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晓红
两年前,差不多这个季节,去张桥镇采风,农田路上,遇见一位开着电动三轮车光头瘦削的中年男人,与一位戴着草帽,赶着一群戴了口罩的奶山羊的微胖中年女子,出于对戴口罩的羊的好奇,我礼貌的喊停了他俩,告知我是县作家协会的会员。
闲聊中,得知他俩不是这临近村堡的人,而是刘集镇施家村人,张桥、刘集这两个乡镇,大多数的村堡,因我的根脉、亲戚、朋友在居,我是熟络的,张桥在滩南原坡上,施家在滩北川道里,疑惑他们为何跑这么远放羊?
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安置工作的一个专业术语。我退休前在本县某乡镇工作,民生民计,政策方针,宣传导向,风俗民情,都十分了解。
中年男子把三轮车靠路边停下,并未下车,女的虽戴了草帽,脸还是被焦热的太阳晒得通红,边抹着湿漉漉的额发,边拢着那群戴着口罩的奶山羊,见我势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情形,告诉我她叫樊勤肖,指着三轮车上的男人向我说到,他叫王红高,是自己的丈夫,双腿高位截肢,我顿时明白了他停车不下车的原因。
立时敬佩心油然而出,一个双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若没有富足的精神世界,正确的人生导向,是很难把社会担当与家庭责任担在肩上,凭自食其力和妻子一起养活一家老小的。
我很坏,知道撕伤疤很痛,探究故事是要较真的,敬畏文字的人,必须具备崇高的使命感。我的好奇,使他们把心底的伤层层剖开,讲含血隐伤的故事,把他们心底愈合已久的伤口揭开,还要有条不紊的抽丝剥茧,时间是疗伤的良药,往事如烟,谁都知道痛会扎根,每个人所经历的苦难,一时一刻,疼和痛,千丝万缕,回忆也会使人酸辣知味,双眼蒙泪。
王高红,曾是一名大货车司机,一起严重的车祸,他昏迷了八九天,为保命,大夫给他做了双腿截肢手术。是王高红的朋友把他送回家的,不久伤口感染,他又一次送往医院救治,双腿再次被截下一段肢体,成了双高位截肢者。
车祸致他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原本富裕的家庭元气受创,日子渐瘦。他截止后的前三年,把自己冻结在阴霾中,唉声叹气,自卑无望,三年日月,晴阴无数,他竟没有出过家门一次。
写到这,不知怎的,我竟想起了李娜唱过的《苦乐年华》,“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像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他跑车时是出了名的侠义肝胆之人,遇事见人心,三年时间,总有铁杆朋友来看他,给予他精神上的宽慰,说他致残不因偷抢,居家过日子,开车路上遭遇横祸,没啥见不得人的。
心结打开,王高红豁然开朗,他在妻子樊勤肖和父母的帮助下,加强锻炼,和自己的义肢亲密接触,摔倒无数,爬起是汉子,血肉生茧,命赞强者,功夫不负有心人,王高红可以稳稳地站立时,朋友们帮他买回了三轮车,渭南的王社教更是给他家送来了两只活蹦乱跳的奶山羊。
割草放牧,从两只奶山羊产糕后,家里有了稳固的经济来源,卖奶除却日常花费,零星积攒,钱够买只羊就买只羊回来,平日开支有羊奶,急用钱就卖一只羊,家里有了这个“造血”系统,资金链活络起来,奶山羊买进卖出,境况慢慢改变,上次遇见他俩时,戴口罩的奶山羊是二十八只,如今又过了两年,怕是他们家存栏的奶山羊更多了。
有志者事竟成,那次他俩还说到,精准扶贫工作中,镇上曾帮扶他们家两只奶山羊,他们一只也没要。
初听他们讲述此事时,还以为他们夫妇会悲泪涟涟,风轻云淡,是那一刻我看到他们平和的心境,自强不息、拼搏努力、自信、阳光、荣耀 是岁月中一面无悔人生的镜子。
王高红,是励志的,2018年元月,他被渭南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授予“2017年脱贫攻坚创业之星”荣誉称号,同月,也被富平县委和政府授予“2017年贫困户创业之星标兵”,3月,又被刘集镇授予2017年“脱贫示范户”,6月再一次被刘集镇党委,政府授予“脱贫创业”之星。
问及他俩给群羊戴口罩的原因,才知王高红响应国家帮扶政策,施家村的家易地搬迁到了县城,生计是大事,奶山羊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政府牵头,给他们在张桥一家羊场租了圈舍,滩大草丰,沿路尽是粮田,不想因羊误吃稼穑惹来这里村邻的口舌,他们才出此策。
王高红终是在我和他爱人樊勤肖的闲聊中,取下随车的双拐,将自己的双腿挪下车,挽起裤管给我看支撑他站立的一双没有体温的义肢。王高红告诉我,他们家能走出困境,是生在了中国,赶上了好社会,遇上了好时代,掂起手里的拐杖,跟我说到,就连这,都是镇上分管残疾人工作的同志,入户登记,从县残联领回来免费给的。
那次回来,我专程去了趟王高红他们易地搬迁到县城“天福家园”的新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王高红父亲王双牛老人自撰内容,请人写的书法作品,“扶贫不忘共产党,安居喜逢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