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国庆的头像

杨国庆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1/23
分享

人物多重之美的艺术书写——浅评邵火焰的小小说《金项链》》

  ·

 

人物多重之美的艺术书写

——浅评邵火焰小小说《金项链》

 

杨国庆

3,427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出嫁的新媳妇对于金项链这样珍贵之物心之欲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一种美好愿望的热烈追求。古诗云:鹭心情虽退志,麒麟图画尚追求”。出嫁妇人想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金项链是个很幸福的念想。作家邵火焰小小说《金项链》就很艺术地多视角书写了当初嫁到村里来的母亲和李姨这一共同的美好想法,并且多维度描写了母亲、李姨和家人的多重美好个性、品行和美德,读来感人至深,味无穷。这篇小说在内容表达艺术形式上也像一条金光闪闪的“金项链”,在文学创作园地中闪烁出经典般的美学艺术光泽。

“书写鸳鸯字,专寄断肠词”;“百炼真黄金,销铄为书写”。作家在小说中对母亲与李姨的多种个性和美德几乎作了“横看成岭侧成峰”样的精细书写。一是书写人物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美。她俩都说过,“做一场女人,如果没戴过金项链,将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为了消除和弥补这一遗憾,母亲和李姨都想法节俭,如针挑土般存钱买金项链。为了实现和追求这一美好愿望,她们吃了很多苦,但这一初心始终未改。二是书写了母亲性格的坚韧之美和宽怀豁达的心态之美。几年后“我”出生了,家里开支大了。过几年村里很多人家都做起了新屋,这开支更大。母亲毫不犹豫拿出准备买金项链的钱给了父亲,我家也竖起来一栋新房子。但母亲买金项链的美好愿望却迟迟不能实现。父亲说过几年给母亲买金项链。但随着我要读书,父母又操心操劳我读书等各种要花钱的事情,这买金项链的事情一直拖了下来,父亲迟迟不能给母亲兑现这个美好的愿望。李姨的经济条件也不好,女儿小娟一直在外面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她俩买金项链的愿望多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然而母亲并不失望,她每年都坚信这事情一定会迟早成功。她为了我,几次作出自我牺牲舍弃了金项链。她的坚韧她的豁达使读者感动,让人们看到了她舍自己为全家高尚的和可贵的家庭责任担当。三是写出了母亲喜悦和善良之美。作为儿子的“我”,有责任为母亲完成这个美好的心愿。“我”大学毕业后就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母亲买了一条金项链。她出乎意料的高兴、激动和喜悦,她戴上金项链,站在镜子面前半个小时不动。可以说这是她多年来第一次的“孤芳自赏”。同时这也显示了“我”的孝心之美,我能自食其力了,就主动反哺,替母亲完成这个多年未竟的爱美心愿。

而且接下来的一个细节又深刻表现了母亲的善良之美,处处为别人打算,为爱面子的李姨着想。第二天“我”建议母亲说戴上金项链到李姨家里去,也让她高兴高兴。可是母亲却叮嘱我和父亲,不要在外面说她有金项链的事,还说,现在我有了而她没有,这会伤她的面子,也会伤害她的自尊心。看看,这就是母亲的襟怀和气度。她这是为了保全李姨的面子,为了平衡李姨不平衡的心态。这就叫为人善良,这是为他人着想的美德。这也正如英国十八世纪哲学家亚当▪斯密说的:“在这两种不同的努力,即旁观者努力体现当事人的情感和当事人为把自己的情绪降低到旁观者所能赞同的程度这样两个基础上,确立了两种不同的美德。在前一种努力的基础上,确立了温柔、有礼、和蔼可亲的美德,确立了公正、谦让和宽容仁慈的美德;而崇高、庄重、令人尊敬的美德,自我克制、自我控制和控制各种激情——它们使我们出乎本性的一切活动服从于自己的尊严、荣誉和我们的行为所需要的规矩——的美德,则产生于后一种努力之中。”(《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18,第23-24页)母亲正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努力体现当事人的情感和当事人为把自己的情绪降低到旁观者所能赞同的程度”上,来体谅李姨的心情的,因而“确立了温柔、有礼、和蔼可亲的美德,确立了公正、谦让和宽容仁慈的美德”;同时母亲还体现出“崇高、庄重、令人尊敬的美德,自我克制、自我控制和控制各种激情”的美德。她有了金项链很高兴有激情,但为了照顾李姨的情绪仍是保持“自我克制、自我控制和控制各种激情”。这个细节很艺术化地彰显了母亲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崇美之心。

