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惠晓红的头像

惠晓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13
分享

匆匆,成都

惠晓红

女儿、外甥轮休假相遇,俩人临时起意,要带我妈去成都,说走就走,我和小妹欣然奉陪。

高铁畅行,下午在西安吃的晚饭,夜半已在成都听雨声。

迎奉一场雨笑,对于生活在渭北的我们,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莫不是科技发达,天时地利人工降雨,整个春季,我们那靠天种地的农民,必是对天满腔愁怨。

赶着春暮到成都,一场夜雨欣然迎接,欢快的涟漪在心头层层晕开。入住锦江金府花园雅居——如沐春风,房门打开的一瞬,我和家人除了惊喜,还看到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与融入的外来元素。

餐桌上,摆放着刀叉杯碟,墙面错落着极简的搁架,摆件是精美的杯盏茶壶,温馨的布艺沙发,木质矮几上,一套极浅的粉蓝色茶具,一束倾情绽艳的蔷薇,几把彩瓷鼓凳,背墙是青砖样的壁纸,挂着一幅清新的翠竹水墨画,让舟车劳顿的我们,瞬间疲乏全消,心旷神怡。

一侧墙角褐黑色的陶瓷瓶里,插着一枝洁白的蝴蝶兰,电视柜旁的瓷瓶里,两三支干莲蓬、几羽孔雀尾翎、一把火红的南天竹,回眸处,一幅红彤彤的柿子图画,让来自大美中国柿乡的我们,又添了几份亲切。

每次出行,女儿回归必完成一篇旅游攻略,方便身边的亲朋好友闲暇出游,她来不及卸下身上的行囊,已用手机拍摄起客厅、房间、厨卫的照片。

“奶奶,奶奶,快来看”女儿在卧房喊起来,我和小妹急忙搀扶起刚落座的老妈,去看三个卧房,每间房门上都挂着个小牌子,依次写着:雅风、雅颂、风雅颂,素雅的壁画,整洁的床铺,每张床的外角,一左一右放着本史记,睡在诗经里,枕着史记入眠,我想经营者定是位善解人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风雅儒士。

母亲拄着拐杖,好奇的像个孩子,看看这,摸摸那,她一把拉开落地窗帘,宽大的玻璃窗外,远远近近的楼房,高矮错落,千盏万盏的灯光,从各家各户的窗户传送出祥和安逸,雨夜中更觉得如沐春风温馨宁静。

一觉睡醒掀开窗帘,宸熙薇露,渐变的云霞,给了这座城很好的层次感,举目四望,视野开阔,俯瞰楼下,树木葱郁,一条小河蜿蜒前行。

街口吃了点早餐,我们打车直奔杜甫草堂,下了车,小心翼翼搀扶老妈在轮椅坐好,不想她突然犯起迷糊,看着杜甫草堂景点的正门,茫然地问起杜甫是谁?小妹俯身问她,可听说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她不加思索地回答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我们几人一听,乐地哈哈大笑。

推着老妈,走在杜甫草堂曲径环幽的林荫小道,看五彩缤纷的锦鲤在水中欢游,听鸟语欢歌,啾啾细鸣,一个个高大的植物上挂着木牌子,写着树木的名字,所属科目,每每看到,老妈都会说这树有身份,我们问她,你咋知道?她说你们看,它们都戴着身份证呢,想想老妈的话,还真是的。

身处密林,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各式各样的盆景交错辉映,腊梅兰花,鸳鸯茉莉,三角梅花开在兴头,热情洋溢,文墨气场,必少不了翠竹,更何况在杜甫草堂,身置幽处,才明白杜甫从陇到此,短居的四年时间,为何能写下二百多首诗歌,一句“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便道明其原委。

我和小妹低语交谈,说这里真适合栖身养性,再烦躁的心,到了这里,便会悄然沉静。

时间不允许我们在杜甫草堂太过留恋,既然到了成都,都江堰是必须去的,从战国至今,李冰父子建造的奇迹,两千多年来,使天府富甲一方,成都万众受益。

都江堰的天,堪比少女的心,瞬息万变,刚在路上,还是晴空朗朗,下了出租车,已耷拉着脸,推着老妈走进都江堰大门,雨竟淅淅索索滴了下来,赶紧拿出雨衣给老妈披在身上,看着远山云雾缭绕,多心的老妈,叫我们不要管她,把她放在路边,让我们自己去玩,已到都江堰区域,我们又怎会撇下她,独自见证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此老妈和我们争执起来,她再执拗,也挡不住我和小妹、外甥和女儿地坚持,把车的外甥,推着老妈走过极度摇晃的吊桥后,竟面容失色,那会在吊桥上,他只顾着轮椅和轮椅上的老妈,并不觉得什么,一过吊桥,心劲松懈,他竟眩晕起来,稍稍缓歇,他又争着推起老妈前行,雨越下越大,我们无奈的改变初衷,选择观光车直抵金刚堤和鱼嘴,观光车到站,雨又不下了,站在岸堤,看着鱼嘴处水波轻撵,清楚的分辨出那是内江,那是外江。

远视云雾飘渺的二王庙,我满心都是对李冰父子的爱戴和敬重,心想过去的帝王,那个不想功勋盖人,千秋万代,李冰父子在此修筑都江堰时,只想治理泛滥成灾的洪水,使其不再祸害黎民百姓,却不想用心做的一件惠民工程,筑造了水利史上的伟大奇迹,李冰父子之所以被当地人顶礼膜拜,尊奉为王,只因他俩心里装着百姓,只想为民谋福利。

