所有书中最晦涩的那本书——我们人类自己的书。”(14)很明显地,关爱和研究一切动物的生命,说到底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了解和关心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就连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卢梭也同样十分关爱和怜爱动物,他说:“每当我看见一只公鸡、一头母牛、一条狗,其他动物欺负另一只动物时,我常会跑得汗淋漓地去追赶或是用石头砸它,就因为它在恃强凌弱。我的这种感情也许是无情,而且我也认为这真的是天性使然。”(15)在全书多篇文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作家关爱动物的不倦身影与慈仁心态。关爱和敬畏动物,实际上就是崇敬我们人类自己,就是人的美好心灵的高尚表现:“人只要能够做到下面这一点,就能够发现自然界的美:他看出自然是生命所从而发荣滋长的宏大怀抱,他在大自然中看出力量的闪耀,这种闪耀也使人想起他自己生命中力量的闪耀。”(16)  

    总而言之,《山河袈裟》是一本博大精深的生命之书,是一部赞美生命的华丽篇章,不可能一次或几次读深读透,笔者读该书的初衷是为了“在读他们的作品时候,我们就能养成厌恶一切卑鄙和庸俗的东西的习惯,就能理解一切善与美的魅力,就能感受一切崇高的事物;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了。”

 

注释

    1),《山河袈裟》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1月第1版第001

    2),同上,第003

    (3),(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第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12月第1版

    4),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25——225 页, 台海出版社20169月第1

    (5),(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四卷(上册)第5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6),(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第20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7),同上,第395页

    (8),同上,第389——390页

    (9),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第3页,商务印书馆2017年3月第1版,

    (10),同(8),第278——279页

    (1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第7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新1版

    (12),(俄)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卷第27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月新1版

    (13),同(8),第139页

    (14),(法)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昆虫记》第25页,天地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15),(法)卢梭《忏悔录》上卷第14页,团结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16),同(11),第98页

    ( 17),(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一)第16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10月第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