四是小说还书写了李姨对母亲的同情和友情之美。不久“我”母亲得绝症去世。入殓时,李姨突然拿出女儿小娟给她买的金项链,要给母亲戴上。“我”拦住她,从箱底拿出母亲的那条金项链给她戴上。李姨的这个细节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这是两个老人多年友情友谊的集中凸显,也是李姨同情我母亲的高贵举动,这同样是一种崇高的同情之美。她还说,她有了金项链之后看到我母亲没有,就一直没有说这事,怕我母亲面子上过不去。这看出李姨和母亲这对老姊妹是息息相通,心心相映。几十年的情谊是多么的深厚。可以说,母亲和李姨是在相互比照中显现出各自的惺惺相惜的美德,也真是在这哀婉感人的比照中,两位老人瑰丽的美好心灵与美德互相辉映闪光,达到各各其美进而又美美与共的纯美境界。李姨善解人意之美的洁好品行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完美的升华。

外国作家也写过以“项链”为题材的小说,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名作《项链》书写了当年一个小职员的妻子爱虚荣,借一根假项链参加舞会不幸丢失,而付出十年艰辛劳作的讽刺性故事。而《金项链》这篇小说用一条货真价实的金项链多侧面书写和讴歌了母亲与李姨的多种美德,并将此很巧妙很和谐地汇合一起,就如金项链上的一个个项圈一样精密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根金光灿烂的小说“金项链”。

如此同时,小说书写手法也闪耀着多样艺术之美。首先是语言这个文学创作第一要素显得淳朴、自然、敦实,读起来非常容易入口入心,给人一种亲切、亲近、柔和的美好印记。第二是情节转换跌宕起伏。先是表现母亲和李姨盼想有根金项链的急切心情,突出了一个“盼”字与“急”字;直到我给母亲买了金项链,她由“盼”转“喜”,继而又转为平静,她为李姨着想而不戴金项链,这情节就由高潮转为平缓;最后又高潮陡起,李姨要把女儿给她买的金项链给母亲戴上,而“我”给母亲戴上“我”买的的金项链。这细节与场面写出多种复杂而又悲戚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无不再一次感染和打动了读者。第三是具有结构精巧慎密之美。开篇就写母亲和李姨想有一根金项链,以虚写起笔;中间写“我”给母亲买了条金项链,这是实写,精确入题;最后“我”将金项链戴在母亲身上,这是“豹尾”之笔 ,与开篇形成圆和照应。作家用一条不寻常的金项链串联全篇内容,使小说浑然一体,一线穿珠,给读者留下过目不忘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和审美图像。这凸显了作家构思小说结构的独到韬略,从而使小说成了一篇经典式的作品。

有一句话说:经典咏流传。这篇《金项链》是作家十年前即2013年创作的,曾获2013年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唯一的一等奖,奖金一万元;后被《湖北日报》“东湖”文学副刊发表;现在又被该报发布在客户端上。同时小说还被全国各地50多家报刊转载;还被多个省市选为中高考模拟考试阅读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这篇小说是经典之作,是有以上充分事实与根据的。读这篇小说,使人想起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一书中讲的一个故事:当年法国一位老工匠利用多年雕刻金器洒下的金粉末铸成金块并雕刻成一朵金蔷薇送给一位少女。这昭示作家创作也要像这位老工匠一样,日积月累在浩繁的现实中孜孜不倦地寻找和关注金子般的素材,并用心将金子般的素材浇注、雕刻成“金项链”、“金蔷薇”一样的文学艺术精品。

应该说,作家用《金项链》这篇小说,雄辩地说明他做到了这一点。匈牙利二十世纪哲学家、美学家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693页)中说:“在艺术家那里把他目前或过去对现实的反映、他的直接的或经中介的个人经验的复合体化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与他本人相对应的独特存在。这种复合体是主观的,因为它只是作为这种意识性的内容一般地存在着,……为此艺术家不得不以艰苦的劳动,将在最初萌芽中潜在包含的内容表现为鲜明的生活。”据我所知,作家几十年沉潜创作,“以艰苦的劳动,将在最初萌芽中潜在包含的内容表现为鲜明的生活”,从而“把他目前或过去对现实的反映、他的直接的或经中介的个人经验的复合体化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与他本人相对应的独特存在”——即写成了《金项链》等文学作品。一份付出就有一份回报。虽说《金项链》是十年前的作品,但最近又被《湖北日报》再次推送出来,这说明这是一篇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可以设想,在十年以后或更长时间再读这篇《金项链》,读者也会有别致的新颖的审美愉悦。作家成功创作《金项链》的实践,很有力地印证了一句唐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作者简介:

杨国庆,男,中国作家网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广播报》,中国诗歌网,中国当代诗词网,《应用写作》,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作家》,湖北作家网,《长江文艺评论》,《武汉文学》,《楚天文学》,《南方文鉴》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评论和文章及新闻作品1280多篇,累计260多万多字;还有6部总计600多万字的长篇连载VIP小说在网络上发表。有30来篇文章获国家级、省级奖励。

 

作者照片(选了三张,请都用到文章中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