水浪拍岸,满目青山,浓云迷雾在不远的山腰聚聚散散,雨又悄然落了下来,母亲穿着雨衣,在我们的搀扶下,匆匆地拍了几张照片,算作探水都江堰,对于问道青城山,因雨阻隔,我们已是爱莫能及。回程中,我和小妹达成共识,相约得空再来好好转转,弥补此行遗憾。

回如沐春风的路上,我们在袍哥火锅店,美美的饱食了一餐地地道道,红油汪汪、热气腾腾、麻麻辣辣的成都火锅。说起袍哥,我想起的人竟是书写《笑傲江湖》的作者金庸,还有香港演员郑少秋。再看老妈,早已看不到她在都江堰时生气的样子,吃的额头冒汗,满面红光,一个劲地说吃得太饱,再看看小妹,外甥女儿,已是油光粉面,个个和我一样,成了大腹翩翩的员外。

为了消食,我们推着老妈,走着回如目春风,路上蒙蒙细雨又关照了我们,老妈说这的雨真方便,说下就下,要下在我们那该多好,农民们就不用满处寻水,拉水去浇树浇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老妈时刻还牵挂着渭北一隅干涸的根脉祖地。

再次踏进如沐春风,我们俨然成了它的主人,洗漱完毕,搀扶老妈到颂雅间歇下后,趁洗衣机洗衣服,我们看起电视,泡着从家里带来的毛峰,汲上一口,唇齿留香,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融,在此也算得上是绝美的回甘吧。上午才拜谒过诗圣杜甫,这会思绪又浮现出茶圣陆羽,思问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他们俩既同在唐朝为官,又都喜文著章,不知一生可有过一次交集?

抻好衣服,挂进烘干机,我们才得以把自己安置到诗经里,枕着史记,与成都说晚安。

一觉睡醒,阳光已透过窗帘缝隙挤进我们的睡房,今日旅行方向是熊猫基地,下午归陕,推着老妈出门,所有行李驮在我们几个身上,要到太古里坐车去熊猫基地,街口向一位四五十多岁的先生打问,他看我们背着大包小包,还推着老妈,开始还比比划划,指来指去,地域差异,交流不太顺畅,先生断然放弃自己行走的路线,直接把我们领送到太古里的熊猫基地大巴前,寄存了行李,轻装上阵,一天的好心情,由这位先生的友爱之心打开。

去往熊猫基地的路上,美女导游一张伶牙利嘴,很讨人喜欢,把个成都特色,解说得头头是道,吃喝玩乐,休闲享受,防范事项,无所不及,单听她的解说,已是对川味文化的一场浓汤享受。

哇,熊猫不愧为国宝,才十点多,基地前已是人山人海,老妈看又要走山坡路,再次提出议,让我们把她放在路边,我们心里都明白,她是心疼我们推她吃力,女儿和外甥异口同声的问老妈“外婆,我们小时候去哪?您可嫌过累,可把我们放下过?没有吧,现如今,我们俩已长大,我妈我姨,四个人,推您一个,您尽管放心,好好看咱的国宝熊猫。”

上坡下坡,路两旁的竹子,葱郁通天,每遇人多拥挤处,必有憨态可掬的熊猫活动,或趴或躺,或卧或坐,或喝水或爬树,惹得大家纷纷拿起手机,竞相给熊猫拍照,有人更是指指说说,你看树上,你看木架上,你看水池边,你看它在爬树耶,你看那,那……每一只熊猫它都慵懒着身子,萌萌的,憨憨的,随意在高大的树冠枝桠上爬叉着身子,或仰或趴,车上导游问过熊猫尾巴的颜色,我仔细留意过一只闲走的熊猫尾巴,是白色的。

围观的人很多,它无所惧怕,不紧不慢,悠悠地踱着步子,坐在轮椅上的老妈,看着泰然自若的熊猫,竟嘿嘿地笑出了声,我问她,想到啥了,她说想起刚在车上,美女导游说过的话,我们旅游是来花钱的,而熊猫出国旅游,是挣钱的,必得赚个盆罐满钵,才回家,我们同是旅游,它可是被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们却是挤挤拥拥的来看它,人和熊猫的差异咋就这么大?想不通。我们听了,齐茬茬的回她话,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的稀有动物,人在各种各样的建设中做着功不可没的事情,熊猫只是被保护对象和受宠者,或是物以稀为贵,待遇比人好了很多倍。

女儿、外甥两个孩子,是我妈一手带大的,表姐弟俩都懂事,每有时间,都给她和我爸买好吃的,陪他俩看电影,这次出行,老爸自觉身体不适,我爱人陪他在家留守,生活的滋味,有时候也很无奈,可在细碎的阳光里感受,幸福就是最温暖的光斑。

走出熊猫基地,我们又坐乘旅游大巴到闻名遐迩的宽窄巷,到了宽窄巷子,我才看到此地属于青羊区,我写的散文《我的军婚之旅》就发表在这的新青阳报纸。古老的街巷,特色的青黛砖瓦建筑群,砖墙木门,历史沉淀下来的气息,好似从飞檐、从屋脊、从木格门窗往外涌,来此旅游的客人多不多,看看脚下被踩踏成泛光的青石板,就能知道,更何况此时此刻,与我们擦肩而过,似潮水涌动川流不息的人潮,这还不是假期,人已十分密集,想想再过两天就是五一小长假,来此旅游的人,又会挤成什么样子?

太短的时间,陪老妈在成都囫囵地走了一遭,不敢发一个朋友圈,实怕叨扰成都的文友,坐在回陕的高铁上,才配了一组照片,写了一句“匆匆,成都”,瞬间就有成都文友问到,来了咋不打声招呼?拖家带口的,实在怕打扰到各位,唯下次到成都后,再问候大家吧。

五一假期,事物具多,天天奔波劳顿,今日一早才得清闲静心,写下《匆匆,成都》,以示不枉春暮成都此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